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侦察兵-第2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千步卒快速行军,跟随郭孝恪而去。

后来郭孝恪的遭遇证明了阿史那社尔的谨慎是十分正确的。当郭孝恪的骑兵在与这支处月部骑兵厮杀一番之后,对方即可往西退兵,一直到达一处缓坡之前。

这时候,缓坡后面的处月处密二部联军爬上山坡,接着地势往下冲去。而唐军后面,亦出现一支骑兵,截断唐军退路。

面对这种情形,郭孝恪像是稳住军心,还组织士卒发动了一次反冲锋,和那些从山坡之上冲下来的处月处密联军绞杀在一起。

起先,郭孝恪还能控制住局势,随着两部落的兵力越来越多,到后来,整个战场混乱不堪,胶着一片。

就在这时候,薛万备领八千步卒杀来。

唐军见援军到来,士气大振。

鏖战了近两个时辰,唐军以战死一千六百多人为代价,终于击败了处月处密近两万联军,斩首四千余,俘虏七千余人。余者逃窜。

唐军之所以损失这般严重,却是那郭孝恪中了敌军埋伏造成的。

此役之后,两部落势力大减。

接着,阿史那社尔又带着骑兵与两部落打了两场战役,将处月处密二部往西赶了两百多里,直到两部落回到西突厥草原之上,这才放弃追赶,转而南下,从北面和西面兵分五路,进攻龟兹。

除了阿史那社尔、郭孝恪、薛万备之外,伊州刺史韩威、沙州刺史苏海政,各领步骑突入龟兹境内。

正文 第五百零五章 郭孝恪之死

 龟兹人根本就没有想到处月处密二部会败得如此之惨,败得如此之快。也没有预料到唐军会从北面和西面展开进攻。当处月处密二部大败的消息在龟兹各个城池之中传播时,各城池内皆是人心惶惶,士卒无战心,守将有逃意。

在这种情况之下,唐军势如破竹。每到一地,唐军发现,城中除了普通百姓之外,竟无任何守将和士卒。一问之下才知道,那些守将士卒竟然开溜了。在唐军到来之前,便离开了城池,往龟兹城去了。

看到这样的情形,唐军不由哭笑不得。

一路上扫平了龟兹西面和北面的十多个城池之后,大军终于直达那龟兹以北两百里处,再次合兵。

“如今,龟兹城已经聚集有八万大军!既有龟兹大军,也有西突厥大军。而我军虽有回纥骑兵来援,然总体实力仍旧强不过龟兹大军。所以,本将准备引蛇出洞,将那龟兹大军引出来,加以伏击!”阿史那社尔看着面前的众将官,轻声笑道,“你们谁愿意去当这诱饵?”

阿史那社尔话音一落,众将官顿时将脸转向了他处,或是两两凑在一起,窃窃私语。这让阿史那社尔不由面带尴尬之色。片刻之后,他才点将道:“既然没人自告奋勇,那本将便点将了!伊州刺史韩威,骁卫将军曹继叔,令你二人即刻领骑兵三千,前往龟兹城下搦战!本将亲率大军在龟兹以北五十里处埋伏,你二人引出龟兹大军之后,与之交战,缓缓往北撤来,撤至伏击地点,本将领兵杀出,定要一举歼灭龟兹大军。”

被点到名字的韩威和曹继叔二人一脸苦色,不情愿的起身,向阿史那社尔抱拳一揖。

在这里屯驻了两日之后,大军往南开拔。

当大军行进到里龟兹城北面百里处,那韩威和曹继叔带领三千骑兵离开大队,往南直扑龟兹而去。而大军在阿史那社尔的命令之下,亦开始往侦察兵侦察好了的伏击之处行去。

那韩威与曹继叔带着三千兵马往龟兹杀去。

在西域地区,龟兹城也算得上数一数二的大城了。城墙由砖石砌成除非用火炮轰击,不然很难破城。不过,由于火炮在攻下焉耆之后,一支留在焉耆城,此次进攻龟兹,阿史那社尔担心火炮会拖慢行军速度,所以没有携带火炮。况且龟兹离焉耆又不远,若是有需要,可在五日内运送过来。

当韩威和曹继叔的骑兵出现龟兹城外时,守卫龟兹城的士卒奔走呼告,“叮叮当当”的钟声在城内响起。接着,一排排弓箭手冲上了城墙,几架床弩架在城头之上。整个龟兹城严阵以待。

看到这样的情形,韩威和曹继叔对望一眼,相视苦笑。这龟兹王做出一副死守的模样,摆明了要死守城池。如何引蛇出洞?

无奈之下,二人只好派出一名嗓门奇大的士卒策马来到城墙下,大声的吼道:“龟兹国王听着,我处有三千先锋骑兵,大军随后就到,你等赶快洗净脖子,引颈待戮,不然大军一到,你等死亡葬身之地!”

这士卒喊了三遍,大概城头的人已经听见了,所以,迎接他的是一阵箭雨。

不多时,这龟兹城门打开,一支龟兹骑兵从了出来。

刚才士卒的喊话中已经透露了不少军情。面前这支骑兵是唐军的先锋,而主力尚未到达。听到这个消息,那龟兹国相那利立刻据决定先吃掉唐军的先锋骑兵。以来可以削弱唐军兵力,二来可以提高己方士气。当下,六千骑兵从两个城门冲了出来。

曹继叔一看对方出来,不由心头一乐,脸上露出一个狰狞的笑容来:“嘿嘿,这下子可有的杀了!”

旁边的韩威不由打击他道:“曹将军,我们的任务可是诱敌深入啊!”

曹继叔嘿嘿笑道:“那也得先厮杀一阵之后,再行退去!”两人相视一笑。

接着,这龟兹骑兵和大唐骑兵便在龟兹城下展开了混战。开始的时候,这曹继叔还能克制,杀到后面,唐军已经杀红了眼,和龟兹士卒死死缠在一起。唐军奋力搏杀,以三千对六千,竟然还将龟兹骑兵杀得落荒而逃。留下一地尸首。

眼看己方士卒不敌,那龟兹国相那利心头恼怒,当下再次派出了一万步兵和弓手,非要在龟兹城下将这三千唐军拿下来。

在冲杀了两阵之后,韩威和那曹继叔终于想起了自己的使命。而此时,刚好龟兹步兵出动,韩威见状,大声吼道:“走!”

唐军渐渐往外撤离,一面走,一面仗着马快弓强,不断回身射击。龟兹士卒纷纷落马。

就这样,唐军慢慢的挑动龟兹大军的怒火,一边往北撤退。

恐是唐军的意图太过明显,在追了一段之后,那国相那利便下令收兵了。

韩威和曹继叔二人无功而返。

二人颓然返回大军后,阿史那社尔听闻二人的诉说,轻笑一声:“这那利也倒是个人物!以前我在西突厥的时候便听过此人!他能识破你等诱敌之计,也倒是有几分本事!”

见计策失败之后,阿史那社尔也不在引蛇出洞,直接将大军开至龟兹城下,同时同时焉耆那边将火炮运过来。

大军在龟兹城外驻扎着,遥遥可以望见龟兹高大的城墙。

龟兹国相那利看见唐军到达龟兹之后,不急于攻城,而是在城外驻扎,心头疑惑。忽然间他看到一些从焉耆投奔过来的将士,猛地想到了焉耆城是如何被攻破的!

火炮,该死的火炮,唐军一定是在等着那个东西运送过来!

想到这里,那利隐隐感到一阵害怕。终于,他决定突围而出。

当天,那利便和龟兹王等人四面打开城门,令三万士卒杀向唐军,而自己和龟兹王等人则是往北逃遁。

阿史那社尔哪里能让他们逃脱,花了一天的时间和这三万龟兹突厥兵死战,最终斩首六千,俘虏一万三千,其余人逃窜。

在解决完这边之后,阿史那社尔令郭孝恪韩威留守龟兹城,而他自己带着薛万备等人追那龟兹王和国相去了。

郭孝恪留守龟兹城的士卒有近两千人。而这龟兹俘虏就有一万多人。如此悬殊的数字对比让韩威等人担心不已,韩威有四千士卒驻守在城外,他位于城南,而郭孝恪扎营于城西。

阿史那社尔委任郭孝恪为留守将军,按理说,这郭孝恪理当进驻城中,维护城中秩序。然而,郭孝恪对于唐军的实力有着非同一般的自信,他紧紧派出了数百人进入城中,而自己则是扎营城外。除了对唐军的自信之外,郭孝恪认为现今龟兹城外尚不安全,万一那龟兹王或是那利来个回马枪什么的,自己也好领着大军与之一战。

阿史那社尔追着龟兹大军,一路沿着痕迹追去。龟兹王领着大军在龟兹西面北面的城池中不停的驻扎,补充物资之后,在行离开。终于,追了十多天之后,将整个龟兹西面的诸多城池再逛了一遍,阿史那社尔终于在一座城池中堵住了龟兹王。

龟兹王凭城据守。而唐军火炮未到,只能用冲车、梯子攻城。这一打,便打了一个多月。

当城破之时,阿史那社尔却在俘虏中没有看见国相那利的身影,心头不由暗暗担心起来。

原来这国相那利,在与龟兹王突围而出之后,便分开了。他带着两千多骑兵前往西突厥,向西突厥的可汗搬来七千多西突厥兵。他没有急急的赶去和龟兹王汇合,而是杀了个回马枪,往龟兹城而来。

唐军驻扎龟兹期间,以其良好的军纪获得了不少龟兹人的赞许。有些心里向着大唐的龟兹人告诉郭孝恪,说那利在龟兹很得人心,让郭孝恪小心城内的降卒。

郭孝恪听了,却是不以为意。

从那利突围到现在,已经一个多月了,这一个多月都是风平浪静的,难道这时候会有什么大事发生不成?况且大将军阿史那社尔那里已经传来战报,说是拔取城池,俘虏龟兹王,不过旬日之间。如此局势难道还怕他个那利不成?

正是郭孝恪这种轻敌,使他在龟兹城下,丢了性命。

当那利大军悄悄抵达北门的时候,那郭孝恪才得到侦察兵的报告,说那利领军正往北门冲杀而来。

郭孝恪连忙领军千余,往北门而去。当他刚刚出西门的时候,龟兹城头,却是箭如雨下。那些龟兹降卒,在那利到来的时候,起兵造反,以相应那利。

郭孝恪正欲退开,不料那利的一支偏军已经杀来。内外夹击,退无可退。安西都护郭孝恪终是死于乱箭之下。

此时,龟兹城内一片混乱,那些降卒在城内发了疯似的寻找大唐士卒,找出一人之后,几十人立刻冲上去将士卒乱刀砍死。而那些平时和唐军亲善的龟兹人同样遭了秧。这些已经杀红眼的龟兹兵不分青红皂白,便将那些龟兹人砍倒在地。

在这种情况之下,仓部郎中崔义超四下奔走,拉起两百唐军,守卫唐军存放在城中的后勤辎重和那十多门大口径火炮。

而那利也是迫切想得到唐军辎重和火炮,数千乱军往那存放辎重的地方冲杀而去。

崔义超和两百唐军死战不退,一直坚守到城南韩威、曹继叔部步兵杀来,终于将这些物质给保住了。而此时,两百唐军剩余八十不到。

那韩威和曹继叔的四千步兵在听闻城中发出的阵阵喊杀之声后,立刻全军出发,往西门杀去。在路上,他们遇上了几支数百人的阻截队伍。韩威没有管他们,直接来到西门。到来之时,却是只看到一面被射出几个大洞的旗帜躺在地上。和旗帜一起躺在地上的还有安西都护郭孝恪。

将郭孝恪部残兵集结起来,五千唐军就这样从西门杀入龟兹城中。

这一次,唐军没有留下俘虏。

在城中和那利带来的突厥主力遭遇,大战半日,终于将突厥人和那些叛乱的龟兹士兵赶出城外。那利带着一万五千多士卒退出了龟兹城。

此战,唐军损失士卒千余人,郭孝恪极其子郭侍诏战死西门。韩威曹继叔,与城内斩首三千。投降之人,在那利退去之中,齐齐送到城头斩首。于是,龟兹城立刻安定下来。

至于那利,他也未能达成夺回龟兹城的目的。

第三日的时候,那利再次领军前来进攻龟兹城。早已经被一腔怒火充填整个胸膛的唐军在曹继叔的带领之下,出城与之死战。

五千唐军和一万五千龟兹西突厥联军从中午时分一直杀到傍晚,斩首八千,那利仓皇而退。然而,这那利最终还是未能逃脱。对其不满的龟兹人将那利拿下,献与唐军。

至此,龟兹悉平。

正文 第五百零六章 李世民的事情

 贞观二十二年五月,阿史那社尔先后攻破五个抵抗唐军的城池,生擒龟兹王、龟兹国相等一大批龟兹贵族。押解回朝,以候李世民处置。阿史那社尔于龟兹王族之中挑选恭顺者,继任王位。

龟兹悉平,西域震骇。西突厥、于阗、疏勒、安国等国家争相向唐军赠送驼马粮草。

阿史那社尔勒石记功而还。

六月,安西都护府迁至龟兹,唐军驻扎龟兹城。

就在西域那边取得节节胜利到时候,长安城内,却是分外的不平静。

贞观二十二年的时候,李世民的身体已经很差了。朝会之上处理政务时,已经有些力不从心了。站在下面望着这位帝国的统治者,张允文心头忽然涌起莫名的悲凉来。当初自己初见他时,他意气风发,指挥大军围王世充于洛阳,战窦建德于虎牢,面对虎牢关外的大军,神色自若夷然不惧,是何等的气魄。然而岁月如刀,坐在这皇位之上几十年之后,李世民竟然衰老至此。

在李世民之前,那些跟随他一起打江山、治理天下的文臣武将就挨着去世了。莱国公杜如晦,死于贞观四年;郑国公魏征,死于贞观八年;申国公高士廉,死于贞观二十一年;宋国公萧瑀,死于一个月之前;还有段志玄、虞世南等一大批文臣武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剩余仅仅七八人。而且梁国公房玄龄、卫国公李靖,这些朝廷顶梁柱如今缠绵病榻,久不上朝。

每每想到此处,张允文心头就不由得一阵难受。

去年冬天的时候,王屈也终于离开了人世。这位老爷子十分坚强的在病榻上支撑了数年时间,最终含笑离开了人世。临死之前,不光是王妍张允文,还有太原王家也派出了人。

目睹了王屈的离去,张允文更加珍惜身边的人了。无论是对闭门不问世事的尉迟恭,还是自己的姨夫姨娘,隔三岔五便会带着儿子女儿前去拜访,以搏长辈欢颜。

至于李世民,张允文此时对这位英明之主心中存有畏惧,打定主意,只管叙亲情,不问政事。

张允文之所以对李世民心存畏惧,全是因为李世民这两年的所作所为。仿佛是知道自己命不久矣,活不上几年了,李世民开始有序的在朝中扶植起李治的势力,打压那些权柄极大的官员。

先有张亮。这位大将在征讨高丽之时,表现还不错,立下了不少战功的武将,任刑部尚书。贞观二十年的时候,陕人常德玄告刑部尚书张亮养义子五百人。而且曾经和术士公孙常说“名应图谶”。后来又向术士程公颖问道:“我手臂之上,生有龙鳞,欲举大事,可乎?”

当然这些话语都是那个告状的人说的,至于张亮是否真说过这些话,就不得而知了。但是,张亮养义子五百,这倒是一个事实。而且在他的众位义子中,有个叫做张浑的家伙,如今还是炮兵营的郎将之一。

当御史大夫马周等人向张亮问及此事之时,张亮一口否认。而马周等人查不出证据,那个告状之人也列不出证据。在这样情况下,按理说来,将是一个死案子。可是,当马周将这一情况上报给李世民的时候,李世民沉默片刻,阴着脸说道:“张亮养有义子五百,他一个刑部尚书养这般多的义子做什么用?当然是造法了!”

李世民的一句话,将整个事件的性质定了下来。

得到暗示的官员纷纷上言,说该将张亮欲图造反,当将其拿进狱中,斩首示众。朝中只有将作监少匠李道裕进言道:“亮反形未具,罪不当死!”说张亮尚未造反,不应该斩首。

不过这个声音没能挡住李世民的决议,张亮依旧是被判处斩首。

李世民遣房玄龄和长孙无忌进入刑部大牢,代他向张亮道别。

在大牢里面,房玄龄轻叹一声,没有说话。而长孙无忌则是义正言辞的说道:“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