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兵临天下-第3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程昱眉头一皱道:“丞相是说刘璟是为了骑兵?”

曹操点了点头,叹息道:“其实南方军队北上我并不畏惧,只要没有水战,我完全可以战胜刘璟的军队,可如果南方军队一旦拥有了大规模骑兵,意义就完全不一样了,刘璟走祁山道北攻,真正目的恐怕是为了战马啊!”

程昱沉吟良久道:“既然丞相担心刘璟取陇右,那可以放松其他入关中之道,放汉军入关中,然后在关中围歼汉军,就像对付马超一样。”

曹操微微一叹,“我何尝没有考虑过呢?可刘璟并不是马超,我就害怕歼灭失败,反而丢了关中,那就得不偿失了。”

说到这,曹操负手怔怔望着窗外,心中烦乱成一团,他本来很好的心情,却被荆州造木牛的消息彻底破坏了。

“仲德,你说我该怎么办?”曹操长长叹息一声问道。

第592章 雷霆之怒

自从赤壁大战之后,程昱愧疚于自己在赤壁大战中无能,再加上他年事已高,这两年已经渐渐淡出了曹操的谋士圈,改为从政,以辅助曹操长子曹丕为主,包括平灭马超这次陇西对刘璟之战,程昱都没有参加,曹操也基本不再让他参与军事。

但此时曹操心烦意乱,忘记了程昱不再担任谋主之事,习惯性地征求他的意见,程昱听出了曹操的忧心,他对自己的这位主公也充满了同情,这一刻他放下了自己不谋军事的想法,诚恳地对曹操道:“若丞相愿意听老臣之言,我倒有几个建议。”

曹操似乎意识到了什么,回头向程昱望去,只见程昱眼中流露出无尽的诚恳,曹操内心被触动了,他又仿佛回到了过去两人一起谈论天下事的情形,令曹操鼻子不由一阵发酸。

“仲德请说,我洗耳恭听。”

“对付刘璟,必须软硬兼施,一方面丞相可承认他为益州牧,这已是事实,承认他为益州牧方显得丞相大度,这样一来双方就有了协商的余地,刘璟不是吕布,更不是马超,他志在天下,这样的人更会讲究规则,更有理智,而不会乱来,所以丞相对付刘璟也不能一味地使用军事手段,有的时候也必须使用政治手段。”

曹操点了点头,“仲德说得对,请继续说。”

“所谓政治手段,就是双方立下规则,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做,大家开诚布公地划出底线来,如果违反这个底线,那么双方只能兵戎相见。”

“比如什么呢?”曹操若有所思地问道。

“比如他必须承认丞相是朝廷文官之首,承认丞相的合法地位,不能利用衣带诏、或者清君侧之类的手段。”

曹操沉思片刻问道:“我听到一个传闻,刘备已经把衣带诏给了刘璟,不知是否是真?”

“这件事一定是真,毕竟关羽曾经被刘璟俘获,而且我得到消息,似乎刘璟愿意用衣带诏换取丞相承认他为益州牧。”

曹操一怔,“这是怎么回事,我怎么会不知道?”

程昱施一礼道:“听说是二公子出使荆州时刘璟提出的条件,微臣也只是听说,不知是真是假?”

继承人的权力斗争往往是最为残酷,不仅结果惨烈,而且不择手段,程昱此时是在为曹操出谋划策,怎么对付刘璟?可是就在不经意之间,程昱便已无声无息地给了曹植后背狠狠一刀。

曹操脸色顿时沉了下来,他知道程昱说话极为谨慎,这种事情如果没有把握是绝不会随便说出口,必然是有这么回事,“砰!”曹操狠狠一拍桌子,回头厉声令道:“去把三公子给我找来!”

曹操已经很久没有这样发怒了,如果说程昱刚开始的一番话只是令他扫兴,但现在儿子曹植竟然隐瞒了衣带诏之事,这就使曹操勃然动怒了。

他甚至可以理解,刘璟抛出来的衣带诏换益州牧的交易如果能处理得好,或许刘璟就不会那么急于北伐,而夏侯渊也不会惨死。

他就有时间进行备战,积蓄力量,如果刘璟推迟三年进行北伐,那么曹军无论兵力还是财力都能远远超过汉军,根本就不会担心刘璟北伐。

然而更关键是,刘璟提出衣带诏换益州牧,实际上就是在政治上承认他曹操大汉丞相的合法,而不是象袁绍、刘备等人,不承认他的合法性,并骂他为汉贼。

如果刘璟承认他丞相合法,那孙权也同样会承认他合法,这在政治上对曹操极为重要。

偏偏这么一个重要的信息竟然被他儿子隐瞒了,曹操简直要怒发冲冠。

曹操已经无心再听程昱说下去,他负手站在窗前,阴沉着脸注视窗外的几株桂树,时间一点点过去了,但曹植依然没有回来,曹操忍不住又喝道:“三公子怎么还不来?”

一名侍卫战战兢兢道:“三公子不在府中,好像在赤霞楼和一些文友斗诗。”

曹操大怒,又喝令道:“许褚何在?”

“末将在!”院子里传来许褚沉厚的声音。

曹操当即令道:“你立刻率五百铁骑去赤霞楼把三公子抓来,谁敢阻拦,格杀无论!另外,一把火给我烧了赤霞楼。”

心中的愤怒已经使曹操有点失去控制了,程昱不敢劝曹操,起身施礼道:“丞相,卑职改日再来拜见。”

“你去吧!”

程昱施一礼便告辞了,这时曹操捏紧了剑柄,他心中有一种杀人的冲动赤霞楼是邺都最大的青楼,占地近二十亩,不仅规模大、档次高,而且它是邺都文人聚会的主要场所,一些著名文人才常常在这里聚会。

今天是号称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的三十四岁寿辰,他的文人朋友们都齐聚赤霞楼为他祝寿,包括徐干、曹植、陈琳、杨修、阮瑀等文武官员。

其实曹操本身也是著名的文学家,对推广文学、召集文人之类并不反对,甚至还非常鼓励,在他身边聚集了大批才华横溢的文学之士,这些文学家被称为”邺下文人集团”,他们的聚集是因为曹操对文学的热爱,他还特地在官署中专门有五官中郎将文学一职。

但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曹操鼓励文学,但并不放纵文学,他更多时候是政治家,要考虑文化推广是否符合时宜的要求。

现在南方汉军厉兵秣马,将士勤奋训练,刘璟已下令禁止百官及家眷衣着绫罗,反对奢侈浪费,积极备战北伐。

而曹操也下令将士加强训练,命令他的妻妾自己纺线织布,带头推行简朴,而这个时候,邺都文人们应该用他们的笔直抒胸襟,慷慨任气,抒发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而不是在赤霞楼这种烟花之地举行斗诗饮酒大会,写一些风花雪月般的靡靡之音,这就显得非常不合时宜了,曹操早就对他们这种饮酒狎妓的放荡行为心生不满。

偏偏今天三子曹植的行为触怒了曹操,赤霞楼便首当其冲成为曹操整治的对象,他要借这个机会狠狠打击眼下文人中盛行的浮华淫靡之风。

五百铁骑在大街疾奔,大街上的行人吓得跌跌撞撞向两边连滚带爬,铁骑如暴风骤雨般席卷而过,声势骇人,片刻便奔至赤霞楼,赤霞楼周围挤满了好事者,都在深长脖子打听斗诗的情况,这时,五百铁骑冲来,人们吓得四散奔逃,尖叫声响成一片。

门口一名拉客的老鸨上前战战兢兢问道:“军爷们有什么事吗?”

“滚开!”

许褚狠狠一鞭将老鸨抽翻,回头大喝一声,“冲进去驱赶!”

五百铁骑发动,轰然冲进了赤霞楼大堂,士兵们不管青红皂白,抡起五色棍乱打,桌子掀翻,杯盏落地,数十名妓女和客人都吓的魂不附体,尖叫声四起,四处躲藏。

这时,在二楼饮酒的曹植等人闻讯赶来,曹植在楼梯口怒道:“许将军,你这是在做什么?”

许褚冷冷道:“三公子快回府吧!你已经触怒了丞相,再不回去,恐怕性命堪忧。”

曹植一下子愣住,这是怎么回事?这时曹操的几名侍卫也赶到了,拉拽着曹植便走,急道:“公子快回去吧!丞相发怒,要出大事了。”

许褚又对陈琳、杨修等人拱手道:“各位使君请立即离开赤霞楼,丞相有令,火烧赤霞楼!”

这句话如同晴天霹雳一般,很多人都被震蒙了,半晌才如同炸锅一般大声吵嚷起来,许褚又高声喊道:“楼中人可速速离去,一刻钟后要放火烧楼,生死无论。”

杨修等人见形势不妙,立刻率先离开了,赤霞楼内顿时乱成一团,客人们夺门而逃,而妓女们则尖叫着向后院奔去,收拾自己的财物细软。

一刻钟后,骑兵开始举火烧楼,这座邺都最大的青楼被滚滚浓烟吞没,最终付之一炬。

火烧赤霞楼虽然是曹操在盛怒中下达的命令,但它却有力地打击了邺都的浮华奢侈之风,使邺都的风气为之一变,变得肃杀紧张,进入了战时状态,对曹军积极备战汉军起到了极大地促进作用曹操官房内弥漫着一股淡淡的酒味,曹植脸色苍白地跪在地上,深深低着头,心惊胆战地听着父亲暴风骤雨般的斥骂,“以为无足轻重,以为只是刘璟的一句戏言,这就是你的理由吗?你太让我失望了。”

曹操气得几乎要晕倒,他不断拍打桌子,发怒欲狂地大吼:“我怎么会有你这么愚蠢的儿子,你除了风花雪月,除了喝酒玩女人,你还有什么本事,我居然让你去出使襄阳,我简直瞎了眼,我曹操最后就是死在你这个逆子的手上!”

曹植心中难过之极,不由低声哭泣起来,旁边的许褚见曹操怒火攻心,连忙上前低声劝道:“丞相,公子毕竟年轻,经验不足,犯下错误也是情有可原,请丞相息怒,保重身体要紧。”

许褚是曹操的心腹侍卫,他一般对任何事都不表态,忠于职守,今天他劝曹操也并非是为曹植说话,而是他知道主公的身体这两年衰弱的厉害,若再不悉心保养,恐怕就会出问题了,这么盛怒,对他的身体极为有害。

曹操也觉得眼前一阵阵发黑,他扶住旁边的桌子,将心中怒火一点点消下去,他想到刘璟北伐也算是失败了,没有造成太严重的后果,心中怒火这才稍稍平息一点。

曹操起身向内房走去,曹植跪在地上不敢动,过了良久,一名侍卫快步走到他身边小声道:“植公子,丞相让你进去。”

他扶起了曹植,曹植这才战战兢兢向内房走去,事实上,他已经有点忘记刘璟是否说过衣带诏之事了,刚刚才想起来,刘璟只是在接见他的最后轻描淡写地提了一句,他后来还向随从说起此事,嘲笑刘璟的痴心妄想。

却做梦也没有想到,父亲竟然把此事看得如此之重,到现在为止,他的头脑还是一片糊涂,不知道这件事有何重要?

走进内房,只见父亲神情严肃地坐在席上,怒火似乎平息了,但神情愈加严厉,曹植吓得连忙继续跪下,一言不敢发。

“你为何认为这件事不重要?”曹操冷冷地问道。

……

第593章 家贼难防

“因为孩儿觉得……衣带诏已时过境迁,早没有什么意义了,况且圣上也下旨澄清过,没有什么衣带诏,是董承他们自己弄出来的东西,所以孩儿就一笑了之,没有……放在心上。”

曹植结结巴巴地向父亲解释,曹操阴沉着脸注视他,又冷冷问道:“就这么多吗?”

“这是……真实原因。”

半晌,曹操才叹了口气,“看来是我错了,你确实不适合从政,让你全心做文学或许更适合你。”

曹植悲从中来,垂泪道:“孩儿无能,让父亲失望了。”

曹操最喜欢曹植,正所谓期望越高,失望越大,今天的盛怒也是因为他对这个儿子过于期望,他见儿子满脸泪水,心中也不由一阵怜惜,柔声道:“你起来吧!”

曹植站起身,垂手而立,曹操怔怔望着屋顶,好一会儿才叹口气道:“为父给你解释这件事的真正深意,刘璟说要我让出丞相位,并不是在讥讽我,而是在告诉我,他要求得到符合他身份的政治地位,当然这只是他的漫天要价,但他又说愿意用衣带诏换取益州牧之职,这句话也不在于益州牧,而是衣带诏,也就是说他不会用衣带诏来威胁我,不会和我彻底撕破脸,这是在借衣带诏向我表明态度,你明白吗?”

曹植这才如梦方醒,原来刘璟的话中竟然隐藏着如此深意,自己想当然地以为是他随口之言,曹植心中愧疚万分,再次跪下磕头请罪,“孩儿愚蠢,到现在才明白刘璟的深意,孩儿忽略了此事,罪该万死!”

“你确实犯下大错,那时他刚刚拿下益州,还没有稳固下来,对是否北征还处于一种犹豫之时,如果那时,我们接受他的条件,用衣带诏换益州牧,然后利用这个契机再继续深谈,给他想要的地位,或许他就会暂时停止北征了,我也就赢得时间彻底恢复元气,从容部署,你夏侯叔父也不会阵亡,可就是你的大意,导致今天这个严重的局面,现在想和谈也不可能了。”

说到这,曹操长长叹息一声,叹息中充满了失落,只能说这是天意,当时自己怎么会让一个没有经验的儿子去谈判,是自己昏了头。

“你去吧!好好向你兄长学习,多关心秋收,关心民生,不要再去青楼喝酒鬼混,去吧!”

“孩儿记住了!”

曹植重重磕了三个头,起身失魂落魄地走了,曹操负手在房间里来回踱步,虽然由于儿子的愚蠢使他失去了和刘璟谈判的一次机会,但并不是机会就完全断绝了,至少现在还可以再谈一谈。

曹操当然知道刘璟想要什么,他要君临天下,要大权集帝王一身,而偏偏自己就给不了他,因为一旦他君临天下,那就意味着曹氏家族的灭门,当年赤壁大战时曹操建议刘璟为帝,不过是想让刘璟做另一个刘协,所以他们之间有着根本的利益冲突。

但曹操想要的是时间,只要再给他三年,他就完全能恢复赤壁大战前的实力,那时,刘璟就不会对他形成今天这样的威胁了。

就曹操沉思之时,有侍卫在门口禀报:“启禀丞相,那个米宦官说有急事求见!”

曹操回头看了侍卫一眼,点了点头,“让他进来!”

米宦官就是刘协身边的心腹宦官米应,此人是刘协的书童,从小一起在宫中长大,又和刘协有一种断袖关系,早在五年前,他便向曹操表示了效忠,成为曹操安插在刘协身边最隐秘的探子。

米应每隔十天就会写一份关于刘协的秘密报告,把刘协的隐私一一向曹操汇报,甚至包括刘协最隐私的房事之类,曹操都掌握得清清楚楚,曹操甚至知道刘协曾两次秘密和刘璟接触,因为就是米应前往襄阳。

曹操也极为厌恶这个米应,一般都不会见此人,只看他写的报告,但今天他却急急赶来禀报,让曹操也心生一丝警惕,发生了什么事?

片刻,侍卫将米应领了进来,米应跪下磕头,“官奴拜见丞相!”

曹操厌恶地瞥了一眼这个又白又胖的宦官,连最起码的假笑都没有,冷冷问道:“有什么事?”

“回禀丞相,官奴发现了一个关于伏皇后的秘密。”

“什么秘密?”

曹操顿时有兴趣了,坐了下来,催促他道:“快详细说来!”

“官奴发现伏皇后常常和她父兄联系,每次有消息都立刻去找圣上说话。”

曹操心中顿时有了一丝疑惑,他沉思片刻又问道:“这里面有什么奇怪吗?”

“有奇怪之处,那就是圣上对此事很感兴趣,以前伏皇后白天找他,他都不肯见,让官奴找各种理由搪塞,但最近这两个月,只要伏皇后找他,他便立刻把皇后叫到密室去谈话,连我都不肯说他们谈了什么?”

曹操点了点头,他知道如果连米应都不知道谈话内容,那就没有人知道了,由此可见谈话的隐秘,这必然不是夫妻间的对话,难道伏完又是一个董承吗?

曹操心中暗暗冷笑一声,伏完那种胆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