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蒙山军-第3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令后,段宝昌成为预备役的高级军官,出任团长,山东军大扩编升任旅长。就履历看,段宝昌这批人升迁的速度超过了蒙山军主力部队,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就统军打仗的本事,他不如留在第五镇慢慢升上来的同伴。

段宝昌和阎树林等人在蒙山军中有山西帮的称呼,这当然是私下传的,因为龙谦祖籍山西,他们这些人虽然不是主流,但也成了气候,当年在太原及娘子关附近招募的山西兵大多走上了领导岗位,但在作战部队的不多,更多的进入了后勤、辎重系列,或许有宋晋国的因素也说不准。段宝昌及阎树林是这个小团体的领袖,因为他们的职务最高。

段宝昌在确认五十三团被突破后做出了错误的指挥,他立即下令一线的最后一个团——十八旅的主力团五十二团侧向反击五十三团突破口,一面调集旅部警卫营及工兵营等部队,由其亲自带领正面反击突破口。他还希望着恢复阵地,至少要将五十三团的残部接应出来!丢失一个团的责任太大了,沉重到他承受不起的地步,使得这个责任心极强的旅长不顾已经明确的战况,采取了毁灭部队的打法。

五十二团正面还有一个北洋标——第十五标的牵制,在第四镇将三个步标全部压向五十三团并取得突破的同时,十五标也对五十二团发起了攻击。这时候五十二团是无力抽兵反击五十三团被打开的口子的!但旅部的命令又必须执行,所以五十二团长命令一营附带团部警卫连执行旅长的反击令,团主力仍需要守卫一线阵地。这是一个愚蠢的决定!最合理的部署是在打退十五标的第一波进攻后立即撤往二线阵地,绝不是分兵反击!结果给十八旅带来更大的灾难,五十二团的反击毫无效果,部队遭到重大损失,而自己的主阵地又被十五标突破。这还不是最糟糕的,段旅长亲自组织的反击被打垮,导致了其自身重伤,送下去来不及到卫生连就咽了气。现在,十八旅有组织的部队只剩了一个五十四团!

叶延冰顾不上另外两个方向了,将手里一直捏着的总预备队放了出来,这是以十七旅五十一团(两营)为主,师部警卫营、工兵营等部队组合起来的一个加强团,得知段宝昌阵亡,最后一道防线岌岌可危,叶延冰亲自率领这个加强团全部出动,增援十八旅。还算及时,叶延冰的生力军在五十四团崩溃之前抵达了阵地,近三千人的生力军投入,将已经显示疲态的北洋第七协(加强了十六标)的攻击遏制住了,随着炮兵加强到这个方向,总算没有让北洋突破最后一道阵地。

不甘心功败垂成的冯国璋再次发动进攻,至14日日落前的进攻对北洋是一场灾难了,第四镇主要的伤亡就出现在这一次大进攻中,密集封锁的炮火配合守军的机关枪和迫击炮成片地将进攻者打倒,五十四团阵地前铺了一层灰色的尸体。天黑后,冯国璋结束了进攻,就地转入了防御。

已经耗干了精力(自10日开战叶延冰每日睡眠不足三小时)的叶延冰当晚致电济南军部,“十八旅阵地遭到突袭。段宝昌阵亡,五十三团基本覆灭,五十二团及五十四团损失近半,我已投入总预备队!请求总部立即增援!”

这道命令震惊了军部。德州不容有失,这是不用考虑的,但预备队在哪里?动用第七师吗?宁时俊与张玉林等人紧急研究后,决定将学兵团派上去。这个团之所以叫学兵团,是由武备学堂刚入学的学生为主组建的,全团约二千人(补充了预备役及新兵一千四百人),已经调入德州以南待命,作为在紧急情况下的预备队。但这个团的使用权却不在第六师,由军部掌握。

鉴于十八旅惨败,宁时俊下令即时将该团转隶第六师。

正文 第二十四节 德州之战(六)

德州至济南的大道是山东重点修缮的官道,大部分路段都用水泥修建。

德州战役打响,这条大路车水马龙,繁忙异常。大道的一边是从德州附近的村镇撤出来的百姓,他们或者步行,或者坐着牛车骡车小推车,朝济南方向撤离。走几步回头向德州回望,那边腾起的烟雾弥漫了天空,德州以北以西以东已是一片火海。这些逃难的人群中还夹杂着辎重团的车辆,上面都是送下来的重伤员,沿着德州至济南的二百里官道,山东军设立了三所野战医院以接收不同程度的伤员。

另一边是从济南调上去的民夫队伍,拉着满载的弹药武器往前线运送,百姓们总会自觉地给辎重团的车辆让开大道。

鲁北大地已是一片从未有过的大战气氛。

沂州支前团在程大牛率领下正前往德州。他统率的千余民夫和二百八十辆大车满载着子弹和炮弹,行进在济南前往德州的官道上。

程大牛虽已退伍,但一直领着预备役的军饷。除了他的大儿子程建国跟随龙谦南征两广,他的小儿子程建军也已参军,名字是跟着老大来的,老大的名字是龙司令亲自给取的,这是程大牛一生的骄傲。小儿子就叫了建军,如今就在山东军六师,在已经炮火连天的德州前线厮杀。

山东战争动员令下达后,各州都组建了支前民夫团。在沂州因推行乡村自治而大名鼎鼎的程大牛慨然请缨,不顾自己年已五旬,一定要带沂州团支前,“论跟龙司令的关系,你们可比不了俺老程!十年前,若不是龙司令带兵打下郑家庄,俺早就死在郑老财之手了!龙司令带着粮食药品亲自到家里看望俺,这份情分一直没机会报答!如今龙司令夺取天下的大仗开始了,俺老程必须上战场去!谁也不能跟俺争!”就这样,程大牛带着沂州支前团一路到了济南,装上弹药后一路向德州奔跑,旗帜飘扬,“沂州支前团”旗帜上的五个金色大字是郑家庄的娘儿们绣的,千余部下中,来自郑家庄老根据地的乡亲不下三百人!

老程头带了沂州支前团到了接近德州的四女寺,这里已是战场,北面隆隆的炮声让未经见过战场的民夫既紧张又新奇。支前团在办理交接手续后,按照第六师后勤处的指令卸下弹药,然后便带上伤号往后面送。十余年来,蒙山军逐渐建立了一套在这个时空还算先进的野战医疗系统,分为战地救护——卫生连初步救治——转野战医院进一步救治三个环节。

程大牛支前团带上的伤号,都是在前线经紧急处置后需要到野战医院进一步处置的伤兵。

“快些,轻些,别弄疼孩子们。”在程大牛眼里,这些包着绷带的伤号们就是自己的子侄。

他在最近的第二野战医院见到了一个熟人,副院长罗二丫。

“啊,是大牛叔啊,”满头大汗的罗二丫指挥将伤员分送手术室,匆匆与同村长辈程大牛打了个招呼。

“二丫,二丫,”程大牛惦记着自己的小儿子程建军,“没见着建军吧?”

“建军?哦,你说二子啊。没有,大牛叔,这儿可不是好地方,他最好不要来这儿。哎,我没时间陪你……”罗二丫急急走了。

当年三太太的丫鬟,如今也大出息了。程大牛抹了吧脖子里的汗水,怔怔地想。充满了对未来憧憬的他不知道,就在他率领“沂州团”抵达德州交接物资的时候,他在十八旅当兵的小儿子程建军已经英勇战死在自己的阻击阵地上。

这一天是第六师最危急的一天。

济南,山东军司令部。

“宁司令,情况危急,是不是让二十旅靠过去以防万一?吴师长又来电报了。”山东军参谋长张玉林再次请示宁时俊,鉴于十八旅的败阵,德州防线面临着整体崩溃的危险。

十年前新军投诚军官张玉林随龙谦进攻郑家庄时,不过是个排长,曾带兵驻扎过刚放下武器的陈家崖。十年后已经升任军参谋长了。坐在作战室一角的陈超心里感慨万千。

“不行,摸不准第一镇的行踪,二十旅决不准动!”俯身查看地图的宁时俊立起身来,“让江云迅速查明第一镇动向!贻误军机,老子撤了他!”

尝到情报准确的甜头的宁时俊迫切企盼着军情局获知第一镇的动向,北洋四镇对上山东,现在二、三、四三镇都在德州展开了,这个以旗人为主的第一镇却不知去向,“德州已经塞满了兵!这个第一镇绝对不会投入德州了!八成就在武定正面!二十旅决不能动!”

江云的军情局长他是撤不了的。陈超暗自摇摇头。

吴念留下十九旅旅部带两个团镇守沂州,应对来自江苏方向张勋部第十三混成旅向山东的进逼。情报已经核实,张勋确实北上了,估计再有两天将抵达山东的南大门郯城。

沂州不容有失。但张勋部没有被清廷调去应对江南的危机,却北上攻击山东了。更加确定了清廷先拿下山东的战略意图,因此牵制了十九旅两个步团加一个山炮营。

现在,吴念带着加强为三个步团的第二十旅及山东军骑兵团秘密集结于武定府阳信以南,以防第一镇突然出现在对面。德州打成了一片火海,兵力逾万的第七师师部直属队及第二十旅却闲置在一旁。急于立功的吴念迫切盼望着增援德州的命令。

“叶延冰有最新的求援电报吗?”方声远轻声问宁时俊。

“没有!学兵团已经交给他了!”宁时俊再次查看地图,“去电第六师,我不管他有多大的伤亡,弹药可以补充,援兵没有。要他依靠自身力量挡住北洋主力!明确告诉他,如果没把握就吭气,我亲自上去!”

作战室气氛紧张万分。一直等着前线最新消息的陈超站起身,“时俊,我手里还有正在组建的预备团,是不是派过去?”

宁时俊想了想,“嗯,也好。将总部工兵营也派过去。等等,让孙贵林!”

参谋处副处长孙贵林跑步进来,“宁司令有何指示?”

“你下去当团长,立即整顿陈先生手里的预备团。另外带上军部工兵营,那个营不错,能打。配足武器,立即增援德州,接受叶师长指挥。”

“是!”渴望到野战部队当主官的孙贵林大喜过望。

“边走边整顿。限明日下午六时前抵德州。”宁时俊嘶哑着嗓子道。

“是!”孙贵林跑步出去了。

“陈先生放心,延冰既然没有新的电报,这一天算是过去了!”

“哦,”关心叶延冰情况的陈超知道不会有叶延冰的消息了,“我不打扰你们了,先回去了。”起身离开指挥部,出了大楼,朝家里走去。迎面看见陈淑正拎着两个包裹准备出门。

“这个时候你乱跑什么!”陈超喝道。

“俺去看看郑婵……”陈淑低下头。

“唔……”广西之变已经传到山东,冯仑家属自然受到了连累。便是周毅的太太郑婵,江云已经下令搬出一号院另行安置,但这道命令被陈超暂时拦下。

那是个可怜的女人。却陷入了谋反大案。其两个兄长的问题在周毅没有出事前自然无人过问,但周毅现在已经被捕,龙谦并无处置周毅的意见发回,郑婵的命运就决定于山东军首脑之手。

“也好,你去跟她说,周毅是周毅,她是她,不要太担心了。便是周毅,大概与冯仑总是有区别的……”

“谢谢叔父。”陈淑擦了把汗,“对了,德州怎么样了?”

“这不是你该管的事。你去吧。”陈超摇摇头,他不想将司令部的紧张气氛传给侄女。刚才,因为叶延冰的求援电报,司令部的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门外停着一辆灰色的泰山派轿车,两名荷枪卫兵立在车前,见陈淑出来,其中一名卫兵拉开了后座的车门。

陈淑钻进轿车后,卫士关好了车门上车,轿车起步,朝着西城外的“一号大院”驶去。那里是蒙山军旅级以上军官的家属区,郑婵就住在那里。

陈超目送轿车离去。然后回到自己所住的后院,迎面看见许久不见的陈三家的,“老爷,有没有小豪的消息?”

陈超凝视着这个寡言少语的女人,她自去年从沂州搬至济南,又处在陈超的庇护下了。

“没有。德州正在打,没有消息。”陈超轻声说道。

“老爷您面子大,能不能问一问二姑爷,小豪不是在他的部队吗?”

“小豪是在延冰的部队,可是延冰手下三万来人,正抵抗着北洋三个师的进攻,这个时候怎么能去电问小豪的事?放心吧,吉人自有天相,小豪不像是个没福气的,放心吧。”

“是俺不懂事了……给老爷添麻烦了……”女人抹了下眼睛。

“别这样说。”陈超看看西坠的红日,“我视小豪为子,这么说就见外了。你放心,等战事宽松下来,我一定让延冰查!最快给你个消息。”

“多谢老爷了。俺这就回去。”

“急啥?吃了饭再走嘛。好久不见,小南好吧,该说婆家了。”

“小南好着呢。她问老爷好。我还有事,我走了。”陈三家的今天口齿伶俐起来,说完,低着头出去了。

陈超长长叹了口气。抬头看见陈娴抱着女儿立于廊下,眼里似有泪花。

“哭什么,没出息。他指挥千军万马,安全的很。”

“俺不是担心他。俺是担心小豪。陈三叔就这么一根独苗。”

“延冰曾要他到师部当参谋,但小豪不干。这是个有志气的孩子,听天由命吧。改朝换代,哪有不死人的?”

“是。但愿小豪活着回来。我还答应给他说媳妇呢。对了爹爹,德州有消息吗?”

“北洋三个师都压上去了,这回就看延冰的了。”陈超低声说,“别跟你娘说。”

“三个师……”陈娴倒抽了口冷气。

陈超仰起头,语气坚定起来,“男儿功名都是从艰难困苦中挣来,不打这一仗,延冰在军中就没有真正的地位!难道要他一辈子跟着他姐夫混?当初你姐夫将延冰留山东,为的就是这一天!”

这是真话。如果叶延冰跟随龙谦南征,论资历,他是比不过王明远、司徒均、封国柱一干大将的,但留在山东,却是军中的第二号人物。

“真是想不到,周毅竟然与冯仑密谋姐夫,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多亏姐夫厉害,识破了他们的阴谋。亏得我姐还惦记着郑婵!”

“这就是你姐比你强的地方!做人一定要有胸怀气度!一个留在山东的妇道人家,懂什么谋反?江云小题大做了!你姐做的对!”

陈超在家里吃过晚饭,忍不住再次回到了司令部,身处其间,他不能不担心德州战况了。这一场鼎革天下的大战打赢了,陈家将是一等豪门无疑,大女婿是宇内第一人,小女婿是军方重将,谁敢小觑陈家?至于自己那个学了技术的儿子,有龙谦和叶延冰的面子,无论从军从政,哪条路不是平坦通天?但这黎明前的黑暗却是最难熬的……

“陈先生,好消息!”方声远跑进院子,笑道,“时俊料敌如神,第一镇被我们发现了!”

“哦?”陈超精神一震,“可是在沧州一线吗?”

“没错!骑兵团发现了,来自京师的情报也证实了!”宁时俊似乎轻松下来,“袁世凯想把这个第一镇作为杀手锏使出来打我们一个措手不及,好啊,咱们就给他准备一桌丰盛的大餐招待吧。”

“咱兵力够吗?吴念一个旅能行吗?”

“不止一个旅!还有一个骑兵团,还有第七师的直属队呢。时俊计划让出大道,让他将头伸进来,伸的越长越好,然后一刀剁掉他的狗头!打掉第一镇,吴念就腾出手了!陈先生,你的新兵团将派上用场,让袁世凯相信吴念的第七师向德州增援了,这样,第一镇就会无所顾忌地攻进来。”

“我还是有些担心,吴念只有三个团,人家可是一个镇。”陈超凑过去看地图,其实他根本看不懂。

“他没有四个团,只有三个。满清朝廷担心京师空虚,硬是扣下了一个团。但我们却是四个团,别忘了还有一个骑兵团,那可是精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