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侦察兵-第2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知道,这三人皆是足智多谋之辈。虽说那王方翼和魏真宰在后来都是武将,但是王方翼属于智将,而魏真宰是儒将,而张柬之更是文臣。三人皆足智多谋。

将事情推给三人之后,张允文便拍拍屁股,向内院走去:“呃,这事儿你们先想着,想出来了,我请你们吃饭!”

三人面面相觑,看着张允文离开的背影,满是无奈。

正文 第四百七十四章 商业行会

 穿着一身淡蓝色的棉布衣衫,张允文独自一人漫步在洛阳的北市里。只见宽阔的街道两边,一家家贩卖各种商品的店铺敞开大门,恭迎八方来客。

看起来很是宽阔的街道之上,人流熙熙攘攘。张允文行走其间,不时与人轻轻碰撞。来往的行人之中,还有很多高鼻深目,拥有灰色或是绿色、蓝色眼眸的突厥人、大食人甚至大秦人,他们牵着串成一列的骆驼马匹,来往在这北市街道之上。即使有嘈杂的喧哗声和吆喝声,也盖不住马匹骆驼颈项之下那拳头大小的铃铛发出的清脆响声。

除了这些西域来客之外,还有从河北山东淮南过来的商队。这些商队借助运河之利,购进从西域运送过来的奇珍异宝,名贵商品。

这些只是商队的大宗贸易。此时的洛阳城,有将近六十万人口,市场十分广阔所以为本地居民提供商品的店铺也是不少。相对于那些一次交易便有几千近万贯的商队大宗交易而言,这些店铺的规模便相对较小。但是,也有例外,比如褚家粮行,比如周记布庄。

这些由世家支持的商铺的规模在洛阳城内首屈一指。控制着市场的大部分份额。不如褚家粮行,他每年售出的粮食,占据了洛阳城粮食总交易量的六成。而周记布庄亦是如此。当然他们也知道,若是全部控制了米粮布衣等物资的市场份额,定然会引起洛阳当权者的不满,所以,他们依旧留出了许多的市场份额,供其余二流世家和平民开设的店铺占据。

至于三流世家和寒族,他们从事经商的人很少,一来是这商人地位不高,三流世家和寒族本已经接近衰落边缘,他们却死撑着面子,不愿从事这商业活动。二来是从商需要大量资本,他们也很难拿得出来。倒是平民百姓,什么事情都愿意去做,攒钱的速度比起那些三流世家和寒族,可是要快上不少。

张允文已经不是第一次漫步在洛阳的市坊之中了。每一次看着眼前匆匆经过的行人,一个个排列在街道两边的商铺门户,一面面迎着微风轻摆的旗幡招牌,张允文的心头总会不经意间涌出一种莫名的感觉出来。虽然这里是自己出生的地方,但是,他对这里没有多少感情,让自己牵绊的城市反而是长安。即使一家人全部来到洛阳也是如此。

和长安这个政治中心繁华大都市相比,这东都洛阳便要相形见绌不少。无论是规模,还是这个城市的整体气质。在张允文看来,长安这座城市偏向于阳刚。无论是那高大巍峨的玄武门,还是那城北宽阔的点兵场,都透着一股子阳刚之气。而这洛阳,淡淡的赭红色城墙,横贯洛阳平静而缓慢的洛河,还有那特有的河南腔调,都让他感到这洛阳偏向于阴柔。这也便是张允文更喜欢长安的缘故。

一直到日头渐渐西沉,张允文这才慢慢的走回了府衙之中。

长安城中,认识张允文的人不多,往来在街道上,那些行人还有街坊邻居都只以为张允文不过是一个普通人而已。

回到府衙之中,那些文员在已经下班了。府衙大厅背后的花园里,王方翼三人正坐在一起,似乎在探讨着什么。张允文向他们打了声招呼,正准备往内院走去的时候,那王方翼拦住了张允文。

“大人,我等三人在此商量对策已经一下午了。咳,不知大人今日下午到何处去了?”王方翼三人显然对张允文撂担子的行为非常不满,在说这话时,三双眼睛全都盯着张允文。

张允文干笑一声:“本官为了接下来的计划亦是冥思苦想,却是难以见成效。故而前往市场之上,实地考察了一下!”

“哦?原来大人竟然劳身亲力,实在是让下官佩服啊!不过大人,不知你可曾想出什么办法没有?”王方翼不依不饶的继续问道,同时还轻轻的刺了张允文一下。

“咳!这事情可不是那般好办的!本官虽然实地考察一番,然而还是没有能找到什么灵感!倒是你们,三人在府内枯坐,便想想出办法来,这可不太现实啊!你们也应当学学我,出去走走,看看!”张允文的脸皮已经很厚了。王方翼那小小的刺,根本就戳不穿张允文的脸皮,反而被张允文将了一军。

王方翼知道自己等人根本就拿这偷懒的上官没有办法,只好说了一同恭维话之后,看着张允文进入内院。

进入到后院之后,张允文直接去了王妍的房间。呃,今日轮到她了。

坐在一张胡凳之上,看着王妍正捧着一本薄薄的书籍在读着,不由轻声问道:“唔,彻儿哪儿去了?”

王妍放下书卷,笑道:“唔,估计是和他姐姐野去了吧!”

张允文听了这话,不由摇头笑道:“这琰儿也真是的,一个女孩子家,整天往外跑,像个野小子一样!再过几年都要嫁人了!”

聊了一会儿家事,那王妍忽然说道:“对了,相公,你可知道,爷爷的病情虽然有些好转,但是整个人还是虚弱的很!妾身估计爷爷维持不了多久了,想带着彻儿去陪陪爷爷!呃,相公意下如何?”

听到这个消息,张允文脑海之中不由闪过王屈那慈祥的脸庞和笑容,最后说道:“既然爷爷有事,当然得回去看看!不过我的事务可是有些繁忙,脱不了身啊!你就帮我向爷爷问声好!”

王妍点点头,表示知晓。

张允文走到王妍身边,看着王妍放下的书卷,只见上面写着“史记”二字,不由惊奇的道:“唔,你怎的再看这种史书?”

王妍嫣然一笑:“在家中闷得慌,所以便拿些书来读读!这史书读起来,也倒是颇为有趣,就像一个个故事一样!”

张允文也拿起书来,随意的翻着。翻书之时,脑海中却不由想起那商业之事来。忽然间,张允文灵机一动,想出一个主意来。

放下书,抱着王妍在她脸上啃了一口,便匆匆往外走去。

王妍抛开心头羞涩,在后面连连呼道:“相公啊,天色不早了,就快要用晚膳了!你怎么还往外跑啊?”

张允文回头一扬手:“没事,就到前面去一趟!”

来到前院,在一间屋子中找到了王方翼,拖着他的手便来到张柬之的房中,又再次拖起张柬之,来到魏真宰的房中。

刚到魏真宰的房中,那二人就赶紧甩开张允文的手:“大人,你这是干什么?把我们强行拉来!”

张允文嘻嘻一笑:“诸位,我想到了一个办法!”

那张柬之也顾不得抱怨,和两外两人异口同声的问道:“什么办法?”

“组建商业行会!”张允文一字一顿的说道。

三人顿时疑惑的看着张允文:“商业行会?那是什么东西?”

张允文嘻嘻一笑,向三人解释起来。

商业行会主要通过行规的强制性作用,从流通环节上调剂商品的买卖,限制彼此的自由竞争。为了控制当地市场的交易,行会竭力限制外来商贩;有些中介商的行会对外来客商贩运到埠的大宗商货,不许有关同业“私买私卖”,必须投行入店发卖。同时,为排除内部的竞争,行会通常采取制定度量衡标准,并由行会共同校准,不许同业私自增减轻重出入;划一货价银码,只能由行会定期公议,酌量增减价目。此外,还规定结帐日期及抽取行用标准的限制,以及对帮伙学徒和主雇关系的种种约束。

脑海中回想着近代商业行会的种种职能,一面用笔在纸上勾画着,一面为三人讲解着。

王方翼三人本是聪明人,很快就明白了其中的奥妙。

“大人此策甚妙啊!”王方翼一拍大腿,由衷赞叹道,“只要这商会一成立,那些世家为了能够获取更大的利润,必然会加入其中!到时候,以行会名义前来查账,那不就是水到渠成了么?”

张允文点点头:“不错,只要在洛阳设立这样一个商业行会,行会之内,互通有无,行会之外,抵御外商。这洛阳商户,便尽在彀中!”

“呃,大人,可是这些世家会加入么?”张柬之还是提出了自己的担忧,“况且外地商人在洛阳好像也占不了多大的便宜!”

“所以说,还要靠你们来集思广益,加以完善!”张允文毫不负责的说道。

正文 第四百七十五章 行会初立

 毛家的木材行在洛阳城虽说也排的上号,算得上是洛阳城十大商铺之一。但是,和那些专门做木材生意的大型商铺相比,比如那家叫做瑞丰木材行的外地商人所办的木材行,规模便要小得多了。那家瑞丰木材行,几乎占据了洛阳木材市场的六成份额。大商队几乎都在那里拿货。而这毛家的木材行则多是照顾本地客户,而商队也就只有那么一两支中型商队在他这儿拿货。

毛家木材行的主事叫着毛寿,乃是毛家的旁系子弟。掌管这木材行已经有十多年了。毛家主要产业在城外的农田和林地之上,而在商业领域的建树则比较少。除了这家木材行,还有一家布店和成衣店。

轻轻的拨动着算珠。算珠相互撞击,发出清脆的声音。

毛寿放下账本,轻叹了一口气,一手抓起算盘,往上轻轻一摇。顿时,一阵噼噼啪啪的清脆响声响起。那算好的算珠顿时被打回原形。

这个月比起上个月而言,收入又少了不少啊!那些外地客商还真是黑啊,卖出木料的价格竟然比要少上一文钱。这样一来,将许多顾客拉走了。

看着忙忙碌碌的将一根根圆木往店铺旁边空地上抗的苦力,这毛寿合上账本,也不再去想其他了。对着那些苦力喝道:“各位加把劲啊!一个时辰之内把这些木料搬完了,每人可多领十文钱的的工钱!老夫还让人炖了一锅肥膘肉,搬完之后,大家放开肚子吃!我毛家可是从不亏待众位啊!”

搬运木料的苦力附和道:“是啊是啊,这附近的商家,就数毛老板最为大方!”

“就是就是,毛老板为人那是没话说啊!”

“所以人家毛老板才会赚大钱嘛!”

……

苦力们一边用最为朴实的感激话语感谢这毛管事,一面扛起圆木,跑得更快了。

就在毛寿招呼了苦力,准备返回店中的时候,只听得一个声音唤道:“毛管事请留步!”

毛寿回头一看,却是一名穿着墨绿色长衫的年轻人走了过来。他认得这年轻人,他是东都牧府上的三名幕僚之一,好像叫张柬之。

虽然东都牧府在洛阳强制推行这营业许可证,惹起许多商人不满。可同样也有许多人赞成。而且东都牧乃是从二品大员,碍于这官面上的身份,那些商人就算心有不忿,也只得暗地里发泄一下。

看到这张柬之出现在自己面前,毛寿赶紧迎了上去:“哎呀,什么风吧张大人给吹来了!来来,里面请,里面请!”

张柬之也不客气,同样做了一个“请”的手势,示意这毛寿一起进入屋内。

来到后堂,毛寿招呼张柬之坐下之后,又唤人送茶水来,和张柬之一边喝着茶,一边说着话。

“呵呵,今日风和日丽,真是个好天气啊!”

“是啊是啊,走在街上,那日光晒得汗水长流啊!”

“呃,不知这般强的阳光之下,张大人不在府上呆着,来鄙店有何贵干?”

敷衍了一阵子,这毛寿终于单刀直入的问道。

张柬之呵呵一笑:“我到毛老板这儿来,却是来和毛老板做一桩生意!”

毛寿来了兴趣:“唔,什么生意值得张大人亲自过来一趟?直接找个人过来不久行了?”

张柬之道:“我家大人准备在洛阳成立一个商业行会,本官来毛老板处,便是请毛老板加入行会!”

毛寿听了这话,不由一愣,片刻之后,这才问道:“呃,那张大人,这商业行会有什么用啊?”

张柬之当即从身上摸出一张纸条来,将上面写着的行会职能一条一条的说给毛寿听。说的时候,在以这毛家木材行为例子,说明加入行会之后会有什么样的好处和限制。

听着张柬之说着这些条款,这毛寿时而微微一笑,时而陷入深思,时而紧锁眉头。这些条款之中,既有对自己商行有利的,也有些条款将会削弱自己对商行的控制。但总体说来,对于商行还是挺有利的。

“呃,张大人,按照你的说法,这商业行会需要大量的商铺加入其中,其职能才能发挥到最大的效力,不知现在的商会有多少商家加入其中?”沉吟片刻之后,毛寿问道。

张柬之笑道:“如今尚未有一人加入!”

听了这话,毛寿不由微微有些气恼了,一个连一个成员也没有的行会又有什么用,那还要自己加入。

见到毛寿眼中闪过的迟疑之色,张柬之顿时知道毛寿迟疑的原因,当下笑道:“不知毛老板敢不敢赌上一把?”

毛寿听了这话,略微一思索,也就知道了这话中之意。虽然现在看起来没什么人商业行会之中没人,但这并不代表以后没有人加入。若是自己率先加入其中,获得的利益可会比后来加入的商户要多得多啊!但是若这行会真的没人加入,那么自己加进去,恐怕会被洛阳商家和世家孤立。

到底如何选择呢?就看他毛寿敢不敢赌一把!

沉默片刻之后,毛寿还是说道:“张大人,此事我可做不了主,还是由老夫禀告族长之后,再由族长定夺!”

听得毛寿这般说话,张柬之只好起身,向他道:“既然如此,那本官便先行告退!若是你家族长同意,还请尽快来东都牧府登记在册!”说着,头也不回的往外走去。

走了两步,张柬之忽然想起了什么,转过头对毛寿道:“对了,还忘了给毛老板说了,这商业行会,乃是由洛阳府出面办理,将会记录在仓曹之下,其会长直接受洛阳府尹管辖。也就是说,商业行会带有朝廷的影子,不会允许私人举办的!”

毛寿一愣,接着轻叹一声,向张柬之一揖:“多谢大人告诫!”

张柬之的这话,无疑是绝了那些想要自己办一个商业行会的世家的念头。

和毛家木料行一样,洛阳城中那些较大的商铺都收到了东都牧府的邀请,邀请他们加入商业行会之中。

对于这个邀请,这些商家的的反应不一。但大多数都采取了一个方式——拖。仅仅有一家帽子店和木器店当场同意加入到商会之中。而有近十家表示回去思考一下。

面对这样的结果,王方翼三人均感到一阵失落。张允文却是自信满满的说道:“看着吧,用不了过久,他们会自己找上门来!”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那些表示回去思考的商户也渐渐有了回音,大部分都愿意加入到这个行会之中来。这其中便包括毛家的木材行。

这时候,整个行会已经有了近十家商铺,初步形成规模,可以使得行会的部分职能得以履行。

随着时间的渐渐推移,加入行会的商家得到的好处渐渐显现出来了。比如行会内部交易时,其交易价格比起外面要便宜不少,不如在应对外地商家时,这些同类型的商铺在行会的协调下团结起来。

这样一来,加入行会的那些商家不仅仅在交易上更加方便,而且有巨大的利益可捞取,这让这些加入行会的商家兴奋不已,四处传扬着商会的好处。

这样一来,许多的商家纷纷要求加入到行会之中。然而,这时候,张允文却提出,凡是欲图入行会者,须缴纳两百贯的入会费,而且全体商会成员,每年每户须缴纳三十贯作为会费。其缴纳的费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