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步步生莲-第6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队的一份子。

他在战斗中负了伤,肠子都流了出来。他在不支落马后,随手拔出佩刀,折断了冲到面前的一匹战马的前腿,使得马上的敌军掉了下来,然后,丁锋就顺势一刀砍下了这个敌人的脑袋。而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被他一刀杀死的人居然是辽国燕王韩匡嗣。

韩匡嗣,蓟州玉田人。其父韩知古六岁时被契丹人掳入契丹为奴,后做为家奴随女主人淳钦皇后陪嫁给了辽国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成为一名宫奴。其子韩匡嗣,自幼好医学,皇后待之如子,后来便一步登天,历任太祖庙详稳官、上京留守、南京留守,摄枢密使、西南面招讨使、晋昌军节度使等。

后来的辽国皇帝耶律贤体弱多病,而韩匡嗣医道高明,因此两人很早就建立了深厚的个人交情,同时耶律贤的皇后……咳……这个……就是与我国圣祖皇帝之间留下许多暧昧传说的辽国太后萧绰,曾经与韩匡嗣的儿子韩德让有过婚约,但是在德王谋反期间,伴驾随侍的韩德让为耶律贤挡过冷箭,并因此丧命,所以出于补偿的心理,再加上当时耶律贤也确实缺乏心腹,所以韩匡嗣被封为燕王。

我这里要特别说明一下,同学们,民间的传说都是由于停战协议签订后宋辽两国的密切往来,我国对辽国的经济援助,以及两国领袖的经常性会唔,使得一些好事者编造出来的谎言。我圣祖皇帝文成武德,泽被苍生,是绝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的,在宋辽两国的正史中,对于这些香艳的传说没有一点线索可以寻找验证,千金一笑楼还编写了许多有关圣祖与萧后的曲目表演传唱,这是误人子弟啊同学们,切勿把文艺当历史,千万不要受到这些野史传说的影响。

咳咳,好,我们说回正题,燕王韩匡嗣的意外死亡,使得该部辽军军心大乱,从而加速了辽军的溃败,从而使得整个战局迅速向我方倾斜,使得我军以较小的伤亡代价换取了一场大胜。同学们,战场上瞬息万变,不到最后一刻不可轻言胜败,一个小人物、一件小事、一个意外,都可能彻底改变战局。

是役,韩匡嗣殁,萧关断臂被俘,萧挞凛轻重伤势数十处,所部主力或杀或俘,歼灭近七成,可以称得上是完胜了,但是宋军仍不依不饶,萧挞凛率本部残兵败将脱离战斗,依靠仍滞留在战场上竭死战斗的士兵争取的宝贵时间迅速后撤,但是童羽阴魂不散,紧追不舍。

辽军撤出数十里,来到一处小山,名叫羊角山,以居高临下的优势仍有难敌宋军的急攻,童羽毫无惧色,率部登山仰攻,一场血战,迫使辽军放弃羊角山,继续撤退,一日之间,四易防御阵地,而童羽则始终咬紧了他们,战斗之激烈,从童羽累死三匹战马,换骑四次继续冲锋陷阵便可见一斑。

最后,萧挞凛只率三百余骑从山谷中逃脱,所部为掩护主将脱身,全部做了宋军的俘虏。萧挞凛率三百余骑残兵败将逃回幽州,萧绰闻讯如五雷轰顶,这支骑兵主力的全军覆没,对辽军士气的打击是重大的,如果说前次小唐河一战杨浩重挫耶律休哥,和耶律休哥在高梁河大败赵光义一样,都有取巧的成分在内,还不那么叫人服气的话,这次两军骑兵主力的遭遇战,却是一刀一枪的真功夫。

这一战,辽军仍然是完败、惨败,辽军引以为傲的骑射再也不是克制汉人的利器,辽军上下悲观的气氛之重可想而知。

屋漏恰逢连阴雨,船破偏遇迎头风,就在人心惶惶、上下不安的时候,杨浩率主力部队日夜兼程,终于赶到了幽州城下,抢在许多赶来幽州赴援的辽军之前,再度兵困幽州城,再度形成了与赵光义当初那一幕完全相似的场面:宋军围城,援军围宋军。

可这一回,宋军还会重蹈败辙吗?

杨浩用了和赵光义前期几乎完全一致的招式,他想为前番宋军的失败找回这个场子。

大军团团围城,迅速扎下营寨,杨浩亲自巡阅三军,安排谍报、通讯、集结、部署、逆袭、阻截,以及鸦重、粮草、军医、后勤……

幽州城头,萧绰也在亲自巡阅三军,鼓舞士气。一领靛蓝色盘领窄袖长袍,外罩细鳞锁子甲,胸前一方亮闪闪的护心宝镜,兜攀及护项上饰着纯白色的银狐毛,头顶银盔上一束长长的雉羽飘扬,衬得萧太后明眸皓齿,月貌花容。

在她左侧,随着一员虎将,星眸朗目,气宇轩昂,正是辽国大于越耶律休哥。巡视到东城,萧绰停下了脚步,扶着箭垛向城下望去,十里连营,旌旗猎猎,人喊马嘶,一片喧器。

忽然,萧绰的目光被一样东西吸引了。黄罗伞盖,那是皇帝的仪仗,杨浩,在那黄罗伞盖下面,一定就是杨浩,萧绰的一口银牙立即咬紧,眉心一点嫣红,明媚如水玉观音的俏脸上,登时笼起一片腾腾杀气。

城下的黄罗伞盖忽然也停下了,远远地可以看见一个银盔银甲的将领慢慢自黄罗伞盖下走出,向前走了几步,站定脚步,向城头的凤摺罗伞望来。

彼此相距太远,看不清五官眉目,可是两个人似乎都看清了对方的模样,就这样久久地凝视着那一线人影,似乎双方无数的将士都感觉到了彼此君主的这场无形的交锋,整个战场上忽然都静了下来,只有呼啸的风,卷动大旗,还有那不识趣的马儿,偶尔长嘶几声。

两道目光越过军营、越过战壕、越过城墙,交织着,流动着,对视许久,萧绰忽然抽手,手中攥紧箭垛上一蓬冰雪,大步反身走去。

“与君决绝,唯战而已,再无一句话好说!”

第十六卷 婀娜我自痴 第024章 四面汉歌

战争,因利益而起。

当幽州城下的战争如火如荼的时候,辽国上京另一幕为了利誉的战争打响了。

“大事若成,尔等皆有从龙开国之功,韩匡嗣一介宫奴,最后可官至燕王,我耶律留礼寿非吝啬之人,在场众,皆有封赏。称王还是称侯,就看你们能为本世子立下多大的功劳啦。”

留礼寿府中,留礼寿激动的满面通红,兴冲冲地向召集起来的百余心腹家将慷慨陈辞,做着最后的战前动员令。一旁,王冠宇顶盔挂甲,威风八面。

耶律留礼寿好不容易结束了演说,向王冠宇道:“王将军,请。”

王冠宇矜持地点了点头,踏前一步,沉声道:“今日的计划是这样的,马军指挥使程天浩负责攻打上京留守除窒的衙门,斩杀除室,夺取兵符,控制留守上京的宫卫军,步军指挥使苟恶唯负责控制那支两千人的宫廷女卫……”

苟恶唯一听喜上眉梢,宫廷女卫两千女兵,俱都是萧太后的亲信,这些女兵大多年轻俊俏,以他虎狼之兵,这一战下来,不知要抢多少美娇娘回去,别的封赏且不说,光是这一条,麾下的兵将还不嗷嗷叫着往前冲?苟恶唯一面紧张地盘算着:“我也不要太多,从中鳞选三十个……不!五十个美人儿就行了,贪多嚼不烂,其他的就可着儿郎们享用罢了。”一面躬身领命。

王冠宇又道:“副都指挥使李剑白和汉军都虞侯尉迟风和周羿正在军中控制全军,此刻并未前来,不过该做的事我已吩咐下去,副都指挥使李剑白领兵攻打皇宫,一定要把宫室控制在手中,汉军都虞俣尉迟风和周羿负责控制攻占北城和西城,至于南城和东城……”

王冠宇微微一笑:“南城和东城本就在我所部的控制之下,倒无需多虑了。我还要说明一下的是,白甘部一些人马也会参与行动,他们负责事发时在城中各处制造混乱,随意攻打各处府衙,到处点火滋扰,混淆市面,世子联络的一些权贵大臣的部族也会在外线行动,迅速向上京集结,而室韦和女真,也会同时出兵,吸引边关诸兵,勿使其回援上京。诸位,我等于内部杀他个措手不及,东、南、西三路有宋军牵制,东北与北方有女真和室韦呼应,大事可成矣。”

“大人,我们需要做什么?”

一个留礼寿的心腹家将手握大刀,气势汹汹地问。

留礼寿站出来道:“尔等随本世子攻打天牢,却出王爷,然后迅速赶往皇宫,裹挟留守上京的皇室、宗亲、支武百官,扶我父王登基。

一众心腹喜形于色,轰然应诺。留礼寿与王冠宇对视一眼,把大手一挥,喝道:“出发!”

耶律留礼寿集合百十名家将,随同上京汉军都指挥使王冠宇的千余名亲兵扑向天牢的时候,城中各处已经发动,到处一片喊杀之声,守卫天牢的只是一些狱吏狱卒,他们也听到了城中各处传来的厮杀声,却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正在惶惶不安的时候,留礼寿和王冠宇领兵杀至,这些守卫天牢的狱卒哪有可能同正规军抗衡,天牢被迅速攻破了,留礼寿和王冠宇留下一部分军兵守门,迅速向里边杀去。

他们不但要把宋王放出来,还要把关押在里面的所有人都放出来,这些人势必会成为新政权的坚决拥护者。

甬道深深,留礼寿心念父亲,快步如飞,两边牢房内的犯人已经发觉有异,一个个兴奋地拍打着牢门,兴奋之中也不知大呼小叫些什么。王冠宇紧随他的身衅,心中也是怦怦乱跳。既要拥立宋王为帝,当然要把宋王救出来,这件事的确重大,不过他主动请缨来救宋王,却还有一层不足为外人道的理由。

攻打皇宫的副都指挥李剑白想必可以中饱私囊,掳得许多奇珍异宝,攻打女军的苟恶唯或许会艳福不浅,可这些怎比得了救驾之功,虽说他的功劳已经跑不了了,可是亲自出现在身陷囹圄的宋王面前,无疑会在宋王心中留下最深的印象,他这一生仕途,将是一马平川了。

正行进间,后面突又传出喊杀声,留礼寿和王冠宇浑未在意,只道是残余的狱卒在负隅顽抗。但是马上就有人急急追来,老远就嘶声大吼:“世子,大将军,大事不好啦,外面……外面有大批宫卫兵马,有……有……”

留礼寿和王冠宇大惊止步,扭头看去,只见那家将急急跑到面前一跤跌到地上,背上,插着三枝利箭,背深半尺,亏得他还能挣扎着跑出这么远。

留礼寿和王冠宇对视一眼,顾不得再往大牢最深救下宋王,立即卒人返身飞奔而去。

天牢门口,一个个杀气腾腾的辽国宫卫禁军已将守御在门口的反军杀散,一位将军提着血淋淋的大刀,从甬道中慢慢向门口走去,血一滴一滴地落在地上,吧嗒作响。在他旁边,是一个脑袋奇大的矮胖子,矮胖子手里提着一大串钥走过去,“喀嚓”一声,镇上一道沉重的铁门,然后是第二道门户,第三道门户,最后到了大门前,在墙角摆弄一阵,“轰隆隆”一声巨响,一道铁栅栏从天而降,牢牢地卡住了门口,那铁栅栏一根根足有手腕粗细,重逾千斤。

“将军,这下就妥了,就算他们真是一群狮虎,也休想冲出来了,除非他们变成苍蝇。”

大头狱头儿笑嘻嘻地道,那位面容冷峻,不苟言笑的将军牵了牵嘀角,说道:“好,等太后回京,封赏下来,必有你的好处!”

大头陪笑道:“这都是将军大人的功劳,小的不敢贪功。”

那冷面将军嘉许地拍拍他的肩膀,缓缓扭头望去,只见留礼寿和王冠宇隔着四道门户,脸色苍白地站在那儿,双手紧抓拦杆,嘶声大叫:“怎么回事?怎么回事?”

冷面将军冷笑一声,扬声道:“奉上京留守除室大人命令,缉捕反叛,尔等……就好好待在里边吧。”

“不可能,除室怎么会未卜先知?他怎还有这么多兵马可以调动?

王冠宇脸色苍白,疯狂地大叫,冷笑面将嘿了一声,双手一背,仰面望天道:“这个嘛,你该感谢你的副都指使才是,你道太后在你身边便全无一个心腹,对你便如此放心吗?”

“李剑白?竟是李剑白那狗贼害我!”

王冠宇嘶声大叫,抽出长刀狠狠一臂,“铿”地一声响,火花溅起,长刀硬声而断,铁门纹丝没动,冷面将军把手一摆,喝道:“放箭!”

“嗖嗖嗖……”一枝枝利箭射去,牢里边的叛军丢下一地狼狈东躲西藏,登时再也没了嚣张气焰。

上京的叛乱成了一场闹剧,副都指军使李剑白是萧绰摆在王冠宇这位汉军统领身边的内间,整个谋反计划完全曝光,虽说上京留守除室手中兵力有限,也来不及通知萧绰,再调兵来,可是凭着先知先觉的本领,又有李剑白为内应,还是迅速扑灭了这场叛乱,上京城又是一番血腥屠杀,除了一开始汉军先行发动,占了少许上风,紧接着便是宫卫军一面倒的屠杀了。

尤其是那两干女兵,一个个都是娇滴滴的大姑娘,可杀起人来毫不手软,比男人还凶,苟恶唯兴冲冲一头扑进空营,先是四下火起,紧接着万苦齐发,然后两千头母老虎一拥而出,把苟恶唯及其一众亲信厮咬得碴都没剩。

叛乱成功了一半,上京城内的行动虽然被迅速平息了,但是室韦与女真还是及时发兵了,只不过有了除室事先的提醒,他们的行动没有收到奇兵之效,与此同时,上京的震荡虽然平息的迅速,但是由留礼寿亲自联络的,因为宋辽战事而对萧绰捕权不满或想富贵险中求的权贵发动的部族军叛乱却轰轰烈烈地闹腾起来。

如今上京地面兵力空虚,这本该很容易平息的叛乱,竟然错过了扑灭他们的最佳时机,使得他们坐大起耒,本就人心不安的大辽腹心之地陷入了一场大动荡中。

此时,数十艘海船已自宋国山东东路海湾出海,在隶属辽国东京辽阳府管辖,宋国称之三山浦、辽国称之为大蛎湾的大连海港登陆,大军集结,向Ar。力严重空虚的辽阳府进逼过去……

※   ※   ※

燕云十六州,自杨浩一路攻来,瀛州(河北河间)、莫州(河北任丘)、涿州(河北涿州)已先后落入宋军手中,杨浩兵围幽州城(今北京市)后,先与外围援军大战几场,逼迫援军后,派兵卡住了几处通往幽州的交通要道,这一点恰是赵光义当初没有做的。

赵光义欲效仿李世民围城打援,却比李世民信心更足,当初李世民攻打洛阳王世充,先清理了洛阳的周边州县,占据了援军通行的必经之路,又用了一年时间,才逼得王世充走投无路,只得素服率其太子、群臣两千余人开城投降,而赵光义忽视了对周围关隘的把守,任由辽国援军进退,终于在高梁河一战中计大败。

前车之鉴,宋军卷土重来岂会再蹈覆散,杨浩一到幽州城下,对幽州围而不打,首先一件事,就是清理外围州县,占据几处战略要地,以少量兵力,凭借险关绝隘,阻援军于外,根本不让他们靠近幽州城下,幽州守军连援军的一点影子也看不到,这对他们坚守的信心打击之重可想而知。

随即,刘廷让和童羽押运攻城器械赶到,再加上军中工匠已经赶制出来的一部分器具,已经足以发动攻城战,杨浩这才正式开始对幽州用兵。

此时,寒冬降临,朔风呼啸,大雪纷飞,一片苍茫。

由于瀛、莫、涿三州已落入宋军手中,又大量启用雪撬冰撬运输,粮草供给不成问题,严寒的天气虽然难耐,但是宋军主力是由河南兵、河北兵及河西兵组成,也能耐得寒冷,而且宋军日夜攻城,城中守军只能时刻坚守在城头上,并不比宋军舒服,彼此都很艰苦,倒还耐得住。

新年,宋国国君杨浩是在前敌大营中度过的,围城两月有余,过了“放偷节”,杨浩便开始分兵攻打顺叫(今北京顺义)和檀州(北京密云)、蓟州(河北蓟县),步卒攻城,骑兵截袭援军,历时一月有余,顺州、檀州和蓟州相继易手,落入宋国手中,至此,分布在太行山东西两侧的蒸云十六州中,地势最为险要最具战略价值的东七州,已有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