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侦察兵-第2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王家族长也冷笑一声:“周兄你太悲观了!我等手中可是掌握着洛阳命脉,外有其他世家为援,若是张允文不想将这洛阳搞得一团糟,那么他就得坐下来和我们慢慢谈!”

那褚家族长也是颇为赞同的点点头:“此言甚是!”说着,这褚家族长阴阴一笑,“况且老夫已经已经派出人去挫其锐气,让他知道知道这洛阳可不是长安那般好呆的!”

另外两人来了兴趣,齐齐问道:“褚兄如何办的?”

褚家族长一指那洛阳城门:“到时候你们就知道了!”

洛阳城门边上,从洛阳府尹、少尹到各曹参军事,从东都御史大夫到国子监助教,除了各个部门留两人看家之外,其余官员几乎尽数到达南门外,迎接张允文车驾。

和这些官员一道的,还有士绅代表,那周、褚、王三家派出了家中年纪较长的人物前来,族长却没有亲自到场。而那毛家、甘家之类的小家族,则是族长亲至。

虽说这三月的太阳照在身上暖洋洋的,可是照在脸上太久了,难免不让人感到脸上火辣辣的疼。人群之中,一名穿着白色长袍,做儒生打扮的年轻人抬头看了天空一眼,愤愤说道:“辽国公是不是故意消遣我等,让我等在此处等候这般久,却还是不至!”

话语刚落,旁边一名穿青色长衫的年轻人便笑道:“毛兄,人家可是堂堂国公爷,你算个什么,来消遣你?你值得么?”

那白袍青年正欲反唇相讥,却听见一身低沉的声音道:“闭嘴,国公大人车驾到了!”

这训斥之人却是毛家的一位长辈。那白袍青年当即不敢再开口。远远南望,果然看见地平线上一支队伍正慢慢的走来。

不多时,这支队伍便来到了众人面前。为首的正是张允文。

“下官见过大人!”“草民见过大人!”

见张允文过来,在洛阳府尹的带领之下,洛阳城的官员齐齐弯腰一揖。那些士绅代表也跟着弯腰一揖。

张允文迅速下马,口中发出爽朗的笑声:“众位大人还有众位乡亲不要多礼!快快起身,快快起身啊!”

众官员和乡绅直起身来。接着,那洛阳府尹韩成厉站出来,说了一大通欢迎之类的话语。说的唾沫横飞,滔滔不绝,看那架势,大有一副排出两排儿童,手持鲜花,大呼“欢迎欢迎,热烈欢迎”的模样。

在和韩成厉说完之后,张允文又站出来,说着感谢洛阳人民,感谢陛下之类的话语。

就在这样的寒暄将要结束,那韩成厉将要引张允文入城的时候,一名穿着青衣的青年上前一步,恭敬的说道:“小人当年拜读国公大作《长安古意》,至今思来,余韵悠长,犹在耳边。如今国公重返洛阳,不若请国公大人赋诗一首,以赞洛阳!”

那位穿着白袍的毛姓青年惊讶的看着那青衣青年,口中不由发出一声惊诧的低呼:“甘兄?!”

这人正是刚才和他斗嘴的青年。

张允文看着这青衣青年,再看看青年身后那些士绅的眼睛,再往后看看那洛阳城墙,张允文脸上不动声色,心头却嘀咕道:“在这城门口来堵我,还真是给面子啊!也不知是哪个家伙竟然这样做!”

心头虽然嘀咕,但口中却仍旧笑道:“好吧!鄙人乃是武将,这文墨之事,所知甚少,若是做得不好,各位千万不要见怪啊!”

说完这么一句,张允文便开口吟诵道:“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容颜十五余。良人玉勒乘骢马,侍女金盘鲙鲤鱼。画阁朱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罗帷送上七香车,宝扇迎归九华帐。狂夫富贵在青春,意气骄奢剧季伦。自怜碧玉亲教舞,不惜珊瑚持与人。春窗曙灭九微火,九微片片飞花琐。戏罢曾无理曲时,妆成祗是熏香坐。城中相识尽繁华,日夜经过赵李家。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

这首王维的《洛阳女儿行》在张允文口中缓缓念出来,面前众人尽皆摇头晃脑做品鉴之态。然而待到最后一句出来的时候,众人不由同时停了下来,吃惊的望着张允文。

张允文却是面不改色的看着面前的青袍青年,轻声道:“现在我可以进去了么?”

正文 第四百六十二章 接风洗尘

 这首《洛阳女儿行》用了大半的篇幅描写了洛阳城内贵族少女的奢华生活,还有那骑乘骢马的良人的骄奢放荡。也提及到了这洛阳少女与夫婿相交之人尽是豪贵。若是如此,也倒罢了,可在最后一句,偏偏又提及到贫贱的越女颜如玉,却只能在江头浣纱。这嘲讽之意,再明显不过了。

也难怪这迎接他的众人尽皆诧异的望着他。

就在张允文轻声问出那句话之后,那青袍青年和众世家子弟,顿时面面相觑,问这话就好像在说是他们挡着了张允文进城的路。这个罪名他们不愿担待。当下,那毛氏族长和甘氏族长上前陪笑道:“国公大人这是哪儿的话,我等卑微草民,岂敢阻国公去路?”

这时候,那洛阳府尹韩成厉站出来道:“呃,大人,看看这天色,可是不早了,还是请大人先进洛阳城吧!”

那两个族长赶紧附和道:“对对,还是先进去再说!”

张允文也无意与这青袍青年计较,对着韩成厉和众人一笑:“好吧,我们进城吧!”

马车缓缓行驶,慢慢驶入了洛阳城。

洛阳城和长安城的布局相仿,市坊分设,大道笔直,不过这市分的是南市与北市,而不是长安的东市与西市。街道两边遍种花木,在春日里,嫩绿色成为这个城市的主要色调。行走在街道之上,满意嫩绿,赏心悦目。

一道洛水横贯整个洛阳,将洛阳分为城南和城北两个部分。洛水之上,共有三座桥梁供南北同行。其中,天津桥正对着皇城,通行时有时间限制,什么时候让人通过,什么时候又禁止通过,皆是规定得一清二楚。另外的中桥和浮桥则没有什么限制,随时可以同行。所以,后面两座桥梁才是沟通洛阳城南北的主要动脉。

除了洛水之外,通济渠有洛阳以西的隋帝宫殿“西苑”开始,引洛水、谷水达于河,流经了整个洛阳城南。不过这段通济渠乃是当初隋炀帝为游玩龙舟所造,实用性并不大,相对于绕经各处河道,距离短上不少而已。倒是通济渠的另一段,引河水入汴水,分汴水连淮水,沟通淮水与河水两大水系。

由于洛阳的皇宫在洛水北岸,所以,很多达官贵人和世家大族也聚在了洛阳北城。相对而言,这南城变成了庶民聚居之所。然而,这城北面积总是有限,再加上一些官署亦在北城,所以,这洛阳南城也是有着不少的达官贵人。当然,这些达官贵人和北城的那些比起来,还是差了不少。

张允文的官署设在北城立德坊,占据了三分之一个坊的大小,四进四出,占地也算是非常大了。前面是官署,后院供家眷居住。

看着这处宅邸,精致典雅,也倒不错。张允文不由微微点了点头。

一旁的韩成厉见状,笑道:“早先听闻大人要来这洛阳任东都牧,下官便带人清理出了这间宅子,在添置了一些日常用品,希望大人能喜欢!”说着,指着旁边一副画着侍女图的屏风说道,“据说此画乃是阎立本阎尚书所绘,在外面可是千金难求啊!”

张允文看了一眼,点点头,不置可否。

那韩成厉见到张允文的表情,却不知张允文到底做和想法,只得讪讪干笑两声,不再言语,跟在张允文后面。

在看了一遍这宅邸之后,张允文在前厅寻了张凳子坐了下来,一脸严肃的看着那韩成厉。

此时,陪在张允文身边的除了韩成厉这个洛阳府尹之外,还有一名叫做刘释之的河南府少尹和东都御史台等机构的官员。按照唐律,这少尹一职平时担任府尹的副手,若是府尹外出外出,则少尹为留守,处理府内大事。一般来说,当府尹离职之后,便是少尹担任府尹,而朝廷则另派少尹过来。

韩成厉看着张允文严肃的表情,心头不由揣测起自己是否在什么地方怠慢了张允文,才让他如此严肃的看着自己。

片刻之后,张允文却是忽地一笑:“韩府尹,本官奉圣命前来洛阳,虽说是总揽河南军政,然而民政诸事,有些还是要靠府尹大人处置的!”

韩成厉连忙拱手道:“此乃下官份内之事,就算是大人不吩咐下来,下官也会尽心尽力的去做的!”

“嗯,那就好!不过嘛……”张允文拖长声音道,“本官可是听说韩府尹和那些世家交往甚密啊!这样可不好啊!”

几颗冷汗从韩成厉额头上滑落,他强自笑道:“下官也是出身士族,与洛阳城内的士族交好又有何不对?”

张允文再次轻笑一声:“哎呀,你看我,这话说出来就变味了!其实我也不是这个意思,我等意思是说,韩府尹与世家交往甚密。若是出现士族与普通百姓发生冲突,那韩府尹岂不是会偏袒世家一方,从而丧失公允?”

韩成厉听见张允文这般说,这才放心下来,开始张允文那样说话时,他还以为张允文因为他与世家交往甚密而责怪于他呢!

“国公放心,下官分得清公事与私事,若是出现什么冲突,一些当以大唐律令为准绳,绝对不会偏袒任何一方!”韩成厉拍拍胸脯说道。

“好,这样就好!”张允文做出一副大感欣慰的样子来。

接着,张允文便向着韩成厉询问起了洛阳城内的各项事务来。韩成厉一边说着,一边不时的瞟一眼张允文,见他似在凝神倾听,当下也就讲得更卖力了。

整个洛阳的官职系统分为两块,一个是洛阳府尹为首的地方官吏,另一方便是东都个部门官吏,如御史台、将作监等部门的官吏。两个系统的官员相互监督,并行不悖。

当这韩成厉向张允文介绍了一下洛阳所辖之人口、土地等详细情况之后,那御史台的御史中丞又向张允文介绍洛阳四近各处州县的各个官员的情况。当中,许多官员都是在张允文到洛阳赴任前两个月、三个月才来这些地方担任官吏的。

从下午一直谈到傍晚,张允文终于对洛阳城的民生状况以及官吏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

眼看就到傍晚了,那韩成厉和众人止住了话头。犹豫片刻,那韩成厉终于向张允文道:“国公大人,刚才临别之际,那些世家之人请求下官向大人 发出邀请,邀请大人今夜前往醉也不归楼,他们在那里设宴,为大人接风洗尘!”

张允文听见这韩成厉这般说,当下微微一笑:“好吧,今夜我去便是!”

那韩成厉顿时大喜,躬身一揖:“那下官便多谢大人赏脸了!”

张允文笑道:“本官初来咋到,和众士绅搞好关系,理所当然嘛!”

眼看天色不早,张允文便带着亲兵前往醉也不归楼去了。至于李宇等人,则是自己生火造饭,开始了在洛阳城里的第一顿饭。

这醉也不归楼是洛阳城内最大的酒楼。那些世家为张允文接风洗尘,便在此处。一到这醉也不归楼,便见各个世家族长尽皆站在楼外迎接。就连白日里没有在城门口迎接自以为得周家、褚家、王家族长也在此列。

张允文照例说了一番官样套话,然后在众人的簇拥之下,进入到酒楼之中。

这顿饭吃得极为热烈。那些族长,个个都是老得成精的人物,脸皮更是厚得没边,什么话都可以说出来,在一些士族中人热烈的交谈之中,可谓是宾主尽欢。

正文 第四百六十三章 洛口仓

 从醉也不归楼出来的时候,张允文已是微微有些醉了。晚风一吹,顿时清醒了不少。

向身后众人抱拳,便跨上骏马,准备返回家中。身后的众人本欲送张允文回府,但是被张允文严词拒绝了。所以,众人只好再醉也不归楼前长长一揖:“恭送张大人!”

那马望山和杨石宋瀑三人倒是没有喝多少酒,坐在马上一脸担忧的看着有些摇摇晃晃的张允文,生怕他一下子便栽下马去。

此时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洛阳城已经紧闭城门,开始宵禁了。一队队巡逻士卒走上大街,将会巡逻到亥时初刻,才会撤下去。在街口处,一杆高高的支架之上,垂挂这四个连成一串的灯笼,在夜风的吹拂之下,灯笼轻轻的摇晃着,带动着四近幽幽的光芒也跟着摇晃。

大街之上一个人也没有,只有马蹄踏在石板上的声音回荡在大街之上。

这时候,前面忽然出现了一队巡逻士卒,见到张允文四人,为首的那士卒猛的喝道:“什么人,还敢在大街上行走,难道不知道如今已经是宵禁了么?”

那马望山跟着张允文,见识的都是将军以上的人物,自然是不会将这些士卒放在眼里,正欲开口训斥,张允文却抢先道:“众位兄弟,今日我等初来洛阳,见识这洛阳繁华,实在不忍离开,在酒楼多喝了两杯,耽误了些时日,众位兄弟见谅,我等即刻返回家中!”

那领头的士卒上下打量了一下四人,只见他们虽然骑着马,但是身上却没有带着兵器,看样子也不是什么歹人,当下说道:“好吧,那赶快回家!现在已经宵禁了!”

说着不再理会四人,领队离开。

在这巡逻士卒走后,那马望山不由说道:“大人,为什么要对他们这般客气,只要你亮出身份来,他们定不敢造次!”

张允文摇摇头:“老马啊,若是有人在陛下面前告状,说我刚到长安的第一日便流连酒楼,于宵禁之时又出现在大街之上,公然违抗律令。虽然陛下不会有疑,但是朝中对我不满的那些大臣,定会大肆攻讦,到时候,无论是陛下还是我,脸上都不好看!”

“可是,可是大人这不是在吃那些人的接风宴么?”马望山疑惑的道。

“哼,他们才不会管你是不是接风,逮着机会便大肆攻讦,这可是那些人惯用的手段所以啊,我得小心一些!”张允文冷笑了一下,继续往前走。

经过了这么一桩事之后,四人加快了步伐,不到一刻钟,便返回了官署。

为了不让李宇他们担心,张允文并没有说起路上遇到巡逻兵之事,只是提及那醉也不归楼的美味佳肴,并且许诺过两日也带他们去尝尝。

第二日,张允文便开始全面接手洛阳事宜。在官署前衙,那张柬之、王方翼等人已经开工了。先是直接从洛阳府衙抱来一摞摞厚厚的文件,主要是有关商业的文件,比如政令啊,税收账本之类的东西。这些张允文将要存档在自己这儿,放在洛阳府衙的确不太安全。

将这些杂事交给那三人还有一些小吏处理,自己却带着亲兵在洛阳城内瞎逛。说是瞎逛,其实不然。因为张允文张允文赴任之前,已经有许多官吏被换成了年轻的、专业的官员,但是,张允文还没有和他们过面。所以,他要一一去看看这些官吏那些能够担得大任,哪些又只能做做本职工作。

从洛阳府衙开始,张允文先将洛阳城内新到任的那些官员给找出来。让他惊讶的是,一个洛阳府衙,带上衙役不到百人的衙门中,竟有九人是在张允文赴任前三个月调派过来的,他们官职虽小,不过是户曹、市令之流,但是却掌着实际的权力,直接与当事人接触,对于洛阳的了解,要比自己深刻得多。

花了八天时间,张允文终于挨着和洛阳城内的那些官吏谈了一遍。当然,很多官吏都是自己上门拜访的。

洛阳城接着漕运之便,再加上陆上道路同样四通八达,城市人口稠密,所以,成为了一大商业中心。如今,洛阳城共有商户八千多户,其中,周、褚、王、陆、刘等洛阳及附近的世家控制的商户有两千多户,而由裴、崔、张、韦等非本地世家控制的商户也有一千多户。这三千多户商户却占据了洛阳交易总额的七成以上。

面对这样的数据,张允文感到任重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