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兵临天下-第1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千古罪人了。

刘璟看出马钧的犹豫,他起身行一礼,十分恳切道:“匠为官户奴婢已有数百年,刘璟有意破之,若先生不肯,终使刘璟之志无望也!”

马钧终于被刘璟的诚意说服了,他无法再推却,只得结结巴巴应允道:“既然使君有……有此大志,马钧安……能不助,只求使君准我先……先回家告之母亲,再辞去官……官学之职,一个月后,我一定来……来江夏应约。”

“好!我相信先生之言,就这么一言为定!”

说到这,刘璟又笑道:“长沙太守张机是天下三大名医之首,若先生来江夏,我会请他为先生治疗蹇涩之症,一定会有所改进。”

马钧大喜,说话口吃的毛病是他毕生之痛,如果张机能替自己治好此症,他就去了一大心病,而且他也有借口辞去官学博士了。

……

下雉县一直是江夏的一座小县,几百年来默默无闻,但自从三年前这里出产的石炭油成为军事战略物资后,下雉县便成为了重要县份之一。

虽然在竟陵县又发现了更多更大的天然油井,但下雉县依旧是江夏军重要的火油来源地,更重要是,江夏军炼制火油的大型工坊便设在下雉县。

与此同时,下雉县外富水两岸又种植近百里的紫花苜蓿,使下雉县和阳新县又成为江夏骑兵的优质牧草基地,江夏骑兵数千匹战马的牧草全部来自于这里。

这便使得下雉县的地位格外重要,为此,江夏进行了三次人口迁移,陆续将下雉县的人口迁到武昌,目前下雉县人口只有不足五百户,几乎都是为火油和牧草工作。

这天上午,一名头发花白的老儒生牵着一匹毛驴向城门而来,毛驴上瘦骨嶙峋,肚子却奇大,身后还跟着一名八九岁的小童,老儒生看起来已年近六旬,后背也有些佝偻了,体质病弱,一靠近城门便不停咳嗽。

下雉县的守备非常严密,城内居民进入有腰牌,而士兵会对每一个外来人进行严格地盘问和搜查,甚至女人也不例外。

“出示腰牌!”守门士兵一声大喝。

老儒生咳得气都快喘不过来,蹲在地上,身子蜷成一团,还是小童用一口安陆郡的口音道:“我和祖父是投靠叔父的,我叔父姓王,就住在县城里。”

听说是外来人,几名士兵立刻围了上来,但他们也不紧张,毕竟是一个老儒生和一个孩童,半晌,老儒生才吃力地站起身,颤颤巍巍,比八十岁的老翁还要体弱,仿佛一阵风便可把他吹倒。

他气喘吁吁道:“我侄儿是县东卖肉的王屠户,我老无所养,前来投靠,求军爷让我祖孙进城投亲。”

士兵们见他们老幼可怜,也不忍赶出去,为首什长道:“那就照规矩搜一搜吧!”

几名士兵上前把他们祖孙二人彻底搜查一遍,只有几张干饼,一壶水和几十枚铜钱,其他还有一块黑漆漆的竹牌,刻着十几个篆字,什长也不认识,老儒生连忙躬身道:“铜钱就给军爷卖酒了。”

“谁要你的钱!”

什长见铜钱都是烂钱,他根本看不上眼,把钱塞还给他,一挥手道:“随我送他们进城,找到家人。”

这也是规定,外来人必须有当地人作保,一老一小便慢吞吞地跟着几名士兵进了城。

前面几名士兵在谈笑议论他们会不会是曹军探子,什长回头瞥了他俩一眼道:“这两人若是曹军探子,老子把鸟切了给你们!”

众人哄地大笑起来,老儒生的眼睛里却露出一丝诡异的笑意,他一点不慌张,依然牵着毛驴慢慢吞吞向前走,片刻,他们终于来到王屠户家门口。

正好,长得五大三粗,一身肥膘的王屠户从家里出来,什长叫住了他,“王屠户,这里有外人找你。”

王屠户惊讶地走上前,老儒生顿时老泪纵横,高声喊道:“贤侄,还认识为叔不?十年前在新野县,你被蛇咬伤,可是为叔替你吸出的毒液啊!你忘了吗?”

说着又把竹牌递给他,“你还认识这个吧!”

王屠户人认出了竹牌,又辨认老者半晌,终于大喊起来,“三叔,你怎么老成这样了?”

什长见他们果然是亲戚,便一挥手道:“我们走!”

士兵们走了,老儒生和小童这才跟随王屠户进了院子,他把门关上,忽然直起后背,长长舒了一口气,“累死老夫也!”

第320章 有得有失

老儒生挺直腰,立刻变得清瘦矍烁,哪有半点病病殃殃的样子,也不是四十余岁,他正是毛玠装扮,奉程昱之命来下雉做一件大事。

王屠户惊讶地注视着他,“你到底是谁,和我三叔是什么关系?”

王屠户也不认识毛玠,但十年前他在山上确实被毒蛇咬伤,是三叔替他吸出毒液,结果险些丧命,这件事很隐秘,只有他和三叔知道。

既然这个儒生也知道,那他必然是三叔派来之人,正是这个证言和三叔的竹牌,王屠户才认了他。

毛玠笑眯眯道:“你三叔是我手下,出任仓曹从事,我是曹丞相手下谋士,在下姓毛。”

王屠户听说他是曹操手下谋士,吓得脸色刷地变白了,慌忙开门向外探头看了看,又关上门,拉着他快步走进了房间。

王屠户紧张地说道:“你真是太大胆了,下雉县查得很严,一旦我被人告发,你我都活不成,而且外来人不准在城内超过十二个时辰,我没法收留你。”

毛玠微微一笑,开门向院子里的小童招招手,“把驴子牵进来!”

小童把毛驴牵了进来,毛玠指着毛驴大肚子对王屠户笑道:“你把毛驴的肚子解开!”

王屠户心中惊讶,上前摸了摸毛驴的肚子,这才发现毛驴肚子有假,竟然又缝了一张驴皮,只是做工非常巧妙,如果不用手摸,根本看不出来。

王屠户知道这是为了躲避严密的守备,他心中更加好奇,里面会是什么?

他立刻找来一把刀,小心地切开外面一层假皮,从里面掉出一个红绸包,毛玠拾起红绸包,打开来,竟然是十颗拇指大的明珠,颗颗璀璨夺目,将王屠户看得眼都直了。

“这些明珠是给你的!”毛玠笑眯眯道。

王屠户咽了口唾沫,颤抖着声音道:“给……我吗?”

“是给你,不过我有个条件。”

“你说!”王屠户当然知道天上不会掉馅饼,这些明珠至少价值上千金,必定是有什么事情让自己做。

“很简单!”

毛玠笑道:“我们想知道火油的秘密,原本是黑色粘稠之物,怎么会变得清亮淡黄,你替我搞到这个秘密。”

王屠户吃了一惊,他当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那可是江夏军最大的秘密,若被军队知道,自己必死无疑。

他挠了挠头道:“我只知道是炼制的,具体怎么炼制,大家都不肯说。”

“那就对了,很多人都在火油工坊中干活,其实并不难搞到,只要你能弄到这个秘密,这些明珠都是你的,我今晚就走,怎么样?”

毛玠轻轻把玩手中的明珠,明珠更加闪烁着夺目的光泽,王屠户狠狠盯了明珠一眼,眼中变得炽热起来,这些明珠是他一辈子也赚不到的。

有了这些明珠,自己的下半辈子就可以像西城张大户那样生活了,整天喝酒吃肉,娶五个女人,生一堆儿女,还有大群丫鬟奴仆伺候。

他终于心一横,对毛玠道:“不瞒先生说,火油工坊内戒备非常森严,有两层围墙,内围墙才是炼油的中心,都是军队在做,我们这些平民只能去外围墙内打杂,搬运东西,但我知道有一个人进去过,不过他快要死了,就看先生的运气了。”

……

在一间破房子里,光线昏黑,一个痩如骷髅般的老者躺在榻上,他已奄奄一息,濒临死亡,但毛玠给了他一颗明珠,使他有了棺材本,他立刻变得精神起来,虽然说话声音很小,但很清晰。

“那是在去年,我和另外五人被叫进去清刷池子。”

“什么池子?”毛玠打断他的话问道。

“听士兵说叫沉淀池,旁边有牌子,但我不识字,好像是石碳油要先在池子里沉淀,池子很大,下面沉淀了厚厚一层油浆,听说有毒,士兵们都不肯下去清理,我们干了三天,每人得五百钱,后来其他人都得病死了,我也要死了。”

“然后呢?你还看到了什么?”毛玠又问道。

“我还看到了很多铁皮管子和大锅,还有另外一个大水池,管子从水池底下通过,据说是变冷,然后清亮的火油就可以流出来了。”

毛玠心中默默勾勒,铁皮管子、大锅、沉淀水池、冷却水池,但他还是有点糊涂,又问道:“具体是怎么做呢?”

“我也不知道,当时都停工了,潘四郎说水池里的管子是为了变冷,结果立刻被拖出去抽了几十鞭子,再也没有见过他了,反正进去就不准说话,不准多问,我们只知道那些炼油士兵从来不出来。”

毛玠反复盘问,老者都一无所知,他只得回到王屠户家里,心中算盘着能不能爬上山去看看,据说炼油工坊就在山脚下。

王屠户却否定了他的想法,“什么看不到,上面有个大棚盖子,什么都遮住了,而且你也上不了山,军队有命令,擅自上山要被杀的。”

王屠户忽然一拍脑门,“我真笨啊!问盖棚子的卢二不就行了吗?他比谁都看得清楚。”

毛玠大喜,“这个卢二在哪里?快带我去。”

就在这时,门外有人砰砰敲门,只听外面有人大喊:“王屠户快开门!”

王屠户的娘子飞奔而来,紧张地说道:“外面来了好多士兵!”

王屠户脸都吓得刷得惨白,军队怎么来了,被发现了吗?他回头向毛玠望去,毛玠反应比他更快,他从怀中摸出明珠,随手扔进了院中水井里,背又佝偻起来,变得苍老无比。

王屠户开了门,只见进来十几个士兵,为首者正是那个什长,他手一指毛玠,大声道:“接到上面的命令,从今天开始,任何外人不得入城,所以你的三叔也必须马上离开,一刻也不准耽误,现在就必须走!”

……

十天后,辗转安陆郡的毛玠回到了樊城,程昱得知毛玠回来,亲自出城迎接,搞到江夏军火油的秘密是程昱最为关心之事。

曹操临走时给了程昱两个月的期限,命他务必在两个月内得到和江夏军一样的火油,这给程昱带来极大的压力,他甚至想亲自去一趟下雉县,但被众将阻拦,最后由精明能干的毛玠前去。

“孝先,收获如何?”一见到毛玠,程昱便急不可耐地问道。

毛玠苦笑一声,“不算好,但也不太坏,进城去说吧!”

众人簇拥毛玠进了樊城,来到官衙大堂之上,在十几名高官和程昱充满期待的目光注视下,毛玠便把他的下雉县之行原原本本说了一遍,最后苦笑一声道:“我是运气不错,稍微早了两个时辰,还找到了一个略微知情人,若晚一点去,就真的一无所获了。”

众人面面相觑,谁都没有想到下雉守卫如此严密,毛玠想尽一切办法,也只换来一点只言片语的信息,程昱在默默沉思,‘铁皮管子、大锅、沉淀水池、冷却水池’,这些到底怎么用?

这时,于禁笑道:“从毛先生的叙述来看,沉淀水池很好理解,就是先让火油沉淀,火油中的一些东西就会沉淀成为油浆,这样火油就不会那么粘稠了。”

满宠也接着补充道:“铁锅估计就是用来炼油,我家乡熬桐油时就是这样干,用大铁锅反复熬炼,一些渣子就会沉到锅底,水分也会蒸去,桐油就更纯了。”

程昱点点头道:“其实这种事情我们不懂,但老工匠们应该懂,多找一些老工匠问问,反复试验,应该就能解决问题。”

他随即对毛玠道:“毛参军,这件事我就继续交给你做,我给你半个月时间,若你能完成,我记你大功,若完不成,你自己向丞相去解释。”

毛玠默默点了点头,其实他在路上反复考虑。反复画图,大概已经有点谱了,如果再有工匠的协助,他就应该能搞得出来。

“我试一试,或许不用半个月,十天后就有结果。”

……

十天时间一晃即过,这天上午,程昱带着数十名将领来到比水岸边,今天将在这里试验毛玠炼制出来的火油。

实物众人都已经看到了,和江夏军火油完全一样,淡黄色,且清亮透明,但大家更关心它的威力。

这时,一辆牛车缓缓驶来,牛车上装着十几只土坛子,都用泥土密封,几名士兵上前,拍开土坛子的封口,将坛子里的火油向河里倾倒下去,水面上顿时出现一片油花。

一名士兵拿着火把上前,所有人都紧张起来,惟独毛玠捋须微笑,他做过多次试验,万无一失,完成能成功。

只见士兵将火光凑近水面上漂浮的火油,只听‘轰!’的一声,水面上燃烧起来,青蓝色的火苗迅速蔓延,熊熊大火顿时封锁了水面。

两岸曹军将士顿时一片欢腾,欢呼声响彻比水,程昱也激动万分,他们原本的火油太黏稠,水面上无法燃烧,他们现在终于拥有了和江夏军一样的火油。

兵家之战关键在于平衡,江夏军的火油一直是曹军上下的心腹大患,也正是江夏军凶猛的火油和犀利的战船,使曹操信心全无,如今火油拥有了,只等战船齐备,那么灭掉荆州和江东,统一天下的时机便成熟了。

这让程昱心中充满了期待。

第321章 许昌战备

冬去春来,转眼便到了建安十三年的初春,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整个荆州局势风平浪静,既没有发生江夏军攻打江陵的情况,也没有发生江夏军和曹军的激战。

但在平静的局势之下,暗流依然汹涌,各方势力都在积极备战,曹军十一月份开始便陆续向南阳和樊城增兵,使南阳至樊城一线的曹军总兵力达到了八万。

而天下物资云集南阳,同样也是从十一月份开始,曹操下令从中原及河北十二郡中抽调百万民夫,将大量的粮食、帐篷、军械、火油、木材等等军需用品运至南阳,这次大运输一直延续到次年一月,使原本库存充足的许昌仓库也几乎清空。

与此同时,江夏也在积极备战,也是从去年十一月开始,襄阳城、夏口城和武昌城同时进行加高加固,并在夏口城两侧各修建一座辅城,加强对夏口城的防御。

而为了支持江夏军,陶家将位于江东九座仓库内近三十万石粮食,全部运到江夏充为军粮,并拿出一半的家产充作军费,支持江夏军全力抗曹。

江东方面,孙权任命周瑜为水军大都督、程晋为副都督,鲁肃为长史,共出兵五万人,战船千艘,还是从十一月开始,周瑜率大军在鄱阳湖内练兵。

在大军西派的同时,江东也开始向西运输各种军用物资及大量粮食,以距离武昌县不到百里,长江东岸的蕲春县为江东军后勤重地,江东在这里修建了三十余座仓库,并驻兵一万人,由程晋统帅。

随着战争车轮不断滚滚向前,几乎所有人都意识到,一场关系到华夏命运的南北大战,即将在建安十三年拉开序幕。

许都,自从几年前曹操迁都到邺城后,许昌城便一直作为陪都,而就在两个月前的正月中旬,曹操为了征伐荆州,又将天子和文武百官移到许昌,并在许昌聚天下之兵,数十万大军云集许昌。

三月初的许昌城应该是莺飞草长、繁花似锦的季节,但此时的许昌却发生了一件大事,孔子的二十世孙,北方士族领袖孔融被曹操以‘招合徒众、欲图不轨’之罪诛杀,此案震惊朝野,令天下一片哗然。

许昌城内到处是巡逻站岗的士兵,不准三人同行,不准聚众议事,所有酒馆、旅舍、赌馆、青楼等公众场所一律关闭,甚至连城门口卖菜的老农们,也要相隔十步。

许昌城内被恐怖笼罩,人人自危,家家关门闭户,天黑以后,大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