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侦察兵-第2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鄹骸=袢招≈蜗肭虢惴蚴彰哪镂迕茫菜闶亲魑闹С郑∫院笥惺裁词虑椋埠们虢惴虬锩Γ 

听了李治的这番话,张允文却是愣住了。想不到李治绕了半天,想说的便是这件事!今日遇上那武媚娘,想必她也准备说出来的,结果被那王氏给打断了。

现在回想起当时的情景,那武媚娘确实是被王氏给压着的。然而转念一想,若是李治登基之后,这武媚娘是否还会被立为皇后,若是自己成了武媚娘的义兄,那么那时候只有支持她了。不过貌似自己当初和武媚娘结识之后,她便一直抓着自己。逢年过节,都会以东宫和私人的名义赐下各种东西来,闲暇之余,便来到张家和自己的老婆交流。

沉吟片刻之后,张允文说道:“好吧,反正我是你姐夫,就算是认武氏当义妹,也没什么!”

“那太好了!媚娘一定会同意的,这个建议本来就是她提出来的!”李治兴高采烈的说道,“王氏乃是姐夫家里面那位王氏的妹子,有姐夫在,看她还敢不敢欺负媚娘了!”

看着李治这小子一脸神采飞扬的模样,张允文不由深深佩服起武媚娘的手段来。她竟然可以吸引李治至斯,不得不说,非常厉害。

接下来,李治定下日子来,十月初八这天,武媚娘将和张允文结拜成兄妹。而在此之前,李治得说服李世民。只要李世民同意了就算是有大臣反对,也无济于事。

“咳咳,小治,这说服陛下的事就交给你去办,相信以你的能力,定然能办好!”张允文毫不客气的将这个差事扔给了李治,他知道,若是自己慢开口一会儿,李治绝对会将这事情扔给自己来办。

果然,此言一出,只见李治张大嘴巴,吃惊的看着张允文。

“呃,小治,昨夜在这九成宫中住下,而未通知你姐姐她们。她们想必非常着急。所以,姐夫还是尽快返回长安去!唔,这说服陛下的事就交给你了!”张允文说着这话,向李治行了一礼,慢慢的退出宫殿。李治伸出手来,想要叫住张允文,却见他一身黑色的披风在门边一晃,接着便消失不见。只好垂头丧气的放下手,脑海中构思着说服李世民的说辞。

回到长安城中,仿佛是回到家中一般。看到那一座座整齐的里坊,宽阔的街道,两边垂下丝丝绿丝绦的柳树,心头涌起的亲切感不是笔墨可以形容的。在长安生活了这么多年,这长安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段城墙都已经非常熟悉了。还有自己家设在长安的产业,长安外面的土地,已然有了一个家的风范。况且此时的张允文还高居国公之位,统领右羽林军,他在长安开枝散叶,已经没什么问题了。回张家本家,,在张允文看来,已经没什么必要了。

而清河张家那边似乎对于张允文返回本家也没抱什么希望,所以在张昭阳返回清河之后,也再也没有派出人来。其实明眼人一看便知,若是张允文敢返回清河本家,那李世民绝对会非常忌惮张家,甚至超过五姓七家。而最后的结果是,李世民一面打压张家,一面又会闲置张允文不用。这样一来,无论是对张家还是张允文,都不是好消息。

张允文虽然回到长安,但是,李世民还没有将大唐军事学院、调查院等部门还给他,所以他现在每日躲在家里,要有多悠闲,就有多悠闲。虽然身上还挂着一个右羽林军大将军的职位,但是,整个右右羽林军就数他最大,就算是他不去应卯,也没有人会说什么的。

在张允文回到长安的第四日,李治那边传来消息,说他已经说服了李世民了。

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天气渐渐凉爽起来。而李世民也在九月十六这天返回长安了。

今年的秋收收成还算不错,当然,得除去河南诸地。河南的粮食收成比起去年来足足少了四成。当李世民听到河南的粮食产量之后,对张允文道:“若不是允文在河南抗旱,这产量说不定还要低上一些!”

而后,李世民恢复了张允文调查院院长的职务,那侦察营新兵训练营以及炮兵营也重新划归张允文名下。而宪兵营则是交给了李道玄,大唐军事学院交给了李绩。张允文知道,自己是清河张家子弟这个身份还是为他带来了麻烦。所以李世民收回了一部分权力。

其实无论是宪兵营还是大唐军事学院,张允文花费的心思并不多。这两个部门有着自己运行的机制,有没有张允文的主管,效果相差不大。所以,对于这两个地方,他并不是非常留恋。而李道玄为人正直豪迈,可掌宪兵。李绩不用说了,这人乃是一代军事大家,他来执掌大唐军事学院,也到十分合适。

作为补偿,李世民赐下了大量的绫罗绸缎,又将他的勋位升了一级。

正文 第四百九十八章 焉耆攻防

 张允文坐在一张太师椅上,旁边坐着李宇等三人,四周围着一圈人。这些人中,有当朝的重臣,也有宗室皇亲,虽然李世民不在,但是,四周的这些人已经足够了。

李治坐在张允文对面,在他的左右分别坐着王氏和武媚娘。不过,这二人中,王氏的笑容微微有些尴尬,笑得有些勉强。而武媚娘的笑容则是要真切得多,只见她满脸灿烂的笑容,在配上那一身华丽的宫装,用倾国倾城来形容也并不为过。

在张允文和李治中间横放着一张几案,朝着北方,上面放着五谷三牲,香炉蜡烛。

在一位头发花白的宗室老人宣布时候已到之后,张允文和武媚娘走了出来,跪在那几案之前,由那宗室老人主持着,在众人的见证之下,结为兄妹。

当武媚娘眼角带笑的喊了一声张允文“大哥”之时,张允文瞥见那王氏鼓着腮帮子,极度不爽。

看到王氏这个样子,王妍,不由微微皱了皱眉头,走上前去,和那王氏窃窃私语起来,片刻之后,那王氏已是满脸笑容了。也不知王妍跟她说了些什么。

那刘氏兄弟看着武媚娘,不由相互看了一眼,那刘武低声道:“这位娘娘和我们三弟结成了兄妹,也就是我们有妹子了,对吧?”

刘勇却是哼了一声:“想得美,这娘娘是三弟的妹子,可不是我们的妹子,你就不要妄想了!”

刘武遗憾的摇摇头:“你说咱爹妈怎么不生一个妹子出来啊!”

刘勇白了刘武一眼,不理这厮。

虽然说刘家兄弟自认为不能做这武媚娘的兄长,但是武媚娘可是个伶俐的人物,对于张允文身边的人了解得一清二楚,主动的对刘家兄弟叫了两声兄长,直将这二人叫得喜笑颜开。

凭借着一手圆滑的手段,武媚娘很快就和张允文身边的人打成了一片。几乎每个人都喜欢这个年纪比自己小上不少,但是却是伶俐而又漂亮的娘娘。

张允文和东宫侧妃娘娘结拜成兄妹的事情,很快就在长安城内传播开来。对于李治的这个侧妃,无论是朝臣还是普通百姓,除了知道她长得倾国倾城之外,对她的了解其实并不多。只知道这武氏乃是当年武士彠之女。而武士彠离去之后,整个武家已经没落了。如今这武媚娘和当今正炙手可热的辽国公张允文结为兄妹,想必这武氏以后在宫中的地位会大大提高。

而这武媚娘在李治登基之后,绝对是贵妃之类的仅次于皇后的妃嫔,这对于张允文来说,又何尝不是助力?

这本就是一份双赢的举措。

时光如梭,转瞬即逝。眨眼之间,便是十二月了。而那张允文和武媚娘结为兄妹这件事,很快便被人遗忘了。

在十一月末的时候,调查院受到一份来自西域的情报。上面记述着郭孝恪出兵焉耆之事。而兵部关于这西域的军报,尚未抵达。

虽然情报上只有几句话,但是在张允文看来,还是有些惊心动魄了。

当年李世民进攻高句丽之前,那郭孝恪以焉耆未按时纳贡为名,出兵焉耆。他以精锐前驱,昼夜兼程,抵达焉耆,乘敌不备,杀上城头,终将这四面都有河流湖泊的焉耆城拿了下来。但是遗憾的是,刚刚拿下焉耆城不久,西突厥的大军便来到了焉耆城外。郭孝恪无奈,知道凭自己这点人,肯定拼不过这西突厥大军,便提议和谈。而后又选出了一个亲善大唐的焉耆皇族做了国王,双方撤兵,焉耆向大唐纳贡。

然而这位亲善大唐的焉耆国王没做两天,便一命呜呼。焉耆人又推选了一个新的国王。这位国王和以前那位的立场截然不同,他更亲善西突厥。于是,在这国王继位之后,郭孝恪处处刁难,时常骚扰。而此时的西突厥忙于内乱,无暇顾及焉耆,所以这焉耆国王一面唯唯诺诺的附和着郭孝恪,一面广修城墙,训练军队。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郭孝恪出兵了。

整个安西都护府有唐军精锐五千,由高昌人组建的军队一万,这一万五千人除了留守的七千人之外,剩余的八千人尽数参加了对焉耆的战争。

这场战争共有大唐精锐三千,高昌兵五千。其中骑兵两千,步卒六千,浩浩荡荡的向焉耆杀了过去。

整个西域地区的国家,说是国家,其实是由几座大点的城池和一些在河流绿洲的定居点构成的。除了这些供人居住的地方之外,其余地方尽是茫茫沙碛,不见人影,无水无粮。

所以,只要攻占了那些大点的城池,尤其是那些王宫所在的城池,整个国家便算是落入敌手。根本就无需担忧什么“农村包围城市”、什么游击战。

整个焉耆除了焉耆城之外,没有什么大的城池,不过倒是有个铁门关横在高昌通往焉耆的路上。这铁门关易守难攻,差不过驻扎这焉耆一半的军力在此。

当安西都护府的大军从高昌出发,往焉耆杀来的路上,被焉耆的斥候给瞧见了。凭借着熟悉地理,这些焉耆斥候摆脱了唐军斥候的追杀,返回到铁门关。霎时间,整个铁门关便严阵以待。同时,这铁门关守将派出快马返回焉耆城,向焉耆国王报告了这里的情况。

而那焉耆国王也立刻派出使者向西突厥求救。

郭孝恪在铁门关之前架设火炮数门,几轮射击之后,驱高昌兵叩关攻城。不到一日功夫,唐军便拿下了铁门关。焉耆士卒大半逃回焉耆城。此战,共斩首四百余人,俘虏八百余人。而己方损失了三百多人,全是高昌兵。

铁门关一开,焉耆城便暴露在唐军的攻击范围之中。

当郭孝恪带领骑兵先行到达焉耆城外时,只见这焉耆城城墙已经被加高了近一丈,城头之上,站立着秘密麻麻的手拿弓弩的士兵。还有几具看起来不像是大唐制造的守城弩架在墙头。之所以说不像大唐制造的,却是这些守城弩弩臂上刻着金黄色的纹饰,那种弩的结构和大唐的弩也不相同。这焉耆城四面环水,不利于骑兵作战,再加上高墙利箭,这焉耆国王分明就是想在城内当乌龟,等待西突厥的援兵。

郭孝恪看着这坚硬的乌龟壳,也是没有办法,谁叫那火炮跑得慢呢!

在一面包围焉耆城,断绝其内外往来,一面等待步卒和火炮的到来。

整个安西都护府的火炮一共有三十门,另外还有七十多门迫击炮。这些火炮是从安西都护府成立之日,每年给一点,一点点积攒下来的。为了攻打焉耆城,郭孝恪带来了六门火炮。

等了一日,那火炮终于姗姗来迟。

火炮一到,郭孝恪便对焉耆城展开了进攻。

其间,还有个笑话。那焉耆国王登上城头,大声责问郭孝恪为何攻打身为大唐属国的焉耆。郭孝恪沉默半天,想不出理由,最后大怒道:“老子就是看不惯你和西突厥勾勾搭搭的样子!”猛的一挥手,开始攻城。

与进攻铁门关一样,先是火炮射击。六门火炮连续射击了十轮,然后便是高昌兵攻城。

焉耆城头,万箭齐发。

虽然最后攻破了焉耆城,并俘虏了焉耆国王及皇族等人,但唐军的损失可是不小,此战,共损失高昌兵八百多人,唐军六十余人。而获得的战果却是斩首七百,俘获焉耆士兵近三千,焉耆城内男女老幼近万口。

郭孝恪一面命令士卒将焉耆皇族押送至长安,另一面则是积极准备防御西突厥的进攻。

在攻占焉耆城的第三日,一直八千人的西突厥军队出现在焉耆城外。郭孝恪在火炮的掩护之下,果断出击,大败西突厥大军,彻底断了焉耆城内某些人的念想。

此战之后,西域震惊。这一次,唐军干净而利落的将焉耆收入囊中,实在是让人措手不及。安西都护府在郭孝恪的带领之下,地盘越来越大了。而焉耆以西便是龟兹,这个国家同样是和西突厥来往甚密。在听闻焉耆被唐军攻占这个消息之后,龟兹国王立刻慌了手脚,赶紧向西突厥求援。

正文 第四百九十九章 辽东寒

 虽说郭孝恪以迅雷之势,扫平焉耆,将焉耆收归安西都护府治下,然而,面对严阵以待的龟兹和虎视眈眈的西突厥,他终是没有接着发动灭龟兹的战争。不是不想,而是不能,要等到大唐将焉耆彻底消化之后,他郭孝恪才会继续出动。

当张允文将西域的战报拿到李世民面前时,李世民看罢,哈哈大笑,朗声道:“孝恪真乃朕之千里驹啊!”而后,李世民下令在焉耆设立渠黎都督府,属安西都护府管辖。至于那些焉耆王族,恐怕他们的后半辈子就会在长安渡过了。

这时候,李世民又道:“无论是西域诸国或是昭武九姓,皆是不足为惧,仅有西突厥,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战力尚可。破西域诸国之后,朕定要一举灭亡西突厥!”

李世民口中的西域诸国是指高昌、焉耆、龟兹、疏勒等国,而昭武九姓是指疏勒以西,西突厥以南的众多小国,其原住祁连山北昭武城,被匈奴击走,西迁中亚河中地区,枝庶分王,有康、安、曹、石、米、史、何、穆等九姓,皆氏昭武,故称昭武九姓。这些小国本属西突厥,然西突厥式微,很多小国与大唐有了联系。

在李世民看来,只要一举攻破西突厥,便可鼎定西域。然而,在西突厥以西,尚有波斯古国,而波斯以西,尚有大食正疯狂扩张。不过囿于一地,实难窥得天下。

历史上李世民没有攻下西突厥,而是李治派兵攻下的。而后,波斯受到大食进攻,向大唐求援,大唐于波斯设立波斯都督府。此时大唐向西扩张达到了极致。然而没过过久,波斯灭亡,大食向东推进,终于在恒罗斯战役之中打败了高仙芝领导的安西联军。从此,大唐势力退出中亚。整个中亚开始了伊斯兰化,原本可以扩展至中亚的儒家文化终于未能冲出西域,最后甚至连西域也没守住。

当然,这些话语张允文是不会跟李世民说的,就算是说了也没用。还不如等到那波斯王子向大唐求援的时候,再行述说。

纷纷扬扬的雪花落在长安城中,放眼望去,满目皆白。

随着冬季的到来,安东都护府也迎来了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

平壤城中,苏定方坐在火炉旁边,一面烤着手掌,免得这手指在翻页的时候僵硬不堪,使不上劲,一面拿起一本有些发黄的书籍正细细研读着。

他担任着安东都护已经有一年多了。在这一年之中,他总揽整个辽东道、平壤道军政,同时还要密切监视着新罗百济两国,镇压高句丽余孽。这份担子,不可谓不重。

所幸的是,李世民对于他亲自打下来的两个地方格外重视,要人给人,要钱给钱,要粮给粮。有礼部户部两处近百名能员干吏大批进士出身的年轻官员被派往辽东平壤二地,再加上从当地募集的本土官员,整个安东都护府的人员架构渐渐完成了。至于钱粮,李世民毫不吝啬,拨出大量的钱粮以供两道使用。

在今年上半年的时候,关于这辽东平壤的人口土地统计已经完成,并以此来划分州县,将整个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