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兵临天下-第2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任平一直属于刘备的军队,在去年跟随王威偷袭襄阳时被江夏军俘获,正式随大军转为刘璟的江夏军。

任平身材瘦小,立功的机会并不多,而这一次他知道自己机会来了,尽管他也知道这件事的风险极大,但升官发财的欲望促使他甘愿冒险。

他从五百士兵挑选出了五名跟随他的勇士,这五人都和他一样身手敏捷,极善攀登。

今晚他们的运气不错,彤云密布,星月遮蔽,天地间一片漆黑,几步外就看不见人影,是趁夜偷袭的大好良机,在夜色的掩护下,任平率领五名手下乘船到了山崖下,徒手向山攀登。

山崖虽然陡峭,但长满了粗壮的藤蔓,使他们的攀登非常顺利,不到半个时辰,他们便攀上悬崖,后背紧紧贴靠城堡,站在一尺宽的空隙上,再向上攀爬却不容易了。

城堡是巨石砌成,巨石之间严丝合缝,向上攀爬毫无着力之处,但对于任群他们而言,爬上去并不难,难的是不能被敌军发现,他们没有急着动手,而是在耐心地等待机会李严也亲自到了平安堡下,他刚刚得到信陵县传来的消息,对岸斥候发现了一万多刘备军队,正在对岸码头集结,准备天亮后渡江。

这便使李严心中十分紧张,他现在已经不是担心怎么向刘璟交代的问题,而是刘备军一旦渡江成功,他们的巴蜀战略将遭到沉重打击,甚至刘备只要扼守住秭归城,便可以从容入蜀,而他们却无能为力。

只有拿下平安堡,他们才能狙击刘备军渡江,此时李严也知道六名勇士从后面攀城的情报,他算了算时辰,可以进攻了,他当即下令道:“传我的命令,全线进攻城堡!”

“咚!咚!咚!”荆州军鼓声大作,两千余士兵从三面向平安堡发动了进攻,喊杀声震天,奔跑的人群仿佛大潮奔腾,箭矢如雨,铺天盖地射向城头。

城头上的五百守军全部上城防御,一块块大石滚木向城下砸去,大石翻滚,砸入人群之中,瞬间砸翻了七八人,一架攻城梯子搭上城头,立刻被叉子推出城头,长长的梯子向后翻去,梯子上的数十名士兵发出长长的惨叫声。

刘备军居高临下,用箭射,用石头、滚木砸,反击犀利,使进攻的荆州军死伤惨重,但李严却不准士兵退下,他不断下令继续增兵,不计一切代价地拼命攻城。

在城堡南面的六名勇士等待就是这个机会,荆州军攻城凌厉,使南面没有了守军,只剩下两名岗哨,而且他们的注意力都放到了前方的战斗上,没有注意到身后的异常。

任平经验丰富,他从小就会制作攀爬悬崖的工具,他们慢慢竖起三根数丈长的竹竿,竹竿前端装有大铁钩,钩住了上面的城头,六人分为三组,沿着竹竿迅速向上攀爬。

任平第一个攀上城头,他单手扶住城垛,慢慢露出一双眼睛,南面果然已经没有了巡逻士兵,只有两名哨兵站在两边转弯处,他们正全神贯注地眺望前方的战斗,根本没有意识到身后的危险。

另一名手下也攀上了城头,两人点点头,从后背取下军弩,单臂持弩,交叉瞄准了两名哨兵,他们箭尖上涂有剧毒,见血封喉,两人几乎同时扣动了悬刀,只听‘咔!咔!’两声,两支弩箭闪电般射向哨兵。

两名哨兵发出一声闷叫,便软软倒地,任平大喜,一跃跳上城头,另一名士兵也跟他跳上城,两人分头行动,将两具尸体抛下了长江,其余四人纷纷顺竿爬上城头,六人都身着刘备军的军服,迅速向前方城头跑去。

此时前方的战斗打得异常激烈,尽管荆州已死伤数百人,但他们也突破了敌军的巨石滚木阵,将数十架攻城梯搭上城头,荆州军士兵执盾持刀攀城而上,和城头上的守军激烈交战。

任平带领五名手下,混入了守军之中,混乱中,没有人会注意他们是否与众不同,在上城之前,任平便和他的上司商议好了应对之策。

他率领五名手下冲到西北角,这里是一个死角,进攻方上城的角度很小,只需数人便可以守住这个角落。

此时这里并没有进攻的梯子,他们六人守住了这个角落,任平从城头拔下一根火把向城下砸去。

火把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落入了城下的荆州士兵中,这就是一个信号,一直在城下等待的赵潜看见了火把抛下,他心中大喜,立刻禀报李严,“禀报太守,我们弟兄得手了。”

李严心中也生出一线希望,他点了点头,“就看你们了!”

赵潜一挥手,“跟我上!”

他带着一百多名扛着梯子向西北角冲去,梯子搭上城头,赵潜手执巨盾和长矛率先向城头攀去,这时,一名牙将看见这架攻城梯,大喝道:“守住西北角!”

任平应声大喊道:“弟兄们守住,绝不让敌军上城一步!”

他们六人封住了所有的角度,将奔来助战的十几人挡在身后,六支长矛封锁住登城口,没有用滚木和巨石向下抛砸,也没有用钢叉向外推开梯子,只是用长矛毫无意义地撬挑梯子。

这种极为被动的防守姿态使城头主将勃然大怒,大骂道:“西北角那几个蠢货,让他们滚开!”

十几名军纪兵执棍奔来,劈头盖脸打去,后面的士兵见他们防守不力,也纷纷推攘,企图将他们推开,这时,两名士兵抬着一根百斤重的木头挤上前,准备将木头向下砸去。

形势十分危急,任平忽然大吼一声,“动手!”

六人同时反戈,用长矛战刀向守军杀去,长矛刺穿了抬木头士兵的后背,将这两人刺翻在地,其余守军被杀死四五人,吓得众人纷纷后退,突来的变故使城头一阵大乱。

为首牙将大吃一惊,他立刻意识到了什么,嘶声大吼:“快杀了他们!”

数十名士兵挥矛冲向六人,六人巨盾拼死抵抗,就在这千钧一发之时,军侯赵潜一跃上城,长矛向敌军刺去,将一名什长迎面刺翻。

后面士兵接二连三冲上城头,坚固的城堡终于被撕开了一条防线,从数十人增加到百人,从一架攻城梯上城增加到十几架攻城梯登上城头,攻上城头的士兵越来越多。

半个时辰后,用生铁铸成的城堡门轰然开启,洪水般的荆州士兵冲进了城堡之中,荆州军大旗在城头高高飘扬,平安堡失陷了,荆州军终于控制了码头虽然荆州军并没有攻下秭归县,但他们却攻克平安堡并占领了码头,并用泥袋修筑工事,并投入三千士兵用弓弩防御刘备军登陆。

尤其平安坚堡紧靠码头,居高临下,可以很轻易地打击靠岸的船只,这便再一次截断了刘备军和夷陵道的联系,使刘备军无法大规模向巴东发动攻击,危急的局势被稍稍挽回。

第484章 运筹帷幄

次日下午,刘璟率领三万大军抵达了秭归县,并在县城外的一片旷野里扎下了大营,与此同时,巫城主将刘封也率四千人赶到秭归县城,使秭归县的守军达到六千人。

而从公安县赶来的刘备也亲自率领一万两千军抵达长江对岸,但他仅仅晚到半天,局势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荆州军攻克平安堡,占领了码头,使刘备军队再也无法渡江。

大营内,李严和霍峻心情忐忑地走进了中军大帐,到目前为止,李严还是找不出一个好的借口,他只能实话实说,听候发落。

两人走进大帐,一起躬身施礼,“参见州牧!”

刘璟正站在沙盘前,他回头看了两人一眼,问道:“人带来了吗?”

李严连忙道:“带来了!”

几名士兵将军侯赵潜和屯长任平带了进来,两人单膝跪下施礼道:“卑职参见州牧!”

刘璟微微一笑:“两位将军请起!”

两人心中颇为紧张激动,他们也知道这一战立下了大功,在关键时刻拿下平安堡,将刘备主力军阻截于江面,就不知他们会获得什么样的奖励。

刘璟笑问道:“两位将军是哪里人?几时从军?”

“卑职新野人,建安三年从军。”

“卑职南郡枝县人,建安六年从军。”

刘璟点点头,“这一次拿下平安堡,夺取了码头,成功拦截刘备军主力,你们二人都立下了大功,我要好好嘉奖你们,你们二人各官升一级,参战将士共赏金三千两,具体怎么分赏,你们自己商量吧!”

两人大喜,竟然是三千两黄金,他们一起躬身道:“谢州牧赏赐!”

刘璟命亲兵带他们二人下去,这才对李严和霍峻淡淡道:“秭归县失守的缘故我大概已经知晓,但我要看书面的详细报告,包括刘备军是怎么渡的江,谁做的内应,辛治是怎么阵亡,给我详细写来,然后再谈你们的功过,先退下吧!”

“微臣告退!”两人行一礼,告退下去、这时司马懿笑问道:“州牧准备严惩他们二人吗?”

刘璟哼了一声道:“虽然谈不上要严惩,但因他们二人大意失职,使我损失了三千余人,他们必须承担责任,否则,我何以服众。”

司马懿本想替他们二人求求情,可见刘璟已经有了决定,嘴边的求情话又退了回去,其实司马懿也知道,因为这几年发展太顺利,很多人都失去了警惕之心,有了轻敌的想法,尤其轻视刘备。

但刘备却能在绝境中抓住漏洞,重夺秭归县,令他们十分被动,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可小视的力量。

司马懿的思路又回到秭归县,这时刘璟凝视着沙盘上的秭归县城道:“现在巫城援军已到秭归,六千多人守城,如果强攻秭归城,我至少要伤亡四五千人,加上之前的三千余人,这一次就要损失七八千人,代价太大,仲达可有什么方案?”

司马懿沉吟一下道:“微臣在想,刘备军队从西陵县旁边绕山而过,偷袭秭归县得手,那秭归县旁边会不会也有一条小路呢?”

司马懿指着秭归县旁边一条河流又继续道:“这是兴水,沿着兴水河谷北山,可以抵达兴山县,继续北上,绕过荆山可以抵达襄阳,我听说兴山县的兴水很窄,水流也不大,可到了秭归,水面宽三丈,水流很大了,这说明沿途有支流注入,有水就有路,必然会有小路绕过秭归。”

刘璟眼睛里若有所悟,“仲达的意思是说,先取巫城?”

司马懿笑道:“州牧不是说,秭归和巫城是一盘棋吗?拿下巫城,看秭归还能支持多久?”

刘璟沉思片刻,立刻对亲兵令道:“去把刘正给我找来!”

……

在秭归县以东数里外,有一条不大的河流,叫做兴水,因途经兴山县而得名,河流是南北流向,在崇山峻岭之中由北向南蜿蜒奔流,最后汇入长江。

中午时分,一支五百余人的精锐士兵在距离秭归县约三十里的河谷休息,这一带树林茂盛,河水清冽,虽然已是秋冬交替的时节,但河谷并不寒冷,反而十分温和,各种植物长得郁郁葱葱。

这支五百余人的精锐之军正是荆州军的鹰击军,他们个个体能超群,作战勇猛且箭术高明,很多士兵都能以一挡十,在从前江夏军的南征北战中,他们立下了累累战功。

在河边一块平坦的大石旁,鹰击军首领刘正向几名新加入鹰击军的军官简单介绍各种军规,鹰击军其实和普通军规一样,只是更加严厉,比如绝对服从,就算明知是送命也必须毫不犹豫执行等等。

“在我们鹰击军,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干净,绝对没有什么摆后台、索贿赂之类,一切都是看功劳,所以鹰击军才能被称为荆州第一军,这一点我希望各位记住,我刘正最恨的就是不公平,所以我绝对不准那些丑恶之事在我军中发生。”

这次加入鹰击军的新兵有三十人,是从攻打平安堡战役中挑选出的三十名最勇猛者,包括潜入平安堡得手的任平等六名将士,这也是对他们一种嘉奖,谁都知道鹰击军的士兵待遇最优厚,提升最为快捷,在荆州军中,一般是五年升一级,但鹰击军却是三年升一级,这倒不是鹰击军的特殊,而是他们多有立功的机会。

新任军侯任平拱手笑道:“我们都是出身贫寒之人,哪有什么后台,我们都渴望公平,请都尉放心!”

刘正颇为欣赏任平,居然能攀上平安堡,混入敌军中寻找战机,这种胆大心细的风格十分对他的胃口,他呵呵笑道:“以后大家都是弟兄,日子久了就熟悉了,我也不多介绍了,顺其自然吧!”

这时,两名士兵带着一名三十余岁的男子快步走来,向刘正禀报道:“启禀校尉,找到一名采药人,确实有山路可越过秭归县。”

刘正大喜,对采药人行礼道:“这位大哥贵姓?”

“不敢,小人姓顾,秭归乡人,以采药为生。”

“我想知道,山路有几条,哪一条最近?”

采药人想一想道:“严格说起来,过山小道有七八条,但大多是需要借助藤蔓在峭壁上攀爬,对普通人来说,非常危险,真正好走一点的山道也就两条,一条远道最为平坦,不过要绕去兴平县,还有一条近道,稍微有点陡峭,入口就在前方三里外,在中途也要爬两段悬崖。”

刘正沉思片刻,他的军队爬悬崖都没有问题,就担心这三十名新兵,他们行不行?想到这,他向任平望去,任平会意,立刻表态道:“请校尉放心,三十名弟兄都是精锐之兵,不会拖累大家。”

“那好,就走近路!”

刘正向采药人拱拱手,“烦请顾大哥替我们带路,事后我一定会重重酬谢。”

采药人欣然答应,他带着这支军队沿着河床向北而去秭归县是长江冲出三峡过程中的一块平坦地带,四周山势起伏连绵,山峦陡峭,峰顶终年萦绕着云雾,很多地方都是人迹罕至,就仿佛是世外神仙的居所。

这支荆州军最精锐的鹰击军跟随采药人一路翻山越岭,虽然绝对距离只有短短五十里,但他们却走了整整三天,但最终不失一人地从崇山峻岭中走了出来,他们绕过了秭归县,到了秭归县后面。

刘正重谢了采药人,采药人为人厚道,他不好意思收下二十两黄金的酬谢,便又自告奋勇,继续为军队带路,他带着军队沿着同样艰险的蜀道向西急速行军。

在前方一百五十里外,便是巫城,如何拿下刘备军队苦心经营的巫城,便是他们此行的重大任务。

军队约行军了二十余里,天色便渐渐要黑了,刘正见士兵们大多已精疲力尽,便对采药人笑道:“顾大哥,附近可有休息之地?”

“就在前面一里外有一眼洞穴,我们叫做老君洞,非常宽敞干燥,可容纳上千人,是沿途商贾的天然驿站。”

刘正大喜,回头对士兵们道:“去前方洞穴休息!”

众人加快了行军速度,不多时,他们来到一眼洞穴前,洞口高宽一丈,或许是因为打仗的缘故,路上和洞穴口都没有商人,几名士兵进洞巡视一番,回来禀报道:“洞中确实很宽敞,没有人!”

刘正当即令道:“大家进洞休息吧!注意队伍不要乱了。”

士兵们都已疲惫不堪,纷纷进洞找地方休息吃干粮,这时,任平向刘正拱手请令道:“校尉,让卑职的人戒备吧!”

“那就辛苦任军侯了。”

任平率领的三十人是新兵,虽然他们也很疲惫,但任平懂得人情世故,在这种情况下,新兵要辛苦一点,这样才能迅速融合于鹰击军中。

他部署了巡哨,在前后五里范围内都安排了哨兵,此时他们正处于刘备军的势力范围,尽管没有遇到敌军,也不惧怕和敌军狭路相逢,但刘正担心因此破坏了主公的计划,所以他还是非常小心,尽量不让敌军游哨发现他们的行踪。

第485章 兵危生疑

时间渐渐到了半夜,刘正睡了一觉,他不太放心,便走到洞门口和任平并肩坐下,拉过他的一半毯子给自己也盖上,笑道:“你睡会儿吧!我来接班。”

任平摇摇头,“我还不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