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兵临天下-第3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微臣遵命!”

赵云抱拳行一礼,便匆匆离去了,刘璟走到帐门前,负手望着北方自言自语道:“曹贼,恐怕会让你失望了!”

漆黑的夜色笼罩着莽莽群山,没有星辰月光,乌云低垂,夜色格外深沉,在黑暗的崎岖山道上,一支三千人的军队正疾速向南行军。

这便是去袭击汉军粮道的曹军,由大将夏侯兰率领,夏侯兰是常山真定人,是夏侯渊的部将,因为同姓而被夏侯渊重用,官封副校尉。

夏侯兰率军于昨天出发,从西面的小道绕过汉军大营,目前正在祁山西道一带,他们准备绕到黑松岭,那一带有利于曹军袭击粮道。

此时已是四更时分了,山道越来越难走,前方已经看不清道路,这时,一名心腹牙将牵马走到夏侯兰面前,低声道:“将军,休息一下,天亮后再走吧!”

夏侯兰摇了摇头,“我们昨天已被汉军斥候发现,后面必然已有追兵,不能休息,继续行军!”

“可是前方道路十分险峻,夜间摸黑走非常危险,汉军也不会在黑夜中追赶,还是停一停,让探子先去探探路。”

夏侯兰沉思片刻,这倒也可以,反正丞相临走时的交代,并不是为了劫粮,而是要把动静闹大,索性打一仗也正好符合丞相的要求,想到这,夏侯兰立刻命令道:“让弟兄们就地休息两个时辰!”

牙将大喜,连忙上前去传令,“将军有令,就地休息!”

曹军士兵纷纷寻一块干燥之地坐了下来,喝水吃干粮,就在这时,一名士兵飞奔而至,向夏侯兰禀报道:“启禀将军,前方二十里外发现汉军的一支运粮队,有数千头牲畜,大约有一千军队护卫。”

夏侯兰腾地站起身,厉声喊道:“全部起身,准备出发战斗!”

二十里外的一条山谷里确实有一支北上粮队,由三千头骡子组成,运送八千石粮食和三千担草料,这些粮食还要包括一千多名骡夫和一千名护卫士兵的路上粮食消耗,运到前线大营也只剩下五千石粮食,草料基本就不剩了。

这支送粮队只是祁山道上十二支送粮队中的一支,十二支送粮队轮流运送粮食,源源不断,以保证前线七万大军粮草的供应,由于夜里漆黑,出于安全考虑,这支送粮队便没有走夜路,而是在山谷内过夜。

此时已经过了五更,天色渐渐有些青明了,不再漆黑一片,依稀可以看清前面的山路,在军队的喝喊声中,骡夫们纷纷催动运粮骡马起身,将卸在一旁的粮食重新放上骡背,给骡子饮了水,收拾行装准备出发了。

就在这时,前方一名巡哨飞奔而至,急声大喊:“快撤退!前方有曹军杀来,已在两里之外。”

这个消息顿时使粮队乱成一团,骡马队有的人茫然无措,有的人拉着骡子向回跑,这时,护卫粮队的牙将冯敬大喝道:“粮队立刻南退,军队随我去谷口阻击曹军。”

他回头对一名军侯喝令道:“吴军侯,你率两百弟兄速带粮队南撤!”

在混乱之中,粮队调头南下了,八百士兵奔至谷口隐蔽起来,他们张弓搭箭,准备伏击曹军,不多时,夏侯兰率领三千疾奔而至,天刚麻麻亮,光线昏黑,曹军没有发现谷口的伏兵,他们立功心切,极速奔向谷口,一直奔到距离谷口还有数十步之处。

就在这时,山谷内忽然传来一阵梆子响,山谷两边忽然乱箭齐发,密集的箭矢射向曹军,曹军措不及防,冲在前面的士兵纷纷中箭倒地,死伤了百余人,惨叫声响成一片,曹军士兵纷纷后退。

夏侯兰也吃了一惊,大喝道:“有盾牌的弟兄上前!”

曹军中立刻冲出数百名执盾的士兵,迅速在山道上形成一道盾墙,开始缓缓向前推进,与此同时,曹军密集的箭雨射向谷口,汉军也出现了伤亡,此时,牙将冯敬见弓箭失去了作用,他大喝一声:“杀上去!”

八百汉军齐声喊杀,从隐蔽处冲出来,手执长矛战刀向曹军杀去,曹军也大喊着冲上前,两支军队轰然相撞,在谷口外的旷野里血腥厮杀起来。

就在这时,张任率领三千汉军从南方疾速赶来,冲进了山谷,在数里外的战场猛扑而去。

而与此同时,赵云也率领五千军队从北面赶来,从后面对曹军发动了攻击。

第573章 意外援兵

次曰凌晨,曹军偷袭运粮队的报告便放在了刘璟的书案上,结果没有让刘璟感到意外,他深知粮草运输对于他的重要,先后派出两万军队保护粮队,曹军怎么可能占到便宜。

结果正如他所预料,三千曹军在张任和赵云两支军队的合力绞杀之下,曹军全军覆没,敌军主将夏侯兰被俘。

不过赵云在报告中说,夏侯兰和他是同乡,自幼一起长大,恳求刘璟饶此人一命,刘璟沉吟片刻,立刻吩咐亲兵道:“速去将战俘夏侯兰提来见我!”

他当然会给赵云一个面子,而且这个夏侯兰如果愿意投降自己,或许还能从他口中得到一些重要情报,他总觉得这次曹军搔扰粮道颇有几分蹊跷。

刘璟回头对法正笑道:“孝直没有发现这次曹操似乎比我还急躁吗?”

法正点点头,“这次曹操派兵搔扰粮道确实有点蹊跷,按理,他应该知道我们对粮道护卫之严密,派三千人去搔扰粮道,效果并不大,而且这三千人等于去送死,他只要稳住阵脚和我们对峙,时间久了,我们自然就会因粮草不足而撤军,这一次他确实没有必要出兵搔扰我们的粮道,总觉得这里面似乎暗藏着一种目的。”

法正刚说到这里,一名亲兵在帐外禀报道:“启禀州牧,曹操派人来送信!”

刘璟一怔,立刻道:“让信使进来!”

片刻,一名信使被领进大帐,单膝跪下行礼,“奉丞相之命给刘州牧送信。”

他从怀中取出一封信,双手呈上,刘璟接过信看了看,果然是曹操亲笔信,他拆开细细看了一遍,曹操在信中指责他身为朝廷地方重臣,未奉旨擅自越境用兵,这是对天子的藐视,责令他立刻撤军南归,在信的最后,曹操提出只要他肯撤军,将表奏天子加封他为益州牧,并保证他撤军安全。

刘璟笑了笑,对信使道:“我就不写回信了,请转告丞相,我是为了护送三辅民众返乡才率军北上,等三辅民众安顿好了,我自然就撤军,请丞相不必担心。”

信使行一礼,“我一定转告,告辞了!”

刘璟命人送他出去,这才将信递给法正,“孝直看看信吧!真有点奇怪。”

法正接过信看了一遍,沉思片刻道:“指责州牧擅自出兵北上其实没有什么意义,但最后希望我们撤军,他将保证军队安全,我觉得这才是整封信的重点,也曹操写这封信的目的,问题是……他为什么要州牧撤军?”

刘璟点点头,“我也觉得有点奇怪,明明曹操在整个战局并不落下风,甚至已经发现了我的弱点,他应该示弱,千方百计把我留在西城才对,居然保证我撤军安全,难道是他故作姿态?”

“我觉得这不像曹操的做事原则。”

法正有些疑惑道:“我感觉这里面必有蹊跷,我们不妨再观望一下,看看会发生什么事?”

……

傍晚时分,十几名亲兵将被俘的夏侯兰押送而至来,夏侯兰年约四十岁,他虽然复姓夏侯,却和夏侯家族没有什么关系,他是常山郡真定人,和赵云同乡,事实上他在被俘后,便向赵云表示愿意归降汉军,恳求赵云说情饶他一命。

夏侯兰被押进大帐,跪下磕头道:“降将夏侯兰拜见州牧!”

刘璟看了赵云的信,知道这个夏侯兰已有归降之意,但夏侯兰不是王平,不过是个平庸之将,刘璟对他没有什么兴趣,刘璟坐下冷冷淡淡道:“夏侯将军免礼,请安坐!”

有士兵拿来席子,夏侯兰战战兢兢坐下,显得十分局促,刘璟笑了笑问道:“我有些疑问,不知夏侯将军能否解释?”

“卑职知无不言!”

刘璟点点头便问道:“我想知道,曹操那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使他这么急于偷袭我的粮道,夏侯将军可以给我一个解释吗?”

夏侯兰一阵茫然,他只是奉命搔扰汉军粮道,哪里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这……曹丞相一般不会给大将太多解释。”

刚说到这,夏侯兰忽然想起一事,连忙道:“卑职想起来了。”

“你说!”刘璟紧紧盯着他。

夏侯想了想道:“曹营暗中流传着一种说法,说冀县被氐人骑兵袭击,形势有些不妙,我也听从冀县送粮的士兵也说起,氐人在粮道上十分猖獗,应该属实。”

刘璟猛地想起他出兵前,氐王杨千万曾派兄弟戈援来找他,提出要出兵助战一事,因为马超说羌人和氐人信誉不佳,他便没有太放在心上,难道真是氐人出兵了吗?

他又向法正看了一眼,见法正也是一脸疑惑,刘璟便安抚夏侯兰几句,任封他为副校尉,作为赵云的部将,夏侯兰万分感激退了下去,夏侯兰刚走,刘璟便对法正笑道:“难怪曹操要保证我撤军安全,他们果然有问题,看来我们时来运转了。”

法正沉吟一下道:“此事虽然是有可能,还是要谨慎从事,当心兵不厌诈,曹操用计来欺骗我们。”

刘璟点了点头,“那我们就索姓再观望一下,不过情报一旦属实,果真是氐人袭击冀县,那这个机会我们一定要抓住,这是我们击败曹军的千载难逢之机。”

……

后半夜,刘璟正在沉睡之中,却被亲兵急促呼唤声叫醒了,“州牧!州牧!有重要军情。”

刘璟一下子清醒了,问道:“什么事?”

“刚刚得到斥候的紧急情报,曹操撤军了。”

“什么?”

刘璟一下子坐起身,他心中十分惊讶,披上一件军袍快步走出寝帐问道:“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就是刚才,应该是三更时分开始撤军!”

刘璟看了看夜色,估计四更未到,他立刻吩咐道:“速去将法军师和赵将军请到中军大帐,就说有重要军情商议。”

此时庞统去武都郡催粮,暂时不在营中,军营中的军师就只有法正一人,不多时,法正和赵云先后来到中军大帐,大帐内已点燃了灯烛,灯火通明,刘璟请两人坐下,便道:“刚刚得到情报,曹操已经北撤了。”

赵云眉头微皱,“难道是氐人大举进攻冀城了吗?”

“很有这个可能!”

刘璟沉声道:“冀城是曹操的军粮后勤重地,如果冀城有失,将扭转整个战局,曹操必败无疑,所以他撤军回去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刘璟负手走了两步又道:“我们不知道有多少氐人骑兵袭击冀城,从常理推断,冀城必然有重兵防护,但曹操居然为此撤军,说明氐人骑兵的数量不会少,现在的关键是,我们要不要趁机追击曹军,和氐人骑兵南北夹击曹军主力,这是我们夺取陇西战局,甚至夺取关中的良机。”

说到这,刘璟回头向法正望去,法正沉思良久才缓缓道:“我还是一贯意见,可以抓住这个机会,但必须谨慎,必须确定事实后再出兵,防止曹操用计。”

这时,帐外有亲兵禀报:“启禀州牧,有一个叫戈援的氐人使者求见,说州牧认识他。”

刘璟笑了起来,对赵云和法正道:“刚说到关键处,关键人就来了。”

他立刻吩咐亲兵,“带他来中军大帐!”

片刻,亲兵将氐人戈援请进了大帐,戈援单膝跪下抱拳道:“参见州牧!”

刘璟笑着摆摆手,“请起!”

戈援起身向法正和赵云行一礼,这才难掩兴奋道:“启禀州牧,我们已经出兵攻打冀城,配合汉军和曹军的作战。”

“你们出兵多少?”

“回禀州牧,我们出动三万骑兵,由我兄长亲自率领,三天前,三千先锋骑兵先袭击了冀城,只可惜被曹军发现,没有能够破城,昨天我兄长已率三万骑兵主力进入天水郡,随时听从州牧的安排。”

刘璟暗暗点头,难怪曹操要退兵,三万骑兵确实是很大的威胁,他想了想又问道:“那你们的计划是什么?”

戈援有些不好意思地笑道:“不瞒州牧,我们是想夺取曹操存放在冀城的粮草,可惜被曹军巡哨发现,先锋军没有能及时夺取城池,冀城内只有六千守军,但我们不擅攻城,现在我兄长的意思,愿意遵从州牧的安排?”

刘璟想了想又问道:“现在你们在哪里驻军?”

“我们现在在渭水南岸驻兵,位于冀城以西约三十处。”

刘璟快步走到沙盘前,看了看地形,用木杆指向冀城以西一座小镇,“是在这里吗?”

戈援还是第一次看到这种沙盘,他心中十分惊讶,顺着刘璟的木杆指向看了半晌,点点头,“应该就是这样,附近确实有一座小镇,不过镇上人都跑光了。”

刘璟凝视沙盘良久,如果曹军北撤,氐人骑兵确实可以在冀城以南进行拦截,想到这,刘璟缓缓道:“我想让你们从北面拦截曹军,配合我南北夹击曹军主力,你们可能办到?”

“当然可以,只是……”

“只是什么?”刘璟目光凌厉地注视着他。

戈援眼中闪过一丝贪婪,干笑一声道:“你们汉人常说,无利不早起,我们辛辛苦苦从河湟赶来,耗尽马力,州牧总该给一点辛苦钱吧!”

刘璟心中冷笑一声,他知道这帮家伙不会无缘无故帮助自己,说白了,他们就是来趁火打劫,马超说得对,没有足够的利益,休想让这帮家伙出兵卖力。

刘璟不露声色问道:“你们想要什么条件?”

戈援躬身行一礼说:“我们氐人一向爽快,我就实话实说,我们有两个条件,第一冀城内的粮食归我们,草料可以不要,其次,我们希望以后可以用战马换到生铁。”

第574章 连环双计

戈援告辞而去,刘璟负手在大营内来回踱步,从发生种种情形来看,曹操的反常确实是和氐人骑兵进攻冀城有关,这应该是一个机会。

但刘璟多少还有点犹豫,他从柴桑至今,从来就没有依靠别人来战胜敌军,更何况是氐人,平时没有多少往来,现在突然要合作了,刘璟心中多少少少有点难以适应。

这时,法正笑道:“氐人要粮要生铁,有利益才肯打仗,这倒说明他们是来趁火打劫,我不怀疑这件事的真实,我只是担心他们肯付出多大的代价,会不会稍有损失便撤军,那样反而对我们不利,如果州牧决心利用这次机会,我建议我们要主动向曹军发动攻势,这样氐人骑兵从后面攻击曹军,压力就会小,成功可能性更大,关键是州牧得下这个决心。”

刘璟点了点头,富贵险中求,若自己不肯冒险,就会白白放过这次机会,而一旦抓住这次机会,击败曹操主力,不仅陇西,甚至关中也唾手可得。

更重要是他的粮食供应有很大的问题,最多只能撑半个月不到,这次北伐失败可能性较大,而氐人骑兵的出现,无疑就是雪中送炭,他必须要抓住这次机会。

想到这,他毅然下定了决心,回头对赵云道:“子龙可率一万军守住大营,我再将张任的一万护粮军调回来,这样就有两万军队,不要轻举妄动,只管盯住西城,我率主力军队北上追击曹军,三天之内,我们必须大破曹军!”

赵云起身行礼,“末将遵命!”

……

曹军确实北撤了,从三更时分开始,六万大军开始离开大营向北撤离,军营上下流传着一条不妙的消息,是因为氐人骑兵袭击冀城导致撤退,很多将士都忧心忡忡,一旦汉军和氐人骑兵形成南北夹击的势态,恐怕他们就凶多吉少了。

队伍撤军非常匆忙,一个时辰就北撤了三十余里,除了粮草之外,营寨和无数辎重都来不及带走,只能全部丢弃。

天还没有亮,刘璟率领数万大军杀到了曹军驻营之处,整个营盘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