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侦察兵-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张允文问道林然要人时,林然毫不犹豫的给了张允文四名年纪约莫二十多岁的年轻和两名头发花白的老者。那四名年轻人是林然培养出来,以后准备让他们当酒楼大掌柜的。而两名老者则是已经告老的两位大掌柜。这六人刚好被李宇和支柔二人一人分了三个。

李宇坐在马车上,三名掌柜和护卫骑在马上,在长安城内逛了一天,到天色将暮时才返回府邸。支柔的情况也一样,她骑着马在三名掌柜和护卫的陪同之下,在长安附近的田地逛了一天。

当她们返回家里面时,张允文已经坐在饭桌边等着她们了。

“回来了,吃饭吧!”张允文面无表情的说道。

二女小心翼翼的看了张允文一眼,再对视一眼,均在对方的眼中看到淡淡的惶恐。轻轻的坐下,然后小口小口的吃着饭菜。

顿时,饭桌之上一片安静。

吃完饭,张允文轻咳一声,二女立刻齐齐的望着他。

“你们说说,今日都到哪儿去了?”张允文虽然心中暗笑,却是绷着一张脸说道。

两女吞吞吐吐的将今日所做之事说完,张允文顿时笑了起来:“不错嘛,还是挺积极的!”

见到张允文露出笑容,二女这才松了一口气。

张允文又道:“不过嘛你们既然是作为幕后东家,直接让手下的人选好几处位置之后,再由你们决定便是,何必这样一跑就是一天!特别是你,宇儿,你的身体本就不太好,这样下去可是不行啊!”

听得这话,二女脸红的点点头。

当夜,一张床榻之上,李宇被张允文搂入怀中,一双手轻轻的抚摸着。

“相公,你说做什么生意最能赚钱啊?”李宇一面撒娇的的摇着张允文,一面软声问道。

“这个嘛,当然是人家没有的生意最赚钱了!”张允文考虑片刻,说道。

李宇顿时娇声道:“那什么东西是人家没有的呢?”

“呃,这个问题有些复杂,让我想想!”张允文眯上眼睛,做思考状。

李宇一双漆黑的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张允文。片刻之后,微微的鼾声从张允文的口鼻中传出。

李宇顿时有些气恼的“哼”了一声,转过身躯,不理会张允文。

二日,当三人又聚在饭厅吃饭时,张允文向李宇嘻嘻笑道:“宇儿,昨夜你不是问我什么东西最能赚钱么?”

听到这句话,李宇又想起昨夜张允文发出微微鼾声的模样,顿时轻哼一下。

张允文不以为然的说道:“以为夫看,这最能赚钱的无非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等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而这些行业可分为四大类:衣食住行。只要你能把持住一个产业,那么就财源滚滚了!”

此言一落,李宇顿时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一旁的支柔给张允文夹了一筷子菜,然后柔声道:“相公,你既然跟宇妹妹说了些秘诀,也跟妾身说说吧!”

张允文笑道:“支柔妹子,你开农庄却是没什么秘诀,只要多找些老农,精耕细作便是!到秋天丰收的时候自然会有成果的!”

二女同时微微颔首。

终于,在经过半个月的筛选之后,李宇决定开一家成衣店。而店铺的位置没有落在西市里,而是落在了崇仁坊。那里和附近的里坊多有权贵居住。李宇便是想将这成衣卖给那些贵妇人。不过后来张允文进入那间成衣店时,他忽然发现这些挂在外面做样品的衣裳大小刚好适合李宇。

而支柔则是在长安以南将近三十里的地方买下大片的良田,佃给附近的农户耕作。

见二女兴办的产业渐渐走上正轨,而且也不像以前那般悠闲了,张允文还是十分高兴的。

然而在贞观二年十月,御史大夫杜淹病重,虽然经过孙思邈等几位道门医术高手的一番救治,情况有所好转,但是仍旧缠绵病榻。

杜淹的重病对于张允文没有任何影响,然而对于李世民则不一样。就在杜淹病重不能理事的时候,裴寂请求将御史台的一名御史中丞升为御史大夫,一名监察御史升为御史中丞。这其中那名监察御史便是当初弹劾过张允文的那位。

李世民沉着脸思考了片刻,同意了裴寂的建议。

十一月末的时候,长安城已经开始飘洒着雪花了。

不知不觉,这贞观二年又即将过去。

张允文冒着雪花来到调查院外,推开大门,一阵寒风呼啸,夹带着雪花扑进屋内。

“大人来得正好!下官这里正有一份情报!”说话的是陈全康。只见他手中拿着一份情报,面色严肃的向张允文走来。

如今的他经过胡泉的锻炼之后,显得更加沉稳了。

张允文接过情报,粗粗的看了一眼,然后面露喜色。他拍拍陈全康的肩膀:“老陈,辛苦你了!”

然后快步出了调查院大门,往皇宫方向走去。

在他身后的雪地上,一排清晰的脚印宛然。

(今天没啥心情,写两章两千字的算了!)

正文 第一百七十一章 李道玄

 “陛下!”张允文急冲冲的进入麟德殿偏殿。

“看你这般急冲冲的成何体统!你好歹也是大唐的右卫中郎将,言行举止自要有沉稳之风,不要这般毛躁躁的!”李世民看到张允文微微喘气的样子,不由板起脸训斥道。

张允文却是没有接口,将手中的那张薄薄的纸递了过去。

李世民接过纸张一看,脸上颜色顿时变了数变,负起双手,在殿中来回踱步。

纸张上写道:“突厥北边诸姓多叛颉利可汗归薛延陀,欲推其俟斤夷男为可汗!”

停住脚步,李世民对着殿外的内侍喊道:“刘贤,你派人去讲房杜二人、长孙无忌、魏征这四人叫来,就说朕有重要事情商量!”

刘贤在外面应了一声,便匆匆离开。

这时李世民转过身,向张允文笑道:“允文啊,你先坐下,咱们先聊聊!嗯,听说汝南那丫头开了一间铺子?”

张允文顿时赔笑道:“这不是她们在家中闲得无聊,微臣给他们找点事情做么!”

“什么微臣不微臣的,你我翁婿之间难道还要这般生分不成!贤婿啊,朕也没有怪你的意思,只是汝南那丫头从出生到嫁人,好像还从没有做过这些事呢,就连她封邑里边每年的收入都是宗正寺的人在帮衬着,她能行么?”李世民笑着问道。

“没关系,就算她什么都不会也没什么关系!这家店铺自有人去打理。再说了,反正这是给她解闷用的,免得她每日闷在家里!赚钱赔钱又有什么关系!”张允文说道。

李世民笑着指了指张允文:“你呀,也别太宠着她们了!要知道你可是还有一大家子人要养活呢!”

正说着,只听见殿外传来刘贤的声音:“陛下,长孙大人来了!”

“还不快请进来!”

身穿一身便衣的长孙无忌进入偏殿后,微微喘气,想来也是快速赶过来的。李世民将那份情报直接递给长孙无忌,长孙无忌看过之后,沉思片刻,正要开口,却被李世民拦住:“辅机啊,等房杜二人,还有魏征来了之后再行商讨吧!”

长孙无忌只好住口不言,坐在张允文旁边。

张允文向长孙无忌施了一礼,长孙无忌回礼问道:“嗯,允文啊,你刚才和陛下在聊些什么啊?”

“也没什么,就是说说汝南的事啊!”

“哦!原来如此!”长孙无忌轻笑一声,然后和也和张允文谈起了汝南公主的事情,期间还几次说道他家的长孙冲。

这时候,房杜二人及魏征陆续到来。待他们看过纸条上的内容之后,李世民问道:“诸位爱卿,你们如何看待此事?”

长孙无忌当先道:“此事乃是草原分裂的讯号!自始毕可汗继承汗位,这东突厥挟当年突厥汗国之余威,一统北方草原,成为草原共主其势之大,兵锋之盛,我大唐初立,实在难挡。好在颉利夺位之后,一系列措施使得众叛亲离,偌大的汗国四分五裂,即将瓦解。然而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这薛延陀部连同草原北边诸部就算合在一起,人口、牛羊也没有颉利多。所以微臣认为,对于这薛延陀部,我大唐可以表示支持,甚至派出使者封那夷男为可汗,只要明年出兵之时,薛延陀部能出兵攻击北方,同时阻断颉利往西逃亡的路线,那就够了!”

长孙无忌话音一落,众人纷纷点头称是。李世民也摸着唇上的两撇髭须道:“辅机所言在理!唔,众位爱卿还有没有什么要说的,尽管说便是,这里不是大殿,不用拘束!”

“陛下,臣有话要讲!”房玄龄站起身来说道,“长孙大人之言,臣亦是赞同的。然而实施此计划时亦需要防备薛延陀坐大!如今,铁勒诸部皆附薛延陀,其势已然不小。然漠北诸部之中,除却薛延陀,便是回纥最大,所以臣建议,除了封赦薛延陀夷男之外,亦要封赦回纥酋长菩萨。”

李世民一听,顿时连连点头:“房卿此言大善!那依众位爱卿看来,这趟漠北之行,又可派谁人前去?”

李世民此言一落,张允文倏地感到一阵不妙。

这时,杜如晦道:“陛下,这出使人选,微臣建议,主使由皇室宗亲将领担任,而在封赦之后即留在薛延陀,做联络协调之用。一则嘛表示我大唐对其部重视,二则嘛若是薛延陀翻脸,谅他也不敢伤我大唐宗亲。而这副使嘛……”杜如晦转过身来,笑眯眯的看着张允文,“非允文莫属!”

李世民不由笑道:“允文?呵呵,朕也认为不错!若是这次在去一次,那允文就是三上突厥了!嘿嘿!”说道最后,李世民满脸怪异的笑了起来,“若是如此,那大唐上下对论对草原的熟悉程度,允文绝对是名列前茅的啊!”

此言一落,屋内众人不由都笑了起来。

笑过之后,杜如晦又道:“副使已定,那主使又选何人?”

张允文一听这句话,几乎想跳起来大声诘问杜如晦:“副使什么时候定下来了?”然而看到这些文臣一幅智珠在握的样子,不得不打消了这种想法。若是问出这一句话来,不仅是对在场众臣的置疑,也是对李世民的置疑。

李世民沉吟片刻,说道:“遍观宗室诸人,能称才俊者不少,而能独当一面惟有孝恭、道宗等寥寥数人。以朕看来,不若派遣道玄前往!道玄每每作战,亲冒箭矢,冲锋在前。朕最欣赏的便是他这点了!若是多加锻炼,我大唐宗室之内不是又要多一位能独挡一面的王爷了么?”

诸位大臣对望一眼,齐声道:“陛下圣明!”

虽说李世民他们在这儿商量好了,可是却仍是要在朝会上颁下旨意,还要经过门下省这一关之后,圣旨才算是生效。

二日朝会之时,李世民先将这个薛延陀自立的消息宣布了,接着又将昨日和长孙无忌等人商议的结果以圣旨的形式颁布下来。经过一番廷议之后,圣旨顺利通过。

于是张允文和李道玄满脸苦涩,一副同病相怜的模样站在大殿之中,恭敬的接过圣旨。

虽说圣旨上没有写明何时动身出发,可是如今已是十一月中旬了,长安已经飘过一场小雪,若是再等上一段时间再出发,大雪漫天,队伍恐怕会迷失在草原、大漠之中。所以二人都知道,此事宜早不宜迟。

散朝之后,李世民叫住二人,好生勉励了一番,然后目送他们出了大殿。

“唉,允文,你说我们怎么这样倒霉啊!这件破差事为啥非要本王来做啊!”一出了皇城,李道玄便开始抱怨道。

李道玄和张允文曾经在剿灭刘黑闼时曾经并肩作战过,后来每一次李道玄回长安时,张允文总会将他拉到天然居或是醉云楼喝酒,所以二人的关系一直不错。再加上二人年纪相差不过三四岁,极易混熟。

张允文没好气的看了李道玄一眼:“李兄,别在这儿抱怨了!我们已经接了圣旨,当下之急是尽快安排好眼前的事,然后好放心的去漠北!”

李道玄仰天长叹一声:“唉,我的命怎么这么苦啊!”

二人来到天然居,李道玄直往上到二楼捡了一处僻静的包厢坐下!张允文随后跟上。

坐下之后,点了各式酒菜,李道宗这才说道:“允文啊,据说你到草原那边去了两次了,你跟我说说那里的情况,老哥我也好有所准备?”

张允文苦笑一声:“李兄,我两次去草原可都是在春夏时节,哪里知道这冬天的草原是什么样子!”他虽是如此说,但是心头却勾画出一幅寒风呼啸,冰雪连天的画面。前世在苏联的特种部队里学习,雪地作战是一个重要的大科目。而回到祖国之中,北疆千里边防里许多精于雪地作战的战士,都是他一手训练出来的。

见张允文这样说,李道宗也不再追问,喝了两口酒,换了一个方式问道:“不知允文要带些什么东西去?老哥我也好带上!”

听到这句话,张允文蓦地陷入沉思,片刻之后,张允文才正色道:“李大哥,现在小弟不忙和你说!待会儿吃晚饭,你我同去侦察营里,我给他们讲讲如何在雪地中生存作战,到时候你不就知道了么!”

“可是你现在跟我说说也没什么啊!”李道玄有些奇怪的问道。

“呵呵!”张允文笑道,“那东西涵盖的范围太广,一时半刻讲不完的,还是等会儿一起讲吧!”

李道玄有些郁闷的喝下一口酒,然后狠狠的吃菜。张允文也默默不语,只是狼吞虎咽的吃着。

一桌子丰盛的酒菜很快吃完。二人出了天然居,纵马来到玄武门南面的侦察营。

刚到侦察营门口,张允文倒是没问题,直接进去,而李道宗却被那守卫士卒给拦了下来。眼见李道宗将要发火,张允文不由拉住他,然后对那名守卫道:“放他进去!若是李扬问起来,就让他来找我!”

二人直入中军大帐。

见到李扬,张允文不待他行礼,便挥挥手道:“不用多礼!任务紧急,你马上筛选出三百名北地士卒出来!记住了,一定要是北地的,耐得苦寒的,幽州、朔州那边的最好!唔,调令在这里!”

李扬见张允文所得严肃,一个抱拳,看也没看那调令一眼,出了大帐,对门外的士卒道:“通知全体士卒,凡家在幽州、蔚州、代州、朔州等苦寒之地的士卒即刻前往校场集中!”

正文 第一百七十二章 出发前的准备

 校场之上,北风呼啸,旌旗猎猎。

四百多名士卒整齐的站在校场上。

张允文慢慢踏上点将台,双手负在身后,大声道:“听我命令!立正!”

“啪——”一阵整齐的靴子撞击地面的声音。

“稍息!”

士卒顿时放松了紧绷的身躯。

“皇帝陛下交给我一个重要的任务,我需要三百名出身北地,耐得苦寒的士卒,自认为能做到的上前一步!”张允文的声音响彻在整个校场上。

“啪——”一阵整齐的脚步声,所有士卒尽数上前一步。

“好!你们是好样的!但是,我只要三百人!听我命令:凡生于北地而成于他处者退出!凡侦察营内公开比武一千五百名以后者退出!”

于是,整齐的士卒方队渐渐有人走出来,一边走还一边不时的回望一下。

片刻之后,整齐的方队已经空出不少位置。

“立正!”

士卒们迅速重新站好队列。这个队列比起刚才的那个要单薄不少。

清点一下人数,三百一十二人。

见人数合适,张允文一步跳下点将台,走到士卒面前。

“好,既然人已经出来了,那本教官将会对你们上一堂雪地作战的课程!全体都有,坐下休息!”

张允文也坐在地上,面向士卒。李道玄也不顾什么斯文不斯文,照例坐在张允文身边,目光中满是狂热的盯着面前这支队伍。

考虑道很多后世的雪地作战装备此时都没有,所以张允文只讲了一些简单的。

“雪地作战,首先是保暖问题。你们记住了,身穿几层衣衫和身着同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