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越战的血-第5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按陈依依向我汇报的情况,就是在一个月的学习和生活之后,绝大多数的战士都能用越南语进行交流……毕竟不准说汉语,被逼着不学也不行。但这说出来的口音却是五花八门的,听着总是有点不对劲。
  陈依依这么一说我就明白了,咱们是中国人,而且还是来自五湖四海的中国人,本来就是各种口音都有,这说起越南语来不自觉的就会把各地的口音也加进去。
  “这样的情况多不多?”我问。
  “多!”陈依依回答:“至少有一半。”
  “会露出马脚吗?”
  “马脚?”
  “哦!”我解释道:“就是被越鬼子识破的意思!”
  想了想,陈依依就点头道:“如果只是一个、两个那还好些,毕竟越南不同地方的人也有不同的口音,但是如果这么多人而且口音都不一样,那难免就会马脚!”
  听到陈依依对“马脚”的现学现用,而且竟然还学成这样,我差点就笑了出来。
  “有办法纠正吗?”我问。
  “很难!”陈依依回答:“我们已经试过了,下了许多功夫还是没改过来。”
  “那就没办法了!”我说:“淘汰吧!”
  于是这一口气就差不多淘汰了一半的人。
  这么做还真要能狠得下心,因为一想到这些战士这些日了以来付出的汗水、努力和鲜血,再看到他们在听到被淘汰的消息时脸上的那种失望的表情,还真有点不忍心。
  但我却又不得不这么做,因为我很清楚:现在要是不这么做的话,在将来很有可能就会害了他们甚至整支部队。
  “营长!”这天就在我埋头于满桌的文件和各部队的训练的时候,就见赵郑良强带着一名西装革履戴着墨镜的年轻人走了进来。
  “这位是……”我疑惑的问着郑良强,要知道这里可是合成营的基地,寻常人是没法进来的。
  “营长!”年轻人将墨镜摘下呵呵笑道:“是我啊,郑嘉义!”
  “唔!郑嘉义!”这下我总算是认出来了,不由笑道:“你小子怎么打扮成这个样子了?”
  “这个臭小子!”郑良强在旁边骂道:“我说他脖子好不好还围着根布带干嘛,他说那叫时髦,我说时髦个屁,这是担心活得太长了还是怎么着?被敌人这么一扯直接就上吊了!”
  “爸!”郑嘉义有些哭笑不得的回答道:“人家这叫领带,都跟你说了,俺这是工作需要!”
  “别理你爸!”我笑着拍了拍郑嘉义的肩膀示意他坐下,问道:“今天怎么有空来?生意不用顾了吗?”
  “生意走上正轨了,现在也就不忙了!”郑嘉义一边接过警卫员递上来的茶一边回答道:“这不?知道咱们部队刚刚打完仗回来,就带些东西来看看战士们。”
  这时我才注意到外头还有一辆小货车,几名战士正在从货车上往下一箱一箱的搬。见此我不由暗自点头,还是郑嘉义这家伙有心,知道咱们从战场上下来是九死一生,懂得带些东西来镐劳下这些曾经的战友们。
  “生意还好吧?”我随口问道。
  “好,出乎我们意料之外的好!”一提起这郑嘉义就来劲了:“营长,你知道我们今年往香港卖玉米赚了多少吗?”
  “多少?”如果是在现代的话,我也许还能估计一个数,但在这时代……我对货币根本就没有个底,所以干脆就不猜了。
  “这个数!”郑嘉义伸出了两根手指。
  “二十万?”我有点失望。
  在这时代十万也许不是个小数目,但对于一个公司来说,尤其是先进公司还要跟福祥公司打价格战的时候,这个数字实在不大。
  “不!”郑嘉义摇了摇头,激动的说道:“两百万!”
  这一来会议室里所有人都惊呆了,在这个万元户还是稀有动物的时代,竟然能够在一年之内就赚两百万。
  看到我们这表情郑嘉义就呵呵笑道:“咱们第一次运货到香港就赚了七万多呢,当时我还不相信能赚这么多钱,想想要拿这么多钱还得用麻袋去装了,路上又担心被人抢,所以带着好几个人一起去,结果人家就给我一张纸,上头写着七万五千元……”
  “那怎么行?”郑良强当即骂道:“做生意还打欠条?”
  “爸!”郑嘉义回答道:“那不是欠条,是支票!”
  “支票?”郑良强有些莫名其妙了:“一张纸上写着多少多少钱,那就成了?”
  “当然!”郑嘉义笑着回答:“到银行就可以换成钱了!”
  郑良强还是不明白,同时也不敢相信。
  那样子只看得我心下一阵好笑,这隔着一代人说起话来还真是有些费劲。


 第二百三十章 先进公司

  “其实别说我爸不信!”郑嘉义有些不好意思的回答道:“当时我看到这张纸,哦……是支票。我看到支票时也不敢相信那可以换钱。毕竟这是我们公司的生意嘛,这要是让人给骗了,我就是把这条命卖了也赔不起啊!所以……闹了点笑话。”
  至于是什么笑话,郑嘉义没说,我也就没问。
  后来才听到具体是这么回事,郑嘉义几个人愣就是不放心,硬是要让对方陪着到银行里换现金,对方看郑嘉义几个人个个都是五大三粗而且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郑嘉义几个人都是当兵的,而且还打过仗,脸上身上难免带着疤或是一点小伤什么的。
  这一来就把对方给吓住了,老老实实的跟着一块到银行把支票兑成了钱,让郑嘉义几个人用麻袋装了才作罢……这时代的钱最大面额的只有十元,这七万多元用麻袋去装还真不夸张。
  “说说,怎么会赚两百万?”我问。
  “是这样的!”郑嘉义喝了口茶之后,就兴奋的回答道:“我们很快就发现香港对玉米的需求不仅仅是餐馆,事实上餐馆需要的玉米还是少的,需求更多的是养鸡、养鸭厂,他们是用玉米做廉价饲料的!”
  “用玉米喂鸡喂鸭?”闻言郑良强有些不可思议。
  我知道郑良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要知道这时我国并不富裕,还有许多人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这玉米也可以说是一种能填饱肚子的东西……于是听说别人在用玉米喂鸡喂鸭时就有点难以想像了。
  “当然!”郑嘉义接着说道:“养鸡厂的价格就会比餐馆要低一些。不过要求的玉米质量就不是那么高。于是我们就把玉米给分成两批卖。一批是捡出质量成色好的。这些卖给餐馆。另一批是成色较差的,这些就卖给养鸡厂。别看养鸡厂的价格不高,因为它需求量很大,所以盈利的三分之二都来自养鸡厂。”
  “嗯!”我点了点头,薄利多销的道理我还是懂的。
  “那么先进公司呢?”我又问。
  “先进公司也发展得不错。”郑嘉义回答:“最重要的当然是因为咱们往香港倒卖玉米赚了一大笔,所以就有底气跟福祥公司打价格战了。另一方面,先进公司的声誉也越来越好,所有的事情都是按营长规划的那样发展。咱们先进公司童叟无欺,而且在社会上也乐于助人,只不过……”
  “只不过什么?”我问。
  “营长还记得伍长新么?”郑嘉义问。
  “伍长新?”我回忆了下,反问道:“是不是在打老街时踩着地雷受伤的那个?”
  “对对……”郑嘉义点头道:“他在战场上算是命大,踩着地雷也只断了三根脚趾。但是,为了咱们公司的声誉,他是负责上街捉小偷的那部份。本来我们也很小心,会多几个人一块去捉小偷,那次是伍长新独自上街办私事,在公交上就看到了小偷。他想也没想就上前阻止,没想到小偷人多。五个人围着他打,还动了刀子,我们赶到的时候他已经没气了……”
  虽然早就料想到会是这么个结果,但得到确定的答案时还是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就像之前谢副局长说的一样,这时代的不法份子就是这么嚣张的,可叹我们的战士没牺牲在战场上,没有牺牲在敌人的手里,却在这和平世界死在犯罪份子手里。
  要知道咱们当初上战场拼死拼活为的就是保护后方百姓的生活啊,可是现在却……
  “那几个小偷捉住了没有?”我问。
  郑嘉义摇了摇头。
  其实不用问也知道,这时代没有摄像头,想找出那几个小偷就得完全依靠路人的回忆……但是在那种情况下,又有几个路人能清晰的看见并记下这几个小偷的样子?
  另一方面,就像谢副局长说的,现在犯罪现像十分普遍,而且公安人手又不足,要到何年何月才能破案捉到真凶?!
  “除了这件事外,其它的都还好!”郑嘉义扯开话题道:“这段时间福祥公司就显得有点力不从心了,原因就像营长猜测的一样,福祥公司一直以为我们很快就会倒闭,于是一直都在做赔本买卖,到现在已经有点撑不下去的样子。这可以从他们最近关了两家分店而且还提高了商品的价格可以看得出来。只是杨厂长的意思是:先进公司也同样是在做亏本生意,香港那头的生意却越做越大,为什么我们不干脆把先进公司结束了,专心经营玉米生意……”
  杨先进的考虑应该说也有一定的道理,就像打仗更多的是考虑能不能取得胜利一样,商人在商场上考虑的就是能不能赚钱。
  那么既然批发公司一直在赔本,而倒卖玉米却能赚大钱,那何苦一定要拆东墙补西墙把先进公司撑下去呢?
  但是……
  “玉米生意做不长久!”我说:“从长远来看先进公司一定要做下去。”
  “我不明白!”郑嘉义说道:“营长为什么会以为玉米生意做不久?我们已经跟那些养鸡厂都签了合同了,跑不了。”
  “签的合同有说他们一定要买吗?”
  “这……这倒没有。”郑嘉义回答:“当然不能强买强卖了,签的合同是说这三年都由我们向他们供应。”
  “那就是了!”我说:“万一来个鸡瘟什么的,香港人不吃鸡了呢?到时咱们玉米卖给谁去?”
  “唔。”闻言郑嘉义不由一愣:“这倒是我们没想到的。”
  这一点也许在这时代或者说在我国还不常见,因为这时我国还没多少人成批量的养鸡,于是也就不知道养鸡厂的风险,但对于我这个现代人来说却是听得太多了。
  “再说说伍长新的事吧!”我说:“说详细一些,这是多久前的事?”
  “不久,半个多月吧!”
  “公交司机找到没有?”我接着问:“售票员找到没有?如果捉住那几个小偷,售票员会不会认出来?”
  被我这么一问郑嘉义就愣住了,他们从来都没有从这个角度去考虑这个问题。


 第二百三十一章 严打

  捉小偷的事情很快就解决了。
  先是公安局的人对公交司机尤其是售票员展开调查……要知道小偷尤其是那种团伙做案的小偷大多都是的惯犯,而售票员又是天天面对乘客的,时间一久自然就清楚会记得那些惯犯的样子了。
  不巧的是,出事的那辆公交的售票员是个新人,而且小偷和伍长新也是在车下动手的,所以还真没有多少印像。
  但这问题也不大,在公安局的协助下郑嘉义把几十个公交司机及售票员聚在一块,然后让当事售票员描述下几个流氓大慨的特征……于是结果很快就出来了,有人认识他们的确就是经常在公交上行窃的惯犯,甚至其嚣张到最近还在公交上看到过他们。
  这几个小偷之所以会这么大胆,一方面是以为这时代公安局的侦破手段过于落后抓不住他们,另一方面也是仗着自己这个群体经验丰富不担心公安抓。
  这里所说的经验丰富,指的就是他们是属于团伙作案,甚至这其中还有几个会装作百姓……一看形势不对比如公安要抓人,就会以各种名目阻拦公安掩护动手的小偷逃走。
  当然,这一回他们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动手抓人的时候咱们干脆就不用公安而直接上武警了……武警是咱们自己人嘛,他们在做武警前就是当兵的,跟先进公司的员工那就是战友,有这层关系那就什么话都好说,何况武警还是由我们合成营训练出去的。
  事实也的确是如此。武警部队的战士们一听说还有这样的事。战友让小偷给活活打死了。个个都气得直咬牙,二话不说就全力配合。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武警在抓人方面要比公安强得多。
  这时代的公安……就像之前所说的,就是工厂或是单位里的普通职工考个试,合格了就可以做公安了,他们的军事素质只怕并不比平民百姓要多多少,甚至还可以说比百姓更少,原因是这时代的百姓许多当过民兵或是退伍军人。
  武警就不一样了。虽然他们并不是个个都上过战场,但至少有过新兵训练也练过擒拿,对付起小偷来那可以说是绰绰有余了。
  但就算是这样我们还是不敢大意,原因是这时代找人太难了,一旦让他们跑掉几个,随便找个地方躲起来对我们来说都是大海捞针,所以我们力求一网打尽,就连其同党也不放过。
  于是十余名武警全部身着便衣……在思考再三后,武警还是决定不配枪,这一方面是因为自信就算不配枪也对付得了这几个小偷。另一方面则是由于这些小偷据说眼睛很利,腰间配着枪的话很容易就会让他们看穿而打草惊蛇。
  这一点倒不意外。做小偷的嘛,练的就是眼神。
  不过很显然这些小偷的眼神还是不够好,那一天他们根本就没发现车上有十几个人就是冲着他们来的,于是他们前脚刚下车后脚马上就被武警给按倒在地上……
  “当事的五个小偷全部抓获了!”郑嘉义在电话里向我汇报:“我们还顺藤摸瓜,一口气将他们的七个同党也都抓了起来,一共十二个,都送到公安局去处理了。”
  “嗯!”我点了点头。
  “总算是为老伍出了口气!”郑嘉义说:“这段时间,咱们这些老战友个个心里都像是塞了什么似的!”
  我也不由叹了一口气,接着说道:“关于抓小偷或是对付流氓这样的事,往后就缓一缓。”
  “营长……我们能行!”郑嘉义回答道:“有点伤亡再所难免,我们不怕!”
  “我知道。”我说:“但是一方面公司已经在百姓中树立了信誉,另一方面你们也有自己的生活,何况这其中还涉及到一些法律上的问题,引起纠纷就麻烦了。所以见义勇为是可以的,但不需要再像以前一样专门派出人去,明白吗?”
  “是!”郑嘉义无奈的应了声。
  我之所以下这个命令,一个是因为郑嘉义这些退伍的老兵个个都带着伤,而且他们只有打仗的经验却没有对付犯罪份了的经验,所以做这些事还是相当危险。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既将到来的严打,有公安局及武警部队的严打,先进公司这种非执法部门还是不要插手比较好。
  “营长!”就在我放下电话的时候,赵敬平就报告道:“张司令让你到司令部去一趟。”
  “唔!”我点了点头,照想应该是假期出游的事让张司令知道了。
  果然,当我在司令部坐下的时候,张司令就给我端上一杯茶说道:“小帆的事我知道了,这事多亏了你,你处理得很好!”
  “这是我应该做的。”我回答。
  事实也的确如此,张帆虽然是张司令的女儿,但同时也是我女友,所以当然也就是我的事。
  只不过因为张司令事务繁重,所以我让张帆不要把这件事告诉张司令,但最终还是传到张司令的耳朵里。
  “唉!”接着张司令不由长长的叹了口气,说道:“现在社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