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资本家-第2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辉说完,悄声向叶思文道:“为兄知道,为兄只是替叶老弟掌管吕宋罢了,吕宋,永远听从叶老弟的调遣。”

“哈哈哈……”

叶思文毫不避讳的大笑起来,道:“宋王说笑了,吕宋不是我叶思文的吕宋,是我们整个华夏民族的吕宋,我把吕宋交给你,是不想让吕宋落在某些奸妄小人的手里,你掌管吕宋之后,仍然要执行自由港政策,争取把马尼拉打造成东西方最大的贸易集散地,我们大明和西牛贺洲的贸易,还要依靠马尼拉啊!”

“叶老弟放心,为兄党政之后,定然会让马尼拉超越巴达维亚,让它成为南洋最大的贸易集散地。”赵辉信誓旦旦的说。

“马尼拉!这个名字不好!听着别扭!”

叶思文摇了摇头,道:“赵兄,宋国建立之后,新朝新气象,马尼拉作为宋国的首都,再用西班牙人取的名字似乎不妥当,马尼拉得改一个名字,就叫新汴京如何?”

即使宋国建立,叶思文就是宋国的太上皇,赵辉还能说什么,他只能答应道:“如此甚好!多谢侯爷赐名。”

见赵辉如此恭顺,叶思文微笑颔首,继续说道:“宋国既然作为大明的藩属,政体应该和大明一样,旧时的丞相制度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就采用大明实行的内阁制吧!具体的政府机构构成,我会交给你的内阁首辅。”

“我的内阁首辅!”赵辉瞪大眼睛,一脸的疑惑。

本来叶思文提出在宋国实行内阁制就让赵辉郁闷得很了,现在居然又多出一个内阁首辅,岂不是让他更郁闷。

看着疑惑的赵辉,叶思文一拍脑袋,道:“赵兄你看,我大意了不是!我忘了说,我给你准备了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做内阁首辅,有他做内阁首辅,你在吕宋的统治才会稳当。”

叶思文说着,向门外喊道:“来人,去把赵先生请来。”

不多时,叶思文手下的第一谋士赵文昌便来到了叶思文的办公室。

叶思文笑眯眯的向赵辉介绍道:“赵兄,这位赵先生你应该认识吧!他可是我手下的第一谋士,素有鬼才之称,有他做你的内阁首辅,宋国定然会蒸蒸日上,超越前人。”

叶思文介绍完,赵文昌向赵辉恭恭敬敬的行礼,道:“微臣赵文昌,见过宋王!”

看着恭敬的赵文昌,赵辉总是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他又看了看一脸微笑的叶思文,这才反应过来,保卫宋国的武力是大明的驻军,或者说是叶思文的私兵,把持宋国朝政的人是以赵文昌为首宋国内阁,或者说是叶思文的亲信。

军队、朝政都在叶思文的手中,吕宋自然也在叶思文的手中,而宋国,仅仅是叶思文统治吕宋的一个工具而已。

明白过来的赵辉郁闷了,合着自己就是一个傀儡啊!叶思文的根本目的不是帮助自己复国,而是乘机安插自己的亲信在宋国,从而达到掌控吕宋的目的。

赵辉早就听说了叶思文的奸诈之名,不过他一直都没有亲眼见过,今日总算是开眼了。

看着尴尬的赵辉,叶思文奸诈的笑了笑,一本正经的说道:“赵兄,以后你可要和赵先生通力合作,治理好吕宋啊!吕宋安定,乃是大明的核心利益,小弟在这里拜托了。”

“呵呵呵……”赵辉笑着说,“叶老弟放心,为兄一定不会让叶老弟失望。”

虽然赵辉有些郁闷,但是他很快就恢复了过来,叶思文辛辛苦苦打下吕宋,又使出颇多手段帮自己建立宋国,为的就是不让大明政府染指吕宋。

试想,叶思文的手段,让大明政府都不能染指吕宋,他赵辉凭什么可以染指吕宋,想到这里,赵辉又在心里找到了平衡。

看着没有怨言的赵辉,赵文昌分别向叶思文和赵辉拱手行礼,道:“侯爷放心,宋王放心,微臣一定不负两位的期待!”看首发无广告请到

第五十七章、新王登基

就这样,赵辉带着些许郁闷离开了马尼拉总督府,尽管这里以后将会是他的王宫,但是只有叶思文一天没走,他就一天不能入住。

待赵辉离开之后,叶思文拍了拍赵文昌的肩膀,问道:“老赵,我把你安排到吕宋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你不会在心里怪我吧?”

其实吧赵文昌留在吕宋也非叶思文所愿,他一共有两个谋士,一个杨云,一个赵文昌,而赵文昌的谋略之术,远在杨云之上,少了赵文昌这个得力助手,叶思文会很不习惯的。

可是叶思文也没办法,若是把杨云安排到波诡云谲的南洋,他会不放心的,在波诡云谲的南洋,只有鬼才赵文昌才能玩转。

面对叶思文的问题,赵文昌只是略微一笑,道:“侯爷让我管理吕宋,是对我的信任,我岂会有半点不愿之心,侯爷放心,我把吕宋建设成侯爷的大后方。”

提起这个,叶思文和赵文昌心照不宣的笑了笑,这是一个秘密,一个只有叶思文、杨云、赵文昌三人知道的秘密。

“我对你当然是放心的。”叶思文笑着说,“我会留下一个步兵团、一个骑兵团、一个炮兵团,还有一百艘战舰协助你统治吕宋,你以这些军事力量为根基,迅速在吕宋建立我们自己的军队,明白了吗?”

“当然没有问题!不过还有一个问题!”赵文昌有些为难的说,“整个吕宋,只有十来万华人,若是想大规模建立军队,恐怕只能招募吕宋当地的土著了,不过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用土著建立军队,我还是有些不放心。”

叶思文笑了笑,道:“老赵,这个你不用担心,等我会大明之后,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华人来到吕宋,改变吕宋的社会构成。”

“为何?”赵文昌不解的问。

叶思文道:“我会在大明境内组织移民,让大明的百姓来充实吕宋的人口。”

“移民!”赵文昌大惊,道:“侯爷,民乃国之根本,此举大明朝廷怕是不会同意吧!莫说当今圣上不会同意,恐怕你的父亲叶阁老也不会同意吧!”

叶思文有些无奈的说:“会的,到时候当今圣上会巴不得把这些人赶来吕宋的!”

“为什么?”赵文昌彻底被叶思文搞糊涂了。

“唉!”

叶思文叹了一口气,从办公桌上拿出一份公文,递给赵文昌,道:“老赵,你看看这份公文吧!看了你就什么都知道了。”

赵文昌有些疑惑的接过叶思文递来的公文,匆匆的看了一遍。

“真是一群混蛋!”

赵文昌看文公文,愤怒的把公文扔在桌子上,忍不住破口大骂,他向叶思文问道:“侯爷,朝廷开海禁之后,不是财源滚滚吗?西边大旱,为何没有全力赈灾,反而激起了民变?还有江南的赋税,自从侯爷整顿之后,江南的商税也呈直线增长,难道叶阁老也和其他官员一样,不顾百姓的死活吗?”

“老赵切莫生气!”叶思文淡淡的说,“这并不是陛下和内阁不作为的结果,其实北边大旱,陛下和内阁一共从户部的银库拨了四百万两银子赈灾,此外陛下还在内帑拨了一百万两银子用于赈灾,五百万两银子,不能算多,但是全部用于赈灾的话,绝对是够的。”

赵文昌有些不解的问道:“那为何北方还会流民四起?流贼乱窜?”

“贪腐!”

叶思文有些愤恨的说道:“朝廷拨款五百万两银子赈灾,不知道引来了多少贪官污吏的眼睛,这些贪官污吏,自顾自己中饱私囊,根本不顾国家的利益,他们不知道他们的愚蠢做法,不仅给帝国增添麻烦,同样也给他们自己增添了麻烦!”

“侯爷的意思,是要去西边平乱肃贪?”赵文昌皱着眉头问道。

叶思文点点头,道:“现在大明朝,能狠得下心整治这些贪官污吏的人只有我,就算皇帝陛下不派我去西边,我也会强烈要求的。”

“侯爷,我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赵文昌有些犹豫的说。

叶思文一挥手,道:“老赵,你我二人,有话但说无妨!”

“坐山观虎头!”赵文昌冷冷的说道,“侯爷回去,只需要治理好山东,其他的地方都不要管,就算陛下下旨让你去西边平叛,也要一慨不理,让朝廷和流贼互相消耗,朝廷和流贼孱弱之时,到时候,我也将吕宋的局势稳定下来,那时侯爷再兵出山东,则天下大势定矣。”

赵文昌一直在鼓动叶思文造反自立,出这样一个主意,倒不出叶思文的意料。

“老赵啊!”

叶思文给赵文昌打起了马虎眼,道:“你的主意是不错,不过你忘了,夺取天下,靠的不是武力,靠的是民心。”

其实到现在为止,叶思文还没有造反的打算,因为到现在为止,朱由检对他,对叶家都还不错,叶景父子俩位极人臣,自然不必说,父子俩的夫人都是诰命,连还是孩童的叶子明都有一个江南伯的爵位,每到重大节日,叶家的赏赐更是不少。

朱由检如此待叶家,叶思文真的找不到理由造反,他可不希望被大明的老百姓戳着脊梁骨骂。

“得民心者的天下!侯爷说得不错。”赵文昌点了点头,同意了叶思文的说法。

“你难道认为我这样聪明的人会巴巴的往西边的大泥潭跳吗?”

叶思文继续打着马虎眼,说道:“我此去西边,就是为了争取大明的民心,老百姓是最见不得小恩小惠的,只要我能帮助他们,到时候我们起兵争夺天下的时候,自然会得到老百姓的拥戴,再说了,我还准备用西边的流民来充实吕宋的华人人口,若是我不亲自去北边,这事肯定办不成。”

叶思文的做法,倒是更有道理,赵文昌向叶思文行礼,道:“侯爷高瞻远瞩,下官拍马难及!”

“好了,好了!”叶思文淡淡的笑了笑,道:“老赵你就不要拍马屁了,你快去准备吧!大年初一宋王就要登基,也是你出任宋国内阁首辅的日子,你可得风风光光的就职才是啊!”

赵文昌淡淡的笑了笑,道:“侯爷放心。”

却说赵辉回到家中,他的弟弟赵煜立刻迎了上去,问道:“大哥,登基的事情商量好了吗?”

昔日落魄的赵煜,马上就会成为宋国的皇亲,一个亲王的封号肯定是跑不了的,他现,他在可不要太得意哦!在马尼拉的大街上行走的时候,都觉得高人一头。

赵辉点点头,道“定好了,就在崇祯六年正月初一。”

“年号呢?”赵煜有些期待的问道。

“什么年号?”赵辉不解的问道。

赵煜有些得意的说道:“新皇登基,自然要有年号,大哥,你莫非把年号的事情忘了,不过还好,我已经为你想了一个年号,就叫‘天复’吧!上天要复我大宋,大哥,你说好不好?”

看着有些得意的赵煜,赵辉有些厌恶的挥挥手,道:“二弟,是谁告诉你是新皇登基的?是谁说要年号的?”

赵煜瞪大眼睛,问道:“难道不是吗?”

赵辉摇了摇头,道:“大明给我的封号是宋王,给你的封号是镇国公,至于年号,直接采用大明崇祯年号就是了。”

“怎么会这样?”赵煜睁大眼睛,颓然的坐在椅子上,他的亲王梦算是彻底的破灭了。

赵辉看着颓然的赵煜,无奈的说道:“傻二弟,你还真以为大明会在海外扶植一个宋国出来?我们现在得到的仅仅是一个称号而已,而且这个封号,都是叶侯爷为了控制吕宋而硬塞给我们的。”

“怎么说?”赵煜有些不解的问。

赵辉道:“掌控吕宋的倒是我们赵家的人,只不过不是我们两兄弟罢了,真正掌控吕宋的叶侯爷的谋士赵文昌,他将会出任宋国第一届内阁的内阁首辅,宋国的政治话语权和军权都在赵文昌的手里握着,我们只是几个……”

“大哥,我明白,我们是傀儡对吧!”赵煜有些愤恨的说,“这样的王,不做也罢!”

“现在我们也是骑虎难下了!”赵辉无奈的说,“其实我们早就该想到,叶侯爷花大价钱打下吕宋,岂会轻易送给我们?是我们幼稚了。”

“唉!”赵煜扼腕长叹,“想不到叶侯爷居然是如此奸诈的人!”

大明崇祯六年,宋国正式成立,宋国向大明称臣纳贡,赵辉被大明皇帝陛下敕封为宋王,他的弟弟赵煜被封为宋国镇国公,年号和大明一样。

宋王登基极其简单,由大明钦差叶思文宣旨册封,然后赵辉祭拜了明朝历代祖先和赵氏皇族的历代祖先,然后入住王宫(原马尼拉总督府),就算登基完成了。

宋王登基之后,任命同样是赵氏的赵文昌为内阁首辅,责令其组成内阁,行使治国权利。

赵文昌出任宋国的内阁首辅之后,开始着手组建内阁,在叶思文的授意下,宋国的内阁一共由十二名内阁大学士组成,成员大多是叶思文参谋团的人,镇国公赵煜也在内阁中占了一个位置,也算叶思文给了赵氏皇族一个面子。看首发无广告请到

第五十八章、第三个孩子降生

赵文昌组建好内阁之后,立刻开始着手组建宋国的政府体系。

在叶思文的授意下,赵文昌并没有把政府分成六个部门,而是把六部拆分,分成人事部、财政部、民政部、外交部、教育部、文化部、国防部、司法部、建设部、水利部、商业部、海事部十二大部门。

十二个部门,每部设正部长一名,副部长两名,次长四名,办事员若干,十二部直接向内阁负责。

在这十大部门之外,赵文昌又组建了御史台和大理寺,御史台行驶监察百官的权利,大理寺行使审判宋国所有人,并且给他们定罪的权利。

值得一说的是,宋国御史台的人员构成并不是由宋王任命或者由内阁首辅赵文昌任命,宋国御史台的官员都是由民间推选的士绅担任,他们的任务是监察百官贪污和内阁政令的正确与否。

而大理寺则相当于后世的最高法院,行使审判的权利,最高长官是大理寺卿,相当于后世的大法官,大理寺卿由宋王和内阁共同任命。

自此,宋国的三权分立正式形成,内阁行使立法权,十二部行使行政权,大理寺行使司法权,而独立于三权之外的御史台则实行检察权。

把宋国的政体设为三劝分立,也是叶思文有意为之的,他想把宋国建立成一个民主国家,若是这种模式成功了的话,大明本土的变革就会照着这个路子走。

在宋国的地方,采取的是省县乡的管理制度,一省设巡抚,下辖按察司、布政司、指挥使司三司,三司之外又设有乡绅监察团,乡绅监察团有直接向内阁上书的权利,主要职能是监察官员的行政能力和官吏的清廉。

有叶思文在背后支持,赵文昌仅仅用了一个月就把宋国的政体建立起来,各项政令有条不紊的实行,整个宋国出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待吕宋完全安定下来,也是叶思文离开的时候了,大明崇祯二月初二,叶思文带着一干将士开始返航。

半个月之前,威远军便开始有条不紊的撤退了,大部队早已经回国,现在跟随叶思文一起回国的,只有虎牙和龙牙两个特种兵大队和北洋舰队。

本来叶思文归国,宋国的国王及一干官员都要前来相送,但是叶思文却冰冷的拒绝了他们的请求,轻车简从,带着两个丽人登上了停靠在新汴京港口的远洋邮轮。

算算时间,宋娇马上就要生产了,乘坐颠簸高速的战舰不再合适,还是乘坐稳当一点的远洋邮轮合适。

本来叶思文让宋娇在吕宋把小孩生了再回大明,但是倔强的宋娇死活不愿意,她说她希望自己生孩子的时候叶思文能陪在她的身边。

叶思文拗不过宋娇,只得答应了宋娇的要求,带着她一同归国。

为了稳妥起见,跟随叶思文一起登船的,还有一大群稳婆、产婆,甚至还有两个奶妈,为的就是防止宋娇在船上生产,叶思文天天求神拜佛,祈求宋娇不要在船上生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