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侦察兵-第1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文 第三百五十一章 文过饰非

 不是每名校尉都像程务挺这般明事理,好说话,很多护短的校尉听说自己的手下被绑了,带着人围在了宪兵营所在的营地外面,让宪兵营放出人来。

若是平时,这些校尉断不会如此,可是如今宪兵营绑去的士卒将近千人,黑压压一片站立在营地之中,抱着法不责众的心态,这些士卒们看着宪兵的眼神中带着丝丝轻蔑。

陆云看着营地外面的人群,再看看营地内这些士卒的表情,暗暗捏紧了拳头。他已经从这些士卒口中得知了侯君集从高昌皇宫里搬出十多口大箱子的事情,如今这些士卒有侯君集做榜样与挡箭牌,自是有恃无恐。

“陆郎将,你有种去将侯大将军绑过来啊,别在这儿一直盯着我们兄弟不放!”

“就是啊,侯大将军可是足足拿了十多口大箱子,我们不过稍微拿了一些高昌人的东西,便要将我们绑了,这也太不公平了吧!”

“我们拿的是高昌人的东西,又不是汉家百姓的东西,陆郎将你怎的帮起高昌人来了!”

……

听得这些议论,陆云终于终于忍不住了,大声喝道:“闭嘴!”

一见陆云发威,这些士卒和外面骚动的人群顿时安静下来。

陆云上前一步,大声说道:“侯大将军的事,本将自会去查清楚,若是真有此等事情,本将绝不姑息,定将此事上报朝廷,听候陛下处置!”

听了这话,不再言语了。

陆云对身旁的宪兵说道:“去牵马来,本将去拜访一下侯大将军!”

这名宪兵“嗖”的一声跑开,片刻之后,牵来了一匹枣红马。

陆云翻身上马,往营地外走去。走了两步,忽然想起了什么似的,对着那些士卒说道:“如今陛下对于高昌的处置尚未下来,若是许高昌复国,则这些高昌人仍旧是高昌人。可若是不许复国,而设立州郡加以管辖,这些高昌人便是我大唐的子民了!”

说完,纵马便往外行去。围在外面的士卒自觉的让开一条路来。

自从攻陷高昌城之后,原本的交河大营大帐搬到了高昌城内,而仍有将近三万士卒留在交河大营之中。侯君集将搬过来的大帐设在高昌城内一处宽大的民房之中。至于皇宫,他没有将大营迁进去。若是大帐搬进皇宫这点被有心人利用,则将会成为攻击他的一个借口。

陆云纵马来到这处民房之外,便被两名手持长枪的士卒给拦住了。

翻身下马,陆云向那士卒道:“你二人去通报一声,说是宪兵营陆云求见侯大将军!”

一名士卒看了陆云一眼,慢慢走进屋内通报去了。片刻之后,这人在出来,向陆云道:“大将军请陆郎将进去!”

陆云将马匹交给另一位士卒,便迈步往院内走去。

走了一截,又遇上一名士卒。和侯君集的冷脸一样,这士卒也是冷着脸,对着陆云道:“陆郎将,这边请!”

陆云跟着士卒来到一间院子里,士卒行礼道:“请陆郎将再次稍候!我家大将军即刻便到!”

此处庭院中,除了几株沙柳挺拔之外,一架茂盛的葡萄藤爬满了墙壁和柳木搭成的架子。葡萄叶正轻轻的摆动着,微风荡漾。藤架底下,有着一面圆形石桌和四座石凳。

就在陆云四面打量着这院中景象的时候,身后忽然传来一声轻笑:“呵呵,陆郎将怎的站于这烈日之下,来来,到那边去坐!”

陆云偱声一瞧,却是侯君集正慢慢的走来。他脸上带着一丝笑容,与平时阵前冰冷的样子完全不同。此时他正外那藤架之下走过去。

陆云见状,也跟了上去。二人隔着石桌坐下。一名亲兵即刻送上两盏茶水来。

“不知陆郎将找本将军何事啊?你们这些宪兵营的人啊,个个都是那副盯人看的德行,本将军可不想被你们给盯上!有什么事情快说吧!”侯君集一脸笑容的说道。

陆云双眼盯着侯君集的眼睛,一字一顿的说道:“侯大将军,你虽然是三品大将军,末将不过是一个小小的郎将,但是职责所在,还请侯大将军能如实回答末将的问题!”

听了这话,侯君集的笑容渐渐收敛起来,双目同样紧紧盯着陆云。

“这两日,城内士卒一改前些日子的遵法守纪,开始在城内大师抢劫平民财物,而且已经出现了三条人命。末将在领兵抓捕他们的时候,他们曾经说过,说侯大将军你从皇宫之内带出十余口大箱子。正是因为大将军的这般举动,这些士卒才敢在城内大行劫掠之事!今日末将前来,便是想问问大将军,此事可是真有其事?”陆云面色严肃的说道。

陆云的话刚刚说完,侯君集便慢慢的将头移到了一边,不敢与之对视。陆云一见,心头咯噔一跳,难道这事情是真的?

片刻之后,那侯君集一声苦笑,对着陆云道:“本将以为做得隐秘,没人看见,想不到,还是有人看见了!不错,我正是从高昌皇宫之中搬出了十多口大箱子!”

此言一落,陆云猛的站起身来,不敢置信的说道:“什么,大将军,你真的拿了?”

侯君集点点头:“那日本将去看看那麴智盛是如何模样,便来到皇宫之中,刚好看见部将正端着美酒畅饮。本将上前一尝,这才知这美酒竟然是百年之前遗留下来的美酒,整个高昌就这十多坛。如此美酒,让给辛獠儿那莽夫喝了,岂不可惜,所以,我便用十多口大箱子,将酒坛装入其中密闭好了,运回军营,本想着自己慢慢享用,想不到竟然被人看见,而后陆郎将你更是上门诘问,本将实在是心有不安啦!”

“难道箱中装的不是金银财宝?”陆云直接问道。

“陆郎将什么话,这高昌灭国,其国库所有,为诸功曹所清点,乃是属于大唐之物,本将何敢据为己有?”侯君集反倒是一脸诧异的问着陆云。

这话说得合情合理,陆云也找不到半点破绽,然而,一种怪怪的感觉徘徊在他心头,挥之不去。但是,一想起那些围在宪兵营外的士卒和被绑着士卒的眼神,陆云便有些犹豫了。终于,他迫使自己不再去想那中怪怪的感觉。

因为侯君集不过是拿了十多坛酒,算起来虽是小恶,但人家必定是三军之首,不能轻罚,所以陆云匆匆告辞,便要将这消息向那些士卒宣布,使其心服口服。

当陆云的身影出了大门,侯君集的嘴角立刻露出一丝冷笑来,“哼,就这般道行,还想和我斗!”

陆云返回营地,将侯君集的情况说了一下,霎时间,士卒们皆是传来一声不可置信的低呼。谁会想到这侯君集拿走的竟然只是美酒而已。

听完陆云的话,那些士卒纷纷羞愧起来。

看到这些面带羞红的士卒,陆云长长的出了一口气,这下子终于将这些士卒摆平了。

然而,想起侯君集那些话,一股怪怪的感觉仍旧盘桓在心头。

在高昌城带了十多日,这里也渐渐安定下来,侯君集思忖着班师回朝之事了。

可是,那薛万均带着三万大军尚还未回还,还得等大军回还高昌,这才能班师回朝。

虽然没有返回高昌,但是,由侦察兵兼任着传令兵,一直传递着消息。

在侯君集他们攻入高昌的时候,薛万均带领大军也是行动飞速,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由苏定方担任先锋,领着两千兵马一路冲在最前面,每到一处,叩关攻城,或是直接杀入,一个时辰之内,必定攻破城池,令其投降。当然,那些聚落的城墙不可能有高昌城这般高,甚至有些地方连个城墙也没有。薛万均领着大军跟在苏定方之后,直接接收城池便是。这让薛万均本部的一些将领心生不满。

到达轮台的时候,侦察兵在轮台以西五十多里的地方,发现了一支两万人左右的突厥大军。他们正往高昌方向过来,看样子是来支援高昌的。

苏定方在大军尚未到达的情况下,果断出击,硬是以两千人硬冲对方军阵,杀敌五百,将突厥人冲散。

那名突厥将军在苏定来攻来之时,还大声喊道:“我乃是突厥将军,汉家将军为何攻击我们!”

苏定方冷声道:“轮台已为我军所有,任何出现在这附近的军队,皆杀之!”

突厥人仓皇撤出百里,苏定方也没有让人继续追击了。

当薛万均大军赶到轮台之后,便在轮台建立大营,用以防备吐蕃。等到高昌城破之后,薛万均也思忖着班师回朝一事。

不过眼下突厥人正在虎视眈眈,伺机而动,若是班师,恐为其所趁。必须要留下人来驻守此处,至于留守之人是谁,薛万均也不好决定。

如今他手下除了一个先锋中郎将苏定方之外,还有一个叫着万俟奴的中郎将,此人乃是侯君集心腹大将,统领五千。

这二人之中,到底谁留下来呢?

薛万均知道,这苏定方乃是张允文的结义长兄,而且还是李靖的徒弟,若是将他扔在这鸟不拉屎的地方恐怕返回长安之后,张允文会埋怨自己。若是留下这万俟奴,又恐得罪了侯君集。

想起侯君集那睚眦必报,心胸狭隘的性子,薛万均不由感到一阵头大。

最后,他将帐下诸将集中在一起,向众将道:“本将欲班师回高昌,然而此地为突厥所迫,需要留下一人前来镇守,诸将以为谁人合适?”

“呵呵,当然是苏中郎将了!苏大人一路攻城掠地,百战百胜,威震敌胆,有他坐镇于此,徒具而何敢放肆?”

“是啊是啊,前不久苏大人便敢以两千人马冲击突厥军阵,且大获全胜,坐镇此处,理所当然!”

“哈哈,能者多劳嘛!”

……

帐内诸将纷纷说开,然而,他们的目标好像都对准了苏定方。

薛万均一看苏定方的脸色,见其一副波澜不惊的样子,这才松了一口气。

“既然如此,那便请苏中郎将镇守轮台,以应突厥吧!”

正文 第三百五十二章 胆大包天

 侯君集暗自得意自己能够很好掩饰住收纳财物一事,然而,此时的高昌城内,却至少有两人能够猜到真相。

第一人是王玄策。这位当初的大唐使节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在高昌城安定下来之后,便开始四处寻找棉花种子。这一找,还真让他给找到了。不过当他看到这些种子的时候,目光又迅速的瞄向了那些献出种子的农夫。

大唐境内可没人种过这东西,如果能带几个种了一辈子棉花的老农回大唐,到时候恐怕也好交代得多。于是使团里的士卒在王玄策一声令下之后,将几位老农拖家带口的拖走了。

当王玄策听到侯君集说自己搬出来的大箱子乃是美酒的时候,当即不屑的撇撇嘴:“若是美酒,侯君集那人为了表示清白恐怕早就拿出来让陆云喝了。况且高昌城内由百年的美酒么?开皇年间,突厥就破过一次高昌城,就算有,那时候也被突厥人给洗劫了,哪儿还会留到现在?”

另一个猜到真相的人却是梅仁幸。这位调查院的高级头目在唐军攻进高昌城后,便一直缩在自家院子之中,也不出去和侯君集等人碰面。而见过他的唯一的一个人却是王玄策,这位当初他救过的人。做情报的人,天生都有着一种谨慎。

原本他呆在高昌城内,还想着若是唐军久攻不下,就出手帮上一把,搞个破坏什么的,以达到扰乱高唱突厥联军,牵制其兵力的目的。可是出乎他的意料,唐军直攻打了两次,便攻下了高昌城。

虽说梅仁幸约束手下,尽量不与唐军发生接触,但是他不与唐军接触,不代表唐军不找上门来。当那些唐军听说侯君集从皇宫搬出十多口大箱子的时候,也不知是谁起的头,这些唐军士卒便在街上每家每户挨着敲门,向其索要钱财,若是对方拒绝,便自己动手来。这场风波很快在高昌城内蔓延,也蔓延到了梅仁幸所在的宅邸。

当梅仁幸听说有唐军士卒过来索要钱财时,当即勃然大怒,命令属下手持武器利刃,站在门口,与唐军对峙。属下连声劝阻,梅仁幸这才停下来,狠狠的看了大门一眼:“去拿个几百文钱把他们打发了!”

一众属下顿时大汗,你以为这是在打发乞丐么?同时,他们对于这位上司贪财的本性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虽然梅仁幸是这般吩咐的,但是属下是不可能真拿着几百文钱去打发那些大唐士卒,如果他们敢这样做,可能会换来一顿暴揍。

就在他们一筹莫展的时候,门外传了了阵阵喧哗之声,却是宪兵营的人刚好赶到。

站在门口,看着一个个士卒被宪兵带走,这些梅仁幸的下属们顿时长长出了一口气。

“可是为什么唐军会干出这种事?”一个声音突兀的在身边响起。

“哇!”众人回头一看,却是梅仁幸正站在众人身边,望着那些正在远去的士卒,脸上满是疑惑的说着刚才的那句话。

“大人,你,你怎么在这儿?你不是进屋去了么?”

“刚刚出来!对了,你们听说了唐军为什么会来劫掠百姓的财物没有?”

“呃,好心听说侯大将军从皇宫里边搬出了一大笔财物。有人带头,这些士卒们自然是要跟着做了!”

梅仁幸闻言,不由皱起眉头来。片刻之后,向众人吩咐道:“你们立刻去查清楚此事的真实性!看看那侯君集是否真的从皇宫带走大批财物!”

“喏!”这些属下同时行礼道。

没过两天,宪兵营那边便传出来了关于这件事情的说法,说是侯君集带走的是酒,而非什么财物。听到这种说法的梅仁幸却是嗤之以鼻:“哼哼,你们说说,有谁看见巨额财物会不动心?”

下属闻言不由齐齐一翻白眼,这梅仁幸是在强加自己的价值观道他人头上。

几经折腾下来,还真让这些游侠儿和情报人员查出一点东西来。

据说当初侯君集进入皇宫之后,警备十分森严,若是有人靠近,定当被赶走。

据说那些箱子大部分分量不轻,需要四个人抬,仅仅四个箱子便让马车拉得十分费力了,里面显然装着十分重的东西。

据说侯君集的女婿贺兰楚石最近出手极其阔绰,对于那些巴结讨好的士卒的赏钱,也由原来的最低五十文,提高到最低一贯钱。

据说……

一综合这些消息,梅仁幸便知道,那侯君集搬到自己大帐的,绝对不是什么百年美酒,而是一大堆金银珠宝。想到这里,梅仁幸的双眼顿时绽放出金子般的光芒。

按照调查院的规定,梅仁幸第一时间便将这事情通过信鸽报了上去。从头到尾,原原本本的叙述了一遍。

因为此次侯君集犯了错误,梅仁幸便将目光盯在侯君集身上。

本以为这场风波结束之后,能够平静一段时间,谁料侯君集竟然又做出一件让**跌眼镜的事情来。

这一日,薛万均也领着两万五千人的大军返回了高昌,侯君集看人员到齐,便琢磨着班师回朝的事情了。

可是,一旦班师回朝,这高昌的烂摊子交给谁来处理呢?本来侯君集听说薛万均将苏定方留在轮台,心头也是暗暗高兴,自己班师之后,可以将这个烂摊子扔给这苏定方了。可是,又一想,这岂不是成全了这小子么?思忖片刻,侯君集便想出一个方法来。

他将原先那些属于高昌的官员和唐军武将尽数唤到高昌王宫之内,当着众将的面,大大咧咧的坐在那王座之上,对众人道:“今日唤你们过来,却是有要事相商!”

见众人默默不语,侯君集又接着说道:“我远征大军已经到齐,不日便会班师回朝。然而大军一走,又恐各处生变,所以本将军决定留下一支兵马,另外在从诸位之中挑选部分人出来,作为高昌各处之官吏,以维护当地秩序!”

此言一出,众人哗然。

高昌的大臣为能够留在高昌,不被押送至长安而感到兴奋。而唐军将领则是为侯君集的胆大而感到惊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