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越战的血-第4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公司生意才是明智的,否则那就是跟自个过不去……”
  “杨先进同志!”我打断了杨先进的话说道:“钱的问题解决了!”
  “什么?”杨先进沉默了一会儿后就半信半疑的问道:“你是说……我们有资金跟福祥公司斗?咱们有能力打这价格战而且还坚持那么多年?”
  “对!”我说。
  “怎么可能?!”杨先进想了想就问道:“营长,先说说你们能准备多少钱吧!”
  “能准备多少钱我也不清楚!”
  “那你这是……”杨先进的口气不由带着点失望,显然他也是不愿意结束这公司的,原因很简单,这公司是他一手创办起来的,要是比比谁为先进公司耗费最多的心血的精力的话,那就非杨先进莫属了。
  世上的事就是这么奇怪,付出越多就越有感情,就像我们在战场上拼着大量的伤亡才守住一个山头一样,杨先进对公司自然也会有这样的感情。
  但他是个有理智的商人,知道在什么时候应该选择结束,所以这件事对他来说一点都不简单。甚至可以说只要有一丝希望他都会紧紧的将其抓住。
  然而,他也是一遍又一遍的想过了每个方案,最后又被自己给一一否决。习惯成自然,他这会儿听我这么说就以为又要失望了。
  “我的想法是这样的!”我说:“现在咱们国内的生意不好做。我们为什么不能把生意做到香港去?”
  “做到香港去?”闻言杨先进不由一阵意外。这一点他的确没想过。
  “对!”我说:“如果我们能把生意做到香港去。那就能像福祥公司一样可以拆东墙补西墙,用香港方面的盈利来补上价格战上的缺口,而且还可以长期坚持,跟福祥公司打一场持久战,看谁能撑到最后!”
  “这个想法是好的!”杨先进带着并不乐观的口吻回答:“可是要知道香港那地方我们并不熟悉,而且做什么生意都没有包赚的,如果我们在香港方面的生意不是赚了而是亏了,那营长你说的这些都不成立了!”
  杨先进说的当然没错。而且这也恰恰是我欣赏他的方面之一,他在商业方面有着跟我在战场上一样的冷静的头脑,并不会因为某个诱人的假像而头脑发热。
  “这是当然!”我说:“但是如果我们碰巧知道香港缺什么,而这样东西恰恰又是国内有,而且有很多,不只是有很多还很便宜呢?”
  “唔?真有这东西?”杨先进好奇的问道:“是什么?”
  这就是信息的魅力,所以在商业上有时只需要一条信息,一条看似不起眼的信息,就可以完全决定成败。
  其实不只商业是这样,军事上往往也同样如此。
  因为这条信息很有可能关系到先进公司往后几年的经营战略乃至先进公司的生死存亡。所以我看了周围的几名警卫员一眼。
  警卫员会意,很快就把附近的通讯员等全都召到了另一个房间去。
  这并不是我不信任他们。事实上他们做为营部的工作人员,如果连他们都信不过的话那在战场上也就没仗好打了。
  但问题是现在并不是打仗,现在要讲的这些是私事,是军事之外的事情,对于这些问题警卫员和通讯员等并没有那种保密的意识。就像上一回警卫员无意间把杨先进被捕的事透露给刀疤知道一样……这样的事难免还会发生,而且就算发生了我也不知道该拿什么罪名来惩罚他们!
  所以最好的选择,就是不要让他们知道。否则的话,有一天他们就很有可能会在闲聊的时候就说着:咱们公司哪,还多亏了二连长送的那几根玉米吧啦吧啦的一大堆,这事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先进公司的底牌就会让潘顺德给知道了。
  看着周围就只剩下赵敬平和教导员了,我就对着话筒小声的说了两个字:“玉米!”
  “玉米?”电话那头的杨先进不由一阵奇怪:“营长,你确定香港缺这玩意?”
  其实不只是杨先进奇怪,旁边的赵敬平和教导员也目瞪口呆,教导员甚至还拿起手里的烤玉米来看了看,实在不敢相信这玩意也能解先进公司的围。
  “我确定!”我说:“那天我与潘顺德见面吃西餐的时候,就听潘顺德说香港的玉米完全依靠进口,他的饭馆每天都要在玉米上花几千元,你既然都有办法打听到他饭馆的收入,为什么不去打听下香港玉米的价格及市场的需求量!”
  “对!我马上就问!”说着二话不说就挂上了电话。
  从杨先进这么着急的态度来看,他这也是相信我说的话同时也再次看到希望了。
  其实着急的不只是杨先进,还有在电话那头等着消息的我们,甚至还可以说我们是更着急的人……杨先进那头还可以打电话找熟人等等一步一步的问个明白,而我们却只能在这干瞪眼,唯一的希望就是等着杨先进来告诉我们他打听的结果。
  “营长!”赵敬平将信将疑的问道:“你说……这卖玉米真能行吗?”
  “我也不知道!”我说:“等杨先进的结果吧!”
  说实话,我心里也没谱,这万一潘顺德在西餐厅里说的那句话只是随口说说的呢?万一老头说的那句话也只是哄小孩的呢?
  不过试试对我们又没什么损失,反正杨先进都打算把公司的生意结束了,我们这次也就是死马当作活马医吧!
  我得承认这公司的事情对公务的确是有影响的,这不?在等待结果的这几个小时的时间里,我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似的坐立不安,甚至就连张司令交给我的任务也就是几天后咱们就要前往云南组建缉毒大队这事我都没有心思公布。
  赵敬平和教导员其实也差不多,每次电话铃响起来的时候他们就会一阵紧张,但在知道不是杨先进打来的时候又一阵莫名其妙的恼火,于是电话那头不管是谁打来的也不管是好事还是坏事,无一例外的都会遭来一顿臭骂。
  比如:“这点小事也打到营部来,你们自己给我解决清楚!解决好后打个报告上来!”
  “弹药不足你们自己去批嘛,汇报到营部来干什么?”
  ……
  终于,在天色已经入黑的时候我们才等到了杨先进的电话,而我们甚至连晚饭都没有吃,我想这时的杨先进也是一样忙得没吃晚饭。
  “营长,好消息!”一听到杨先进这个开场白我这悬着的心就放下一半了。
  “我已经打听到了香港方面玉米的价格!”杨先进说:“没想到这玩意在香港那边竟然卖产一千多元人民币每吨,而在咱们这里一吨只要两、三百元,相差了五、六倍啊,而且香港那边的需求量还很大,如果联系得好的话可以长期合作,也就是说咱们很有可能会有一个长期的稳定的盈利,初步估计这盈利还相当可观!营长,你这下可是救了我们的先进公司啊!”
  “太好了!”闻言赵敬平和教导员不由喜形于色。
  我长长的松了一口气,说道:“杨先进同志,我建议你把这件事对内对外都要保密,这个保密工作一定要做到位,除非是绝对信任的人,否则不能让他们知道先进公司将做或是有做玉米生意!”
  “唔,这又是为什么?”杨先进不由有些奇怪的问。
  “你想!”我说:“如果福祥公司知道我们有做这个生意的话,他们会怎么做?”
  “哦!”杨先进恍然大悟道:“做为竞争对手的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阻挠!”
  “对!”我说:“这样就可以为我们省下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不过这只是其中一个方面。”
  “那另一个原因……”
  “你想想!”我继续说道:“如果福祥公司不知道我们有一个长期的稳定盈利,他们会怎么想?”
  “他们会以为我们就要破产了!”
  “对!”我说:“他们会以为我们撑几个月就撑不下去了,于是他们会继续跟我们打价格战,过了几个月他们还以为我们就要挺不住了,再坚持坚持……在这其中,我们甚至还可以装作撑不下去的假像,这样福祥公司就会一直把价格战打下去。福祥公司大,我们公司小,这价格战对我们的损失很有限,而福祥公司的损失至少是我们的数倍。时间一长吃亏的就是福祥公司,甚至他们到时想抽身都难,因为投入了太多的资金,他们又以为只要再撑一撑就会胜利了,于是不断的再往里投,甚至借钱都要继续……最后结果会是怎么样的就不用我多说了!”
  电话那头的杨先进不由哈哈大笑起来:“营长,你不做生意还真是埋没了。你放心,这个保密工作我会做好的!”
  我相信杨先进会做好,这对先进公司来说并不困难,因为先进公司里大多数员工都是当兵出身的,他们知道保密工作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ps:  这两章玉米的情节确有其事,王石83年倒卖玉米到香港赚得数十万元的第一桶金


 第六十八章 玉米(三)

  在杨先进的指挥下,玉米的收购、运输和出售等各个环节很快就有了眉目。
  这时我又不禁有些佩服起杨先进来。
  要知道这时代的信息封闭程度是难以想像的,我们是属于部队的交通设备相对来说比较全面所以对这方面的感受还不是很深,但和平社会那就难以想像了,比如之前在军属方面就有几个月甚至几年都得不到前线战士的消息,这直接导致家人都以为儿子牺牲了甚至谣传投降被枪毙等等千奇百怪的事都有。
  这些事要是在现代那就是很难想像的……在现代那不就是打个手机问几句话的事嘛。
  可是在这连电话都是高收入家庭才有的时代,互相联系主要还是靠书信。
  然而书信这东西的缺点也是很明显的……部队的文化程度不高,有些战士既不会识字也不会写字,军属会识字、写字的也少,再加上一些不确定的因素,比如信件遗失,地址变更,新地址遗失等等原因,战士们与家人互相之间失去联系也是很平常的事。
  就比如我们合成营就发生过这样的一件事:三排的一名班长在回家探亲的时候给介绍了个对像,本来彼此之间感觉还是挺好的,班长回部队后与女方书信来往也很频繁。有一回来信的时候姑娘就在信里告诉他搬了新地址,并在信里交待他下次来信的时候就按新地址寄。
  谁知道事情就有这么巧,这班长看信的时候是躲侧所里看的……这是部队里常有的事,因为部队的战士们收到信后往往会公开念出来给战士们找乐子。尤其是那些情情爱爱的信。战士们最爱公开念的就是这些了。
  这或许是当年咱们躲猫耳洞时养成的习惯就把这个传统给一直留到现在了吧。于是就有些害羞的战士会把信藏着揶着或是躲侧所里看。
  也不知道这班长是因为看了信里的内容太兴奋了所以走神了还是怎么的,上完侧所后就直接提着裤子出去了,信就忘在里头。等他二十几分钟后想起这封信再回来找的时候……哪里还有信的影子,早也被别人当作废纸擦屁股去了。
  这地址一丢就没法回信了,这要是现代那也不是什么大事,女方回个信来问问是怎么回事也就有新地址了嘛!可是这时代的女人偏偏又十分要面子,见男方没来信就以为对方对自己不满意了或是有意见了,一气之下也不回信。于是原本是一段大好的姻缘就这么无声无息的消失了。
  我在听到这事的时候只气得把那班长叫出来狠狠地训了一顿:“地址没了不会去打听打听?再不行请个假回去找啊,咱当兵的难得能找上个中意的媳妇,你看看咱部队有多少三十好几了还是光棍一条,有你这么不当一回事的么?”
  这班长则委屈的回答道:“营长,俺是一个班长,如果俺请假了,那手下的那些兵怎么办?俺这不是担心会影响部队的训练和任务吗?!”
  被班长这么一说我也就没话了,班长说的也是实情,合成营的战士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许多人回家一个来回都要半个多月。做为一名班长的确不太适合这么做。
  想想也觉得挺无奈的,咱们当兵的那个苦啊。在部队里能接触到的女人本来就少,好不容易有个对像还要面临这样那样的危险……
  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在这时代办事情和建立人脉不容易,比如联系买家、联系卖家等等,这大多都是需要亲力亲为直接到达买家、卖家所在的城市才可以完成的,而这时代交通又不是很方便,所以随便打通一个贸易渠道少说也要十天半个月,距离远的话几个月也不稀奇。
  然而杨先进却有办法在两天之内基本就把这一切都联系好了,甚至具体的事项都已经谈得差不多只要去签个合同就可以了。
  有时我就在想,就算我动用部队、武警甚至把公安局也算上,也许都赶不上杨先进这个速度吧!
  在我问起这事的时候杨先进是这么回答的:“这就是咱们当兵的好处了,战友遍布世界各地,随便找到一个就可以放心的把事情交给他们办,他们会把我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做。这要是别人,想要做到这样就难喽!”
  闻言我不由恍然大悟,这才想起杨先进是抗美援朝时代的老兵,他当然会有自己的战友,而且这些战友都是陪着他一起在战场上出生入死过的,有了这种经历互相之间当然可以信赖。
  而信赖,就是人脉是否有用、可靠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当然,因为有我的提醒杨先进做的这一切都是在暗中进行。
  首先是人员分配方面。
  杨先进把这个玉米贸易方面全权交给郑嘉义去做,郑嘉义跟着杨先进也有一段时间了,杨先进认为他完全有能力承担起这个任务,同时这也是给郑嘉义一个煅炼的机会。
  这分配的过程自然不是把郑嘉义及几个员工调走或是干嘛的,这无疑会使福祥公司起疑心而去调查郑嘉义等人干什么去了。
  话说这时我还真觉得商场在某些程度上有些像战场,就比如这个信息上,各种伪装、保密、欺骗等等,比起我们在战场上用来迷惑敌人的手段也差不了多少啊。好在战士们当年在战场时就已经习惯了这一切了,所以这时用起来还是得心应手
  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同时也是为了让福祥公司轻敌,郑嘉义这些人其实是被裁员的。
  至于裁员的原因嘛,这时的先进公司有很好的借口:公司名誉遭受严重的打击,客户流失,生意缩水等等,于是必须得裁员……不裁员公司就要垮了,大家都没饭吃了。
  至于这裁员之后的这些员工也就是郑嘉义等人去了哪里,福祥公司自然是不会去关心的。于是郑嘉义等人就十分顺利的被安排到了玉米贸易那方面的工作去了。
  其次就是贸易方面。
  贸易这方面看起来似乎没什么问题,只要联系上买家、卖家,然后还有用于运输的汽车或是车皮等等也就成了。
  话说这些对我们来说都不是什么难事,买家、卖家方面有杨先进的人脉在撑着,那可是他经商十余年积累下来的,而且这其中还有相当一部份是杨先进的战友也就是铁哥儿们,所以联系起来十分方便,几个电话打过去基本就知道全国各地的玉米价格是怎么样的了。然后只需要加上运费一对比,就知道从哪个省进货比较划算。
  运输方面就更不用说了,铁道部门那跟部队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有许多战士复员后就是进入铁道部工作的,随便问问也就知道是个什么情况了。
  所以说这时代没关系还真是寸步难行,有些人说中国是建立在关系网上的一个国家,其实现代社会的那种关系网跟这时代比起来还是小巫见大巫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