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越战的血-第5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不是……都没什么事吗?”我说:“所以也就不敢打扰您!”
  “嗨,说什么打扰不打扰的!”周贵旺回答道:“你知不知道……之前跟你谈了一席话可是帮了我们的大忙了,咱们现在就是一步一步按你说的做的,还别说,真是越做就越觉得你说的那些真是太对了,简直就跟实验过似的,这都不知道为我们省下多少时间少走多少弯路了。我感谢你还来不及呢。我早就想再找你谈谈,可是每次找你的时候,你不是去这打仗就是去那打仗了,都碰不上呢,你能打电话来真是太好了!”
  听到这话我就稍稍放心了些,毕竟我刚才关于职业学校这个点子是要花钱的,不只是要花钱还要投入大量的时间见效还不是那么快的,所以想要说服对方做这事还真不容易,不过现在看来也不是那么难。
  “杨营长,是有什么想法么?”周贵旺说道:“你等等啊……”
  说着就朝另一头叫道:“小李,赶快准备纸笔!”
  闻言我不由有些哭笑不得,这怎么都把我说的话当作宝贝了。
  不过其实也可以算是宝贝,原因很简单……咱是过来人嘛,所说的这些事那还真像周贵旺说的那样,就像实验过的一样。其实不是实验过,而是真实的发生过了。


 第六十九章 永暑礁

  “是这样的!”我在电话里对着周贵旺说:“您也是知道的,这时期我国的经济正面临着一个机遇期。”
  “营长说的是与苏联的贸易吧!”周贵旺问。
  “应该说不只是中苏贸易!”我说:“我们国家已经对外封闭好多久了,现在跟周边各个国家都有贸易往来,这显然会刺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
  “对!”周贵旺赞同道:“不过中苏贸易更为明显,前几时我还听说了用罐头换飞机的事情,我也吓了一跳……听说是什么,先进批发公司做的项目,这可是带了个好头啊!”
  “唔。”听起来周贵旺好像并不知道这事其实是我做的。
  不过这也不奇怪,知道先进公司跟我们合成营的有联系的并不多,而且这时代又是信息较为封闭的时代,所以自然就传得慢也传不远了。
  “我的意思是。”我接着说道:“这的确是会在很大程度上刺激经济,当然也会产生大量的就业岗位,但百姓似乎还没有准备好这种就业。换句话说,一方面是工厂需要大量的工人,另一方面是社会上大量无业游民,这本来是好事。但这些无业游民在进入工厂之后大多无法进行工作,因为他们没有相应的技术和知识。这一来就会导致工厂凑和着用人,于是就会导致商品质量大范围的下降,工人工作效率低下等种种一系列的问题。”
  “营长说得对!”周贵旺同意道:“这一点我们也看到一些端倪了,这主要是经济发展速度过快与百姓素质提高过慢之间的矛盾……这经济发展是说来就来,一开放就有各种技术各种资金一涌而入。其速度相对来说要快。尤其是受苏联这种轻重工业的价差影响后。另一方面。百姓素质提高却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就像你之间告诉过我的,要发展就必须狠抓教育,因为只有教育才能为各行各业提供大量的各型人材。但教育这东西可是百年大计啊……”
  “我们可以选择一个折中的方案。”我说。
  被周贵旺这么一说我就记起以前还真跟他说过这话,不过那说的是基础教育,基础教育就要“从娃娃抓起”,这的确重要,但却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折中方案?”闻言周贵旺不由一愣。
  “对!”我说:“其实我们国家并不是没有人材。咱们有十几亿人口,各种人材都有,只是这些人材相对十几亿人来说太少太少了。所以我的意思是,利用这些人材开办一些职业学校,专门用于培训社会上的无业游民,并适当的为其提供工作岗位……要知道无业游民中大多数是希望找到工作的,所以我相信他们会很愿意进行这种培训。”
  这一点就勿庸置疑了,要知道这时是接连几次的大规模裁军,再加上之前的知青返城直接导致了社会上大量的无业人员。
  这些无业人员都要解决吃饭问题,想吃饭就都得就业。而这时的就业岗位相对较少或者也可以说能够上岗的人相对较少,于是就出现了几个人甚至几十个人抢一个就业岗位的问题。
  于是。如果一听说这职业学校可以为他们提供就业岗位哪里还会不愿意学习的道理,哪怕这有可能要多花他们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
  “这个办法不错!”电话另一头的周贵旺想了想后就回答道:“我们之前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只不过却是用技术组下乡的方式展开。但现在想起来,这种方式所能达到的效果十分有限,一方面我们不知道哪些人是需要培训的,只能组织村民进行集中式学习。另一方面时间短,村民能学到的东西十分有限。还有就是无法与村民进行适时指导,村民真正有问题的时候找不到人问。现在被你这么一说,如果能办一所这样的学校……那这些问题大多都可以解决了!”
  被周贵旺这么一说我觉得还真是,看来他们已认识到这个问题并做出一些努力了,只不过就像周贵旺说的,这种努力的成效并不大。
  随后我很快就想到,周贵旺说的这技术组以及下乡集中式教学的方式很有可能就是职业学校雏形,也就是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验的积累,他们最终也会想到兴办职业学校进行系统式教学的方式,我只不过是把这种结果提前了而已。
  “另外。”我说:“我们这种教学还可以跟社会上的各类企业联合起来,毕竟这时国家缺乏资金,我们可以让企业自愿捐款、捐校之类的,我相信有能力的企业很愿意做这样的事,因为这也是为他们提供合格的技术工人甚至还是为他们做广告提升其知名度,于是这样就能达到一种合作共赢、互惠互利!”
  “好!”周贵旺不由哈哈大笑起来:“营长连这都想到了,营长你这又给我们送了一份大礼啊!”
  最后这段话倒是我的临时起意……原本我还是想以我的名义捐款的,但一想我一当兵的的哪来那么多钱呢?之后这样一问让周贵旺知道我就是先进公司的幕后所有人似乎有点不大好,于是随口就把它扩大为面向社会各企业进行合作。
  这样一来也好,人多力量大嘛,企业多能担起的负担也就多。
  挂上电话后我就放下了一件心事……这么一来至少会少走一些弯路了吧,先进公司赚来的那些钱也算是部份回馈社会了。
  这时另一部电话突然就响了起来……那是司令部的专线,所以我也没敢多想不假思索的拿起了电话。
  “到司令部来一趟!”里头传来了张司令的声音。
  “是!”我回答。
  听张司令的口气我就知道出事了,而且这出的事情也许还不小。
  如果是在以前,那我可以百分百的肯定那是军事上的事,但现在有了先进公司而且赚了那么多的钱后就有点不确定了。
  有句话叫树大招风嘛,别人看先进公司发展得这么好、这么快难免会眼红,而且现在又是在打击经济犯罪的时期,难保会有人对先进公司展开调查并牵扯到我们合成营。
  从这一个角度来说,这军队做生意还真有不合适,因为它或多或少的都会影响到我甚至是部队每一名战士的心态,而这种心态在战场上又是很重要的……战场是个不容有半点分心的地方。
  不过幸运的是我很快就知道张司令找我并不是因为这事。
  “南海出了点问题,跟越鬼子有了点摩擦。”张司令说。
  “唔!”闻言我不由一愣,这越鬼子还真不含糊,陆上跟咱们较劲不说还弄到海上来了。
  “情况是这样的。”张司令说:“几个月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全球海平面联测计划》,决定在全球范围内建立200个海洋观测站,中国负责建五个,其中在西沙、南沙各建一个。我们在南沙永暑礁建站时就遭到了越南武装运输船的阻挠……”
  闻言我不由哦了一声,这就是我们现代所说的3。14海战吧,虽然我对这次海战了解不多,但却知道这次海战是以我军占绝对的优势取胜,所以并不怎么放心上。
  “这个问题不简单哪!”张司令皱着眉头说:“这个永暑礁及周边一带九个岛礁都是距离越南近而距防我们远,比如这永暑礁,距离越南只有250海里,距离我们却有740海里,离海南岛也有540海里。”
  打过马岛海战的我当然知道这距离意味着什么,我军离目标的距离大慨是越军的三倍,也就是说我们的反应时间及增援时间甚至燃油、补给等要考虑的因素都比越军多得多。
  “这些客观上的因素还是其次。”张司令接着说道:“目前我们海军的实力已经远超越军,但我们必须得考虑苏军驻守在越军金兰湾的问题,以及越军本身就装备有苏联援助的苏22战机的问题。”
  “唔!”闻言我这才知道这一战其实并不像想像的那么简单,另一方面也知道张司令对这个局面已经下了功课甚至是结合了马岛海战的经验。
  “你怎么看?”随后张司令就把目光瞄向了我。
  “我……”闻言我不由一愣,迟疑了下就回答道:“司令,我对咱们海空军的备都不熟悉……”
  张司令显然是早就有所准备,“叭”的一声就把一叠资料丢在了我的面前。
  在我翻着资料看的时候张司令就皱着眉头说道:“越军苏22时速800公里,作战半径1142公里,半个小时左右就可以到达永暑礁上空,而且可以发射空对地导弹。而我军歼七、歼八作战半径只有800公里,根本就不了永暑礁!”
  这就是我军的困境……要知道海战最重要的就是制空权,而这时的我空军既没有空中加油的技术也没有航母,于是对于超出800公里也就是大慨四百多海里外的目标就鞭长莫及。
  这也是一直以来我们在南海问题上这么被动的重要原因。


 第七十章 政治

  所以在近代时总是有人抱怨,南海一个接着一个的岛屿被周边小国“偷占”而我国却始终只有抗议。
  这就是名副其实的“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
  当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就是当时我军战机根本无法到达该空域,也就是鞭长莫及……要知道南海最远的岛距离我们都有两千多公里,这就不说歼七、歼八等八百公里的作战半径够不着了,就算是现代苏30等现代化战机也要进行空中加油才能到达指定空域。
  当然,周边国家也同样没有多少能够遏制我军舰的战机,但问题是其它国家可以利用距离的优势跟我们玩猫捉老鼠的游戏……咱们的军舰到了他们就退让,等咱们一走他们再上来,咱们是两千多公里的距离,这对军舰来说也要将近两天的时间才能赶到,而对方几小时内就能到达,如果真这样做的话咱们从战略上来说就是错误的。
  “越南所拥有的苏22性能怎么样?”我问。
  张司令摇了摇头:“我们只知道苏22可以发射空地导弹,其余的一无所知。”
  对此我并不觉得意外,中越之间的战争一直都是打陆战,空军从没有参战过,所以我们安插在越南的间谍也就没有在战机方面下多少功夫了。另一方面,越南用的也是苏式装备,且其生产时间是76年,到现在还不到十年,所以美国方面对其也是一无所知……这就像美国一直不知道米格25是用钢做的一样,美苏两国在冷战期间情报方面的互相防范还是很严密的。
  “我们军舰的防空能力怎么样?”我一边翻着资料一边问。
  海战最重要的就是制空权。这一点在马岛战争上已经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那么。既然我们的战机无法到达目标空域。就该考虑用军舰遏制敌人的制空权。
  这在一般情况下是办不到的,原因是空中的优势得天独厚……简单的说就是同样的性能的雷达搬到空中就会看得更远一些,站得高看得远嘛,所以战机的侦测范围总是比军舰要远,于是理论上战机能在军舰雷达能探测到的距离外对军舰实施攻击,也就是说战机能打得到军舰而军舰打不到战机。
  另一方面就是地球曲率的问题,地球是圆的也就是弯曲的,而雷达波却是直线向外辐射的。这么一来在靠近地面或是海平面附近的雷达波就会被地面、海面挡着,这也就是地雷雷达的死角。
  战机往往就利用这一点进行低空飞行,就比如马岛战争中阿根廷的战机就是进行超低空飞行避开英军的雷达而在合适的时候进行跃升一举击毁英军最先进的“谢菲尔德号”驱逐舰。
  但这只是在一般情况下,如果敌方战机性能差强人意而我军军舰却有强大的防空能力的话,那还是能够在海战中占据优势的。
  张司令不由叹了一口气:“目前我们的驱逐舰是旅大级,这种军舰的防空火力是小口径机关炮。”
  闻言我不由一愣……小口径机关炮,这种武器对于苏22这种超音速战机可起不了什么作用。
  不过这也没什么好奇怪的,要知道旅大级驱逐舰可是我们根据中苏关系破裂撤走专家时留下的一部份“科特林驱逐舰”的图纸自行建造的,当时军舰的防空主要是针对低空低速的战机,其主流防空模式还是……使用密集的防空炮火力拦截战机。同时又能兼顾攻击海上目标,炮口压平了就可以攻击军舰了嘛。
  换句话说就是我们现在根本就没有足以对付越军苏22的装备。
  “英国的舰空导弹……”这时的我不由感到奇怪。话说我在打马岛战争的时候就已经向英国方面要过舰空导弹了,怎么现在在这方面还是一片容白。
  “英国那边的海标枪舰空导弹倒是有几套!”张司令说:“但是没有装到军舰上,主要原因是我们在对其测试时发现有诸多缺点,比如反应速度慢、准备时间长,拦截能力差等等,所以我们并没有打算装备。”
  我点了点头,海标枪的缺点在马岛战场上我也是略有体会,当时只想着能够填补一下国内舰空导弹的空白,但现在看来这仅仅只是提供一个测试对像和参照对像而已。
  不过上级的这种考虑也是有道理的,首先就是之前中国并没有太多的防空上的需求,周边国家都没有几架飞机嘛,防空防谁去?
  其次就是现在的咱们有大量的装备可选……美国佬站在咱们这一边,那什么法国、德国等等,咱们可以说想要什么装备就有什么装备。
  也就是说咱们不必急于一时,可以慢慢挑。后来我知道我们是选中了法国的“海响尾蛇”,也就是“海红旗7”的原型,不过这也是87年也就是几年后的事。
  其实这时我们国家也有在研制舰空导弹,甚至还可以说是从65年就开始研制了,这就是海红旗61……但跟我军大多装备一样,受到十年的影响这种装备的研制也是走走停停直到75年才上舰进行试验,最后终于在86年时才定型。
  这不由使我陷入了沉思。
  如果按这种装备对比进行对比的话以及马岛海战的经验来看的话,就算我们的海军比越鬼子强大几倍甚至几十倍那也无济于事……因为我们的军舰几乎就可以说是越军苏22的靶子,一批批的开上去让他们炸的靶子。
  “你是配合过英国佬打过马岛海战的人。”张司令说道:“你怎么看?”
  我摇了摇头:“如果是按这样的数据打的话,我们可以说必败无疑。”
  虽然我不愿意承认这一点,但海空战却与陆战不一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