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侦察兵-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见秦王府被压制,东宫骑兵飞快的往那尚未及合拢的大门疾驰而去。

这时,张公瑾大吼一声,冲到大门边上,双手摁住大门,双臂发力。只见宽大的衣袖竟然慢慢鼓胀起来,那沉重的大门也慢慢合上。

而那些到达大门外的东宫骑兵则是死命冲击大门。然而他们并未携带冲车撞车之类的攻城工具,只得下马,齐心推着大门。

只见大门稍微开了一点,接着,张公瑾便又将大门合上。

一边是十多名士卒,一边是张公瑾一人,双方便在这大门两边拼比气力。大门也来回的开合了数次。

终于,在张公瑾一次紧闭之后,两名侦察营士卒抬起一把巨大的铁门栓,准确的插入孔中。

张公瑾顿时松了一口气,双臂无力的下垂。

李世民透过狭小的瞭望口,看见外面蜂拥的人群,忽然对尉迟恭道:“尉迟,你即刻带人前往陛下那里,保护陛下!”

尉迟恭领命而去。

而这时,靠在墙角的张允文抬起头看了一眼玄武门内的屯营兵兵营,心头不由暗道:“你们,该出动了吧!”

屯营兵军营大帐之内,云麾将军敬君弘听着玄武门外震天的喊杀声,心头犹豫不已。

在他身边,一名亲兵对敬君弘道:“将军,秦王已经派人进入太极宫,这场争夺很快就结束了,若是现在不出动,等会儿什么功劳都没有了!”

如果张允文在此,肯定会认得这位亲兵,他不正是当年侦察营的一批队正中的文威么?武德五年,文威以陇西文家子弟的身份加入宿卫,在这屯营兵中一混便是两年,终于混到了一个亲卫的位置。如今深得敬君弘赏识。

文威话音刚落,另一名亲兵却道:““事情未见分晓,姑且慢慢观察事态的发展变化,等到兵力汇集起来,结成阵列再出战,也为时不晚。”

文威听言,不由嗤笑一声:“博取功名须趁早!若是大局已定,你再出兵,哪来的功劳可言!”

敬君弘听了文威的话,顿时心头一亮,对文威道:“文威说得对极!好,现在我命令你到玄武门城头去联系秦王殿下,就说的敬君弘愿助他一臂之力!”

此言刚落,就听得外面传来一个声音:“若此功劳,怎能少得了我的一份!”

门帘打开,只见一名汉子进来。此人正是中郎将吕世衡。

“好,有吕兄相助,破敌更易!”敬君弘抚掌笑道。随即面色一肃,朗声道:“传我军令,全军出动,大开城门,与东宫兵马决一死战!”

于是,屯边营千余人尽数披挂上阵。

那扇被张公瑾死命关住的大门,又缓缓打开,敬君弘和吕世衡骑在马上,看着眼前大开的大门,手中横刀一挥:“出击!”

(今日二更!求收藏!求鲜花!)

正文 第八十八章 威逼 (求收藏)

 湖面之上,龙舟在水中轻轻荡漾。没有人去操作龙舟的槁橹,那巨大的船身,也只好漂在水面之上。

没有歌舞助兴,然而,李渊和这些朝堂中的重臣已然站立在甲板上,望着外面看了一遍又一遍的风景。

在他们身后,五十名全副武装的侦察营士卒面无表情的盯着这近十人的一举一动。

已经一个时辰了,皇帝和诸位大臣已经在此一个时辰了。然而,这些侦察营士卒竟没有一人说上一句话。皇帝也是一句话也没有说,眉头微微皱起,也不知想些什么。

船上的气氛令人压抑。

裴寂有些郁闷的转过头,正对着刘诚的眼睛,盯了片刻,有悻悻转过头。他自认为天下口才出其右者,寥寥数人,而且还颇以此为荣。而今日,他才发现,自己引以为豪的口才这这群冷峻的士卒面前,根本起不了什么作用。

“他们是二郎的人!”李渊看着众位朝臣,终于说了一句话。

一众朝臣顿时一个激灵,尽皆不可思议的望着这群士卒。

裴寂沉默片刻,终于轻咳一声,对刘诚道:“小兄弟是这群人的首领吧!小小年纪便有这样的本事,真是厉害啊!”

刘诚却道:“我们的头儿只有一个,现在不在这里!”

裴寂顿时哑然。

就在这时,北边忽然传来一声巨大的响声,声如雷霆,震耳欲聋。顿时,船上之人齐齐色变。

这是什么?难道是上天降下雷霆惩罚了他们中的一些人?

一声巨响之后,又没有其他的声音了。

船上众人怀着各种心思等了几刻钟,北边又传来阵阵喊杀之声。一股冲天的杀气弥漫在整个北方。

就在这时,忽然岸边传来呼声。

那些侦察营士卒见那人,顿时面带幸喜。几人下去,摇起槁橹,慢慢的靠岸。

岸边,尉迟恭身着一袭染血的银白铁甲,手持一杆滴血的铁槊,看着渐渐靠岸的龙船。

在他身后,一百多身着黑色铁甲的士卒傲然屹立。他们的身上,都或多或少的沾着鲜血。

船一靠近,尉迟恭一脚踏入船上。顿时,船身一阵轻微摇晃。

一见到尉迟恭杀气腾腾的样子,那些文臣同时失色。尤其是看到尉迟恭长槊上滴落的鲜血,一些人脸色都白了。

李渊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儿去,做了这么久的安乐皇帝,曾经杀伐的气势已经荡然无存。他神情惊慌的问道:“今日作乱的人是谁?爱卿到此做什么?”

尉迟恭放下长槊,向李渊行礼道:“秦王因为太子和齐王作乱,起兵诛杀了他们。秦王殿下担心惊动陛下,故派臣担任警卫。”

此言一落,只见李渊面上闪过由惊慌、震惊、痛心等诸多情绪混合的表情,好半天,他才长叹一声,对裴寂等人道:“不料今天竟然会出现这种事情,你们认为应当怎么办呢?”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良久之后,那年纪最大的萧瑀和陈叔达说:“建成与元吉本来就没有参与举义兵反抗隋朝的谋略,又没有为天下立下功劳。他们嫉妒秦王功劳大,威望高,便一起策划奸邪的阴谋。现在,秦王已经声讨并诛杀了他们,秦王功盖宇宙,天下归心,陛下如果能够决定立他为太子,将国家大事委托于他,就不会再生事端了。”

李渊看着这些朝廷重臣,只见他们面色惶恐的斜觑了尉迟恭和他身后的一百士卒一眼,小心翼翼的说着话,生怕那些手上沾满鲜血的士卒动起手来。

微微苦笑道:“好,这正是我素来的心愿啊。”

而此时,玄武门外杀声震天,东宫矢志复仇的士卒们在薛万彻的带领下一波又一波的向玄武门发动攻击,杀声震地,杀气冲天。

尉迟恭道:“既然陛下同意我家秦王当太子,还请陛下颁布亲笔敕令,命令各军一律接受秦王节制!”

李渊轻叹一声,拿起毛笔,写下一卷圣旨,递给尉迟恭:“拿去吧!让宇文士及宣读赦令去!”

尉迟恭双手接过圣旨,领着百名士卒离去。

而刘诚看了李渊及诸位大臣一眼,躬身一揖也跟着离开。

片刻之间,这龙船上的士卒走得一干二净。

李渊看着北方高高的围墙,一声长叹:“唉”

“杀”敬君弘一挥横刀,当先杀出。

身后,千余名屯营兵涌出玄武门,和那东宫将士厮杀在一起。

文威来到玄武门城头,见到李世民,当下一揖道:“侦察营文威见过殿下!”

李世民刚要说话,一旁的张允文接口道:“哎呀,老文,你怎么没有下战场?”

文威一看自家头儿那重伤的样子,先是幸灾乐祸的笑了两声,接着道:“我现在可是敬君弘的亲信,奉他的命令前来向殿下谋个功劳!”

李世民道:“他能率兵出击,当记大功!”

张允文冷冷一笑:“哼,大功?看他有没有那命能得这大功!”

果然,只见那千余名屯营兵先是被东宫的一阵箭雨压得抬不起头来,接着被骑兵反复冲杀,损失惨重,最后,连敬君弘、吕世衡二人也死于乱兵之下。

抵挡了近半个时辰,这千余名屯营兵尽数被戮。

眼看东宫士卒尽数涌向玄武门,屈突通指挥士卒:“放箭!”

而一旁的侯君集也带着一百骑兵死守大门边,凭借着狭窄的地势,阻挡东宫士卒。

张允文看到下面胶着的战况,又从怀里掏出一枚手雷。这是他这儿的最后一枚手雷了。

当他拿出这东西时,李世民和身边的几位文臣都被它吸引了。

李世民吞了吞口水,轻声问道:“嗯,允文,这便是你刚才扔出去轰乱东宫圆阵的那天雷?”

张允文扬扬手雷,看得周围的人同时一退:“嗯,就是这东西!当初也是用这玩意儿炸死刘黑闼的!不过不是什么天雷,它叫做手雷!”

李世民当场双眼放光:“还有没有,拿两个过来使使!”

张允文遗憾的道:“没了!不过嘛,汝南身上倒还有一个!”

李世民顿时跳了起来:“什么,你怎么把这样的东西给一个小姑娘家!”

张允文指着下面这群有些疯狂的士卒道:“若是他们回头进攻秦王府,那如何抵挡?”

李世民和场中文官心头“突”的一跳,正要再言,却见张允文用嘴拉开手雷上的拉坏,在城头犹豫片刻,一下子扔进了一处人群最为密集的地方。

刚才的犹豫,其实是张允文在犹豫是否用这手雷炸死薛万彻,考虑片刻之后还是放弃了这种游人的想法,只将手雷扔向普通士卒聚集的地区。

“轰”又是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

从城头看去,那处扔手雷的地方出现一个圆形真空。里面横七竖八的躺着呻吟哀号的士卒。

东宫士卒顿时停了下来,而冯立薛万彻也终于知道不久之前的那声巨响是怎么回事了!

这时候,扔完手雷的张允文站在城头,大声吼道:“我家大王乃是天帝降世,今东宫无道,故将神雷戮之,尔等若仍执迷不悟,莫怪神雷无情!”

说着,一刀割下李建成的头颅,扔了下去。接着又如法炮制,将李元吉的人头也扔了下去!

(今日三更!)

正文 第八十九章 除根 (求收藏)

 场面顿时安静下来。冯立薛万彻和谢叔方三人看着地上李建成李元吉的人头,心头一阵震撼。而那些士卒,见到二人人头,竟然慢慢的垂下手中武器。

正在这时,尉迟恭匆忙赶来。

一见到宇文士及,尉迟恭将手中圣旨递给他:“唔,这时陛下让你宣读的!”

宇文士及先打开圣旨一看,顿时面色欣喜。快步走到大门边,举起手中圣旨对那些没有战心士气的东宫士卒道:“皇帝陛下圣旨在此!”

看到那卷黄色的卷轴,东宫士卒慢慢的跪了下来,从前面到后面。最后,连冯立等三人也跪在地上。

三人听得“着秦王节制天下兵马!”几字时,顿时大骇,不约而同的翻身上马,带着十余名亲兵一路北去。三人刚走,又有数百名骑士追随而去。

而宇文士及看着面前层层士卒,放弃了追逐的念头。

李世民看着玄武门下近千具尸首和一片黑压压的士卒,默默无语。

四月的太阳照在玄武门下,红色的鲜血流淌遍地,分外刺眼。

一排秦王府的官员站在玄武门上,看着李世民。他们知道,如今的大唐,将由面前这位年轻人做主了。

这时候,那些跪在地上的东宫士卒茫然的寻找自己的将军,却没有看到人影,只好慢慢散去。

大唐武德七年四月十九,秦王李世民玄武门外伏击李建成和李元吉二人,并当场戮之。东宫所属军队,在薛万彻冯立谢叔方三人带领下攻打玄武门,最后功败垂成。薛万彻诸人连同百余骑亲兵遁逃。

同时,李渊派出黄门侍郎裴矩前往东宫安抚李建成麾下众将士,然而将士纷纷弃职逃遁。

“宣秦王殿下觐见!”伴随着内侍尖利的声音,李世民慢慢步入宫殿之中。

只见李渊坐在床榻上,仿佛苍老了许多。看见李世民进来,他长叹一声,招招手,让李世民走近。

轻轻的抚摸着李世民的背脊,李渊道:“近日以来,几有投杼之惑。”

春秋时期,与鲁国的曾参同名的人在外杀了人,有好事者跑到曾参的母亲那里说:“曾参杀了人。”曾母回答说:“我儿不会杀人。”照常织布。没多久又有人跑来误传曾参杀了人,这时曾母害怕,就投杼逾墙而离开。现在,李渊以曾母自喻,却又为自己开脱之嫌。

李世民听了李渊的话语,不由顿时扑入李渊怀中,哀号起来。

待这对父子绪情完毕,李世民出了太极殿,长孙无忌走到李世民面前:“殿下,尉迟恭、段志玄、程咬金、秦琼四人已经将太子和齐王的妻女子嗣尽皆关押,敢问殿下如何处置?”

李世民抬起头,看着面前的长孙无忌道:“去请淮安王过来!”

淮安王李神通,现为宗正寺太卿。

“叔父执掌宗谱,如今我已破太子一党,想在宗谱上删除其子嗣名字,不知叔父是否愿意?”李世民笑着问道李神通。

李神通愣了一下,看着李世民,半晌之后方才道:“当然可以!”

当夜,李建成之子安陆王李承道、河东王李承德、武安王李承训、汝南王李承明、钜鹿王李承义,李元吉之子梁郡王李承业、渔阳王李承鸾、普安王李承奖、江夏王李承裕、义阳王李承度等人皆获罪被杀。同时,李神通删除了他们在宗谱上的名字。

而原东宫和齐王府的女眷则全部充入宫中,后来成了李世民后宫的一部分,其中较著名的是原来李元吉的妻子杨氏,李元吉死后被李世民纳为妾,但没有正式封号,宫中呼为“巢剌王妃”,十分受宠,她是历史上的长孙皇后去世以后唯一一个生下子女的嫔妃,李世民甚至有过立她为皇后之意。

出了东宫齐王府的直系亲眷之外,还有一个需要除去的便是东宫齐王的属官将领一百多人。他们都是李建成、李元吉的亲信。

“除恶务尽,斩草除根!对于这些原来东宫、齐王府的亲信,必须要赶尽杀绝!”长孙无忌话语一落,顿时得到了一大片赞同。就连房杜二位文官也点头称是。

然而尉迟恭去争辩道:“罪孽都是两个元凶所犯,而他们已经伏诛了,倘若还要牵连他们的党羽,就不是谋求安定的做法了!”

众人又和尉迟恭争执了许久,最后同时望向李世民。

李世民沉思片刻,便对众人道:“尉迟说得有理!这样吧,今日便停止追杀那些东宫齐王府的亲信!我上陛下那里讨幅圣旨过来,宣布大赦天下!”

当天,高祖颁布诏书赦天下,叛逆的罪名只加给建成和元吉二人,对其余的党羽,一概不加追究。国家的各项事务,都任凭秦王处置。

此项诏令颁布不久,冯立、谢叔方二人便主动站出来了,而薛万彻仍在逃亡之中。李世民多次派人向他明示,终于,薛万彻也彻底的倒向秦王府。毕竟,曾经的东宫班底因为太子的死亡而烟消云散了。

看着这些曾经的东宫党羽一个个出来,李世民说:“这些人都能够忠于自己所事奉的人,是义士啊!”于是都赦免了他们。

至此,整个李唐宗室之内,东宫齐王的势力烟消云散,没有任何人能阻挡李世民入主东宫的脚步。

张允文躺在床榻上养伤,身旁是两位哥哥。

他呆呆的看着窗外明媚的阳光。

武德七年,如今才武德七年!历史上的玄武门之变却是发生在武德九年。自己的到来,竟然使得玄武门之变提前发生,那后面的历史会不会发生改变呢?

(小半明日回学校,路上要花一天时间。而今天下午去把网络报停,所以还只能更上一章!请各位同志见谅。)

正文 第九十章 余声 (求收藏)

 大唐武德七年四月二十二,李渊下诏立秦王李世民为皇太子。同时诏曰:“自今军国庶事,无大小悉委太子处决,然后闻奏。”

李世民正式入主东宫。

张允文站起身来,活动了一下肩膀。上面缠着层层的纱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