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侦察兵-第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是张允文又花了两天的时间完成了两份试卷,一份是指挥系的,主要考察学员的全局能力和应变能力;另一份是骑兵系的,主要是对学员们的骑兵作战理论进行考察。凡报了指挥系、骑兵系的学员在贞观三年二月二十六这日集中考试。

然而在考试之前,张允文的府邸却来了大量的客人,而且个个身居高位。以段志玄、程咬金为代表的将近十人的武将齐齐造访张允文府邸,为的却是那考试之事。

在公开的学院改制计划中,指挥系将会以培养高级将领为目标,所以,这些将军们惟恐自己的儿子进不了指挥系,成为众人笑柄,所以在这考试前夕,一个个都到张允文这儿来,一口一个“老弟”的亲热的叫着,大讲当年和张允文并肩作战的事。然而张允文不由有些疑惑,难道自己真的和他们并肩作战过?好像自己在河南,他们在山东吧!

既然这些将军们都拉下脸皮来找自己了,张允文当然也不会严词拒绝,却是拿出一本厚厚的教材,当着将军们和他们儿子的面,将一个个考点挨着勾画出来,然后说道:“一二章是基础,必考;三四章是深化,必考;五六章是精华,必考!”

那程处默看着这厚厚的书籍,嘴中不由嘟哝道:“这不是没说么!章章都要考!”

“错!”张允文义正言辞的说道,“不是还有一章没有列入考试范围么?”

“……那是附录!”

在众位将军心满意足的神色和众位公子有些沮丧的脸色中,张允文不由暗笑道:“这些家伙三大五粗的,无论是段云松还是程家兄弟,更加适合冲锋陷阵,而不是运筹谋划!再说了,这些家伙自己平时不好好上课,临时抱佛脚,哪里那般容易!看看人家刘仁实,虽然也是一个令人头疼的家伙,可他的功课却是完成得非常之好,这一次也没有让他老爹刘弘基出来说情!”

二月二十六的考试准时进行,花了三天时间,动用了学院里的全部教员和几名老将,花了三天的时间将这两千多份试卷挨着看完了,最终结果是指挥系有二百三十多人合格,当然包括那几名考前来说情的的公子,听说他们在其父的高压之下,连续三日都没有出过书房的大门,而且其父天天抽问,一回答错误便是一阵暴打。所以在这样的高压之下,这些平时粗心大意、懒散异常的家伙拼了老命,终于磕磕绊绊的勉强过了。而骑兵系那边,有五百四十多人合格。

那些被剔除来的学员则是面临着新的选择。被指挥系剔除来来学员还可以在剩下的四系一院中选择。被骑兵其刷下来的学员也同样可以在四系一院中选择。不过要想再报指挥系和骑兵系的学员必须再经历一次考试。

张允文将这些事交给教员们去做,而他现在的要做的是对指挥系和炮兵系进行构架。至于其他的其他的系,有其他的教员负责。

先是指挥系。张允文对指挥系的要求非常之高,开设的课程也是非常多的,步战、骑战、炮战、后勤之类的都要学习,更重要的一门功课却是《政治与军事》,这本几乎照搬《战争论》的书籍。

至于炮兵系,本来报的人数不足百人,可是张允文说要亲自担任炮兵系的主管,并且教授学员打*炮时,报名人数猛增。到最后确定各系人数时,炮兵系共有四百二十八人加入。

经过这件事,张允文不由暗暗有些沾沾自喜,看来自己的魅力的还是挺大的嘛!

终于,在三月初的时候,这长达一个多月的军事学院改制终于完成了。学院开始按照这新的架构进行运作。

正文 第一百八十五章 炮兵

 从李世民决定发展迫击炮开始,到现在,装备院每月出产迫击炮二十多门,炮弹近三百发。这些产出数量的代价却是每月万斤的钢产量。

几乎每日都可以看见络绎不绝的马车拉着铁矿石及煤炭沿着宽阔平坦的道路慢慢的进入装备院后门,然后再空车出去。

而位于装备院北边,相对独立的冶铁局,四座巨大的高炉和八座小些的高炉从早运行到晚,烟囱里冒出的浓浓黑烟重未间断。如今这冶铁局所用工匠,就占了整个装备院是一半还多。

当张允文问起新晋的装备院管事冯诺如今库存的迫击炮及炮弹时,冯诺沉默片刻,恭敬的答道:“报告大人,如今装备院库房内,有迫击炮三百七十九门,炮弹一万七千二百六十发!”

张允文听到这个详细到个位的数字,非常满意的拍拍冯诺的肩膀:“老冯干得不错啊!嗯,今天你先拨给我十门炮,三百发炮弹,就半个月的产量,我要给那些小兔崽子上一堂实践课!”

冯诺稍微犹豫一下,然后点头同意。张允文顿时高兴的拍拍冯诺的肩膀,让随行而来学员进去搬东西。

“大人,这些东西可是要登记在册,呈报陛下的啊!”冯诺看到张允文兴高采烈的样子,不由提醒一句。

“这个我当然知道!尽管去登记吧!再说了,当初陛下那般支持火炮发展难道还会不批准么?”

张允文只带了几十名学员过来,听到张允文和冯诺协商完毕,当即摩拳擦掌的走进库房之中,将炮和炮弹搬出来。

四百二十多名学员盘腿坐在地上。此时是三月,天气还凉着,地上更冷。然而学员们却是毫不在意的坐在地上,只因为张允文一句“坐下”的命令。

在这群学员中,既有表现优异的寒家子弟,也有表现一般,甚至有些糟糕的贵胄子弟,其中有几人还是张允文的熟识,像邢国公刘政会的长子刘玄意,这家伙的表现便是十分糟糕。当初报名的时候,他根本就没有报指挥系,而直接报了张允文的炮兵系。得知消息的刘政会虽然看在张允文的面子上没说什么,可是暗地里将刘玄意狠狠的批斗了一顿。

另一名和张允文熟悉的人却是张亮的样子张浑。这人却是一开始就报了炮兵系,而张亮也没有提出反对。他是当初随李世民参观试炮的将领之一。

十门迫击炮整齐的放在学员前面的空地上,两箱炮弹放在迫击炮旁边。

“看到你们面前的东西没有?这就是将会陪伴我们,作为我们忠实伙伴的炮!炮兵炮兵,就是操炮的兵!从今天开始,你们要把这炮当做你们的媳妇一样好好的爱护,仔细的了解。了解它,要比了解你媳妇儿更加的深入!”张允文话音一落,众学员发出一阵哄笑声。

一名学员大胆的笑道:“教官,难道我们四百多人就这样十个媳妇儿?”

这名学员的话语引起了更大的哄笑声。张允文也不由笑道:“当然不是!这种小炮是两人配合着使用,还有一种大炮是五人配合使用。也就是说,现在你们是两人一个媳妇儿!以后你们是五人一个媳妇!”

众学员继续哄笑。

张允文静静的看着他们,等到笑声完毕,张允文又才道:“今日是我们炮兵系的一堂课,我会亲自来教授你们一些与炮相关的知识!不过你们摸炮之前,我们恐怕还要进行一段时间的理论培训。所以,今天这些炮,仅仅是拿给你们看的!”

下面顿时传出一阵嘘声。

张允文却是毫不介意的笑道:“既然是给你们看,所以你们不能摸,今天看你们的教官我来摸这炮!”说着,示意全体学员起立站好,然后他走到一门迫击炮前,打开地上的木箱子,取出一枚炮弹,又向学员道:“这炮由炮和炮弹组成,缺一不可!来,你们看看,那到那边的靶子没有?”

此时张允文和学员们站在一块巨大的空地上,北边是渭水,南边有起伏的丘陵。顺着张允文的手指,众人看到在离他们将近三百步的位置,正密集的排着一根根木桩子。围成一个周径近丈的圆阵。而这样的圆阵在四百步、五百步的位置还各有几座。

在众学员的目光中,张允文伸出右手食指,稍微测量了一下距离,然后俯下身来,在炮击炮炮口的一处机关上进行了调整,慢慢的将炮口抬高。等到机关上的一个白线转到一个刻度时,张允文对学员道:“看好了,三百步的那个靶子!”

手中炮弹滑下,落在炮管中,然后蹲下身来,看着三百步处的靶子轰然被炸开。

在学员们惊叹的眼神中,张允文又用迫击炮击中了四百步、五百步处的靶子。

三发炮弹射击完毕,张允文一挥手:“走,我们过去看看!”当下带着学员往靶子走去。

走近那手臂粗细的圆木排成的靶子,只见原本排列整齐的圆木以炮弹落点为中心,往四面倾斜,如同盛开的菊花一样。这是炮弹爆炸的冲击力造成的。而落点处的圆木尽数被炸成几段,地面上出现一个三尺大的坑。而飞溅的弹片和铁蒺藜深深的镶在落点四周的圆木上,即使是最外围的圆木,也插上了弹片。

众学员顿时目瞪口呆。一枚炮弹落在圆木中间就有这样的威力,若是落在人群中,那杀伤力又是如何的大?这才一门炮发射了一枚炮弹,若是百门炮同时发射,那又是一副怎样的情形?

张允文看到学员们的表情,微微有些得意了。他又一挥手:“走,到那边前边去看看!”

就这样参观了三个靶子。三百步的那个,炮弹落点几乎就在中间,四百步那个要差上一些,五百步的那个差得更远,但三发炮弹都命中了密集的圆木阵。

张允文此举,一是要树立炮兵的自信,要让他们有一种“大唐军队中,攻击我最强”的思想。二是要威慑一下这帮小子,提醒他们炮不是随便可以打的!

从靶子边回到原地,众学员一路上尽皆沉默。

张允文心头暗笑了两声,看来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一些了。

射击完了之后,张允文的一堂课就差不多结束了,吩咐学员将炮和炮弹搬回仓库,同时郑重警告,谁要是敢乱动一下这迫击炮,发射出一枚炮弹,则立刻开除学员,不管那学员是谁,学员的父辈是谁!顿时,众人尽皆严肃的点点头。

以后的一段时间里,张允文每日前来教授课程,然而四百多人不可能同时在一间教室里上课,实在是忙不过来。张允文无奈之下只好找了些教员过来,花了几天的时间,一面上课,一面为教员讲解所谓的三角测距、炮弹弹道、曲线射击之内的理论。而这些理论张允文还没有给学员们讲过。往往是张允文在这里把理论教授给教员,然后教员们在二日就将这些教给学员。

这样的日子差不多持续了一月,张允文就累得不行了。就算是正月的时候从漠北连续赶路回长安的时候,也没有这样累过。

然而,这一个月也不是没有效果,经过这段日子填鸭式的教育,这些学员的理论知识掌握得非常丰富了。于是张允文宣布,可以进行实弹射击了。

所谓的优秀炮击手,其实都是用炮弹堆出来,积累大量的射击经验,一次次射击之后,才能成为优秀的炮击手。所以,张允文又从装备院调来五十门迫击炮和大量的炮弹供学员们实弹射击。

而他则是坐在旁边,指导着学员们射击。待他将所有的诀窍都教得差不多的时候,正要放下担子,好好休息一下时,李世民却是将他给找了去,说是有大事相商。

正文 第一百八十六章 世家

 从正月飘过雪之后,二月、三月连续两个月都没有降过一滴水了。泡'书'吧'可以预见,春旱将导致今年的粮食减产。

这个时代,江南初步开发,只能供给江南江北之地,湖广尚未开发,天下粮食,尽仰关中。所以关中的春旱让李世民非常的着急,尤其是在他将要发动战争的前夕。

“允文,你的广开地井之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旱情,但是今年粮食减产已成定局,所以朕决定采纳你当初的建议,令天下世家输边军粮草,朕以牛羊酬之。至于选那些世家,朕尚未决定,所以特地请允文过来商量!”

说这话时,李世民和他最倚重的几位大臣站在太极殿的大殿之中,张允文站在他们的对面。李世民如今已经搬出了东宫,而来到弘义宫,更名为大安宫。平素的朝会开始在太极殿举行。

张允文斟酌了一下,慢声道:“陛下,若是用世家支援我大军粮草,一是要选亲近皇室的大家族,二则要选离边境较近的世家。这样可以保障粮草供应,若是他们出了什么情况,我军可立刻出动!”

李世民点点头。房玄龄也道:“允文说的这些我等已经想过了!天下七族五姓中,有陇西李氏、范阳卢氏、太原王氏这三家离边境较近,所以我等决定就选这三家!”

唐初的七族五姓,指的是陇西李氏、赵郡李氏、范阳卢氏、太原王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和荥阳郑氏这七大家族。这七大家族哪个不是传承数百年的大家族,李世民这个李氏和这七大家族比起来,无论是从郡望还是从传承底蕴,都差得不是一点半点。据说李世民的李还曾和陇西李拉过关系。

历史上整个有唐一朝,清河崔氏一共出了二十三名宰相,赵郡李氏出了十七名宰相,范阳卢氏出了八个,这便是所谓的“八相佐唐”。至于其他的文臣武将,更是多不胜数。除了朝中大臣之外,还有文人墨客,才颜俊杰,如王勃、王维、王之涣、王昌龄等人,尽是属于太原王家。就连后来唐高宗也曾多次下令,令七家不得互相通婚。这七家的能量之大,可见一斑。

虽说这七族并称,可是太原王氏、陇西李氏属于关陇集团的行列,而其余几家则是山东世族的行列。这七族之间,亦有矛盾。

自李唐建立之后,整个大唐帝国由新兴的关陇贵族把持朝政,山东高门、江南氏族的影响力逐渐下降。和后两者比起来,以李世民的李家为代表的关陇贵族属于一个政治军事集团,他们更具有扩张力。

虽然这些山东高门、江南氏族、关陇贵族每年会为国家或者说为自己的家族培养大量的人才,可是,这些家族的存在大量的占用了土地,使得土地兼并严重,盛世的时候还体现不出来,一到乱世,则将流民成蚁,盗乱蜂起。占用大量土地,却又因强大的背景而缴纳微薄的赋税,这种情况对于谁来说都是不可容忍的。所以,从李世民开始,一直到中唐时期,历代皇帝都不遗余力的打压士族,其中以武则天为最。

如今,房玄龄提出来的这三家,两家是关陇贵族,一家是山东高门,其分化之意,再明显不过了。

“允文,跟你说话呢!”见张允文低着头,一副走神的样子,房玄龄不由说道。

张允文顿时带着歉意的一笑:“对不起啊,房大人,刚才走神了!不过微臣也认为房大人选出来的三家非常适合!”

李世民点点头:“朕已经决定选这三家。可是前往这三家的人选,朕还没有确定!如今找允文来就是商议这派往三家进行游说监督的人选!”

一听到这句话,张允文下意识的往后退了两步,看到众臣微笑的样子,这才讪讪笑道:“不知陛下想派谁人前往?“

李世民沉吟片刻:“陇西李氏,朕派淮安王过去!范阳卢氏,朕决定派河间王过去!而太原王氏那边,朕决定让让道玄与你一起去!”

张允文一听,心头暗道一声:“果然如此!又要我跑腿!”只听李世民笑道:“想当年在洛阳的时候,那王家的王屈便向你示好,将偌大的一栋宅子送与你。后来在长安的时候,又将现在的天然居卖给你。他王屈虽不是王家的头号人物,但是在整个王家内也是排的上号的。既然他如此看重你,你去和他谈谈,说不定能一下子成功!”

听到李世民的这个理由,张允文回想一下,笑道:“难道陛下就不怕微臣因为当年王屈的重礼而使作出让步?”

李世民看了张允文一眼:“允文不是一个因公费私之人!”

张允文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