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步步生莲-第2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匡胤一听就急了,赶紧问道:“老楚,你说话不要没头没脑的,到底是怎么回事,你说清楚。你……你个老混蛋,你倒是说呀!”

楚昭辅扎撒着一蓬大胡子,瞪着一双绿豆眼,一脸无辜地道:“官家,是这么回事儿,咱们开封有百万人口,每日消耗米粮无数,得源源不绝从地方向开封输运粮草。以前,这些事儿都是副使罗公明打理,府库储粮但有不足,立即调集一批粮船抓紧运粮给补上。可是这事儿臣也不明白啊,这都好几个月了,下边的小吏也没人向臣禀报每日缺失的粮食有多少,所以也就没人调运粮食补充府库。平日运进京来的粮食都不够百姓们正常食用的,总要从府库里调济一部分,就这么吃啊吃啊,现在都吃空了好几座粮库了。”

一听这话赵匡胤和赵光义脸色都变了,他们是做大事的人,这些儿一直就有人给他们打理,他们再如何雄才大略、如何英明睿智,也不可能事无巨细一一过问,粮食问题一直解决的很好,从来就不是个问题,所以他们也压根没想到这方面会出问题,但是粮食有多重要,他们却不是不知道,一听楚昭辅说的如何凶险,他们如何不慌?

赵匡胤登时紧张地道:“现如今情形怎样了?”

楚昭辅道:“臣问过衙门里的计吏,这都好几个月没有储粮了,如果这么坐吃山空下去,到冬至的时候,整个开封就要粒米无存,大雪一下,无数百姓就要冻饿而死。如果从现在开始抓紧运粮……”

赵大赵二齐声问道:“那又怎样?”

楚昭辅想了想衙中计吏对他说的话,道:“刨除每日正常消耗的粮食,储入粮仓的粮食就可以供开封百姓们熬过这个寒冬了。”

赵大赵二齐齐松了口气,赵匡胤说道:“那就好,真是虚惊一场,你这个老楚啊,说话办事真是毛毛燥燥。”

楚昭辅咧咧嘴,小声说道:“官家,计吏对臣说,再过几日,雨水频繁,有的河段水位高,有的河段水位低,粮船易倾覆,这粮就不那么好运了。待到冬季,河水结冰,漕运就要完全停止,仅靠陆路的话,百十匹骡马所载运的粮食,都不及一船之粮……”

他的声音越说越小,赵匡胤狐疑地睨着他道:“这是甚么意思?”

楚昭辅讪讪地道:“这个意思……就是说……待到明年早春二月,河道枯浅,尚难运粮的时候,开封府的粮食就全吃光了,那时还是……还是要闹饥荒,饿死人的……”

“你个老匹夫!”赵匡胤当场暴走,抓起玉斧就扔了过去。赵匡胤急了喜欢拿镇纸把玩的玉斧砸人,朝中有好几个大臣被他打伤过,御案上的玉斧都换过好几个了,楚昭辅心里有数,赵匡胤刚一扬手,他就矮身蹲到地上了,那玉斧“呼”的一声从他头顶上飞了过去,只听殿外“哎哟”一声,也不知道是谁倒了霉。

“朕要杀了你,你这个老匹夫,朕把钱粮税赋统统交给你打理,你这个三司使是怎么当的?剑呢?把朕的剑取来,朕要一剑劈了这个老杀才!”

赵匡胤是真的急疯了,刚刚他还琢磨着要一统天下,做个旷世英主呢,这可倒好,一眨眼就从暴发户变成破落户了。赵光义一把抱住抓狂的大哥,向楚昭辅大吼道:“三司使大人,你可有什么应急之策么,快快说来,免得官家暴怒。”

楚昭辅从地上站起来,干巴巴地道:“官家,要想不闹饥荒,不饿死人,如今……如今只有一个办法了。”

赵匡胤顿时安静下来,半个身子都探到了龙书案外,急声问道:“甚么办法,快说,快说。”

“呃……现在要匆忙调集足够的船只,采买足够的粮食,在结冰封河之前运抵开封足够吃到明春恢复航运时的粮食,唯今只有一计,就是……就是……将各地准备调运岭南的粮食转运到开封来。”

赵匡胤咬牙切齿地吼道:“朕在岭南,兵马不过十万,那些粮草,能供给东京百万人口吃用吗?再说,朕把粮食都运来开封,朕在岭南的大军怎么办,你说!”

楚昭辅吓得一哆嗦,连忙辩解道:“官家,臣还没有说完呢。”

赵匡胤怒道:“你说,你说!”

楚昭辅咽口唾沫,又道:“官家,臣也知道准备运往岭南的粮食也不够汴梁食用的,何况正在岭南的大军也不能不管不顾啊。臣的意思是,将其中一部分运到汴梁,另一部分运去岭南,总不能让将士们连口饭都吃不上,不过……不过恐怕这伐汉之战就得取消了,潘美将军得在粮食吃光以前,把大军都带回来。”

赵匡胤闭了闭眼睛,有气无力地道:“那又怎么样呢,我的楚大人?好,就算朕依了你,让潘美带人回来,可他回了汴梁还是要吃朕的口粮,你运回来的这点粮食一点没糟践,还是全都落进了他们的肚子里。朕的开封府呢?朕的汴梁城呢?朕的百万子民怎么办?”

他说着说着又激动起来,楚昭辅赶紧道:“臣还有下言,这时候,就得用分军屯田之策了。”

赵匡胤一愣,奇道:“分军屯田,此话怎讲,你且细细道来。”

楚昭辅道:“要想捱到明年春汛,粮船再度入京,而不致饿死了百姓,只能分军屯田。潘将军那十万大军不能带回京城来了,得让他们就地解散,解甲归田,这样他们的口粮就由地方上解决,而不致吃用汴梁的存粮了。”

赵大赵二面面相觑,完全没想到这个天才竟然想得出如此天才的主意来。

楚昭辅见他们没有说话,只当自己想出的这个好主意合了上意,不由得精神一振,又道:“当然,留守开封的禁军还是太多,这些壮汉最是消耗粮食,也要裁减大部,让他们归家务农。同时,漕船、民船,但凡能够征用的船只全部启用,到江淮一带去采买运输粮食……”

他越说越是兴奋,两手食指往中间一并,自鸣得意地道:“如此二管齐下,臣可以保证,明年开春,汴梁城里不会饿死一个人。不知官家以为如何?”

“你……你你……你……”赵匡胤指着楚昭辅,连胡子都哆嗦起来,气的愣是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来。楚昭辅见了不禁害怕,他缩了缩脖子,可怜巴巴地道:“官家?”

赵匡胤好玄没背过气去,他抽了一口大气儿,这才戟指向外挥,大吼一声道:“你……出去!”

“啊?臣遵旨!”楚昭辅一见不妙,转身就跑。

“回来!”赵匡胤已气得语无伦次了,他铁青着脸色道:“你给朕听着,你是朝廷的三司使,这是你的份内之事。朕不会从岭南收兵、朕不会解散禁军,朕要开封百姓安然过冬,一个都不许饿死!如果办不到,朕就杀了你,给天下人一个交代,滚!”

楚昭辅骇得面如土色,当即抱头鼠窜。

第六卷 软红十丈,烟火人间 第046章 重任与谁赋?

“天下之间竟有这样的蠢人!”

望着楚昭辅狼狈退下的背影,赵匡胤难以置信地惊叹:“这样的蠢人,竟是我大宋的朝中鼎柱重臣!”

他气极而笑,望向赵光义道:“二哥,你可曾见过这样的蠢货?按照他的主意,那我可以把朝廷也裁减了,换上布衣回家务农了,真是……真是岂有此理!”

赵匡胤“啪”地一掌拍到御书案上,“砰”的一声响,案上的笔砚登时跳了起来,滚落了一地。

“大哥息怒,楚昭辅想不到办法,不代表别人就没有办法,依兄弟之见,此事未必就没有办法解决。”

赵匡胤苦笑:“办法!什么人有办法?难道从那瓦子勾拦里请一个藏术大师,使五鬼搬运之术给朕把粮运来么?”

赵光义心中一动,忽地想起了一直和他明争暗斗,在皇兄面前争风邀宠的老冤家赵普,便不动声色地道:“大哥,此事……可以让赵普拿拿主意啊。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也。虽说这事儿是三司使的事,但事关民生利害,三司使既然办不了,宰相便责无旁贷,赵普素来足智多谋,也许能想出好办法来也未可知。”

“这……”赵匡胤听了不禁有此作难。如今大宋政权、军权、财权三分,分别归属于中书院、枢密院和三司使三个衙门。现在的宰相已经不是古时候那种各项大权均操诸于一人之手的时候了,权力和职责都是泾渭分明,向来禁止各职司互相渗透、逾权,现在让他怎么下旨,着赵普去办此事?

再者,这事也正犯着他的忌讳。赵普如今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是中书院长、当朝宰相。而枢密院使李崇矩则是赵普的儿女亲家,这两个人把持着大宋一文一武两个权柄最重的衙门,彼此走动又十分密切,这已令他有些忌惮了,如果再让赵普去有了借口去管三司使的事,到那时,赵普俨然就是无冕之王了。

赵光义见他有些犹豫,心中了然,便笑道:“大哥误会兄弟的意思了,兄弟不是让大哥下旨,由赵普接手三司使的差使,兄弟是说,可以私下指点楚昭辅,让他去找赵普讨个主意,赵相足智多谋,说不定会有办法。”

“唔……也好……”赵匡胤双眉紧锁,沉重地点了下头:“从现在起,加紧运粮,能多运一分是一分。同时,这开封缺粮如何解决,一定要想出个解决的法儿出来。”

“是,那兄弟去追老楚,给他支支招了。”赵光义说罢,急急向外就走,唇角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大哥你一向视赵普为国之鼎柱,如汉之萧何,任他贪污索贿、专权擅断,因重其才,始终忍让。今儿我就叫你看看,这个公忠其表的赵则平能有甚么本事!”

“要是赵普也没有办法,那时该如何是好?汴梁百万人口啊……”一念及此,赵匡胤心乱如麻。

※   ※   ※

“大人你好偏心……”沈娆和文惜君跟在杨浩身后,幽幽怨怨、凄凄切切,就像两个欲求不满的深闺怨妇。

杨浩无奈地停住脚步,苦笑道:“我又怎么偏心啦?你们要剧本儿,我不是给了你们一个?喏喏喏,你们演的故事,这才刚演了一场,整个开封府就传开啦,文人士子、夫人小姐们,谁不在谈论呐,你们的名气可比以前高多了。“

”大人还说呐。“沈娆白了他一眼道:“娃娃姐和朵儿姑娘演的那出《白狐》,一个扮男,一个扮女,各自红透了半边天。可我们姐儿俩呢,央求了你半天,你给编了一出《红娘》……”

“《红娘》不好么?多红啊,你们俩个也是一个扮男,一个扮女,这一下子也火了。”

“是啊!”文惜君愤愤不平地道:“是火了,可是谁晓得是那小红娘火了,比张生、崔莺莺还要火啊。这出戏演完了,妙妙那黄毛小丫头一下子就爬到我们俩儿头顶上去了,大人你好偏心……”

沈娆狐疑地道:“大人,你对她这么卖力气,不会是……不会是那小丫头给了你什么甜头吧?”她一边问着,一边把自己本已挺拔高耸的双峰悄悄又突出了一些。

杨浩紧张地四下看看道:“别瞎说,谁得了她什么好处了?那个角色本来就是她合适嘛。”

“那大人就再编一出只适合我们两个人演的戏好不好?拜托啦……”沈娆和文惜君心意相通,一左一右不约而同地抱住了杨浩的胳膊摇来摇去,如今是六月天了,她们身上穿的可不多。胳膊隔着轻软的一层丝罗,贴在她们柔软而富有弹性的饱满胸膛上,两个活色生香的大美人这么一撒娇,那是何等媚力,杨浩登时有些心猿意马起来,连忙弃械投降道:“好好好,你们先放开我,这样子成何体统。你们说,要演悲剧还是喜剧?”

两个美人儿得意地一笑,齐声道:“悲剧!”

沈娆补充道:“奴家发现现在喜欢来看戏的夫人姑娘们越来越多,她们对悲剧的兴趣比喜剧大得多,越让她们哭得伤心的,她们越喜欢看。”

“也对,女人是水做的嘛,那就让她们哭个够好了。你们不要缠我,等我回头给你们讲个《梁祝》的故事,再加一段曲儿,你们自己润色补充一下,保证是一出催人泪下的好戏。”

两个姑娘大喜,齐齐地福身下去:“奴家谢过大官人。”

杨浩趁她们撒手,赶紧逃之夭夭。

快要受不了,如今整天在红颜脂粉堆里打转,不对,是如今整天有一堆红颜脂粉围着他打转,他的意志已经渐渐有些不易控制了。双修功法本来就是别辟蹊径强身健体的一种内丹气功,同时具有房中术的效果,它能令人意志坚定,能更好地享受性爱,而不是练了之后会清心寡欲。

它能强健体魄,壮腰健肾,其结果只能让性欲越来越强。现在就像一个大鼎炉,你在下边不断地添柴加强火力,鼎中自然滚沸,连骨头都能煮成了渣。那鼎盖沉重严密,此刻还不出其中的沸浪滚滚。可是若不及时疏导,等到它终于爆发的时候,那就坏了。

像杨浩这样整天在美人堆里混,却不能真个剑及覆及,再加上他勤练双修筑基功夫,心魔已是越来越强,这心魔可不是克服了一次就一劳永逸的了,它是随着念力、意志的增强而不断增强的,化精还虚的次数多了,如果不能及时疏导发泄,那就很容易走火入魔,难怪吕祖偌大年纪仍旧风流成性,原因就在于此。

“我现在离不开汴梁,听说唐家正往汴梁搬迁,也不知她们家的长辈都到了没有。我的信已派人给焰焰送了去,她要是走的快的话,这几天也该到汴梁了吧?”

杨浩想着,思及焰焰那美妙绝伦的“第二张脸”,登时心中一热,腹中也是一热:“我的焰焰小娘子啊,你家官人在汴梁城灭火,可我自己心里这捧熊熊欲焰,可只有等你来才能扑灭啊,你什么时候才出现在我面前呢?”

“哎哟!”他想着心事转过月亮门儿,正与迎面赶来的妙妙撞个满怀,妙妙撞在他的胸口上,鼻子登时一酸,大眼睛变得雾蒙蒙起来,她连忙闪身避过一边,揉着鼻子,用柔柔的鼻音儿谢罪道:“大人,妙妙走的莽撞,请大人恕罪。”

“恕什么罪啊,你风风火火的,这是去哪里?”

“是我家小姐让婢子请大人过去一趟。”

“哦,那一起走吧。”杨浩看了妙妙一眼,见她还是一身婢子装束。不禁笑道:“妙妙,你现在一举成名,也有资格让人侍候了,端茶递水这种事儿不用你再做了吧?”

妙妙抿抿嘴唇,轻轻嗯了一声却没有说话。

杨浩目光一闪,说道:“回头我跟朵儿说说,另寻个得力的丫环照料她,你么,也该有自己的闺阁和侍候的眼前人了。”

妙妙赶紧道:“别……大人,妙妙不……不用……”

“怎么?”

“婢子……婢子……”妙妙停住脚步,偷偷瞟他一眼,低下头道:“大人对婢子一意栽培,婢子感激莫名。不过,婢子……真的不喜欢这种日子,哪怕是做头牌、做行首,让人前呼后拥,穿最华丽的衣裳,戴最名贵的首饰。可是,见了不喜欢的人也要笑,不想对人说的话也要说,婢子觉得好累。”

“哦?”杨浩的眉尖不由挑了一挑,这是鸟雀攀上枝头做凤凰的大好机会,妙妙竟然不喜欢?

妙妙幽幽地道:“婢子喜欢……喜欢清静一些,就像以前,小姐酬答客人,妙妙就为小姐抚琴、伴舞,然后就回到自己那间小阁楼里,卸了装,打散了头发,洗去脸上脂粉,轻轻松松的一个人坐着,不用像小姐一样去苦苦记下今日见过客人的名字、身份,他们彼此的关系,有什么来历,不用像小姐一样苦苦去想明日要见什么样的人,该作怎样打扮、该说甚么话儿……妙妙……妙妙只要听小姐吩咐就好了,这些事儿全不用去想,很快活……”

杨浩痴痴地想:“妙妙的资质与相貌,做个婢子丫环也太亏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