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越战的血-第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很快就想到了原因,公路上那十几辆满载弹药的军车……这其中只要有一辆军车被炮火击中,很有可能就会引起连锁爆炸并延伸到我们所在的位置甚至是炸到团指……
  于是我没有多想,举起手中的步枪就朝右前方的一辆汽车瞄去……
  “砰!”几乎就是在炮弹在弹药车周围爆炸的那一刻我的枪声响了。
  这一枪打的是那辆汽车的左前轮……下一秒那辆弹药车就因为左前轮的车胎被我打爆而方向一偏就翻进了路旁的小沟里……
  那个小沟可不浅,我不知道在车上的那个驾驶员会不会因为我这一枪而送命,但我却知道,这一枪不只是将那一车的弹药打进深沟里,更是把整个像链子一样的车队都出了一个缺口……
  我不确定这一枪能不能救我们一命,但这至少是一个机会!
  接着,我就看到一发发炮弹在山脚外成片成片的爆了开来,装有弹药的汽车很快就被炸得一声巨响……


 第一百五十章 弹药车

  第一百五十章 弹药车
  “轰,轰……”
  弹药车爆炸时的那种景像见过一次后绝不会再想见第二次。
  应该说,开汽车的战士也很小心,为了弹药的安全,车与车之间至少也隔了几十米。这是为了避免弹药车发生意外……比如压上了地雷发生火灾或是爆炸之类的波及其它弹药车。
  但如果是这弹药车被炮弹击中就绝不是间隔几十米就能避免得了灾难的,原因是弹药车如果被炮弹直接命中……就必然会导致车内的弹药殉爆……
  所谓殉爆就是由爆轰波的作用引起相隔一定距离的另一炸药爆炸。
  打个比方……假如汽车内运送的是迫击炮炮弹,就算它运输保险和发射保险都没打开,原本是处于安全状态……但这时却被一发炮弹击中,由于这发炮弹与迫击炮炮弹距离过近……于是全车的迫击炮炮弹都会被这发炮弹的爆轰波引爆。
  更可怕的还是……有许多迫击炮弹还会被炸得高高扬起之后再殉爆,这在无形中就增加了这爆炸的威力的半径。
  于是,就像我和战士们看到的一样,那些装满了弹药的汽车就像多米诺骨牌似的,一辆接着一辆的爆了开来……一直爆炸到离我们不远处才停了下来。
  之所以停下就是因为我之前打的那一枪……
  那一枪虽然仅仅只是打翻了这其中的一辆车,但却像是从多米诺骨牌中抽掉了一块,于是连锁反应也就在此中断。
  然而危险却并没有因此而结束。
  就在战士们刚想松一口气的时候。却发现之后的那辆汽车虽因为距离太远没有殉爆。却被飞溅过来的火头给点燃了。霎时车头、车身……到处都燃起了熊熊大火,就连司机也被点着了怪叫着冲下了汽车……
  这一下战士们就傻了眼了,那辆着了火的汽车就停在我们面前,任谁都知道这样下去我们将面临着什么。
  把车推走吗?
  先不说我们有没有办法在汽车爆炸前把它的推走,那汽车到处都是火也让我们无法下手。
  灭火?
  有过战场经验的我们都知道,这火势一下就会燃得这么旺……那溅过来的不是汽油就是燃烧剂,而无论是汽油还是燃烧剂……都是没法迅速将其扑灭的。
  于是我们似乎就只有两个选择:一是在这里等着它爆炸。另一个就是在它爆炸前逃离这片区域。
  但说实话,想逃也没有地方可以逃……因为这辆车炸开后很快又会再次引起之后的弹药车连锁反应。没有人会有那么快的速度能比得过这连锁爆炸。
  就在这千均一发的时刻,我们队伍中突然窜出了一个人跑到驾驶室前把车门一掀就钻了进去……这举动不由让我和其它战士都愣住了,那驾驶室早就到处都是大火了,那战士竟然能就这样钻进去?
  在那一刻,我想很多人都跟我一样脑袋里有个疑惑:他这是要干嘛?不要命了?!!
  甚至还有几名动作快的战士当即就冲了上去要把他救出来……但是当我们听到汽车发动的声音的时候我们就明白了,他这是要把车开走……
  这的确是一个办法,而且也是唯一可行的办法!
  于是我们并没有阻止他,就连那两名冲到车门的战士也停下了阻止的动作。
  对于我们来说,战场是个容不得半点娇情的地方,当有人勇于牺牲自己保存大家的时候。我们不会像别人那样假意去阻止……我们已经学会了尽量去配合,也只有这样才能让他的牺牲更有意义。
  汽车发动了几下也没有成功。于是战士们就很自觉的把枪往背上一背,再也顾不得汽车上的火头顶着汽车尾部使劲推……先是一、两个人,很快又加入了几个,接着又加入了几个……不一会儿就把汽车旁周围站满了。
  火势沿着衣服烧到了他们身上?
  没关系,不过就是一点小火,等推动了汽车再灭火也不迟。
  这辆弹药车很快就要爆炸?
  也没关系,反正离它近些也是死,远些也是死,倒不如拼了命试一试,说不定还会有一线希望……
  应该说在战场上的人常常都要面对这样的选择,只是……我相信虽然有许多人懂得这道理,但真正问题来的时候,却没有多少人会选择挺身而出。
  会让战士们做出这种选择的,就只有两个字:勇气!
  终于,在战士们的努力下,汽车发动了,接着它就带着一阵低沉的嘶吼以最快的速度朝前冲去……它冒着烟、燃着火,就像是一座会移动的火山,就像是一座不朽的丰碑,更像是一头被战士们打败的怪兽,带着浑身伤口仓皇逃窜……
  接着,十几秒钟后,随着一声巨响那辆汽车就在我们的眼皮底下化为了一团火焰。
  我一直希望看到那名勇敢的窜进驾驶室开动汽车的那名战士能跳下车来,然而却我失望了,在最后一刻我也没看到他的身影。
  “他叫什么名字?”不知道什么时候团长已在我们的身边,他显然也看到了刚才的那一幕。
  这时我不禁语塞,因为我虽然知道他是我手下的兵,却叫不出他的名字。
  “他叫杨建章!”吴志军代我回答道:“云南永平人!”
  “嗯!”团长点了点头,默默地把这个名字记在了心里。
  我们能做的,也只有这一点了:记住烈士的名字。
  ※※※※※※※※※※※※※※※※※※※※※※※※※※※※※※※
  我军的攻势在第二天夜里就遭到了阻拦,原因是位于我军右翼的120团在攻占了1663高地后,由于地形判断错误,部队进至吉光胡一线时误认为已经到达指定地点——奔西爱……
  在得到这个消息后,我军1营以为右翼已经安全,于是就放开胆继续前进……没想到在进至4号桥地区时就遭到越军的两面夹击……
  这似乎是突然的,但同时也是必然的。
  如果316a师的防线有这么容易让我军攻破,或是让我军这么顺利的势如破竹,那他们也就枉称越军的王牌师了。
  但其实战场的形势远比我想像的要严峻得多,直到罗连长召集我们几个开会的时候,才知道越军316a师的重点根本就不是我们所进攻的正面。
  “情况是这样的!”罗连长指着地图说道:“我军按原计划以一个营的部队经龙江、班佛、向新寨和大平地区穿插……但是沿路多次被越军偷袭、炮击,还未穿插到指定位置便死伤惨重,最后只能无功而返……于是我军再次以两个营的部队在坦克3营欠7连的配合下实施穿插……这一回虽穿插到了指定位置,但却被越军包围陷入苦战……”
  听到这里我似乎有些明白了,难怪我军在沙巴正面受到的越军抵抗并不强,甚至基本就没有遇到越军远程炮火的打击,有也只是零星的或是威力并不大的迫击炮。原来这越军根本就把打击重点放在我穿插部队上。
  “越鬼子这玩的是田忌赛马的游戏啊!”罗连长叹了口气说道:“他们知道在正面交锋上,无论是兵力还是炮兵火力都无法与我军匹敌,于是就来了个避重就轻,用少量部队在正面拖住我军主力部队,却布下重兵对付我军穿插部队……”
  顿了顿,罗连长又皱着眉头接着说道:“越鬼子这么做有三个好处,一是可以打击我军有生力量,二是保证沙巴的后勤补给,三……最重要的是如果我军穿插部队无法扼住越军的咽喉,那么316a师随时都可以撤退,到时我军只怕表面看起来是打了胜仗,其实却是打败仗了!”
  罗连长的分析当然是有道理的,正如我军游击战的理论:“不计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是集中歼灭敌有生力量!”
  然而这原本是我军使用战术现在却出现在越军身上,他们现在正是集中歼灭我军有生力量而不计沙巴的得失……所以,就像罗连长说的,如果让越军316a就这么狠狠地咬我们一口后再逃走,那我军就是表面打了胜仗,实际上却是打了败仗。
  “所以!”最后罗连长再次指着地图说道:“上级认为……我军不宜在沙巴正面布置太多的兵力,决定让我们连队沿威龙松,珍珠林一线前往增援我穿插部队,并配合穿插部队挡住越军的退路!有没有问题?”
  闻言我不由皱了皱眉,带着些疑惑问了声:“为什么不让预备队上?”
  预备队本来就是用来应付这种突发状况的不是?现在正是使用他们的时候。
  罗连长一声苦笑,回答道:“预备队已经上了!”
  ※※※※※※※※※※※※※※※※※※※※※※※※※※※※※※※
  谨以本章,向445团通信连炊事员杨建章同志致敬。
  在我军进攻沙巴时,敌炮火集中炮击离团部仅20余米的一辆给养车,严重威胁团指挥所和集结在周围的4个连队的安全,杨建章同志冒着敌人炮火密集的拦阻射击,将汽车开离团指挥所500米处,被敌炮弹击中壮烈牺牲。中央军委授予杨建章烈士“勇于献身的**战士”的荣誉称号。


 第一百五十一章 穿插

  第一百五十一章 穿插
  我军进攻沙巴的计划,在正面上基本是按照“正面突破,两翼包抄”的战术思想实施。在小方向上是这样,大方向上同样也是这样。
  小方向上,我团进攻越军这几个高地用的就是这战术,大方向上对整个沙巴的进攻也同样是我团从正面突破,另两个团从侧翼包抄。
  这种战术不能说不对,毕竟打的是陆地战,而且还是我军兵力占优势,那分割包围也是当然的,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发挥出我军兵力的优势。
  但是……不得不说这种战术还是很陈旧的。
  美军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就已经将重心转入更为灵活的天空了,在掌握了制空权之后……就可以随心所欲的轰炸敌军的铁路、公路、桥梁等使其交通瘫痪,导致其兵员、军火、补给等无法供应;也可以轰炸军火库、电站、油库、兵营等军事设施,致使敌军补给供应不上;还可以对重要军事目标实施斩首行动,打击其指挥系统;甚至还可以用伞兵空降占领重要的军事要地……
  这样一来战术就会灵活多变,如果运用得好的话,完全有可能对敌人进行手术刀式的进攻,并在短时间在以最小的代价将敌人的防御瓦解。
  应该说我军也是有机会发展这种战术的,原因是在抗美援朝时期我军因为得到了苏联的援助无论是在空军方面还是在陆军方面装备都得到很大的突破……如果按照正确的方向发展,那么我军不说能赶超美、苏,到现在至少也该有空军可用。
  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军都相信步兵才是战场上最重要的角色。
  这跟解放军自建军以来大多是在地面上以顽强的意志取得胜利有关。最有说服力的就是我军在缺少空军、没有海军的情况下也能打赢联合**的飞机、大炮、军舰……于是许多人都相信。只要陆军足够强大,只要战士们作战够勇敢,政治立场够坚定,那么再强大的敌人都可以战胜。
  精神原子弹嘛,这时代相当一部份人是相信勇敢、顽强的作战精神才是最重要的。
  另一方面,就是十年动乱期间我军科研方面不只没有进步,反而是在倒退……
  于是,直到现在我空军还是不适合参加战斗……按照上级的说法是为了避免战争升级。但是谁都知道……这仗都打成这样了,难道还不够升级?
  所以现在的我们就还得像抗美援朝时代那样用步兵实施穿插……
  走在路上的时候我就在奇怪:上级为什么不派多一些部队去支援被围困的穿插部队呢?越军的打击重点是我穿插部队不是?那他们的兵力肯定不会少,那我们这一个连队上去能起到什么作用?还不是杯水车薪?
  后来我才知道前去增援的部队不只我们一个连队,上级这样做也有他们的道理。
  罗连长在会上就说过……我军一个营的穿插部队还没穿插到指定位置就已经伤亡惨重不得不退回来了。这个营可以说是这战场上打得最憋气的一支部队,因为他们甚至连敌人的影子都没有见到……他们在穿过一片竹林的时候遭到了越军远程炮火的密集轰炸而死伤亡了大半。
  越鬼子的远程火炮在正面战场上当然无法跟我军比,但是用来对付我军穿插部队却是绰绰有余……而且对付我军穿插部队还有诸多好处。
  其一,越军炮兵可以有目标的轰炸。
  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困难,越军只要派出几个观察哨带着电台在高处观察就可以了……甚至越军根本就不需要派观察哨,只要随便给越南村庄的老百姓发上几台步话机……那些老百姓就会适时把我军动向向越军报告。
  于是……我军部队不管走到哪越军炮兵都能知道确切的位置。
  其二,越军炮兵不必担心我军炮兵还击。
  我军炮兵如果想要报复性还击或是火力压制。那就必须根据越军炮兵发射出来的炮弹的弹道计算出越军炮兵阵地的大慨位置……但是,如果这些炮弹是炸向我穿插部队的。也就是炸在越军自己的后方,那么我军根本就无法判断这些炮弹是来自我军炮兵还是越军炮兵。
  于是,越军炮兵可以说是随心所欲的选择时间和地点轰炸我军穿插部队。
  就像越军一开始就选择了竹林……有过作战经验的人都知道,竹林或是森林可以成倍的增加炮弹的杀伤力,原因是那些炮弹会因为竹林、森林在目标的头顶上爆炸,这么一炸那弹片就像天女散花一样自上往下射,而且这其中还夹杂着大片大片被炸碎的像箭一样的竹片、树枝……
  于是我军第一支穿插部队就这样因为伤亡过大无功而返了,据说一个营的人能活着回来的就只有几十个人,而且个个都带着伤……而越鬼子损失的似乎只有一些炮弹。
  我军第二支穿插部队就小心得多,他们不再集中突破而是分成几个部份由不同的几条路线朝目标穿插。
  但问题是……
  穿插这种战术往往是用在敌人不知道的情况下的,或者说就算敌人知道了也不知道我们要穿插到哪个位置。
  这时候的越鬼子不只是知道我军要穿插,甚至还可以从路线上推断出我军要穿插的地点和方向……于是第二支穿插部队被越军包围也就是意料之中的事了。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经验,所以上级才知道一点:派去增援的部队不能过于集中,否则就很容易遭受越军的炮火覆盖,于是就以连为单位分成几个批次从不同的路线前去增援陷入包围圈的穿插部队。
  然而,分散也同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