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侦察兵-第2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治拱手一揖,慢慢退出了大殿。

当李治离开之后,李世民忽然向李泰问道:“青雀啊,若是朕立你为太子,你将如何对待稚奴啊?”

此问一出,李泰脸上不由闪过一丝愕然,接着低头沉吟起来。

李世民也不逼问,悠然的看着李泰送来的这幅字。

终于,在沉默良久之后,李泰咬咬牙,说道:“儿臣今有一子,他日儿臣临死之日,当为陛下杀之,以传位晋王!”

李世民听罢,轻叹一声,向李泰挥挥手:“青雀,你也先下去吧!朕有些疲惫了!”

望着李泰缓缓离开大殿的身影,李世民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第二日,李世民将李泰的话说了一下,然后叹声道:“自古谁不爱自己的孩子?如今青雀这般说,朕心头怜之啊!“

这时候,那褚遂良出列道:“陛下此言大失。愿审思,勿误也!安有陛下万岁后,魏王据天下,肯杀其爱子,传位晋王者乎!陛下日者既立承乾为太子,复宠魏王,礼秩过于承乾,以成今日之祸。前事不远,足以为鉴。陛下今立魏王,愿先措置晋王,始得安全耳。”

李世民闻言,当下陷入了沉思之中。终于,半晌之后,他长长一叹:“爱卿所言极是,此事是朕考虑不周啊!”

因为褚遂良的这番话,使得李世民心中的天平渐渐的往李治这方倾斜。而另一件事情的发生,便是让李世民开始后悔许下了立李泰为太子之诺。

李泰也听闻了褚遂良朝堂上的言论,心头对于这位搅了自己好事的老头子恨得直痒痒,可是,这褚遂良又是李世民的亲近之臣,李世民也十分愿意听他的话。所以,李泰即使有怨言,也只会憋在心里。

虽然出了些意外,但是,李泰还是每天都往皇宫里跑。偶尔遇上李治还主动点点头,打声招呼。

终于,在一次遇到李治后,这李泰满脸笑容的叫住正准备离开的李治:“呵呵,小治啊,四哥可听了不少传闻啊?”

李治一愣,这传闻和我有什么关系?

李泰微微一笑,满是笑意的说道:“四哥听说朝中一些大臣当初与元昌叔父不和,故而在太子一案中,他们坚持要将元昌叔父处死。如今,那些人又开始活动,准备将与元昌叔父亲善之人都拉下马去!小治啊,你与其亲善之事,众人皆知,可要小心啊!”

听了李泰的这番话,李治心头立刻布满了担忧。而如今的李治又不是一个善于掩饰的人,喜怒形于色,旁人一眼便看出来李治满心的担忧。

李世民见到李治这般模样,多次追问其原因,李治却是摇摇头,不做回答,反而在一次朝会之后叫住了张允文,将这件事情说了出来。

张允文听罢,当下一笑:“呵呵,小治啊,这是你太嫩了,若是你能老练一点,便可以猜到此事不过是魏王吓唬你的,使你心生畏惧、害怕,从而丧失与之争位的信心!”

李治却还是有些不敢相信的反问道:“真的?”

“当然,难道姐夫还骗你不成?好,既然如此,你就将此事告知陛下。说不定此事正是你制胜之关键!”张允文笑着说道。

李治似懂非懂的点点头,按照张允文所说的,往太极宫方向走去。

“对了,小治啊!”没走两步,张允文便在后面叫住了他,“若是你遇上什么人阻拦,不准你去见陛下,你可别和以前一样乖乖的让人给拦住,只管大声呼叫就是,到时候陛下听见,定会派人出来一探究竟的!”

李治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再次往太极宫走去。

不出张允文所料,在李世民所在的大殿之外,李治真的被拦住了。

“哎呀,这不是晋王殿下么?为兄这里有礼了!”李治一看这人,却是柴令武。

当即也抱拳回了一礼:“小弟见过柴兄!”

柴令武一脸热切的说道:“你我兄弟许久没有在一起喝过酒了,今日既然遇上,那我等现在就去喝上两杯!”

李治摇摇头:“不了,柴兄,今日小弟有重要的事情,改日再聚,改日再聚!”

柴令武却是冷哼一声,面色一沉:“小治,这可是你的不对了,你我好歹也是相交数年,许久没有在一起喝过酒了,如今见面,你却是要拒绝为兄,真让为兄伤心啊!”

听了柴令武的话,李治真的有些不知所措的。

这时候,一个声音传来:“咦?晋王殿下,你不是要和我一起去见陛下么?我找了你半天,原来你在这儿!”

听到这个声音,李治心头顿时安稳下来,向柴令武道:“柴兄,实在对不住,小弟要进宫见父皇,不能与你一道喝酒了!改日再喝,改日再喝!”

柴令武顿时面色阴沉的看着出言之人,口中怒道:“张允文,你这是什么意思?我与晋王谈得好好的,你怎么胡乱插嘴?”

张允文见状,只是呵呵一笑:“本将军与晋王殿下已经约好了,共同觐见陛下,有重大事情汇报。这般说来,你拦住晋王,却是耽误了我等时间,若是出了什么闪失,你负得了责任么?”

听张允文这般说,柴令武知道他是拦不住这二人,也不好撕破脸皮,只好满是遗憾的向李治道:“真是可惜了,为兄还想约晋王一起喝酒呢!看来只有日后再聚了!既然如此,那为兄先告辞了!”

说着,大步离开此处。

正文 第四百零五章 尘埃落定

 “走吧!”张允文淡淡的说道。/

李治看着张允文,不由出声问道:“呃,那个,姐夫,你怎么来了?”

张允文笑道:“你前面刚走,我忽然觉得有些不放心,就过来看看,刚好看见了那柴令武在拦你!”

李治感激的说道:“还多谢姐夫帮我解围,要不然我真的可能会被他拉去喝酒!”

二人来到李世民所在的宫殿之外,张允文嘱咐道:“好了,小治啊,你进去吧,待会儿见到你父皇的时候,该怎么说,就怎么说,不要有半分虚假!”

“怎么,姐夫不和我一到进去?”李治有些不安的问道。

张允文摇摇头:“这个就算了!若是让陛下瞧见你我一道进去,还以为是我怂恿你来告状,到时候我可是吃不了兜着走!”

李治轻笑一声也没有再要求张允文同他一道进入殿中,只身迈步进去。

张允文知道,李治这一跨脚进入殿中,就相当于一脚跨进了东宫。

李治刚进入殿中,又看见了一个熟悉的胖胖的身影。正是李泰。此刻他正跪在李世民面前,默默不语。看那脸上的神情,却是带着丝丝得意。

不过当他听见脚步声后,回头一望时,不由满是愕然,只见李治正疾步往这边走过来。自己不是在外面布置了人手拦截他么,怎么他还会出现在这儿?

正疑惑间,只见李治走到李泰身边,一下子跪在地上,面带愁容,默默不语。

李世民见到李治的这般模样,心头疑惑,当下笑着说道:“青雀跪在地上,是因为朕赐了他一副字,他正在谢恩。稚奴啊,你跪在地上这是为何啊?”

李治声音低沉的说道:“儿臣,儿臣有罪!”

李世民剑眉一挑:“有罪?有什么罪?”

“儿臣与汉王……”此言尚未说完,那李泰便接口道:“父皇,九弟毕竟是皇家子孙,就算是有什么罪,也不能妄加责罚吧!”

见李泰生生抢断李治的话,李世民不由微微皱了皱眉头:“稚奴,你接着说,不要吞吞吐吐的!青雀,别再打断稚奴的话了!”

李泰不敢再言,一双眼睛望着李治,之中尽是厉色。

李治对于旁边李泰的眼神恍若未视,自顾说道:“儿臣与汉王相交甚密。此次大哥之事,汉王牵扯其中,更是被父皇赐死家中。儿臣听闻朝中大臣又要追究与汉王相交过密者,儿臣与汉王有些交情,所以……”

他话还没说完,李世民便冷笑道:“哼,稚奴,你这是听谁说的啊?”

听到李世民的冷笑声,李泰不由心头一颤,闭上眼睛,他不敢想象李治说出实情之后,自己会有什么样的遭遇。

李治看了李泰一眼,缓缓说道:“这,这是四哥说的!”

李世民微微一怔,接着笑道:“呵呵,稚奴,你四哥在和你开玩笑呢!你不用当真的!”

李治勉强笑了一笑,看了一眼李泰:“呵呵,原来四哥是在同小弟开玩笑啊!这下小弟就放心了!”

李泰和李治一前一后,先后离开了大殿。

李世民坐在大殿之中,长长叹了一口气,心头已然有了决定。

两仪殿中,李世民挥了挥手,对众位大臣道:“诸位爱卿,你等先且退下,朕稍感不适,请在太极殿中稍候片刻。众大臣正欲尽数退出两仪殿,李世民又说道:“长孙无忌、房玄龄、李世勣、褚遂良你们几人先留下来吧!唔,对了,还有张允文!”

五人身形一滞,停住了脚步。

此事两仪殿中没有什么外臣了,李世民也就放开来,坐在榻上,面色忧伤之色的对五人说道:“朕之三子一弟,这般所作所为,朕实在是很是伤心啊!”说着便要从床上跳下来。众人慌忙上前,将李世民重新扶上床榻。

长孙无忌问道:“不知陛下现在心中作何想法?”

李世民看了一眼呆在张允文身边的李治,说道:“朕欲立稚奴为太子!”

长孙无忌赶紧上前一步,朗声道:“谨奉诏,有异议者,臣请斩之!”

对于长孙无忌的这个要求,李世民却是不置可否。

眼见李治还在发呆,张允文轻轻的拍了一下他的后腰,在其耳边低声道:“谢恩!”

李治恍悟,赶紧上前谢恩。

李世民受了李治一拜之后,说道:“你舅舅一直在支持你,你应当谢谢他!”

李治犹豫了一下,再对长孙无忌拱手一揖。

李世民道:“你等已经知晓朕的心意,但不知外议又是什么情况?”

长孙无忌答道:“晋王仁孝,天下属心已久,请陛下试召百官一问,即可知之!”

李世民点点头,从榻上起身,往太极殿走去。

一路上,李治故意落在后面,和张允文呆在一起。

到达太极殿中,李世民召集文武六品以上官员,说道:“承乾悖逆,泰亦凶险,皆不可立。朕欲选诸子为嗣,谁可者?卿辈明言之!”

此言刚落,众官员便齐声呼道:“晋王仁孝,当为嗣!”

听到众人回答得这般整齐,李世民不由露出笑容来。

而张允文则是翻了个白眼,李世民话中已经提及了李承乾悖逆,李泰凶险,剩下的诸位皇子中能够成为太子的也就只有这个李治了,众大臣当然说的异常齐整了。

现今,太子人选已经定了下来,剩下的便是安置魏王李泰了。

当天,李泰带着几十名贴身卫士正赶往皇宫,然而在永安门时,却被守门的将官给拦了下来。说是不能让李泰的随身骑兵进入到皇宫之中。

李泰虽然感觉奇怪,以前他可是带着贴身卫士到达兴仁门才被拦下,今日怎么刚到永安门便被拦下了呢?但是,他还是让卫士们乖乖的等在永安门外,自己刚要策马往里面走去,那位把守城门的将领便道:“魏王殿下,陛下曾见传过话来,说陛下在两仪殿等他,让他从章肃门那边去两仪殿。

李泰不疑有他,独自纵马往章肃门走去。

然而刚到章肃门下,只见门内一支百人骑兵冲出,将李泰困在其中。正是李世民的亲卫百骑。

为首的骑士向李泰行了一礼之后,说道:“陛下请魏王殿下在宫中住几日!”

说完,也不管李泰如何色变,如何高声出言,直接将他带到了皇宫北苑,看守起来。

李世民之所以这般做,却是为李治能顺利入主东宫打下基础。

两日之后,李世民正式发出诏令,诏立晋王治为皇太子,并亲自承天门楼,大赦天下,大宴三日。

而那些李泰的同党,在李世民发出这封诏书之前,皆跑到魏王府找过李泰,却是没有看到人影。没有李泰,这些人也就没有敢在诏书发布之时出言反对。

承天门城楼之上,李世民对众臣道:“我若立泰,则是太子之位可经营而得。自今太子失道,籓王窥伺者,皆两弃之,传诸子孙,永为后法。且泰立,则承乾与治皆不全;治立,则承乾与泰皆无恙矣!”

众臣连忙高呼陛下圣明。

然而,就在李世民为解决了大唐内部一次激烈的矛盾碰撞而沾沾自喜的时候,大唐的东边,却发生了一件大事。

************

这一卷终于写完了!说实在的,俺对后面的内容很不满意!唉,毕竟俺也不是写那个政治斗争的料!无语啊!

正文 第四百零六章 高丽生乱

 随着阵阵秋风的吹拂,原本翠绿飞柳叶儿也渐渐变黄了,一片片柳叶如刀,纷纷落下,独留下光秃秃的枝条儿在秋风之中萧瑟的舞动着。

柳树上嘶鸣的寒蝉发出最后的凄婉鸣声,似乎知道自己的生命将走到尽头。

每当张允文行经在长安的大街小巷之中,看着往来如织的人群,看着青砖黑瓦,朱门高阙,不知不觉竟然有一种不真切感。

屈指算算,如今自己已经三十好几了,虽然在朝中大臣中算得上年轻的,但是,一股冯唐易老的感怀还是在心头萦绕久久不能散去。

不光是他,环视整个朝堂上下,被无情的岁月催磨的朝中大臣又何其之多。房玄龄已经数次乞骸骨,希望从相位之上退下来,原本就是风烛残年的萧瑀等老人更是少来朝堂,卧在家中颐养天年。就连自己的师傅尉迟恭,也是鬓发如雪,皱纹遍生。年轻时征战伤了身子,如今也闭门修养。出了大臣,李世民也日渐露出老态来。当初那位在洛阳城外纵横厮杀,呼啸河南的秦王,在多年的养尊处优之后,小肚腩已经鼓起了,整个人的身体也没有以前壮实了。

一切的一切都表明,如今的大唐,已经处在一种新老交替的时代。

李治入主东宫之后,表现得还不错,每天循规蹈矩,处理起政事来也是有模有样的。/这让李世民和众大臣颇感欣慰。

张允文也在东宫里边挂了个正三品的太子宾客的职位,但每日只是去应个卯,很少管李治的具体事情。饶是如此,这李治还是经常拉着张允文,同他谈论这入主东宫之后遇到的事情,带着丝丝兴奋和惘然。

张允文知道,这李治从一个不受人重视的皇子成为这个庞大帝国未来的统治者,其中的心理转变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实现的。

发生在初夏的那一场夺嫡之争,最终还是以李治的胜出而告终。这恐怕是李承乾、李泰想象不到的吧!原本二人一直以对方作为对手,为打击对手,无所不用其极熟料最后,却被李治捡了个便宜,这倒还真是应和了老子的那句话:“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李泰被解除了雍州牧、相州都督、左武侯大将军三个职位,就连爵位也降成了东莱郡王。其帐下诸客,除了杜楚客等人之外,余者皆迁岭南。

至于李承乾,这位前太子被迁谪去了黔中,以庶人的身份。

随着这两人的离开,原本的东宫势力和魏王府势力也渐渐消散了。依附于二人的官员贬的贬,外放的外放,一些年纪大的官员自己上表乞骸骨。

而这些人空出来的位置,很多留给了李治。不久之后,想必李治会提拔上来一批自己的人吧!

待京师之中渐渐平静的时候,张允文却是受到了一份关于高句丽的情报。

高句丽国内,自渊盖苏文总揽高句丽军国大事之后,以武力压服高藏王和群臣百官,几乎将偌大的高句丽弄成了他一人的天下,成了名副其实的无冕之王。

然而,这渊盖苏文并不满足于现状,反而大力的整顿军备,招募士卒。营州都督张俭多次抓到了那些秘密进入大唐地界购买武器的高句丽人。面对这些人,张俭毫不手软,见一个杀一个,却遏制不住这种势头,也消灭不了那些商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