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兵临天下-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却要和袁绍结盟,这岂不是笑话?这样的信再来十封,主公也不必理会。”

刘表心中着实有些担心,他不是担心袁绍,而是担心自己,一旦曹操灭了袁绍,下一个会不会就是兵指荆州?

蔡瑁看出了刘表的担忧,便道:“微臣怀疑这封信是袁绍祸引荆南之计!”

刘表一怔,“此话怎讲?”

“袁绍去年官渡战败,今年仓亭又败,已是穷途末路,这个时候他想自保尚不能,哪里还有杀戮汉贼、共举大义的心思,主公若出兵中原,荆州必然遭到曹军的惨烈报复,袁绍却逃脱大难,得以喘息之机,这其实是袁绍反用围魏救赵之计,主公切不可中计。”

刘表暗暗叹息一声,救有危机,不救又有后患,真的令他两难了。

这时,一名侍卫快步走到门口,躬身禀报:“启禀州牧,伊先生求见,说有重要事情禀报。”

……

伊籍是山阳郡高平县人,和刘表是同乡,少年时为逃避战乱而赴荆襄依附刘表,由于他聪颖过人,读书过目不忘,深得刘表欣赏,便资助他完成学业,并拜襄阳名士庞德公为师。

二十岁弱冠那年,庞德公将他推荐给刘表,成为刘表的幕僚,替他整理文书,起草书信,深得刘表的信赖。

今天伊籍休息一日,去对岸樊城购物,回来时在北城外酒肆中用午饭,不料正好遇到了甘宁上门投效,也亲眼看到了刘璟果断化解危机的一幕。

伊籍匆匆走上大堂,心中还在为刘璟的果断机智感慨不已,这不仅是要勇气,而且还要有手段,更要懂得有理有节,稍有疏忽都会失败,这些刘璟都做到了,好像这少年才十五六岁的模样,却处事练达,更令伊籍深感惊叹。

伊籍双膝跪下,向刘表恭敬地行一礼,“属下有一件要事须禀报主公。”

“机伯有什么事?”刘表微微笑问道。

“属下今天去了樊城,刚才回来时,正要遇到甘宁前来投靠主公。”

“可是那锦帆贼甘宁甘兴霸?”

旁边蔡瑁怒发冲冠,他掌管荆州水军,和甘宁多次交战,皆被其辱,严重损害了他在军中的名望,使他心中同样极恨甘宁。

“正是此人!”

伊籍便将城门外蔡中欲杀甘宁,刘璟挺身而出,化解双方一触即发的杀机,详详细细说了一遍,他口才极好,心中对刘璟有好感,描述之中又将刘璟的形象刻意拔高几分。

蔡瑁和蒯越对望一样,原来刘璟回来了,蔡瑁是个有身份之人,虽然他恨甘宁入骨,但不会像蔡中那样肆无忌惮,懂得官场中不可先声夺主,他忍住心中的怒气,暂不说话,等待刘表的意见。

刘表沉思片刻道:“这个甘宁该如何处置,确实是一件令人头疼之事。”

他看了一眼蔡瑁,意思是征求蔡瑁的意见,蔡瑁冷笑一声,“此人杀人无数,恶贯满盈,荆州多少人欲杀之而后快,既然送上门来了,我想,死在他手上的无辜生灵可以瞑目九泉了。”

伊籍心中大急,如果决定杀甘宁,这和蔡中杀他又有什么区别,他连忙劝道:“主公请听我一言,甘宁是荆襄豪杰,武艺高强,现天下大乱,曹贼南窥,正是荆州用人之际,而且荆州名士众多而武将鲜寡,甘宁来投正是天助主公,主公当用其武力而不咎往事,切不可拒他于千里,更不可杀之,望主公明鉴。”

蔡瑁重重一哼,“贤者助贤名,恶者坏恶名,主公若收江贼为将,自毁名声,天下贤良之才谁又敢来投靠主公?伊先生,要替主公的名望考虑。”

刘表心中有些矛盾,他也知道甘宁武艺极高,有万夫不当之勇,用他为将,正好以御东吴或者曹军,只是蔡瑁之言又说中了要害,收江贼为将,会损害他的名声,令贤者止步,这令刘表委实拿不定注意。

这时,蒯越在一旁微微笑道:“其实主公还有第三条路可走。”

刘表略一思索,忽然醒悟过来,在收与不收之间,他确实还有第三条路可走。

第40章 蒯越之劝

城北门外,甘宁依旧在耐心地等候,他因在蜀中参与反对刘璋即位之战被击败,被迫沦为水贼,此时天下大乱,他不甘为贼,欲建功立业,特来投靠刘表。

不料刚到城下便遭遇蔡中发难,这令甘宁心中着实不爽,若按他的脾气,他早已拂袖而去,不过看在少年刘璟一心护他的份上,他决定再忍一忍,不和蔡中计较,见到刘表再说。

刘璟不时回头看一眼甘宁,他也很担心,担心甘宁一怒而去,真的去投靠了孙权。

甘宁是他三国中最喜欢的人物之一,历史上本无他刘璟这号人物,现在有了,那么甘宁的命运是否也会被改变?

城头上,蔡中眯缝着眼睛不时望向刘璟,此时他对甘宁的兴趣已经不大了,这个刘璟倒激起了他兴趣,尤其他胯下战马,令他简直垂涎欲滴。

“州牧驾到!”

有士兵高喝一声,只见一群群士兵快步从城内走出,中间簇拥着骑在高头骏马之上的州牧刘表,后面也跟着几名骑马之人,正是蔡瑁和蒯越等人。

刘表勒住战马,目光淡淡望向甘宁,甘宁慌忙上前,单膝跪下,“巴郡甘宁拜见镇南将军!”

刘表微微一笑,“甘壮士请起!”

甘宁起身又道:“甘宁曾多有劣迹,望将军既往不咎,愿为将军效力。”

刘表呵呵笑了起来,“甘壮士愿洗心革面,报效于朝廷,这是荆州之幸,也是我刘表之幸也,暂请甘壮士率部众屈居樊城,我会按时拨给钱粮,牙将、曲长等卑职委屈了甘壮士,待我禀报朝廷,保奏你为中郎将,甘壮士意下如何?”

甘宁大喜,刘表居然答应保奏他为中郎将,他再次单膝跪下,“愿为镇南将军效力。”

刘表眯着眼笑了,这就是蒯越所指的第三路,既不用他,也不逐他,把甘宁养在荆州,既不会损害自己的名望,也平息了水上之贼患,可谓一举两得。

所谓保奏他为中郎将,不过是个托词罢了,安稳住甘宁,像牙将、曲长之类,刘表自己就可以任命,而中郎将、校尉等职,必须要禀奏朝廷。

而朝廷办事向来拖沓,没有一两年是不会有消息,更重要是,若事情办不成,他就可以把责任推给曹操,反正他刘表已尽心,此事和他无关了。

甘宁是光明磊落之人,哪里懂这种官场上的推脱手段,他以为刘表是真有诚意保奏他为中郎将,心中对刘表充满感激,满怀期待。

刘表随即吩咐手下一名从事,“把甘壮士一行送去樊城凤翼亭,好生安置了。”

从事上前一摆手,“甘壮士请!”

甘宁深深看了一眼刘璟,向他长揖施礼:“小友今日的维护,甘宁铭记于心,我们后会有期!”

刘璟也笑着还礼,“请甘将军安心留下,必有用武之地!”

甘宁转身而去,率领手下上了船,向对岸樊城而去,渐渐驶远了。

刘表这才看了一眼刘璟,微微笑道:“伊伯机说你辨事明礼,是可造之才,我决定送你去鹿门书院读书,苦读五年,必有所成,你回去收拾一下,明天你长兄会带你去。”

刘璟暗暗叹息一声,现在已是建安六年了,他哪有心思去读之乎者也,他躬身施礼道:“多谢伯父美意,侄儿更愿学武,晚上自己读书习文,望伯父成全。”

刘表一怔,他没想到刘璟竟当众拒绝了自己,令他心中微微有些不快,但他也没有表露出来,只是笑了笑,“那好吧!此事以后再说。”

这时,刘表又看到了刘璟的宝马,眼睛里变得有些热切起来,他已得到王威的快报,张武的宝马被侄儿所得。

张武这匹宝马他同样也思之已久,几次派人去看马,其实就是暗示张武,可惜张武视若性命,宁可得罪他刘表,也不肯奉献出来。

“呵呵!这匹马不错。”

刘表轻轻抚摸宝马的鬃毛,眼中目光更加热切。

旁边蔡瑁笑道:“璟公子,这匹战马州牧大人去年就听说了,可惜张武不知趣……”

言外之意就是告诉刘璟,你知不知趣呢?一句随意之话,往往就是一根毒刺。

刘璟回头看了一眼蔡中,笑道:“刚才蔡将军已经问我要这匹马了,若我不给他,恐有性命之忧,蔡军师,你让我很为难啊!”

对付毒刺最好的办法,不是躲,而是针锋相对,蔡瑁脸色一变,回头怒视蔡中,蔡中吓得连忙上前跪下,“主公,这是误会,误会!”

刘表不露声色,笑了笑,“爱马之心人皆有之,蔡将军不必这么惶恐。”

刘表虽然喜欢这匹宝马,但他并不会据为已有,年初时蒯良告诉他,此马名为的卢,骑则妨主,如今张武为这匹宝马而死,果然应了此言,他当然不会再要这匹马了。

他对刘璟笑道:“我已看了军报,说你截杀张武,立下战功,这匹马就作为军功赏赐给你了,好好爱护它。”

刘璟大喜,他正为难这匹马要不要献给刘表,给,他舍不得,不给,他似乎又不敬长辈,令他左右为难。

现在刘表正式表态给他,省去他很多烦恼,令他心中大喜,慌忙抱拳谢道:“多谢伯父赏赐!”

刘表呵呵一笑,调转马头回城去了,伊籍慢慢靠近刘璟,低声道:“刚才公子不该明确拒绝去鹿门读书,应该先答应下来,以后再说。”

刘璟摇了摇头,“有的事情可以让步,但有的事情却不能含糊,言而无信,反而令伯父和庞家反感,先生以为如何?”

伊籍脸一红,呵呵一笑,“公子说得极是,伊籍受教了。”

他一拱手,便跟着刘表回去了,片刻,城门口的士兵走得干干净净,这时,蔡中慢慢走上来,拱手道:“刚才不知是公子,多有得罪了。”

“蔡将军不必客气,不打不相识嘛!”

“公子真是雅量啊!”

蔡中又笑眯眯说:“公子若不嫌弃,我倒愿意教公子学武,不知公子是否给我这个面子?”

刘璟怎么可能看得上他,何况蔡中居心叵测,不定又打自己什么主意,刘璟便拱手笑道:“多谢蔡将军美意,家伯的意思是想让王威将军来教授我,我不好拒绝,很抱歉了。”

蔡中干笑两声,“呵呵!原来如此,王将军武艺高强,不是我能比,恭喜公子了。”

“蔡将军,我们后会有期!”

刘璟向他拱手施一礼,“告辞了。”

他催马向城里奔去,蔡中望着他走远,脸色顿时阴沉下来,重重哼了一声,“不知好歹的东西!”

……

一次小小的意外扰得刘表有些心神不宁,他背着手在官房里来回踱步,今天刘璟居然当众拒绝他的安排,着实让他心中不快。

刘璟来荆州至今已有一个半月,随着时间流逝,他也渐渐开始感受了这个侄子的性格。

从表面上看,这个侄子低调而沉默,待人宽容,上进而明理,比较懂得人情世故,除了礼仪方面稍微欠缺一点外,其他方面都还不错。

但现在刘表也发现了侄子骨子里的强硬,极有主见,尤其在涉及切身利益方面,他绝不会让步。

从今天的战马一事便可以看出,尽管蔡瑁那样提醒他,他却始终保持缄默,看得出他不想把战马送给自己,或许那就是他的切身利益。

另外侄子也非常有主见,他决定的事情不会轻易改变,甚至不惜和自己对抗,今天的鹿门读书一事就是最好的注释,甚至当众拒绝自己的提议。

尽管这些性格也并非不好,但刘表心中还是感到很不快,在荆州,他的安排和意见从没有人敢反对,他的话在荆州就是圣言,但刘璟居然敢对自己说不,而且还不是第一次了。

还包括他的对妻子的失礼,还有把玄麟剑擅自给了琮儿,这些细微的事情累积起来,便使刘表对侄儿开始有了不满,他有点不太喜欢这个侄子了。

这时,门口传来蒯越的声音,“主公,我可以进来吗?”

“进来!”

刘表坐回了自己的位子,片刻,蒯越走了进来,躬身行一礼,“主公!”

“坐下说话吧!”刘表笑着摆摆手。

蒯越在对面坐下,仔细地看一眼刘表,笑道:“主公心情好像不太好?”

刘表微微叹了口气,“一些莫名的烦恼。”

“可是为璟公子之事?”

刘表点点头,“是啊!那孩子……令我有些失望。”

“主公的失望,是他今天针对蔡瑁之事,还是鹿门书院读书之事?”

“两者皆有吧!他应该学会歉让,更应该学会尊重长辈的意见,可是他一样都没有做到。”

蒯越站起身,深深行一礼,“我来就是要恭喜主公,家族有大才。”

刘表一怔,“你此话怎讲?”

“主公,请容我坦率直言。”

“你说吧!我当然不会怪你。”

蒯越微微一笑,“主公以为今天没有刘璟,甘宁会如何?”

刘表沉吟一下道:“要么甘宁被杀,要么大闹一场而去。”

“那如果换成琮公子在北城,又会怎样?”

刘表苦笑了一声,“恐怕会更乱,莫说他,就算琦儿也处理不好,他为人太犹豫懦弱。”

“但璟公子却妥善处理好了,主公,他才十六岁,这种处理危机的魄力,在同龄人中绝无仅有,至少我从未见过,而且我听玄德公说,他手下大将赵云在汝南被曹军所伤,正是璟公子不弃不离,带着他逃亡,甚至被于禁抓住,他也能从容应对,在被曹操亲自率军围困,他还能机智脱险,主公不觉得这孩子有情有义,机智敏锐,是一个可塑之大才吗?”

这件事刘表也听刘备说起过,只是刘表不太相信,他觉得刘备是在刻意抬举刘璟。

他低头沉思片刻,又叹了口气,“可是他太过强硬,竟然连我的话也敢当众顶撞,一心练武,不愿读圣贤之书,我是担心他太过于桀骜不驯了。”

“这正是属下想劝主公,荆州四战之地,北有曹操虎视鲸吞,东有孙权狼子野心,西有刘璋蠢蠢欲动,南有交州张津连年征战,将来琦公子继位,他贤能虽然有余,但勇烈却不足,过于柔弱,难以抵挡四面强敌,主公有没有考虑过,子侄中何人能辅之?”

不等刘表回答,蒯越又继续道:“璟公子果敢勇烈,又有统兵之才,今日他虽敢顶撞主公,针砭蔡瑁,但将来他同样也会傲视曹操,冷对孙权,主公,这不正是上天赐给琦公子的良辅吗?”

刘表也勉强算是雄才大略之人,怎么会听不懂蒯越所言的深意,他缓缓点头,叹息道:“公之一席话,金玉良言是也!”

这一刻,刘璟又不是那么令他反感了。

不过蒯越却暗暗叹了口气,他跟随刘表十余年,实在了解他,刘表最大的弱点就是狐疑不决,朝令夕改,现在是说动他了,可明天呢?

……

第41章 伯侄夜谈

“你们说说吧!找一个合适的手段,狠狠教训一下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毛头小子。”

书房里,蔡瑁正和两名族弟蔡中、蔡和商量今天发生的事情,作为荆州的第二号人物,蔡瑁被刘璟在北城外针锋相对,公然羞辱,使他在数百人前丢了面子,这口气蔡瑁着实咽不下去。

在下首坐着侄子蔡进,蔡进虽然伤势尚未痊愈,但已经能下床走路了,他作为和刘璟有关系的蔡家子弟,也被蔡瑁一并叫来。

蔡中、蔡和两人的虽然官职不是很高,但名声却很响亮,在襄阳城提到蔡氏双虎,人人都要为之变色,两人皆是武艺高强,为人凶横,好勇斗狠,没有人敢惹他们,就连襄阳庞氏也要退避他们三舍。

今天蔡中更是在刘璟面前吃了大亏,险些触怒了刘表,尽管刘表没有责怪,但在刘表心中,自己的地位肯定下降了,此时蔡中心中充满怒火。

“索性就把他暗算了,他能防一时,难道能防一世吗?趁他乘船过江去樊城时,在江中把船弄沉了,不知不觉就除掉了他,大哥觉得如何?”

旁边蔡和也点点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