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越战的血-第5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应该说这个基地就是我们合成营建立的,因为在这里头我没有看到任何陌生的面孔,大多数都是战术连的人。
  看了看头顶上茂密的枝叶以及周围的地形,我就暗暗点了点头:这的确是个好地方,交通四通八达的,而且地势不高十分方便牵引式的炮瞄雷达进出,头顶上的枝叶很明显就是炮瞄雷达最好的伪装,越军就算有侦察机在附近活动也拍不到什么,而正南面又有一座大山,越军的远程炮火很难够到这里,可以说就是为安置炮瞄雷达所准备的。
  “营长!”在我走进作为营部的帐篷的时候,先一步到达这里安排工作的张作亮就迎了上来。
  “一切都安排妥当了吧!”我问。
  “放心吧,都安排妥了!”张作亮回答道。
  “嗯!”我点了点头,目光很快就转向了桌面上的地图。
  “我们的位置在这,一号阵地!”张作亮指着地图说道:“一号阵地距离前线不多不少,直线距离正好十五公里,正好适合‘天眼’观测。”
  “天眼”是战士们给炮瞄雷达取的外号,会取这个外号很简单,就是因为它能观测到空中飞的炮弹,就像天上长了只眼睛一样。
  另一方面,我们又担心直呼“炮瞄雷达”这个名字一旦被越鬼子监听的话就很有可能泄密,毕竟越鬼子的背后有苏联,他们只要找个苏联军事顾问打听一下“炮瞄雷达”,很快就知道这是什么玩意了。
  但如果他们听到的是“天眼”……那只怕就要费一番心思了。
  “按照计划。”张作亮接着说道:“我们把战术连分配到一号阵地,其中20名狙击手分成两组,每组十人,轮番在阵地外围不同地点潜伏。四辆装甲车分配在四个方向,两辆在阵地内应急或用于替换。特工连就在这,二号阵地……”
  “唔!怎么这么远?”看着地图上的二号阵地与我们的直线距离我们至少有十几里,我不由有些意外。
  “这是魏参谋的主意!”张作亮看了看魏参谋,接着说道:“魏参谋的意思是,特工连拥有直升机起降太过显眼了,这很容易引起越军特工的注意,所以最好将阵地布置得远一些,而且这看起来有些远,但七公里的直线距离对于直升机来说不过就是两、三分钟的事,所以完全有足够的时间和条件为我们提供掩护,并且也不会影响特工连在外围的侦察任务!”
  闻言我不由点了点头,看来这魏参谋也不是个等闲之辈。
  后来我才知道魏参谋做的还不只是这些,他甚至还特地调了一支地对空的导弹实验部队潜伏在二号阵地附近。
  于是越鬼子特工一侦察……其视线很快就被地对空导弹部队给吸引过去了,接着就会想当然的想,我们装备有直升机的特工连肯定是负责保护这支导弹部队的。
  这时我就在奇怪,地对空导弹对于我军来说不是也一样很贵重吗?!
  魏参谋的说法是:“导弹被炸了我们还有,但是炮瞄雷达能用在战场上的,就这么一架!”


 第一百六十章 计划

  “我们的监控区域是这里!”直到这时魏参谋才说出了我们的任务,他指着地图说道:“12号与13号界碑之间,也就是老山地区。”
  闻言我不由一愣,难道老山收复战要开始打了?
  我记得历史上这一仗可是在84年才打的,距现在还有两年的时间呢。
  但转念一想,觉得咱们现在只不过是在用炮瞄雷达控测下老山方向越军的炮火罢了,就像我们这次任务的目标一样,是一种试验,为了看看炮瞄雷达在实战中的表现并为我军工仿制提供一定的基础,所以这并不代表老山收复战就要开打了。
  不过话说回来了,这至少也代表了高层有收复老山的心思,否则这炮瞄雷达为什么其它地方不试,就在老山方向试……这很明显的就是想看看增加了炮瞄雷达之后我军炮火能够在未来的收复老山的战役中发挥多大的作用嘛!
  “老山这个地方地形比较复杂!”魏参谋接着说道:“其主峰海拔高达米,而其山脚下的船头地区海拔仅仅只有160米,峰、谷垂直比高为米,落差很大,平均坡度为40度左右,在接近主峰时坡度甚至达到60到70度之间。其总体地形的特点是,以主峰为中心,向东北、西北和正南又延伸出3条大山粱。
  从79年我军完成对越自卫反击战从越南撤出的时候,越军就尾随我军占领了老山。
  自越军占据老山起,越军就凭借其居高临下的优势对我国境内进行了无数次的骚扰、挑畔。到现在越军共向我国境内开枪、开炮690余次。发射子弹、炮弹28000余发。打死打伤我边防军民三百余人。炸毁我境内房屋67栋。
  由于越军的威胁,麻栗坡县船头农场有四千多亩橡胶林不能采收,二千多亩良田无法耕种,24个村寨被迫内迁。
  上级的意思是,让我们在测试炮瞄雷达的性能的同时,对老山上的越军炮兵实施一定力度的打击,以减少这一线我方军民的压力。”
  “什么时候开始打?”赵敬平问。
  “随时可以开始!”魏参谋回答。
  “不急!”我看着周围几个跃跃欲试的干部一眼,说道:“我们得先计划一下。”
  “营长!”读书人有些奇怪的说道:“这还有什么好计划的?咱们要做的也就是把雷达搬出去开机试试不是?开不开炮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开机试试?”我没好气的说道:“刚才魏参谋也说了。这三年的时间越鬼子共朝我军境内开枪开炮690余次,而咱们要侦测的是越鬼子的炮弹,扣掉开枪的次数……这平均两天也许都没打上一炮,你开机试什么?”
  我这么一说读书人就没了声音了。
  “再说了!”我接着说道:“这炮瞄雷达应该也需要经常检修的吧……”
  说着我就把目光投向了陈维华。
  “哦,营长说得对!”陈维华愣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点头回答道:“这炮瞄雷达的平均故障时间是200小时,也就是一般八、九天就会出一次故障。”
  “所以。”我说:“咱们是来这测试炮瞄雷达在各种情况下的实战表现的,而不是拉着它到这来东逛西逛外加维修的!”
  “是!”读书人不由尴尬的摸了摸脑袋。
  “可是营长!”随后赵敬平就问道:“如果我们平时不开机,也就是没有准备好的话,那么怎么才能捕捉到越军开炮的机会呢?”
  这倒的确是个问题。要知道现在的前线已经陷入了一种僵持状态,也就是敌我双方大多时间都是躲在猫耳洞里。一般情况下彼此是相安无事的。
  当然,如果发现了目标就不一样了,比如发现对面有几个观察员或是几辆汽车在白天明目张胆的运输,那冷枪冷炮很快就过来了。
  但问题就是,谁也不知道这冷枪冷炮什么时候会打起来,而且这冷枪冷炮往往还是打上几炮就结束了,等我们听到炮声再架雷达……虽然架设雷达的时间只需要5分钟,但等我们架起来并开机的时候,只怕这冷炮仗都已经结束了。
  “所以我才说我们要计划!”想了想我就说道:“要让越军打炮也不是件什么难事,让前线的战士们做出些假动作或是假东西来也就可以了嘛!不过这就需要跟前线的战士们配合……”
  说着我就把目光投向了魏参谋。
  “这个由我负责!”魏参谋会意应承了下来。
  “嗯!”我点了点头:“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要给炮瞄雷达制定一个测试计划。我们需要知道炮瞄雷达在各种条件下的表现,比如白天、夜晚、晴天、雨天、雾天,另外还有侦测的死角、可侦测的范围等等。”
  “这些由我负责!”赵敬平接嘴道。
  “嗯!”我说:“所有这些都准备好之后,就可以在特定的时段让前线的战士引诱越军开炮,这样才能用最短的时间有目标的完成我们的测试任务。”
  “是!”周围的战士们异口同声的应着。
  计划很快就按照我的想法展开了。
  应该说要做到这些其实并不困难,比如前线战士引诱越军开炮……这对前线的战士们来说那就是小菜一碟了。
  做为曾经在战场上躲过猫耳洞的我们也知道,此时的敌我双方虽然开枪开炮都比较少,那仅仅只是因为敌我双方大多时间都躲藏在洞里没出来,就像以前的我们一样,白天就连拉屎拉尿都在洞里解决,顶多就是用罐头盒装着解决完了之后再丢出来。
  也就是说在白天那基本上是看不到人,只有晚上天色黑下来的时候才出来活动一下。
  既然看不到人也就没有目标了,没有目标敌我双方自然也就不开炮不打枪了……毕竟中越两个国家都是穷国,越南还好,那子弹、炮弹都是苏联免费提供的,咱们中国打的可是自己的炮弹,那就不是可以随便打着玩浪费掉的。
  但这并不代表发现了目标也不打。
  所以,要想越鬼子打炮的话其实很简单,只要在某个稍微显眼的地方堆上几个沙袋,或是用一些汽车残骸将其隐藏在草丛里……这些就足以吸引越军开炮了,因为我们很清楚,战场上敌我双方躲在猫耳洞里都是无聊透顶的,在无聊的时候有部份人就会依靠记忆敌人阵地的样子来打花时间。
  当然,这一般是属于狙击手或是炮兵观察员才做的事,普通战士做这些一部份是因为无聊,另一部份也是出于对敌人的痛恨,希望能找出些敌人的破绽并给敌人造成一定程度的打击。
  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就是有个新上来的战士觉得猫耳洞顶部只有几根烂木头撑着太没有安全感了,于是连夜赶工堆了几层沙袋上去……结果却是适得其反,第二天天一亮这个坑道马上就遭到越军的炮击。
  也正因为这样,所以要办到这件事并不困难,我们要做的就是跟前线的战士们约好一个时间,比如明天白天,或是今天晚上会有人打几个手电筒等等,然后就布置好炮瞄雷达等着越军炮兵开火了。
  至于炮瞄雷达测试计划,那就更是不值一提了……在越军不知道我军有炮瞄雷达的情况下,而且还是在我们这样严密的布置下,炮瞄雷达的测试可以说基本没有危险。
  所以这些都不是我要考虑和担心的……这些事就完全丢给赵敬平等人做就好了,我相信他们有能力解决这样的问题。
  我所担心的,就是我军按照炮瞄雷达提供的位置开炮的问题。
  “营长!”见我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赵敬平就有些奇怪了:“在为我们的任务担心?”
  我知道赵敬平为什么奇怪,这也是大多数人包括慎言谨慎的魏参谋在内都不认为我们这样的防御还会有什么问题。
  “觉得我们的保护措施做的还是不够?”赵敬平给我递上了一根烟。
  “不!”我说:“我已经想不出我们还能做些什么了!”
  “那不就对了!”赵敬平说:“那还担心什么?如果连你都想不到破绽,肯定没有问题了!”
  “问题是我相信没有攻不破的防线!”我说:“我们想不到破绽,并不代表越鬼子就想不到!”
  “可是越鬼子根本就不知道我们有炮瞄雷达不是?”赵敬平说:“在不知道的情况下他们当然也不可能针对炮瞄雷达制定出什么偷袭计划!”
  “他们很快就会知道了!”我说。
  “营长的意思是……我们内部有间谍?”赵敬平说。
  “不!”我摇了摇头。
  这次任务从头到尾的保密工作都做得很好,除了我们合成营的人外根本就没有其它部队知道炮瞄雷达的存在,这也是我们带着自己的炮兵营到前线来的原因……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不让任何人包括我军炮兵知道我们能够快速而精确的掌握越军炮兵阵地的位置。
  但是,我相信越军还是会知道炮瞄雷达的存在。


 第一百六十一章 骗局

  “如果你站在越鬼子的角度去想想……”我长长地吐了口烟雾后说道:“就算没有任何人透露炮瞄雷达的信息,但如果你是越鬼子炮兵指挥官,长久以来彼此之间的炮兵都是你来我往,虽然中**队的炮兵在数量上占绝对的优势,但因为侦察手段落后及越军擅长用游动炮的原因,越军炮兵一直都能够生存,虽然生存得比较艰难。
  但是……一旦我们将炮瞄雷达投入使用并配合着炮兵部队对越军炮兵实施打击,那么战场很快就会出现一面倒的局势。要知道炮瞄雷达可是能在十二秒内就计算出坐标,也就是说越鬼子连转移火炮的时间都没有,就别说转移火炮了,打第二发炮弹的时间都没有。
  如果你碰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想?”
  “唔!”闻言赵敬平不由眉头紧锁的点了点头:“这倒是我们没想到的,也就是说……不管我们再怎么做保密工作,只要一开炮,越军指挥官就很有可能会对我们产生了怀疑!”
  “也不是说一开炮就怀疑。”我说:“但一次、两次还可能是偶然情况,但是三次、四次甚至更多次,你说越军指挥官能不怀疑吗?
  怀疑之后他们会做什么呢?当然就是派特工或是间谍对我们进行渗透侦查,或是询问苏联顾问等等。那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我们这个炮瞄雷达还能藏多久呢?!”
  赵敬平神色凝重的点了点头:“营长说的对,可是……如果我们不打炮还击的话,那也不是个办法啊!”
  这一点我当然是知道的。原因是打炮还击其实也是炮瞄雷达测试的一部份。
  炮瞄雷达能够根据弹道测出越军火炮的位置是没错。但是谁又能知道这个位置是真是假或是有多少误呢?
  很明显就只有一种方法能够验证。那就是按照炮瞄雷达给出的位置打上一通炮,看看这通炮是不是炸在相应的越军炮兵阵地上,或者能不能把越军火炮给炸哑。
  于是就使我们这个任务产生了一个悖论……要完成任务就必须要打炮,但打炮就无法保密。
  “我们可以适当的延长测试的密度!”赵敬平想了想就说:“比如今天测试完,就隔几天再测试一下。”
  “这的确是个办法!”我点了点头:“但这只能解决短时间的问题,敌人并不是傻瓜,我们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这么精确的推算出炮兵阵地,时间一长越鬼子还是会起疑心!而且这还会在很大程度上延长我们测试的时间。”
  赵敬平默默地点了点头。
  “除非是这样……”我突然想到一点。于是灵机一动说道:“除非我们能让越鬼子以为我们炮兵之所以会打得那么准是另有原因。”
  “另有原因?”赵敬平满脸的迷惑:“除了炮瞄雷达外,还会有什么别的原因呢?”
  这时我就想起了美国佬在跟苏联冷战时老干的一件事,比如对外声称正在研制什么三倍音速能在高空执行任务的轰炸机,苏联一听……这可不得了的,如果美国研制出这么一款轰炸机,而我所有的战斗机都飞不了那么高那么快,那时不就等着美国来炸而我却没有还手之力了吗?于是一想,觉得这不行,我必须也得研制出一款3倍音速的战斗机出来迎击,于是就有了片面追求高空高速但却没有多少航程和载弹量的米25。而且最后美国又声称因为技术原因不弄这种轰炸机了。着着实实的耍了苏联人一把。
  那么……现在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对越鬼子用这种方法呢?
  如果照搬这种方法当然不行,毕竟我们现在的情况有些不同。那就是我们事实上有了炮瞄雷达。
  所以我们必须得把这种方法给变一下。
  “有了!”想了一会儿我就对赵敬平说道:“这样,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