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侦察兵-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允文心中暗骂一声这刘司马的老奸巨猾,既想要功劳,又不像出力。然而脸上还是笑道:“本将军正有此意,会一会这位幽州少将军!”

商议完毕,刘司马决定今夜行动。然而行动的一件事便是要控制军营。于是,刘司马及其他另外两名官员在张允文等十名侦察营士卒的陪同之下,往城内军营走去。

一群人行走在街道上,巡逻士卒前来盘问,见到刘司马等人连忙行礼。刘司马却道:“如今罗艺叛国,泾州竟成其后方!身为泾州司马,实在惭愧不已!今我欲重整兵马,勘定泾州,断罗艺后路,响应长孙尚书、尉迟将军二人,你等可愿与我同往?”

这种命令式的问句让巡逻的士卒腹诽不已,明明是司马大人你当初家眷被挟,我们才跟着你起兵的。可如今,你却义正言辞说什么为朝廷勘定泾州,实在是太无耻了!

虽是如此,但士卒们却齐心向刘司马表达了戡乱的愿望。

就这样一路走一路招纳士卒,到达军营时,他们身后竟然有将近百人的士卒了。

刚到军营门口,张允文便感到一丝不对劲,只见军营静悄悄的连一个站岗放哨的人都没有!

这时,忽然见到一阵杀喊声从军营里传出来,接着,点点火把构成一条长龙直扑向军营门口。火光闪烁间,可见一名手持长枪的将领慢慢步行而出。

张允文顿时全身紧绷起来,从腰间摸出一颗手雷,做好了准备。见张允文如此,其余侦察营士卒也纷纷摸出一枚手雷来。

那名手持长枪的武将慢慢的走着,却有一股强烈的感染力,似乎在场的每个人的心跳的节奏都是在随着他的脚步慢慢变化,忽快忽慢。

待军营里涌出来的士卒布阵完毕,军营里的几面大火盆顿时点燃,熊熊烈火直冲云霄。

顿时,一片亮堂。

那刘司马见到手拿长枪的将领,瞳孔倏然一缩,不由轻声道:“罗成!”

那罗成站在两个火盆前面,熊熊烈火将其衬托得犹如战神下凡。

眼看刘司马毫无斗志的缩了两步,张允文知道该自己出场了。如果不能镇住罗成和这些士卒,那后果不堪设想!

于是一大步踏出,直面罗成:“你就是罗成?”

罗成年纪不过三十,身材高大,生得一张俊脸,不过给人的感觉却是一个字冷!

不愧是传说中的冷面银枪。

罗成听到张允文的话,也不回答,却是径直问道:“你是什么人?”

张允文知道此刻的气势绝对不能输,当下大声道:“我乃右卫将军,太谷县伯张允文!”

一听到右卫将军这四个字时,士卒不由一阵骚动。张允文年纪不到二十,却是右卫将军,还封了伯,实在让人羡慕。

罗成听罢,冷冷的脸上没有露出一丝表情:“那院中的十四人是你杀的?”

张允文不由冷笑道:“岂止是那十四人,连燕云十八骑也是我杀的!”

此言一出,罗成冷冷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惊容。随即又是冷冷的道:“好好,既是如此,让我来看看你的本事!”说着,银枪一挥,一线寒芒掠过。

张允文不甘示弱,将腰间的横刀扔在地上,对着军营里的士卒吼道:“给我拿支大铁槊来!”

片刻之后,一名士卒吃力扛起起一把铁槊过来。

张允文拿在手中试了试分量,恐怕有五六十斤吧,都快接近尉迟恭平时练习的那杆铁槊了。他知道,此战必须速战速决,以自己现在的臂力,根本无法承受长时间的挥动。

“来吧”

张允文大声喝道,当先便一槊刺出,直刺向罗成。

罗成轻巧的闪躲过去,同时持枪一挑,想要将铁槊挑起。然而枪头刚刚碰上铁槊,便觉一股巨力从铁槊上压下来,当即该挑为刺,一枪刺向张允文。

却见张允文忽然一笑,竟然用罗成的声音说道:“撒手吧!”

罗成听到那声音顿时一滞,接着便见自己的枪头被张允文夹在腋下,而大铁槊则是毫无阻碍的横扫过来。若是罗成不撒手,便会被那铁槊槊尖扫上一下。

当即左手一松,右手持长枪末端,见那铁槊扫来,向后一仰,双脚却往前滑步,一下子避过了那横扫过来的铁槊。

张允文见状,当即松开铁槊,一把摸出军刺,近身往罗成身上一刺。

罗成没料到张允文会放弃铁槊。在他的意识里,人不能离枪,即使在万不得已的时刻也不能放弃手中的长枪。

这一刺,刚好是在罗成仰身未起的时刻,这一刻,招数刚好用老。

一把黑色的军刺在罗成的胸口前停了下来。

罗成看了看张允文手中的军刺,忽然道:“你为什么不刺下去?”

张允文顿时一滞,难不成要说上一句俺小时候看小说时很喜欢你!

当下冷冷的说道:“我要带你面见陛下!”

罗成顿时将手中长枪抛下,长叹一声。

而此时,刘司马已经将军营中的士卒聚拢一起,完全收服了。

接下来,刘司马带着士卒直扑向罗艺的府邸,擒获了正在做皇后梦的罗孟氏和一干亲友。其中,张允文看见一个年纪约莫十一二岁的小男孩,一问才知道他便是罗成的儿子罗通。

张允文顿时无语,又是一位小说中的英雄。

正文 第一百零五章 说情

 大唐贞观元年二月,长孙无忌、尉迟恭带领左卫进剿罗艺,于豳州城北猝遇罗艺军共计五千人,双方大战。其间,有侦察营士卒以手雷开路,直杀进主营,生擒罗艺。罗艺之乱旋平。

接着,大军北上泾州,与张允文汇合。

尉迟恭一见到张允文,顿时笑道:“允文干得不错啊!原以为那罗艺也是一方名将领兵多年,必有一番苦战,结果你的那些士卒们一人扔了一个手雷过去,硬是打开了一条路,让老夫领兵杀进去,生擒了那罗艺!”

虽然现今张允文很少去尉迟恭家里学习槊术,但每逢节假总是带着好酒好肉前去坐坐,所以关系也一直不错。

如今听得尉迟恭赞誉张允文当下一笑:“师父不必眼馋,如今装备院已成,按照这样的发展速度,最多明年,那手雷便可装备全军,到时候一人扔上一个,吓破敌人的胆子,到时候再掩兵追杀,破敌易如反掌!”

尉迟恭顿时一愣:“唔,那这东西很便宜?”

张允文摇摇头道:“也不是很便宜,大概需要三十钱一枚吧!不过后面大规模生产的时候,价格会降下来!“

有何尉迟恭聊了一阵其他的。最后说道那罗成时,张允文道:“那罗艺罗成皆为一世良将,若是就此诛杀,岂不可惜啊!”

尉迟恭闻言道:“我知道你的意思了!不过允文啊,我们这些身为武将的,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便是,不该管不要管,不该问的不要问。”

“可是,可是允文不甘看着虎将死在刑场之上啊!”

尉迟恭深深的望了张允文一眼:“好吧,这次我便帮你一次!不过光我一人还不行,你还要说服长孙无忌才行,那样把握更大些!”

张允文点点头,对尉迟恭作揖道:“多谢师父助我!”

而后,张允文又来到长孙无忌的住处。此时的长孙无忌正坐镇泾州,统计各人功劳。

张允文见到长孙无忌,先是一揖:“末将张允文见过尚书大人!”

长孙无忌抬起头,看是张允文,便放下手中的笔,笑道:“是允文啊!来来,过来看看,这是此次战役后我评的功绩。众营之中,当属你侦察营功劳最大啊!”

张允文谦虚道:“大人过誉了!我侦察营不过是仗着火器犀利,偷袭得手,才侥幸取得功劳。真正劳苦功高的还是那些左卫的弟兄们啦!”

“哎,允文你可别谦虚!功劳是你的,谁也拿不走;不是你的,你抢也抢不去!”长孙无忌说道,“对了,允文,你来找我有什么事?”

张允文当下便把想为罗艺罗成求情的话语说了出来。

长孙无忌听了之后,顿时劝道:“允文,你可知道,那罗艺父子范的可是谋反大罪,按照我大唐律令,谋反大罪,不得轻饶。你可不要引祸上身啊!你可要知道,朝廷之中可有人盯着你呢,若是你露出一点破绽,他们便会趁机打击你!”

张允文一听,顿时有些疑惑,自己可没有得罪什么人,怎么会有人盯着自己呢?

长孙无忌见到张允文这样子,顿时说道:“允文你有所不知,如今你的年纪尚不到二十,未行冠礼却居高位,更是裂土分茅成了一方伯爵。朝廷中不知有多少双眼睛盯着你的这个位置啊!像那些四大世家的人。还有那些老儒,成天一幅离了他们天下就不得安稳的样子,朝廷每每拔黜人选,他们总是唧唧歪歪,说个不停。若是允文你为罗艺父子求情,说不定那些世家和腐儒们都会咬着你不放啊!”

张允文听到长孙无忌的这通话语,心中暗暗一惊。想不到自己的出境比较糟糕啊!

那长孙无忌叹了一口气又说道:“其实不光是允文,像房兄、杜兄他们,出身并不显赫,经常遭到那些出身大族的官员的刁难,像萧瑀等人,自诩祖上贵胄,累世公卿,哪里把房兄、杜兄放在眼里,而我更是外戚,也受到他们的打压!”

张允文默默点头,秦王府出来的一批年轻官员充斥朝廷,必然会在李渊留下官员位置添满,年老的官员退去,新的官员提拔上来。这直接造成了官员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相当的复杂,混杂了受到李渊影响朝廷老臣和代表李世民的朝廷新宠的矛盾,北魏前隋留下来世家大族官员和草根官员的矛盾,还有新老官员治国理念的矛盾。

所幸的是,这种矛盾在李世民的铁腕之下不会爆发出来,而且在外部的突厥。吐谷浑的干扰之下降成了次要矛盾。相信在不久之后,李世民辞退老臣,打压世家大族,那时,朝廷内部将会齐心得多。

见到长孙无忌如此劝诫自己,张允文点点头,向他道了声谢之后,行礼出门。他这不是放弃了拯救罗艺罗成父子的举动,而是忽然想到,与其自己在这里求大臣,不如直接回长安求皇帝。

大军在泾州城里修整了几日,终于在四日之后拔营返回长安。而在这期间,长孙无忌以铁血手段将泾州城的各级官员清洗了一遍,不知有多少大小官员落马。但是如刘司马之类的官员却是得到了升迁。

回到长安,罗艺全家直接下狱。而那名吹嘘罗孟氏有皇后之象,怂恿罗艺造反的济阴李氏,也被关进大牢。

当日,张允文伏在案上手中毛笔不停摇动,将手雷、钢弩、双刃斧等新式装备的使用情况写了满一页纸,末了,还加上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于当夜进宫呈献给李世民。

李世民盘膝坐在一张矮榻之上,看着张允文呈上来的报告。在他面前,放着一方几案,上面搁满各式水果、糕点。

张允文毫不客气的坐在几案便,拿起一块糕点放入嘴中,慢慢咀嚼,只觉甜腻芬芳,满口的槐花香气。当即断定,这糕点制作时加入槐花蜂蜜。

李世民静静的看着报告,对于张允文的行为视若不见。倒是那些在一旁伺候的宫女,尽是憋住笑的看着张允文。

终于,在张允文吃完三块糕点后,李世民放下手中的报告,表情严肃的对张允文道:“允文啊,你的报告朕已经看了,但是还是有几个问题想要和你说说!”

正文 第一百零六章 夜谈

 “先说说我对这几样武器的看法!首先是手雷,其威力不言而喻,乃是对付骑兵和步阵之利器当大用。而那钢弩,性能良好,且不受天气影响,但是造价却贵了一些,若是再用上你如今用的那种箭头,那就更加贵了!最后说说那斧头,允文你的意思是说这斧头既可以在近距离投掷,又可作近战武器使用,可允文你想过没有,制作一柄斧头使用的铁都可以铸造一把横刀,而且军中擅长使斧者又有几人?”李世民逐条分析,慢悠悠的说道。

张允文闻言,顿时有些惭愧了。自己一直拿后世的战争标准来看待大唐的战争,这确实有些不妥。

只听李世民又道:“至于允文你的建议,有些非常精彩,有些我却是不敢苟同。首先说说这编练新军的事吧。你给的理由是为了适应新式装备的使用,于各府之中挑选锐士组建新军。这个嘛,朕原则上同意,但是后面你所说以此新军像侦察营一样作为募兵,也就是你所说的职业军人,朕就有些担忧了。若是这些人不遵号令,拥兵自重,那有如何?”

张允文沉思片刻,忽然道:“可以建立如建立太学一般建立军事学院,将这些士卒放到军事学院里学习。嗯,这种学习分为两种,一种是作战技能学习,另一种是思想教育学习。前者能让士卒掌握更多的作战技能,后者能让士卒忠心爱国,两者并举,既可以提高战斗力,又可用防止职业军人的拥兵自重!”

李世民顿时眼睛一亮:“允文这个建议倒是不错!唔,这样吧,你回去写个章程过来,把你所想的全部写进去!”

张允文赶忙抱拳“喏”了一声。

接着李世民又道:“关于你的另外一点建议,建立参谋制度,这想法也很好。有些像现今将军们帐下的幕僚。不过更加的正规,而且还是由国家控制。但是允文啊,你说所说的这参谋要求可是很高的,不知从何处选来?难道是那些文人不成?”

张允文赶忙摇摇头:“文人就该做文人的事,文武殊途嘛!陛下莫非忘了刚才所说的军事学院,可以学院里面专门培训参谋人才,这样的话,既可以解决参谋人员的来源问题,又可以提高他们的素质!”

李世民点点头,最后问道:“那你说这学院和参谋院归属于哪个部门?”

张允文沉思片刻,顿时道:“挂在兵部名下,有陛下直接兼任两个部门的一把手!”

李世民点点头,笑道:“允文真乃是一个好参谋啊!”

张允文也笑了笑,说道:“陛下可记得当初调查院之事?”

李世民顿时沉下脸来:“当然,到现在为止,那调查院还是如当年在秦王府一般属于暗地里操作。户部也不给钱!”

张允文道:“陛下可以此次罗艺起兵之事为借口,斥责兵部情报系统,然后令其整改!同时宣布调查院将调查院一分为三,交一部分出去,留下一部分自己掌握!”

李世民顿时疑惑道:“怎么要一分为三?”

“其实殿下掌握这调查院,无非便是想要它能更好的办事。然而这也有一个弊端,难保其成员不会借着陛下的名头飞扬跋扈,这样一来,反倒不美!若是能分为三块,户部一块,专查民生,于各地调查旱涝灾害,收成情况等等。兵部一块,专司对外情报侦查。而陛下掌握一块,两者皆管,一旦情报送来,则两下对照,以辨真伪!”

李世民仍是皱眉道:“若是如此,那岂不是机构重复设置?而且朕管的那部分算是最大的,其财务恐怕还要朕从内库里拨钱吧!”

张允文点点头:“嗯,维持一个庞大的情报网络所需要的花费确是不菲!不过其效益也是可见的。而且陛下的情报网络里面,负责民生的那一块可采用商会的形式来铺开,一边赚钱,一边收集情报,而赚来的钱又投入到情报里面,自给自足。”

李世民闻言,沉默片刻“这也是个办法!要不然这样吧,先来试上一试,若是成功,那就这样下去,若是不成,则另想法子!”说着诡异的向张允文一笑,“不知允文可有好的人选来为朕管理的情报网?”

张允文却是低着头,没有看见李世民的表情:“林然不错,可以管民生那块。陈全康在军队里呆了几年,可以管军事那块。至于总的负责人,建议陛下从宗室里面挑选!而兵部和户部的人选,则直接从道调查院里面抽出人过来便是!”

李世民笑道:“好吧,允文,那我便让你来主管朕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