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兵临天下-第3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平心中很复杂,他知道自己面临的危险,他也不想前去送死,但军令难违,更重要是他出身巴蜀,从曹操到曹彰都对他有偏见。

他心中憋足了一口气,他带着一种赌气的心理,想让曹氏父子看一看,他王平才是真正的栋梁之才。

“将军,我们去哪里?”一名牙将低声问道。

王平沉吟片刻道:“主力撤走,汉军必然追击,我们可在半路伏击。”

他回头一摆手,大喊道:“跟我来!”他率领千余曹军向西北方向赶去。

就在曹军离开黑松岭军寨的同时,汉军斥候便发现了他们的动静,立刻赶回大营禀报,汉军也随即出动,刘璟亲率两万军出营追击。

夜幕中,庞统催马赶上刘璟,低声道:“于禁必然会留下一军牵制我们追击,我怀疑路上会有埋伏,州牧还是小心为好。”

刘璟深以为然,点了点头笑道:“既然曹军想钓鱼,那我就送一条鱼上门。”

他回头对大将马岱笑道:“烦请武长将军做一条诱网之鱼如何?”

马岱和庞德都不再跟随马超,庞统被任命为文聘副将,镇守新野,率三千军和南阳曹军对峙,而马岱则跟随在刘璟身旁,被封为牙门将,统帅刘璟帐下直属的两千骑兵。

马岱不明白什么叫诱网之鱼,他犹豫了一下,刘璟又笑了笑,解释道:“前方必有埋伏,你可前去诱引埋伏之军,不过不用骑兵,率三千刀盾军便可。”

马岱这才明白,立刻抱拳道:“卑职遵命!”

他调转马头,率领三千刀盾军沿着官道向西北方向奔去,刘璟随即下令,“分兵三路前进!”

王平的军队埋伏在官道旁的一片树林内,一千士兵手执军弩,耐心等待汉军追击之军到来,王平心中还是有一点担忧,他毕竟只有一千士兵,倘若汉军追军超过一万人,他的拦截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事实上,他可以断定,追击之军一定超过万人,只希望他们是分兵追击,或许他还有一线希望。

就在这时,一名探子迅速跑回来,低声禀报道:“一支敌军正沿着官道向这边赶来,约三千余人。”

王平精神一振,这支队伍不多不少,正好够他伏击,只要他伏击成功,必然会将汉军主力吸引过来,从而掩护于禁撤退。

他立刻喝道:“准备伏击!”

一千士兵纷纷举弩,瞄准了官道,这时,不远处出现一条细长的火龙,这是手执火把的队伍,正急速向这边赶来,所有曹军士兵都兴奋起来,等待发射的命令。

三千汉军越来越近,渐渐进入了射程,马岱带领的是三千刀盾军,刀盾军使用大盾,这种盾牌和普通士兵使用的轻盾不同,和弓弩兵使用的罩盾也不同,而是一种重盾,因盾面上绘有狰狞的虎头图案,又被称为虎盾。

盾牌高五尺,宽两尺五,材质使用坚固核桃木制成,外面又覆盖两层生牛皮,浸油后晒干,反复三次,全部制作需耗时一年,重约十斤,是盾牌中的极品,六十步外可以抵御五石强弩的穿透力,一般只有刀盾军才装备。

三千刀盾军列成三队前行,中间一队士兵手执火把,两边士兵各执盾牌,从侧面遮住了身体,这实际上就是防御官道两边的伏兵射箭。

王平也发现了这支队伍防御严密,但此时他心中还有一丝侥幸,便大喝一声,“射击!”

树林内梆子声响起,密集的箭矢射向官道上的汉军,此时汉军早已绷紧了弦,听见梆子声响,他们霍地半蹲,藏身在巨盾后,只有数名士兵反应不及,被密集的箭矢射中,惨叫着跌倒,他们空出的位子立刻被中间的刀盾军补上。

汉军事先已有防御,使曹军的伏击没有产生任何效果,刀盾军喊杀声大起,如潮水般向数十步外的树林涌来,王平只觉头皮一阵阵发炸,他知道自己落入了汉军的陷阱,顿时心急如焚,急声令道:“立刻撤退!”

一千曹军跟着他冲出树林,向北面狂奔而去,但他们刚出树林,两边却杀出了两支军队,各有数千人,火光四起,将曹军左右截住,后面刀盾军也截断了他们的退路。

为首大将金盔铁甲,手执长戟,正是汉军主帅刘璟,刘璟大笑道:“王平将军,此时不降,还待何时?”

王平心中慌乱,左右调转战马,却无路可退,左有张任,右有魏延,后面是马岱,将一千军团团包围。

这时,张任厉声大喝:“王平,这是楚公在劝降尔,若不投降,你还有何面目去见巴郡父老!”

王平认识张任,从前的益州军的第二号人物,他便知道眼前金盔将必然是刘璟了,此时他想起曹氏父子对自己的不仁,不由长叹一声,喝令道:“不得抵抗,全军投降!”

曹军士兵纷纷跪地投降,王平也丢下长刀,翻身下马,匍匐在路旁,高声道:“王平愿投降州牧!”

刘璟也下马将他扶起,柔声安抚他道:“王将军是巴蜀豪杰,刘璋无能,不识英雄,我刘璟用你。”

王平想到从前的种种遭遇,他心中感动,哽咽道:“王平迷途多年,今日归蜀,州牧大恩,我唯有粉身碎骨报效。”

刘璟点点头,“我封你为精武校尉,愿你在汉军再立奇功。”

“末将谢州牧之恩!”

刘璟随即命张任收编曹军,他又率领诸军,沿官道向北追击。

……

黑松岭距离祁山约五十余里,其中十余里依然是盆地,道路比较开阔,但过了盆地后便是近四十里的崎岖山道,于禁率军一路疾奔,半个时辰后,他们通过了北山隘口,进入了地势崎岖的山区,从这里向北,道路十分艰难,四千曹军的行军速度也慢了下来。

“将军!”

部将张德从后面骑马追了上来,对于禁道:“弟兄们都很疲惫了,稍微休息一会儿吧!”

“放屁!”于禁气得破口大骂道:“这才跑半个时辰就要休息,停下来,追兵就杀来了,不准停,谁敢停下来格杀勿论!”

于禁猛抽一鞭战马,加速向前方奔去,部将张德无奈,只得回头呵斥士兵,“我们现在是在逃命,懂不懂,快跑!”

士兵们无奈,只得一边低声咒骂,一边加快了速度,又跑出七八里,前方又出现一座山坳。

祁山一带的大山都比较独立,一座座大山巍然矗立,使得这种山坳、山谷比比皆是,一般也没有什么名字,于禁也不在意,加快马速冲进了山坳。

第570章 兵过祁山

山谷长约两里,在沟壑林立的祁山地区,这只能算是一条很短的山谷,两边是陡峭高大的山峰,山腰以下覆盖着茂密的森林,就在四千余曹军奔入山谷之时,山谷两边忽然爆出惊天动地的战鼓声。

“咚!咚!咚!”鼓声如闷雷,在山谷中回荡,火光大作,喊杀声震天,两边密集的箭矢射向山谷底部。

突来的伏击将曹军惊得魂飞魄散,士兵顿时大乱,中箭者不断惨叫倒地,人人拼命奔逃,互相推攘践踏,哀嚎声、哭喊声响成一片,于禁反应极快,他有心理准备,就害怕遇到伏击,当鼓声响起,他立刻回头大喊:“跟我冲出谷地!”

他猛抽战马数鞭,也不顾身后的士兵,纵马疾奔,向山谷外冲去,他经验十分丰富,知道第一轮只是放箭,引起曹军混乱,在放箭结束前,敌军还不会冲击下山,这也是他们唯一的逃命机会,只要躲过箭雨,他们就有脱困的机会。

于禁一边疾奔,一边挥刀拨打射来的箭矢,这时一支箭如闪电射来,直取他的后颈,恰好在此时,于禁一低头,使他躲过了致命一箭,箭射穿了他的头盔,飞出十几步远,于禁吓得心都要停止跳动,刀也扔掉了,伏在战马上拼命打马奔逃,渐渐地跑远了。

山坡上,马超手执弓箭,有些遗憾地望着于禁奔远,这一箭本可取敌军主将的性命,却被他逃过了,这时,汉军的战鼓变得急促起来,这是全线进攻的命令。

马超长枪一指,大喝道:“杀下山去,顽抗者就地斩首!”

埋伏在山谷两边的一万汉军发动了全面进攻,左面山坡是主将赵云,右面山坡是副将马超,两人率军杀下山谷,曹军士兵走投无路,纷纷跪地投降,至此,黑松寨的五千曹军全军覆没,于禁收拢了两百余逃出的残兵,惶惶然向冀城逃去虽然汉军一鼓作气夺下了历城、白龙隘和黑松寨三处隘口,打开了祁山大门,取得第一阶段的胜利,但刘璟并不敢盲目乐观,他知道这些胜利是因为曹彰部署有问题才获得。

而曹操已经改变了防御措施,撤掉了祁山东和祁山西两处防御线,集中三万兵力驻扎在祁山北的西城县,这便使冀城和西城形成犄角之势,曹操也有七八万大军部署在这两个城池之内。

更重要是,曹操也发现了他的弱点,那就是战线拉得太长,后勤补给会出现问题,粮草运输确实是汉军一个很难弥补的软肋,刘璟动员十五万民夫,三十万头畜力,用了近两个月时间,才将三十万石粮食从南郑搬运到武都下辨城。

现在他的七万军队距离下辨县有近两百里山路,粮食运输十分困难,粮食的运输补给就成了最大弱点,虽然他们的粮队源源不断送来粮食,但对于七万军队每天的巨大消耗来说,还是解决不了问题。

刘璟曾经考虑过造出木牛流马,用于运送军粮,并将这个方案交给了马钧,可惜迄今还没有能够成功。

虽然很担忧粮草问题,但他们又不能止步不前,数日后,刘璟率七万大军抵达西城县,并在西城县南面的旷野里扎下了十里联营。

至于后勤,只能依靠源源不断的粮草运输来进行保障,为此,刘璟命令张任率领一万军队进行沿途护送,保证军粮运输线的安全。

西城是天水郡最南面的一个县,城池高大宽阔,周长近二十里,位于落月坡高地上,被称为陇西南大门,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三国演义中的空城计便是在这里上演。

在曹彰原来的部署中,西城是极为重要的防御点,是冀城的盾牌,也是祁山三个防御点的后勤支援基地,由大将郝昭率领一万军队镇守。

郝昭善于防守,他率领军民又加高了西城城墙,使得西城城高达到了三丈,不仅如此,他还在三面城墙的内城加筑三十座平台,在上面安装了三十架投石机。

曹操接管陇西战局后,同样极为重视西城的防御,他下令将祁山三个防御点的军队撤到西城,同时任命夏侯渊为主将,郝昭为副将,陈群为谋士,防御西城。

尽管于禁军队突围失败,但西城的军队还是达到了三万人,将西城防御得如铁桶一般。

清晨,天刚麻麻亮,城墙之上,夏侯渊目光冷厉地注视着远处的汉军大营,他回头问于禁道:“文则能肯定刘璟就在军中吗?”

于禁叹了口气,“若刘璟不在军中,我又何至于如此惨败?我亲眼看见他视察黑松岭,我当然认识他。”

夏侯渊的嘴角露出一丝嘲讽的笑意,“看来于将军真是和刘璟有一种缘分,有于将军在,我军就必败,而且每次都是兵亡将逃。”

于禁顿时怒道:“夏侯将军这话是什么意思,我只率五千军队,能敌得过七万刘璟主力吗?赤壁之战,夏侯将军不也一样”

于禁话没有说完,便被旁边陈群打断了,“于将军,夏侯将军没有别的意思,只是说刘璟亲征,我们需要万分谨慎。”

夏侯渊的脸色已经阴沉下来,虽然于禁没有说完,但他却知道于禁要说什么,说他也被荆州军俘虏,可以说这是夏侯渊的奇耻大辱,他不准人任何提及,连丞相也不提此事,于禁居然当着众人面揭他的伤疤。

夏侯渊冷冷道:“丞相想知道历城兵败和你手下全军覆没的细节,你回冀城向丞相禀报吧!”

于禁也意识到自己刚才情急之下揭了夏侯渊的伤疤,得罪了这位重臣,但他也不可能向夏侯渊道歉,他狠狠咬一下嘴唇,抱拳道:“卑职遵命!”

他转身便快步下了城,召集自己的亲兵,准备离开西城去冀城,夏侯渊也没有拦他,斜眼冷冷望着他下城,这才对陈群淡淡道:“我这人比较讲究态势,于禁对刘璟屡战屡败,他已是不祥之人,将他留在西城对我军不利,所以我把他赶走了,先生莫怪。”

陈群笑了笑道:“我明白夏侯将军的意思,所以我也没有阻拦,其实于禁也不是不祥,只是他运气比较背,总是遇到刘璟的强势。”

“是!他运气确实很背,我就害怕他给我的运气也带臭了。”说到这,夏侯渊忍不住大笑起来。

夏侯渊笑声一收,又问陈群,“那先生觉得我该如何应对刘璟?”

陈群凝视着远处军营,冷笑一声道:“刘璟最大的弱点就在运输粮草不便,不能和我们打持久战,但这恰恰是我们需要做的事情,只要将军能够守住西城,闭门不战,最多两个月,刘璟就支持不住了。”

夏侯渊点了点头,“这也是丞相的意思,其实我觉得还应该派兵去骚乱他的粮道,方是上策。”

陈群轻轻摇头,“骚扰粮道是有必要,不过这是丞相的事情,我们的任务只有一个,守住西城,争取最后的胜利。”

这时,一名士兵飞奔而至,将一份鸽信交给夏侯渊,“丞相紧急快信!”

夏侯渊接过鸽信,慢慢展开,细细读了一遍,回头对陈群笑道:“丞相在两天前便出兵南下了,估计明天就会抵达上方谷,与我们相距十五里,两军互为呼应。”

陈群脸色一变,急道:“如果是这样,今天汉军必然会大举攻城!”

话音刚落,远方传来了轰隆隆的战鼓之声。

……

天色渐渐亮了,阳光透过了重云,将万丈金光投射在西城城头,示警的钟声在西城城头上‘当!当!’的敲响了,一万五千曹军将士奔上城头,手执弓箭和硬弩,严陈以待。

另外的一万五千人作为第二轮守军,等候在城池之下,紧张不安准备替换伤亡士兵。

城外,铺天盖地的汉军已经浩浩荡荡开来了,一共三万余人,他们分成三个大方阵,从三个方向向西城涌来。

号角吹响,鼓声如雷,步兵、骑兵、弓弩兵,远方还有二十余架重型投石机,如巨人一般跟随队伍前进,三万大军俨如波浪起伏,渐渐地停下了脚步,距离城池约有一里。

汉军士兵头戴铁质兜鍪,身着缀有铁片的披臂札甲,屯长以上将领则身披鱼鳞甲,前方的三千军队是刀盾军,第二队是八千名手执军弩的弓弩手。

在他们身后是两万攻城主力——长矛军,他们手执长矛和轻盾,队伍整齐,身上铁片和矛尖在阳光下熠熠闪光,浑身洋溢着腾腾的杀气。

在队伍中携带着两百架攻城楼梯,没有携带云梯和巢车,却有二十余部重型投石机和三根攻城槌。

刘璟站在一座由百名士兵扛举的木制战台之上,他身后是四名令旗手,四周有五百骑兵环绕。

刘璟是在半夜时得到消息,曹操率数万大军南下,很显然是要和西城形成犄角之势,刘璟当然知道曹军南下对汉军形势十分不利。

如能曹军抵达西城之前,抢先一步攻克西城,那么整个陇西的战局将完全扭转,曹操将不得不退回关中。

刘璟冷冷地望不着远处的城池,城头上旌旗密布,站满了密密麻麻的曹军士兵,在他们身后,是数十架巨大的投石机,高高地矗立在城墙之上,刘璟曾参与过无数次攻城之战,深知投石机的威力,当年在柴桑正是投石机给江东军队带来了重大损失,尽管江东军拥有怪兽一般的巢车,但柴桑最终没有被攻下。

只是他没有料到曹军会突然大举南下援助,更没有想到曹军会严守城池,将西城打造得如同铁桶一般,使得他的攻城准备稍显仓促,尤其西城位于斜坡之上,居高临下,占有很大的地利优势,这让刘璟心中多少有些担忧。

“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