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越战的血-第1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主之宜了!”
  我默默的点了点头,其实我心里很清楚,这无关是不是北京人的问题,更应该是一种荣誉。甚至可以说正因为罗营长家在北京就更应该回去才对。
  战士们这时也围了上来,冲着罗营长七嘴八舌的叫道:
  “营长,跟我们一起去吧!”
  “是啊,咱们不认识北京的路,到时营长可以带我们去逛逛!”
  “营长,你也是咱们二连的一份子,应该去!”
  ……
  “同志们!”罗营长跟身边的几名战士握了握手,说道:“部队里还有事分不开身,下次有机会的!你们要记住,这次去是代表我们全团甚至全师去做报告。可别给我们部队丢脸喽!”
  “放心吧!营长!”
  “营长!”徐国春打趣道:“那如果有人问咱们在高地上穿不穿衣服怎么办?那是丢人还是说实话?”
  哄的一声,战士们都被逗得笑了起来。
  最后罗营长拍了拍我的肩膀。说道:“带着部队好好去玩玩,准备一下,下午两点准时出发!”
  “是!”我挺身朝罗营长敬了个礼,就目送着他带着警卫员离开了。
  罗营长是个可敬的人,他并不会因为上级对自己有所不公而心存芥蒂,这如果是别人肯定会心里不平衡……凭什么打仗牺牲的时候有他的份,到评功论奖的时候就没他的份,这让谁都很难接受,但很明显罗营长就可以。
  而且这时代像罗营长这样的人似乎还不少……就比如说老头也同样是这样的人。按老头的说法:这就是真正的**员的先进性!
  我以前对老头这种说法的另一个解释就是“傻”,现在就再也说不出这个字了。
  ※※※※※※※※※※※※※※※※※※※※※※※※※※※※※※※
  当兵的行礼很简单,除了子弹和枪就是必须的生活用品,所以没几分钟的时间就准备好了。
  因为可以离开战场,也因为可以去北京,所以战士们都兴奋极了,个个热火朝天的讨论着这次北京之行。读书人去过北京,于是这下就吃香了,十几名战士围着他不间断的问这问那的,只忙得他不可开交……
  其实,我也是去过的,只不过不是这时代的北京而已。所以战士们问起的时候我一律不接嘴,就怕一不小心就漏马脚了。
  这样的等待时间还是挺难熬的,好在时间很快就到下午两点,团里派来送我们的四辆汽车准时到达,于是很快我们就乘着汽车直奔火车站了。
  从司机那我们了解到目的地是昆明,四百多公里的路程……这要是在现代的高速公路上开的话,几个小时也就到了,可是我们却足足开了十几个小时。
  原因是这时代的公路差,雨季的来临再加上军事物资运输频繁,使得这里的公路到处都是坑坑洼洼的,一路上汽车只能以二、三十码的龟速摇摇晃晃的前进,有时遇到交汇车辆时还因为路太窄不得不停下来。
  于是一直到第二天早上五点多的时候才到达昆明火车站。
  原本我还以为我们是唯一一支回去的部队,但下了汽车后就发觉自己错了:火车站里人山人海的,到处都是拿着枪装着军装的兵,这其中缠着绷带的居多。
  想想很快就明白了:我们刚刚跟越鬼子打上一仗,这场战的烈度虽然比不上反击战,但却是整条战线上的战役,敌我接触面相当广,所以这伤员自然就不会少。
  伤员如果没有作战能力了自然就得送回后方,而在这附近就只有昆明一个火车站……于是伤员就从四面八方的用汽车运来,再由火车转运到内地的各个医院。
  也因为来搭火车的大多数都是伤员,所以我们这支队伍下了汽车在月台上一集合……马上就惹来了周围部队的议论声:
  “这是什么部队啊?没看到一个伤员……这就回国了?”
  “也许是执行任务吧!”
  “屁!这时候前线仗打得紧,兵都不够用,执行任务还有往后方走的?
  “那多半是走后门当逃兵的!”
  ……
  被周围这么一议论,战士们那脸色就涨得跟猪肝似的……但正所谓众口难调,这周围乱哄哄的一片我们也不知道该向谁解释怎么解释。
  好在这时一名带着红袖章看起像是负责维护秩序的民兵在旁边说道:“去去去……小心点说话!人家是英雄二连,在战场上打了好多胜仗,这是去北京做报告的!”
  “哦!”周围的人这才恍然大悟,原本质疑加鄙视的目光很快就变成了敬佩。
  偶尔还会听见有人说风凉话:“他们能上北京做报告,凭什么我们就不能?”
  但很快就有人反驳:“省省吧你……没听过英雄二连吗?你能像他们一样打鬼子再说!”
  “就是,人家那也是用命换来的!”
  ……
  于是我们就在众人的议论声中列着队走上了军列。
  话说这时代的人喜欢议论喜欢胡乱猜测这一点是没错的,这似乎就是这时代的风格……究其原因嘛,我想也许是因为这时候可以消遣的玩意太少了。就别说什么电脑了,就连电视还没有普及……虽然有,但却因为经济原因难得有人买得起(笔者记得是在八几年的时候,村里才有了第一台黑白电视)。
  要知道这时代的人结婚三大件是:收音机、缝纫机和自行车,哪像我们现代这样是要房子、车子、金子……
  这收音机什么的对我们现代人来说也许算不了什么,可在这时代却是不容易做到的一件事。这也说明了这时代的人业余生活很单调,又没有电视又没有电脑,那平时能干什么呢?就是三姑六婆的聚在一块说三道四的嘛,于是时间一久自然而然话就多了,甚至还形成一种风气了!
  这可以说是好事,也可以说不是好事。
  说是好事吧……这其实是形成了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道德准则,很多人会因为怕被人议论于是规范自己的行为。
  说不是好事吧,这时代信息过于封闭,于是这种议论的风气就很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
  比如我们部队就发生过这样的一件事:一名战士打完仗回到家后才知道自己一直被村里人认为自己当了逃兵被上级枪毙了,全家人因此几个月的时间在村里都抬不起头,年迈的母亲更是因为失去了儿子哭得伤心欲绝几次想要寻死……后来一查才发现其实是有过节的人造谣。
  这些都是后话了,我们登上的是一列由21节闷罐子车厢组成的军列,所谓的闷罐子车厢就是没有窗户没有桌椅,里头空空的就像一个罐子,只有中间有一扇门。
  可想而知在这样的火车里会有多难受,但是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却并不是多大的事。
  咱们都是在坑道里躲过来的人了,还会受不了这车厢?这里又干燥又空旷,空气虽然也很差但比起坑道来说还是好太多了,更重要的还是安全……
  当然,那些没在坑道里住过的新兵是例外。


 第七十一章 重逢

  火车在一小时后就缓缓的开出了昆明站,在前面等着我们的是为期十二天左右的旅程。
  在出发前我就一直不敢相信汽车司机说的……从昆明到北京要十几天的时间。要知道在现代坐火车这条路仅仅只需要一天半的时间,就算这时代的火车再慢也不至于要十几天那么夸张吧。
  但火车开出后不久我就不得不接受了这一点……这才开了不到一个小时就停了,而且一停就停半个多小时。
  “这是在等别的火车先过呢!”刀疤在一旁解释道:“现在是前线打仗的时候,上前线的火车优先,所以这回国的火车就只有等了!”
  “哦!”被刀疤这么一说我就明白了,随后我很快就想到……如果真像刀疤说的那样,那这次停车就不是偶然现像了。
  果然,这一路上都是走走停停的,有的时候甚至开个半小时都有办法停两次……也难怪要开个十几天呢。
  我有些无奈的打着了手电筒朝四周照了照……因为闷罐子车厢没有窗户,所以大白天也要打手电筒才能看得见。
  这车厢里除了尽头处的一个木桶外什么也没有,地上倒还是挺干净的,照想是每次到站后都有人清扫。不过还是有些血迹没有洗掉,那应该是回送的伤员留下的。这使得这闷罐子车厢里有一股难闻的霉味和腥臭味,但从战场上走下来的战士们当然不会介意这些,各自铺开了行军毯就这样分成两列躺下了。
  正在我的手电筒照着尽头的那个木桶,想着它是干什么用的时候。一名战士就走到木桶前拉下裤子……于是我就知道它是什么了。
  在自己的位置上躺了一会儿。我就有些好奇的问了声:“一排长。那这个吃饭的问题怎么解决?”
  “唔?”刀疤抬起头来意外的看了我一眼,说道:“连长……你没坐过火车啊?”
  闻言我心下不由一阵无奈,火车怎么会没坐过呢?只不过我坐的不是这时代的火车而已。
  “嗯!”我几乎是咬着牙应着:“没坐过!”
  “那你是怎么到前线来的?”刀疤说:“这从福建到云南可不近啊!”
  “唔!”这时我才意识到问题出在哪里,要知道我是福建人……如果我是福建的兵,那会在云南打仗自然就是跟着部队一起坐军列赶到云南的,那怎么会问“吃饭怎么解决”这样的问题呢?
  好在我反应快,很快就想到了一个理由:“我来的时候没赶上车列,正好有汽车部队运军需品上来。所以我就搭汽车上来了!”
  “哦,那就难怪了!”刀疤点头说道:“这铁轨沿路都设有兵站呢,差不多到吃饭时间的时候,火车一停就只管拿着饭盒去盛饭就是了!”
  “原来是这样!”我恍然大悟,这倒是个又简单又方便的好方法。
  随后我很快就见识到了这个兵站是什么玩意了,其实也就是几间民房,里头住着大约两个排的部队……他们的任务就是负责做饭、做菜为过路的军列提供伙食。
  那停车吃饭的场面可叫壮观了,每个车厢前都抬上几大木桶的饭,然后就是有大脸盆装的菜……菜式在不同的兵站各不相同,差的就是青菜豆腐之类的。运气好就能碰上五花肉炒白菜。
  然后火车在兵站前一停,战士们就呼啦一下拿着空罐头盒下去大抢。有的人还备着两、三个空罐头盒,一盒装饭一盒装菜,还有一盒备着等肚子饿的时候吃。
  当然,做为连长的我自然不需要像战士们那样去抢的……如果连这都要我们自己动手,那我这个连长还不是白混了。
  而且这兵站还不仅仅是解决伙食的问题,每个兵站都建有一个厕所……车厢里的木桶如果差不多满了,这会儿就可以抬到厕所里去倒一倒了。这厕所对于女兵来说就尤其重要……有伤员的地方就会有卫生员,有卫生员的地方一般都会有女兵,就算是在这火车上也不例外。
  就像我看到的,厕所前排着一条长龙都是女兵,她们只怕都是一直憋到这时候才有办法解决的呢!
  后来我才发现这兵站其实还有另一个作用,那就是安排掉队的兵上军列。
  就像之前说的,这军列走一小时就停半小时,这样就不可避免的会有些战士不守纪律在火车停下的时候下车走走……这下车走走看起来不是什么大问题,就在附近逛逛嘛,又没走远。
  但问题是这火车开起来是没有通知的,而且各个车厢从外面看起来都一样……只要多走几步然后火车缓缓这么一开,好吧!就找不着哪节车厢是自己的了。这一来一去乱了起来,就很有可能被军列给落下,而且这落下的人还不少。比如我们车厢就是时不时的安排几个人上来。
  这原本并不是什么大事,但我很快就想到了一个问题:这兵站是怎么确定这些兵的身份呢?兵站的负责人不可能会有前线部队的花名册不是?事实上这一点也不可能做到,前线随便一支部队都是几千上万的兵,而且还有许多民兵,而且还不断的变更,这花名册想做也没法做。
  后来一问才知道:这要搭上军列那是太容易了,只要到兵站那报上自己部队的番号,然后说明自己是被哪列火车丢下的,要到哪里去……于是就成了,就等着兵站安排你下一列火车吧!
  由此我很快就想到了一点,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越鬼子的特工想要深入我国后方搞特工活动、间谍活动那还不是太容易了,随便拿个军装往身上一套,背上一把枪,会说中国话,再掌握一些军列的信息……好吧!想去哪就去哪了,一路上还有兵站为他提供伙食。
  不过这似乎又是没有办法的事,要知道这上前线的部队可是鱼龙混杂,而且这时代查找信息又不像现代那样用电脑一查户籍各种信息就全出来,所以这真是想查也没法查。能做的就只有挂电话到该部队去核实有没有这个兵……可是该部队可能就在火车上呢,想问也没地方去问。
  不过这也不是我需要担心的事,我现在还只是个小小的连长呢,那些关于间谍活动什么的,还是让上级头疼去吧!
  火车就这样走走停停的一路往北,因为咱们都呆在闷罐子车厢里头憋着,所以根本就不知道这是到了哪里或是停在哪里,偶尔停在兵站的时候有几个兵认出了是自己的家乡,就会高兴得又是哭又是笑的,可是却又没法停下来回家去看一看,那脸上的遗憾啊……让人看着都有些不忍心。
  初时我们对这旅行还有点不适应,几天后很快就习惯了,特别是读书人,也不知道从哪里搞来了牙刷和牙膏,天一亮就挂着在车厢门口刷牙洗脸,就像这车厢是他家似的。
  不过说实话,这样的日子还真不错,一天到晚不用干活就有饭吃,而且还可以全国到处走,更重要的是不用随时担心自己小命不保……许多人想都想不来呢!唯一的缺点……就是到了一个地方后也不能下车玩一玩。
  这样十几天后,火车终于驶进了北京,随着战士们的一声欢呼,我们就涌下了火车,这段旅程最终才宣告结束。
  走下火车放眼一看……嘿,还真有点不一样,到处都是火车头和装满各种货物的车厢,车站里人潮汹涌的,除了我们这些下车的兵外还有来自的全国各地的旅客,看到我们下车一个个都用敬佩的目光看着我们,尤其是那些小孩子……不过他们看得更多的是我们身上背着的枪。
  “全体集合!”随着我一声令下,战士们就在我面前站好了队,只不过速度有点慢……这其实也怪不得他们,我自己也有些站不稳,主要是因为坐了这么长时间的火车,现在刚下来就觉得路都是在动的。
  “立正,稍息……”
  随着一声声口令之后,我和战士们就站着不知道要做什么了,这上级只告诉我们去北京……我们就糊里糊涂的上车了,也没告诉我们该往哪里走跟什么人接头啊!
  “杨学锋!杨学锋……”
  这时我突然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声音,扭头一看,不是张帆还会有谁?此时的她正像一阵风似的朝我跑来,接着还没等我准备好就一头扎进了我怀里……就在我手下所有的兵的面前,就在周围众多百姓的面前……原本含蓄的她现在一点也不介意这些,就当周围的人是透明的一样。
  “你终于来了!终于回来了!”张帆眼里满含着泪水,也不知道是因为激动还是喜悦。
  “你……你怎么来了?你怎么知道我会来的?”张帆的突然袭击搞得我有点手足无措。
  “来接你啊?”张帆擦了擦泪水,接着得意的朝我一笑:“上级安排我来接待你们二连,怎么?有意见吗?”
  “啥?”于是我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