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侦察兵-第2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潞凸笕怂匚蘩赐恢谖唤袢瘴巍

张允文一听,正题来了。

正文 第四百八十七章 往事

 “不知楚夫人可认识张远昭此人?”张允文按捺住心头激荡,向那楚夫人问道。

“张远昭?”楚夫人沉吟片刻,做思索状,终于说道“不认识!妾身所识诸人之中,并无一人名为张远昭!”

一听楚夫人这话,再也心中顿时凉了半截,转过头来,看了一眼那刘家兄弟,却见这两兄弟依旧是一面缅怀之色。

不会错啊,这刘家兄弟的表情已经确认这妇人和自己母亲非常相似,不过她竟然不认识自己的老爹?按理说不会这样啊!

正当张允文心头不安之时,那楚夫人又道:“张远昭这个名字没听说过,倒是妾身知道一个叫张昭远的人!”

张昭远,张远昭,这两个名字不就是互相颠倒了一下么?难道两者是同一人?

当下张允文便问道:“那楚夫人,这张昭远又是何人?”

“一个混蛋!”楚夫人咬牙切齿的说道,“一个大混蛋!”

眼见端庄贤淑的楚夫人面容陡然扭曲,咬牙切齿的说话,让张允文和众人不由一阵错愕。

楚夫人看到众人表情,不好意思的一笑,面容瞬间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一个看起来端庄贤淑的楚夫人再次出现在众人面前。

这等变脸本事,让张允文等人瞠目结舌之外,又生出一丝敬佩。

“呃,楚夫人,不知这张昭远与你有何等仇怨,说起此人来,竟然是这般咬牙切齿!”张允文心头隐约感觉到这张昭远可能是自己父亲,当下追问道。

那楚夫人似乎不愿谈及这个话题,却是说道:“一个无聊的浪荡子,有什么好说的!就算是有些仇怨也是以前的事,如今我连他生死尚不知晓,又谈什么仇怨不仇怨的!”

张允文见这楚夫人不愿谈及此事,心中轻叹一声,看来自己旁敲侧击根本不顶用,还得实话实说才行!

当下轻叹一口气:“不瞒楚夫人,其实在下来拜访楚夫人,全是因为在下的兄长说楚夫人长得像一个人!”

听到张允文以国公身份而谦称“在下”,那楚夫人连道:“不敢当!”在听了张允文的话语之中,却是一愣,隐隐猜到什么来,赶紧问道:“那妾身与何人长得像?”

“楚夫人与在下娘亲生得有六七分相似!”张允文心头激动,深吸了一口气,平复了一下心情,这才慢慢说道。

“啪——”那楚夫人手中端着的茶杯跌落在地。她双眼怔怔的看着张允文,看着他的脸部轮廓,看着他的眉,看着他的眼,看着他的鼻子。那脸部的线条就跟他娘一样,那眉毛,那鼻子,跟他爹是一个模子里印出来的,还有那双眼睛,看起来多像她娘啊!

楚夫人出神的看着张允文的面容,越看越像,一时间竟不由痴了。

看到楚夫人这般表情,众人心头几乎可以肯定,这楚夫人确实是张允文的姨娘。

一直盯了许久,楚夫人才回过神来,满脸激动之色,一把抓起张允文的手,急促的说道:“你,你是佩如的孩儿?”

这“佩如”定是自家母亲的闺名。张允文心头想道。说实在的,在张允文出生的时候,他母亲便因难产而离世,张允文的父亲也因此心灰意冷,从此闭口不谈张允文的母亲。所以张允文只知道自己母亲姓杨,连个闺名都不知道。而张允文出生之时,那刘家兄弟也才**岁。

虽然自己带着后世千百年的记忆,但是,在武德五年在洛阳的时候,这后世千百年的记忆便和此生那十多年的记忆交叠在一处,几乎不分彼此。一直到现在,张允文都不知道自己是否是真的是从千百年后来到这里,抑或是本就是这里的人,而一场大梦,梦到千百年之后,再或者说这本就是一场梦,当自己醒来之时,说不定就是千百年之后。

正是因为两种记忆的交叠融合,所以张允文才对这个时代以及身边的人有着强烈的认同感。这也便是张允文听说自己尚有亲人在世,从而心头激荡的原因。

张允文的手被楚夫人紧紧抓牢,眼睛却一直盯着楚夫人的眼睛,口中说道:“我父亲说他叫张远昭,到底是不是你口中的张昭远?”

楚夫人连连点头,口中不停的“嗯”着,一双美目之中,眼泪也扑簌簌的落了下来,口中喃喃的道:“张昭远,就是张昭远那混蛋!那个拐走了妹妹的混蛋!”

见楚夫人神色激动,众人相视一眼,也不知如何出言,只得闷闷不语。

终于,那楚夫人平静下来,一双手仍旧抓住张允文,有些疑惑的问道:“国……允文,难道你不知道你父母么?”

张允文却是摇摇头,将自己的情形说了出来,末了说道:“若不是两位兄长记得母亲模样,认出来夫人来,恐怕我这一辈子都不知道有亲人在世!”

楚夫人缩回手去,拿出一方丝帕来,擦了擦眼角流出的泪水,看着张允文,柔声道:“真是苦了你了,孩子!”

张允文却是赶紧问道:“那姨。姨娘,你说说父母当年的事儿!”

听见张允文喊了一声“姨娘”楚夫人面上顿时露出浓浓的笑容来,当下便给张允文讲起了当年之事。

张允文的父亲名叫张昭远,乃是清河张家一名庶出子弟。而张允文的母亲名叫杨佩如不过是一家普通百姓的孩子。面前这位楚夫人叫做杨君如,乃是杨佩如的大姐。两姐妹一母同胞,相差一岁,相貌有六七分相似。据杨君如讲,杨家除了这两姐妹之外,还有一个叫做杨岸成的弟弟。杨家世居陇右之地,祖籍秦州上邽世代务农,虽然出过两个读书人,但终究不能考取功名,及至杨君如姐妹祖父一代,弃农从商。不过这杨家恐怕没有什么营商天分,在上邽开了一家茶叶店,可是一直不景气,再加上茶税繁重,每年赚头不多。其祖父奋斗了一生,才盘下那间曾经是租赁的店铺来。

每年新茶上市前的一个月,杨君如姐妹的父亲,茶叶店的老板杨立泉便会通过渭水乘船前往陈仓。陈仓此处,南接蜀中,西连陇右,东到关中,乃是一处要冲之地,城中有几家大型货栈。每年新茶便会在这陈仓货栈中有出售。

那一年是前隋开皇十七年,杨立泉带着年近十四岁的三儿子杨岸成前往陈仓购进茶叶的时候,那十五岁的活泼好动的二女儿杨佩如竟然也偷偷的跟着上了船。等到杨立泉发现自己丫头在船上时,虽然愤怒,却又无可奈何只得将他带到陈仓去。

后来一问才知道,原来这杨佩如竟然威胁杨岸成,让他带着自己上去,不然的话,便把他做过的丑事说出来。

在陈仓,杨佩如遇上了正四处游学的张昭远。

清河张家在世家之中也算是排的上号的。除了五姓七家之外,张家算得上第二集团了。张昭远虽然是庶子,但是其父亲乃是张家家族的大儿子,况且张昭远本身聪颖无比,学东西一看就会,所以,张昭远被张家之人给予了很高的期望,希望他能够考中科举。

年仅十八岁的张昭远定亲了。女方是河南的一个世家嫡女,这个世家比起张家来,要小上一些。此次出外游学乃是他成家之前最后一次游学,所以,张昭远特别珍惜这次游学,跑得也就更远了。

在一次读到“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时候,这张昭远决定去陈仓一游。

在陈仓,他遇到了杨佩如。

就像是后世的言情小说一样,情窦初开的杨佩如瞧中了一袭白衣,风流俊逸的张昭远,而张昭远亦在少女活泼的神态中,清脆的笑声中渐渐沉迷了。

然而,身份背景的不同注定了两人的结局,尚未开始,就已经落幕了。所以,那杨立泉即使知道了女儿正和一个世家男子交好,也没有阻止,只是淡淡的对女儿说了两人的未来。杨佩如听过之后,脸色苍白。

在陈仓度过了短短的十多日,然后,张昭远便要返回张家成亲了,而杨佩如同样要返回上邽。两个人的轨迹在相交一次之后,便再也不会有所交集了。

然而,情之一物,最难分说。张昭远在返回清河的路途上,整个人脑子中全是杨佩如活泼的神态和清脆的笑声,日日夜夜,竟未断绝。这种痛苦一直折磨着张昭远。

终于,在行到长安附近的时候,这张昭远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调转马头,往西而去,目标,上邽。

正文 第四百八十八章 楚综

 张昭远来到上邽之后,很快便找到了杨家。

在上门提亲被拒绝之后,张昭远也跟杨立泉耗上了,他在杨家的茶铺外租了一间屋子,整日欲图接近杨佩如。然而在杨家上下齐心构建的防线面前,张昭远仍旧攻不进去。

外面攻不进去,里面却可出来。每隔一段时间,深夜里,杨佩如总是趁着大街睡熟了,悄悄溜出来和张昭远私会。二人的感情急速升温。

终于,他们私奔了。

张昭远是出来游学的,身边还带着书童,私奔的时候,张昭远根本就将书童忽略了。两人雇了马车,一路往东行走,却不知前往何处。

所幸的是,张昭远出门的时候,带足了银钱,而杨佩如同样在私奔的时候,捞了一把才走。两人也倒是不愁吃喝。

马车一路来到关中。然而倒霉的是,他们行到长安附近时,被四处抓丁的官兵给逮住了。因为张昭远平时也经常锻炼,所以身体还算强健。那些当兵的一眼便看中了张昭远。将他抓进了营建东都的队伍之中。

这一干,便是四五年。其间,张家杨家也派出人来寻找二人,可是始终找寻不到。加上此时路有乱贼,找寻也极为不便。寻了一阵子,最终放弃了寻找。

而张昭远也在营建洛阳的过程中认识了刘家兄弟的老爹。同时,张允文出生,而张允文的母亲杨佩如也因难产而死。

后来,心灰意冷的张昭远定局洛阳,与刘家比邻而居。

由于长期的劳作,使得张昭远身体状况极差,终于在张允文十一岁那年,离开人世。而张允文,也由刘家抚养着。

这便是张允文所不知道的关于自家父母的经历。不光光是他,面前的楚夫人同样不知道。如果张允文知道了自家父母竟然是混成了这般模样,定会大叹二人的倒霉运气。

在听了张允文说起他母亲在生他的时候因难产而死,而他的父亲也是早早离开人世之后,这楚夫人再次发出了阵阵抽泣,轻声说着自己妹子命太苦了。

而张允文在听到自家老爹竟然是清河张家的人时,不由愣神片刻。张允文,张文允,恐怕自己应该叫做张文允吧!这般说来,自己还与那张文瓘、张文琮乃是堂兄弟?

待楚夫人的情绪宣泄完毕之后,张允文当即带着众人向楚夫人行了一个晚辈之礼。楚夫人赶紧将他们一一扶起来。

在认亲之后,楚夫人与众人间的隔阂渐渐少了起来。她本是长袖善舞之人,拉着李宇等人在那里聊起女儿家的话题,和张允文谈起时政,和招呼刘家兄弟用点心。同时吩咐下人准备酒席。

张允文吞吞吐吐的说出自己想为楚家重新安置到一处住处时,那楚夫人却是摇摇头:“哎呀,允文啊,你是不了解你姨夫这个人啊,这人倔得跟头牛一样,若是我接受了你的东西,恐怕是轻则被痛骂,重责被休啊,所以此事勿要再提!”

张允文听楚夫人说起楚御史,当下好奇的打听当年楚御史是如何娶到她的。楚夫人闻言,脸上却是一红,没好气的看了张允文一眼,还是将关于自己的事情娓娓道来。

原来这楚御史当初也不过是个落魄的寒门书生,也住在上邽,不过生性嗜好茶叶,常常光顾杨家开设的茶叶铺。一来二去,楚综便和杨家上下都非常熟悉了。更是和这杨君如私定终身。

后来,楚综上京赶考,都是杨君如拿出私房钱来支持的。

再后来,楚综中了进士,回来上邽,便直接将杨君如接过门去。

和张允文的老爹老娘比起来,这楚综和杨君如的婚姻,虽算不得轰轰烈烈,但是却别有一股子温馨在里面。

听完楚夫人的讲解之后那李宇等人反倒是羡慕起来。青梅竹马,相濡以沫,这等琴瑟相谐的夫妇的确是让人羡慕。想到这里,三女皆是幽怨的望了张允文一眼,直看得张允文毛骨悚然。

楚夫人育有两子一女,其中,大儿子早已成家立业,取了一个二流世家的庶出女子,在泾阳经营一家酒楼。二儿子还是读书年纪,正在国子监读书。三女儿不到十岁,性格活泼,颇类其母年幼之时,恐怕此刻正在外面玩。

眼见外面日头渐渐西沉,张允文等人正要起身告辞,却被楚夫人拦了下来,说酒宴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又岂能离开?况且张允文寻到亲人,自然该庆贺一下,多留一段时间。

正在这时,那楚夫人的三女儿楚瑶蹦蹦跳跳的回到家中。尚未进门,她便拉开嗓门喊道:“娘,我回来了!外面的马车好漂亮啊……”

说道这里,小丫头的声音戛然而止。因为她看见了屋内众多的客人。

看见这丫头一身脏兮兮的,红彤彤的小脸之上还挂着几道泥印子,张允文心头不由涌起一阵童趣,他半蹲下身子,看着这楚瑶,轻声道:“你便是瑶儿么?来,叫声哥哥来听听!”

楚瑶抬起头,疑惑的望了自己母亲一眼,见她点点头,当下脆生生的叫了声:“哥哥!”

张允文哈哈一笑,摸摸这小丫头的双环髻。

既然这楚瑶回来了,那楚综也差不多改回来了吧!张允文看着天色,心头暗想道。

没过多久,只听见门外传来马蹄之声,接着,一个身影出现在门边。

来人身穿绿色官服,正是殿中侍御史,楚综。

楚综年纪约莫五十来岁,留着三缕胡须,一头黑发之中,夹杂着根根白发,看起来也不显老。

一进门,楚综便瞧见了张允文等人,不由微微一愣,自己和他们这些人并无交情,他们怎么来了?

虽然疑惑,可是该行的礼节还得要行。然而正当他准备行礼的时候,却见张允文等人齐齐行了一个见长辈的礼节:“。电子书见过姨夫!”

一听到这个称呼,楚综不由愣住了。姨夫?自己是张允文的姨夫?抬起头,满是疑惑的看着楚夫人。

楚夫人抿嘴一笑,上前来解释了一下。那楚综还是不敢相信,自己竟然有一个当国公的侄儿和一个公主侄媳。

尽管楚夫人解释过了,但是楚综还是有些不自在。一股尴尬的气氛弥漫在房间之内。

见到这种情形,楚夫人将李宇等三女拉走了,独留下一帮男人在大厅内。

“咳,国公大人……”楚综开始找话说了。

“姨夫还是叫我允文吧,什么国公不国公的!”张允文赶紧说道。

“好!允文,最近朝中可是说起了不少关于你的事啊!你不出身制止那番僧为陛下炼制不老药倒还罢了,可你为何还要助长其气焰,还送了两名炼丹的道士到陛下身边,为陛下炼制丹药?难道你就不知道自古以来哪里有什么长生不老药?那些丹药之类,尽是骗人的东西!”这楚综开始说话的时候,还有些拘谨,不过一说到朝中之事,渐渐的意气风发起来,最后反问张允文。眼神灼灼,直欲将张允文给烧起来。

那刘家兄弟听到这楚综的一通话,对视一样,慢慢的往后退去,一直退出了大厅。

张允文沉吟片刻,决定还是不给这楚综说实话。这楚综心性鲠直,恐怕会说出去,到时候反而会坏事。

当下委婉的说道:“此事不劳姨夫挂心,在下自有主张!请姨夫放心,在下不是那种是非不明之人,这送两位炼丹大师道陛下身边,亦是为了那天竺僧人之事!”

“胡闹!”楚综怒喝道,“我等为人臣子,自当为陛下竭忠尽虑……”

然而他的这番话尚未说完,一个软绵绵是声音便传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