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国战1915-第1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不管怎么也,宜宾军械所生产出来的步枪弹,多多少少算是减轻了新37师日后的后勤压力。

除了宜宾军械所之外,孙建业开拟定了在宜宾开办钢铁产业,只不过这个计划比较庞大,落实起来可不是一天两天的时间,所以到目前还是处于筹备当中。

贺国光是一个高材生,在商业方面自然要更有头脑一些。在短短十多天的时间,徐邵文、郝劭光、夏国桢和孙建业他们都把大中型的产业建立起来了,可是无论是码头、煤场还是军械所、钢铁厂,要在短期内投入运行都是不可能的。

现在宜宾这边经过了大战,人气大跌,人口也流失了很多。很明显徐邵文号召兴办实业,就是为了安顿民生问题,那么当务之急的任务可不是树立多少多少的大产业、大公司,而应该是以流离失所的老百姓能最快接受、最能解决问题的轻小型产业为主。

他几乎没有开办什么新产业,而且直接用廉价收购了两间因为战乱快倒闭的纺织厂、一家食品加工厂和十多间小商铺子。

贺国光把纺织厂和食品加工厂统一规划在名为国光实业公司的旗下,几乎在收购这些产业的第三天,就开始招聘工人、采购原材料和承接业务了。

纺织厂和食品加工厂几乎在两天之内就招满了工人,战后逃难的老百姓们纷纷返了回来,他们都迫切需要一份安顿生活的工作。尤其贺国光是一个很重视人性的人,他还提供了几十间员工宿舍,保障房屋被毁的工人不会露宿街头。

招满了员工后,贺国光还募集了一批渔民,出钱为他们购买了渔船,让他们在长江水域里进行渔业。这些打捞上来的水产,以及徐邵文兴华长江上游贸易公司提供的谷物加工,同时都送到了食品加工厂开始工作。

纺织厂和食品加工厂出来的货物,有人订的就发出去,多余的则拿到贺国光在宜宾城内的几十间铺子里同时开始零售。或许贺国光的这十几间铺子就是中国最早零售超市的雏形了。

3月12日,由宜宾带动的大兴实业,让自贡、泸州甚至重庆都受到了影响。在川中地区,眉山、成都和资阳地区战事还在进行着,只不过虽然没有前段时间那么激烈了,可是战火断断续续始终没有停止过。

就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新37师和光武将军府的一众官员们,在战火中丝毫不动摇,掀起了川东南一带的实业浪潮。无数大小产业在这四川唯一宁静的一片土地上绽开了花朵,这短短十几天的时间,从川中地区逃避战火的人们,都纷纷涌入了这里,更加促进这一次浪潮发生的规模。

或许在若干年后,徐邵文所倡导的这一个发展浪潮,将被历史命名为“四川实业运动”呢。

这天一大早,徐邵文在宜宾将军府行辕办公室里签署了一大批贷款和请示确认书。虽然仅仅只过去了十几天的时间,郝劭光的码头、孙建业的军械所和钢铁厂以及夏国桢的大运煤矿都还没有正式投入运作,可是前期准备差不多接近尾声了。而他的兴华贸易和贺国光的纺织厂、食品加工厂则已经营业的有声有色的。

现在宜宾城内的人流越来越多,很多人都是冲着宜宾大型产业预先招募的员工而来,这让徐邵文这段时间又要忙着自己的产业、又要忙着军务防区的事情还要想办法妥善安置这些流民住所问题。提前招募的工人数量非常庞大,而且徐邵文自己以及夏国桢、郝劭光等人的厂房都还在建设之中,自然没办法顾及这些预定员工的住宿。

起初孙建业以宜宾镇守使的身份,把宜宾城内一些破烂和遗弃的房屋都那来充公,并且还按照徐邵文指示,退出一批廉租安置房。这些房屋大多很小,而且还是草草的简单修补了一下,很多地方不算完善,不过即便如此,第一批廉租房三百多个房间全部被租出去了。虽然很多老百姓没有先遣,但是徐邵文允许他们日后从工钱中代扣房租。

由于房屋的不充裕,现在三月份的天气又不暖和,让流民露宿街头总不是办法。徐邵文立刻放出命令,一边让孙建业继续以收购、没收和扩建的方式增添廉租安置屋,一边从军营里调出了几千顶行军帐篷,在宜宾城内城外圈划出临时安置点。

“唉,第一批帐篷全住满了,现在宜宾下面好几个镇都再申请第二批帐篷。这军用帐篷可是属于军用物资呀。”徐邵文看着手中的一份申请书叹了一口气,暂时没有签署下去。

这时,郝劭光从没有关着的办公室门外走了进来,他前脚刚刚进屋,就忍不住说了道:“文帅,新的民政部班子已经成立了,您看是归属在将军府还是宜宾镇守使署衙?”他一边说着,一边走到徐邵文面前,拿出一份文件递了过去。

“民政部所管辖区可不单单是宜宾,泸州、自贡乃至重庆都要算在其内,自然不能规划在宜宾镇守使。嗯,把民政部归属在将军府政务部辖下,统领三大城所有民政建设工作。”徐邵文简短的想了想之后说了道。

郝劭光微微叹了一口气,说道:“文帅,如果要规划在将军府政务部辖下的话,这新成立的民政部公务员太少,规模可不够,人力物力只怕照应不来三大城呀。泸州和自贡镇守使署衙各自在筹备地方市政部门,当时候这些市政部即可管辖地区民政建设了。”

“是呀,既然镇守使也在筹划市政部,等他们市政部成立之后,不就可以分担将军府民政部的负担了?而且现在各镇守使的市政部都还没有着落,我将军府民政部若仅仅只顾着宜宾,那干脆叫宜宾市政部算了。”徐邵文不耐烦的说了一句。

郝劭光是刚刚看着民政部官员名单出炉的,这大大小小的总人数才十二个人,好几个官员一个人顶着三个职位。如果要让这样的民政部坚固三个大城的民政建设,这人数都还不够这三个大城辖下的县镇数目呢。

“只是文帅,民政部的官员实在是力不从心呀。”他脸色有些为难。在来见徐邵文之前,民政部的新任官员们在向他打探,究竟工作方向该从哪里展开。现在可让他怎么去向这些官员们交代呢?

“人数不够用,可以临时提拔一些干部,就算将军府和各地镇守使找不到合适的,还可以派人去请四川本地的官员嘛。总之,现在我们的核心已经从军事转入民政,必须加大民政建设的力度。”徐邵文严肃的说了道。不过他心理也算是很明白郝劭光的苦心了。

他觉得这样的确不是一个办法,打仗的时候四川本地的政府公务员都跑了,战后又得想办法重新去召集。

当然现在主要原因是从山东转移到四川,一大批从政人员都留在了山东。

也许,他应该在四川制订一套公务员的考试,这算是一种科举制度了。同时还得严格颁布政府公务员在战时的留守体系,不能一遇到战争就全部吓跑了。

郝劭光叹了一口气,最终没有说什么了。

“郝参,你的码头打理怎么样了?”徐邵文沉默了一下,转移了话题向郝劭光问了道,“什么时候能够开始运营呀?现在宜宾城里的太多流民了,这些人整天也无所事事,我们兴办的实业必须进行投入开工,解决老百姓们就业问题。”

“差不多再过七天就能开通第一趟航班了,只是长江河道泸州和江安段落有很多沉船碎片,现在整个进行清理,不然的话会影响到航道的运行。”郝劭光回答了道。他第一次投资这么大的产业,内心还是有不少兴奋的地方。

“夏国桢、孙建业他们呢?”徐邵文又问了道。

“除了孙建业的钢铁公司需要筹备到今年五月份,老夏的煤场以及宜宾军械所差不多月内就可以开始运作了。”郝劭光回答道,最近他与夏国桢、孙建业都走的很近,所以对于他们的事情是有所了解的。

徐邵文点了点头,脸色显得有些严谨。他之所以询问郝劭光他们产业进行的如何了,那是考虑到兴华国民银行财力有些捉襟见肘了,一百万美金单单煤场、钢铁公司和兴华贸易公司都占去了一大半。而且民政部成立之后,也需要向银行贷款来开战民生建设。

这段时间宜宾人气恢复迅速,一些大商户都重新返回了这里,他们也开始筹办东山再起,所以向兴华国民银行贷款了不少钱。

不过好在徐邵文今年从美国铁路分红到了三十万美元。同时,雷明顿公司又因为生产了超前时代的M1917BAR以及性能优越的勃朗宁重机枪,成功的成为了美国制式装备,几条生产线同时开工,获益颇多。年底分红的时候,雷明顿公司拿出了三十八万美元存入了徐邵文的户头。

现在徐邵文不得不考虑把六十多万再次注资到兴华国民银行了。

这时,坐在玄关副官办公席位上的陈令先,整理好了今天早上发来的电报文件,起身走了过来。他来到徐邵文面前,将一份红色封套的电文递了过去,说道:“将军,这是昨天晚上收到的青岛美国领事馆的电报,美国领事想要与将军您洽谈四川铁路建设的问题。”

徐邵文脸色一副冷冷的神态,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美国人还真是会选时候。他在四川屁股都还没坐稳就忙着来向自己要钱修铁路,现在可真是自己经济开销最大的时候呢。他接过了电报,草率的看了一眼,美国领事电文中的语气中规中矩,拿出了《中美战略同盟》的协定为依据,强调其中包括华南五省的铁路承包权。

列强在中国不断窃取铁路承包权的原因,就是这个铁路承包不仅仅是无本生利,而且控制了交通命脉就等于控制了中国人的经济发展。在清末民初的时候,几乎是所有列强国家都窃取中国铁路权益最疯狂的时候,这承包权就是要中国人委托外国公司来承建铁路,承建铁路的费用还得由中国人来出,建成后的铁路还得由外国人来管理。

徐邵文在山东单单修了一条胶州到上海的铁路,就花了差不多六十万美元。不过客观的来说,他也觉得四川需要开拓更广泛的交通。目前四川只有一条成汉铁路,由成都出发路径自贡、泸州到重庆然后最终连接上武汉。

但是四川毕竟是山沟子里的城市,开山劈地的修建铁路,虽然对四川发展是好事,可是这费用可绝对会是胶州到上海铁路的三倍以上。

“这件事,你派秘书长余志达去一趟青岛,和美国具体谈一谈这件事。让他们先派人来四川勘测地形,做出详细预算之后再讨论细节。”徐邵文叹了叹气,不过他知道单单勘测和做预算都是需要很长时间的,希望这段时间能缓和他的经济压力。

“是。”陈琳先点了点头,准备返身去楼下通知秘书部。

郝劭光在一旁叹了一口气,说道:“这美国人是看准了文帅你这段时间在大涨阔斧的搞建设,所以才横进来插一脚。列强还真是见缝插针、得势不饶人呀。”

徐邵文无可奈何的摇了摇头,说道:“铁路修好了毕竟是好事,钱倒是无所谓的。我只是觉得现在四川境内不安稳,万一修好的铁路又因为战事弄坏了,那可是得不偿失的事情。”

突然,办公室的门被敲响了,正好准备出门的陈令先拉开了房门。

“陈副官,自贡特勤处加急报告。”门外是一个电报室的侍从官。

陈令先接过了电报,马上就走进了办公室交给了徐邵文。

  第三十五章 统一四川1)

第三十五章 统一四川1)

徐邵文听到是来自特勤处的加急电报,就知道一定不是小事情了。他立刻打开了电文看了看,脸色虽然保持着震惊,可是却忍不住叹了一口气,说道:“唐继尧要向刘存厚发动总攻了。”他说着,将电报递给了郝劭光。

特勤处在3月12日的时候侦查到沐川县和昭通市的军队动态。沐川县的龙云元合编了靖**第三军和第六军,统一称为靖**第七军。合编之后的新第七军总兵力超过了一万三千人,在经过了这半个月时间的调整和修养,终于重新恢复了元气,准备开拔行动。

而在昭通,前段时间从宜宾、南溪败退的卢汉第二军、张汝骥的第四军齐齐汇聚在这里。通过半个月的时间弥补战损,勉强的保住了第二军和第四军的番号。卢汉将原先的部队全部整改为三个标准战斗团,总兵力恢复到了八千人左右;张汝骥虽然丢了两个旅,但是余廷国的嫡系部队主力尚在,在这个旅之外还编了一个新团,兵力也在八千人左右。

不过据特勤处的观察和分析,料定唐继尧只会派遣沐川县的兵力去进攻内江,在内江形成对刘存厚腹背的包围之势。至于在昭通的两路大军是不会动的,其目的自然还是防范着徐邵文的新37师。

电文中表示,沐川县新7军这两天频频调动,先头的一个团则开始向北迁移防区,虽然动作很小心谨慎,但是不难看出只要后勤物资筹备齐全了之后,龙云元就会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向内江攻去。云南靖**在长江防线上吃了大亏,自然对37师还是心有余悸的,所以必须在徐邵文仍然处于犹豫的时候,速战速决,把生米煮成熟饭。

“看来唐继尧上次花了六十。万把俘虏赎回去还真是一个明智之举,”徐邵文冷冷的笑了笑,说道,“他兵力短短半个月就恢复了过来,这下可让我们有棘手了。”

郝劭光看完了电报之后,脸色显。得很沉重,他说道:“文帅,您对这件事有什么想法呢?”

“郝总参,你还是坚决认为我们。不要与刘存厚站在一起吗?”徐邵文脸色看不出任何情绪,淡然的向郝劭光问了问。

郝劭光点了点头,说道:“其实我个人认为,就让云南。北上去击败刘存厚。等到刘存厚的势力在四川消除了之后,唐继尧虽然会很有可能开始针对我们37师,可是在这个时候北洋政府肯定不会坐视不理。有了北洋政府的支持,唐继尧在四川的部队又是刚刚经过大战的部队,军心疲惫,对于我们倒是有机可乘了。”

徐邵文微微点了点头,对于郝劭光这招两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策略还是很欣赏的。只不过郝劭光还是不太了解唐继尧这个人,唐继尧既然敢先选择稳住自己来对付刘存厚,必定是做好了防范自己的准备。

就拿昭通的第二军和第四军来说,总兵力一万。六、七千人,云南还有一个大将李廷选的部队,随时都可以压到宜宾这边来。

北洋政府的全。力支持固然重要,只是徐邵文认为现在还不是时候让刘存厚倒下去。

正所谓两蚌相争,可是投机取巧的好机会。

“郝参,既然我们与唐继尧有了盟书,自然现在出兵去干涉龙云元进攻内江是不合适的。而且宜宾、自贡和泸州刚刚安定下来,现在动兵弄不好还会招来战火,那怎么刚刚投下去的实业可就全部付诸东流了。”徐邵文缓缓的说了道。

郝劭光连连的点了点头,赞同的说道:“文帅说的没错,我相信刘存厚不可能这么快就会被击败。北京北洋政府可不会眼睁睁看着四川被靖**占去,陕西军王成勋势必会北上援助刘存厚,在李场镇的韩玉国,恐怕也会接到阻击靖**的命令,而且湖北方面最近也在向四川发来援兵。”

徐邵文前几天刚刚听说湖北的即将再派一个混成旅入川,只不过主和派王占元一直在阻扰鄂军入川,所以这一个混成旅到现在都还没定论。

“韩玉国阻击靖**的可能性不大,龙云元和韩玉国隔着几十里的距离都相安无事半个月了,唐继尧肯定派人拉拢了韩玉国。最近北京方面虽然主战的声音大过主和,可是王占元、李纯之流依然与桂系粤系频频联系,只怕让韩玉国也犹豫不决的。”徐邵文摸了摸自己有些胡渣子的下巴,若有所思的说了道。

“李纯现在是江苏督军,韩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