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阳光大宋-第2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呵呵,正是这话。随同永兴军捷报同时传来的,还有元昊的降表。莱公。烦你说一说吧。”赵祯很客气地对寇准说。寇准虽然身体不好,但是遇到今天这种大场面,还是要撑着出场的,听官家吩咐,就出来把元昊的意思介绍了一番。

乘众人还在琢磨元昊言辞的空隙,赵祯先开言道:“元昊此贼。惯无信誉,弑父奸母,毫无人伦,朕不欲让他投降归附,欲命王元辅一举歼之!”刚才他还笑呵呵的,说道这事儿,马上换了面孔。威严冷酷,决心甚大。

这个表情要从头说起,昨天两人计较时候,梁丰就告诉他,你得先表态,亮出你的意思。赵祯愕然问,朝会不就是让他们发言么,朕要是先说了。万一他们不依,岂不丢脸?

梁丰笑骂他,丢什么脸啊,你是老大,皇上啊,你的态度和决心是一切事情成功的基础。这事儿你既然已经下了决心,就该在会上把调子定下来。我说。你别看满朝文武动不动就跟你抬杠,好像人人都耿直得不得了似的,其实有很多时候,人家是号不准你的脉搏。只好先把自己意见说出来。然后为了个名声,和你硬撑几下罢了。现在他们知道了你的意思,自然有许多墙头草会打主意,赞成你的意见,那时候,反对的人就少了一大片,再收拾就好办了!

赵祯有些郁闷,敢情这朝廷里君子恁少?不像话啊,朕要的是敢于为国为民直言进谏之人,这些小人要来干嘛?早晚清理出去。

梁丰笑他犯了左倾幼稚的毛病,水至清则无鱼,要真把这些小人清理了,满朝都是跟你抬杠的,你能好受得了?

赵祯想想也是,只好听从他的主意,用在这里。

还别说,这招真管用,起码就有十几个大臣拥护领导的最高决策,觉得这厮该杀,最好砍了脑袋拎回朝里来,大家蹴一回鞠。

不过这些,都是些散兵游勇,属于朝廷里的无党派人士,声音还是有限。

“官家,臣不敢苟同!”姜遵说话了。

“你说你说。”

“西北荒芜,大片沙土,又多是党项羌族,就算杀了一个元昊,也难免其族人从中作乱,与我朝为敌。自太宗皇帝以降,就是以夷制夷,钳其食货,控其交通,制其榷市,让其不至壮大威胁我朝,由是双方太平。若为一时之快,杀了元昊,那时候他的余党作乱,我朝步兵素难深入沙漠,岂不更眼睁睁望着他们为祸天下?故而老臣谏议官家,此议不可取!”

“对对对,还是姜大人稳妥!”他后面就有大批的声音出来说道。

姜遵又接着说:“何况今日图一时之快,到时候也是百姓受涂炭之苦,莫如就依这厮,封他一个虚衔,拘束于他。相信他经历此番我朝天威,再也不敢起觊觎之心,定会安分守己,仰我天朝!”

梁丰默默听他说话,心里冷笑,这老儿就是个太白金星。你不看老子的书,不知道孙猴子早晚还是要大闹天宫的么?他心里这么想,不知不觉就把自己比作了托塔天王。

“从式此言,老夫以为不可。方才官家都已名言,元昊这厮实在人伦丧尽,毫无信用可言。这样人的话岂能相信?他不过是因为此番被围,料难脱身,妄图诈降,以图东山再起罢了。他父子历来狡诈,人所尽知,从式莫作此迂腐之语!”寇准毫不客气说道。

姜遵别人都敢惹,就是这位老宰相有些怵头,被当面抢白,翻着白眼说不出话来。

“莱公久掌枢府,自然知道此中轻重。请教莱公,若杀了元昊一人,党项大乱,如何处置?”桑慥看到姜遵被压制,气不过就出头相帮。

“彼酋一灭,乌合之众自不足虑!”寇准简直懒得理他。

“那么,空出偌大地方,若是黑水国、北辽甚至吐蕃都起觊觎之心,又当如何是好?”桑慥不在乎他的态度,逼问一句。

寇准冷笑道:“吐蕃如今臣服我朝,此番围元昊,立了大功,岂会另起二心?他唃厮啰不知道能有今时今日,全是我朝支持的结果么?”

“那么北辽呢?”桑慥还是不放过。

“北辽未必敢来。”说道北辽,其实寇准底气也不怎么壮了,毕竟被人家威胁了几十年,连睡觉都要睁一只眼。要是话说得太大,自己都不好意思。

“是未必敢来,还是一定不敢来?”桑慥抓住这个漏洞,双眼瞪得大大的,一定要老头说出个结果。老头本来年纪大了身体不好,今天是强拖病体上阵的,被他接二连三地追问,脑子已经有些慢了,陷入沉思之中。

赵祯心里有些发急,一个劲地朝梁丰这边看,那意思在暗示他,嘿,该你说话了啊。谁知梁丰两眼翻天,不知在琢磨什么,对赵祯的眼神假装不见。

其实他是在等,在等王曾等人的态度。东府到现在一句话也没说,人家才是文官最大的后台,没表态,自己怎么能先说话?吵架这事儿,一般来说,除非是骂街,大家只凭声音大语言下流。若是讲道理,还是后发制人的好。

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出来说话了,一出来气就粗:“列位大人,你们不经阵仗,不知西北情形。元昊惯会用兵,来去如风,行踪难料。这一回说句老实话,实在打得侥幸。若让他跑脱,怕是再没有第二次了。而且他心性残暴,为人阴戾,吃了这一次亏,定要报复。那时候我朝才是真正的头痛!”

大家好像都没注意,居然有军方的人带头发言,发言人就是石元孙!

靠,啥时候议论朝廷大事,一个丘八都可以胡乱说话了?

讲起来宋朝武将真的可怜,开会是要列席的,列席是不能说话的。虽然没有规定不许说,但是因为长期被文官瞧不起,时间长了,让他说也不敢说了。如果回到历史轨道,王德用是要做枢密使的,狄青也是要做枢密使的,可是每一次都要被挤兑出屎来才肯罢休。何况他一个石元孙乎?

“石殿帅,请勿打岔。本官是在问,到底敢不敢保证北辽不会乘机进犯我朝?你能回答么?”要讲品级,桑慥可差着石元孙这位殿前步军都指挥使好几级,可是人家是文官,考过进士的,就可以这么跟老石讲话。

石元孙恨不得老拳送上这厮,可是没这胆子,只好老实回答:“不敢保证!”

“哈哈哈,那你说个啥劲?有甚见识,在此卖弄?”文臣们讪笑起来。石元孙涨红了面皮。

“官家,臣也附议姜从式和桑诚之之言,留下一个元昊好生怀柔羁縻,总比被强敌环伺的好!”王曾左右思考半天,还是决定支持文官。他是从大局考虑,觉得杀了李元昊固然痛快,但是被耶律家盯上就很不妙。两害相权取其轻吧。

文官们一时间精神大振,看看吧,连首相都支持了,还有什么说的?刚才那几个一听官家定调子就慌乱支持的,都有些后悔自己,咋嘴这么快涅?

第四百七十七章 不可沽名学霸王

赵祯的决心被左一言,右一语动摇了,脸上开始露出犹豫的表情:“王相,你也以为元昊不可诛么?”没办法的事,第一,他从来都是个耳根软;第二,他不停地暗示梁丰发话,梁丰就是不吭声。反倒让他误会,这厮是不是也后悔了?第三,王曾是他的老师,一向对大局把握很好,老师这么笃定,那么基本可以确定,饶了李元昊一条狗命,利大于弊!

“正是!”王曾其实也有些惋惜,他千年是准备在西北干一场的,只是万事俱备自己就被调回,白白错过一次机会。内心来说,他真的巴不得扩大战果。

“官家,元昊不可不诛!”

一个声音飘到赵祯耳中,仿佛有魔力一般,赵祯脸上马上浮现红润和光华:“哦?梁卿也有话么,快讲!”那种急迫和期待,连王曾听了,都有两分醋意。

“臣方才仔细听了各位大人相公之言,综合比较了一下,还是觉得元昊当诛!”梁丰使劲挤出人群,打躬说道。刚才他一说话,就有人马上不高兴了,看他要出列,几个体面的大人竟顾不上风度,干脆牢牢把他堵住,要不是这厮年轻力壮,估计还真要被挤出翔来。

他一边说话,一边脚尖踮地轻轻扭动,把差点踩掉的靴子重新穿好,却没忘了回头瞪一眼那几个缺德冒烟的二货。

“哼哼,梁大人伶牙俐齿,下官等是领教过的,不知这次,又有什么天花乱坠?”桑慥忍不住讽刺道。

“呵呵,天花是病,下官可不敢给桑大人雪上加霜。”梁丰嬉皮笑脸说道。正巧桑慥脸上还真出过一回水痘,不多,但还是有几颗细小的麻子。下面人一听,连同他最好的文官都忍不住扑哧笑出声来。桑慥登时老脸通红。差点就扑了上去。

“梁大人,此是朝堂,请贵重些才是,莫要逞口舌之利!”孔道辅果然是君子,严肃地批评他。

“是,下官失言,过后自请责罚。咱们回到正题。这元昊么,真的该杀!”他忽然换了口气,恶狠狠骂道。

“请赐教!”

“第一,弑父奸母,禽兽不如,该不该杀?”梁丰盯着孔道辅和桑慥问。两人犹豫了一下。勉强点头:“该!”

“第二,藐视圣朝,妄自尊大,自称帝君,挑衅大宋。该不该杀?”

“也该,可是”

梁丰不容二人说话,立刻摆手打断道:“第三。先许大宋,后降北辽。两边加封,左右逢源,似此双姓家奴,该不该杀?”

百官都不说话了。

“第四,来去如风,用兵如神,诡诈多端。纵横西北。似此祸胎,盖之百年而未曾见者,数年来一直是我朝心腹大患,该不该杀?”

“你让我们说几句行不行?”桑慥实在忍不住了,干脆要打断他道。

“不行,刚才是你们问我,我老实回答。岂能不让我把话说完?”梁丰威风凛凛说道:“这四条,是杀他的理由。下面,我说说杀他的好处!”

“呵呵,还有好处?”赵祯真心笑了。

“第一。党项拢共部落十数个,全凭这厮一己之力,统一平夏。若其一死,则平夏四分五裂,二十年内,再难生出如他一般人物能恢复元气,我朝计算不占其全境,岂非也轻省许多?第二,莫看平夏貌似荒漠一片,却不知其骆驼、马匹、牛羊、青盐,正是我朝所需,其地底更不知暗藏矿产几何,若能拿下,我朝可立享其利上百年。这么划算的买卖,岂能不做?”

“哼哼,梁大人太一厢情愿了吧?能不能先把北辽抵住啊?”姜遵忍不住出言讥讽道。

“嘿嘿,下官正是要说这个。辽朝一直对我朝垂涎三尺,虎视眈眈。碍着当年先帝御驾亲征,莱公逼其结下澶渊之盟,才得太平数十年(说到此,寇准老脸有些得意)。可是现在情形已经不同,他北辽虽然暂时不敢撕毁条款,但却早早与元昊私通款曲,还有和亲之举。这时候让元昊走脱,等他这种戾气小人气愤难平,回去结了铁盟再来报仇。两路相攻,姜大人,难道你又抵挡得住么?”

他这话一说,众人马上心道,是啊,这厮说的,的确有几分道理。到时候这不是给北辽一个口实,欺负了他们亲家,好上门找茬么?姜遵一时愣住。

“我朝中华正统,敦睦友邻,崇尚和平。这些自不待说,但是,若一味忍让求全,却更叫人看得轻贱了。他李元昊祖孙就是个例子,对他越好,他反心越强,越觉得咱们好欺负。北辽也是如此,虽说兄弟修好,可是他们动不动就炫耀武力,摆出一副要欺负咱们的样子。各位,今天这个大胜仗一大,让他们知道我天朝的威风,知道我人才济济,兵精粮足,上下齐心严阵以待。哼哼,便是再有破天的胆子,难道还不掂量掂量的说?咱们不爱欺负人,但是却也不能让人给欺负了!”

大宋开国七十余年间,每次北辽挑衅,或要挟土地,或敲诈岁币,最后终于是大宋屈服,总要给点好处与人。虽然九牛一毛换来安稳,但是这种屈辱的感觉还是常常在大宋君臣的心中不停地撞击着。梁丰的话,让他们怦然心动,是啊,你要是强大一些,难道还怕人家威胁么?

“第二个好处,黄河百害,唯富一套。咱们收复平夏,河套大半都在我掌握之中。人家吐蕃对我朝忠心耿耿,若是委派唃厮啰与我大宋共治,河套之利则尽归我朝所有,又可以北望草原,东接燕云,呵呵,怕是太祖太宗当年之憾,要在咱们手里实现,也未可知!”

这又是一块痒初。从太祖赵匡胤以来,大宋君臣尝尽了无险可守,任人欺负的局面。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石敬瑭向北辽尽现燕云十六州,中原从此失去地利。也成了广大的文官武将心中永远的痛。赵匡胤到死,念念不忘的还是收复燕云。当年太宗皇帝逞能,想比哥哥的表现好,强行攻打幽燕,最后还是铩羽而归。

照梁丰的说法,要是打下党项,收复平夏,那么对威胁北辽,收复幽燕,就又多了一个非常牢靠的根据地,到时候,怕是要看咱们脸色的就是北辽了!

说道此处,人人脸上均有兴奋之色。其中为最的,自然是赵祯。他是老板啊,他要考虑的永远只有两件事,一是生存,二是发展。现在如此好的机会,能让自己又在列祖列宗的梦想中向前走一大步。就算不能真的收复燕云,但也足以面对后世了!

想到此处,根据梁丰对他的观察发现,人类已经无法组织赵祯要消灭平夏的决心了。

“官家、列位大人,这些理由和好处,不知还够不够咱们君臣一心,壮一回胆色,做一次大事?”梁丰说完,假装出一副心平气和,毫不得意的神色,自己退在一旁不再说话。

“够了!”赵祯再也忍不住,干脆接嘴道:“梁卿言之有理,朕欲纳之!”

主战派虽少,却是人人振奋,摩拳擦掌起来。这时候主和派虽多,但都有些摇摆不定。只有几个比较坚定的,心里还是不死心,眼巴巴望着王曾,希望他能再对赵祯进言几句。但王曾刚才说话,本来就是凭自己的大局观,其实内心深处已经深深认同梁丰的话,哪里还会讲啥?倒是吕夷简颇为欣赏梁丰的言辞,见赵祯的态度,就也回身对赵祯躬身道:“臣附议梁玉田之言!”

“臣也附议!”丁谓说道。

呵呵,大事定矣!

孔道辅还是觉得不行,仍然犹犹豫豫地出来上奏:“官家,臣最后一言,请思之!”

“唉,你他娘的到底还要说啥啊!”赵祯心里烦躁道。脸上还只有笑着说:“孔卿讲来。”

“元昊降表以下,其声爷哀。我中华素来以德服人,从未对投降之人下过手啊。官家图一时之快,却不免为后世所讥垢之!”

“你这是妇人之仁!”

“对啊,对元昊这样禽兽不如之人,难道还要让他翻身么?”

“孔延鲁迂腐之极!”

主战派开始抬头,群情激愤地攻击孔道辅来。

“那也不能让人说咱们不教而诛啊,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岂非更显得咱们堂皇正大,四夷宾服呢?”

主和派还是不肯轻易低头。

赵祯想发怒,想骂街,想杀人,可还是不敢。他们家不能杀讲话的读书人,只好又眼睁睁看着刚刚已经形成的良好局面,重新快要陷入混乱。

“呵呵,孔大人果然仁心,下官佩服!”梁丰干咳一声出来。别人立马就没了声音,要看看他怎么说。

“不过呢,这个事情,说到这里,还是请官家圣断吧。官家,臣在别处听得两句诗,觉得颇有道理,献于官家,官家思之!”梁丰却不再看孔道辅,直接对赵祯说道。

“哪两句诗?”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第四百七十八章 琴挑

今天好生谢谢“玩火的猪”、“贪吃小熊”、“乱摆”几位的月票。欢迎来到阅读扇子实在却之不恭,受之有愧啊!而且,还要谢谢几位连同其他朋友对书《蝶官》的大力支持!扇子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