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兵临天下-第4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璟摇了摇头,“我不知道有什么特殊之处,夫人能否告之?”

“我不能说,你回去问问尚香吧!”

说话间,大乔已经将刘璟领到了内宫大门前,她停住脚步,“我就不再送殿下了,殿下请回吧!”

刘璟向她拱手行一礼,转身大步离去,望着刘璟远去的背影,大乔低低叹了一口气走出长干宫大门,刘璟望着夜幕悄然降临的星空,他长长松了口气,结束了探望,他下一步该做什么?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只见孙权在十几名侍卫的簇拥下快步走来,孙权满脸堆笑道:“终于把贤弟等出来了。”

刘璟也笑着施一礼,“兄长怎么不进去,要等在大门口?”

两人的神情很轻松,就仿佛才刚刚分手,一转眼又见面一般,孙权上前亲热地挽住刘璟的胳膊,无奈地叹息道:“我怎么不想进去,但母亲不肯见我,我也只能等在门外了。”

“她老人家为何不肯见兄长?”刘璟有些明知故问道。

“唉!一言难尽,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算了,不提此事了,我先送贤弟去休息,有什么事咱们明天再谈。”

孙权矢口不提今天发生的迎接风波,刘璟也知趣地不谈此事,两人都心知肚明,多出一个曹操来,情况就变得复杂了,很多事情说多了反而保不住面子,不说倒可以相安无事。

刘璟也不推辞,登上了孙权准备的马车,马车启动,孙权亲自送他去位于建业城的贵宾馆休息,刘璟的侍卫也纷纷催马跟上,一行人很快消失在夜幕之中。

建业招待贵客的驿馆有两处,一处叫贵宾驿,又叫鸿胪馆,位于石头城内,主要是招待外藩贵宾,一些来江东觐见的外朝藩王便会安排住在这里,另一处则叫贵宾馆,又叫内馆,位于建业县内,象江东各郡太守或者朝廷使者,都会被安排住在这里,但不管是鸿胪馆还是内馆,都不太适合曹操和刘璟这样的天下权势者,只是孙权一时难以平衡,才将临时从权,将他们二人各安排在一处。

马车进了县城北门,又行了百步,便在一座大宅前缓缓停下,这里便是内馆,占地二十亩,由五座独院组成,一主四副,颇有点象武昌的贵宾馆,此时整个内馆都清空了,除刘璟之外,没有其他客人,在馆舍围墙外面有千余江东士兵把守,戒备森严。

刘敏则站在大门前等候,他事先已检查过了馆舍,刘璟从马车走出,回头对孙权笑道:“时辰已不早,兄长也回去休息吧!有什么事,我们明天再谈。”

此时夜幕刚刚降临,鸿胪馆内摆下了酒宴,孙权还要去给曹操接风洗尘,他便不再多留,笑着施礼道:“贤弟是江东之婿,建业也就是贤弟的家,贤弟尽管随意,不用有任何拘束,为兄就告辞了。”

他行一礼,上了马车,又笑着向刘璟点点头,马车启动,迅速向城外驶去,不多时便驶出了北门。

身旁没有了孙权,刘璟倒觉得轻松起来,这时驿丞迎上来陪笑道:“请殿下先去用餐,馆内都已准备好。”

刘璟指了指自己的手下,笑问道:“这么多人的晚餐,都准备了吗?”

“回禀殿下,吴侯有过吩咐,都已准备好了。”

刘璟点点头,便对都尉李青道:“安排弟兄都住进驿馆,先吃饭,然后今晚弟兄们好好休息!”

李青答应一声,让副将去安排侍卫们的食宿,这时,刘璟又对刘敏笑道:“喜氏酒馆离这里远吗?”

刘敏一怔,随即大喜,连忙道:“不远,不远,大约二里左右。”

“嗯!那我的晚餐就安排在喜氏酒馆吧!”

喜氏酒馆位于城西,每天的生意都十分兴隆,今天也不例外,酒馆内灯火辉煌,笑语喧阗,坐满了客人,就在这时,千余名江东士兵奔跑而至,将酒馆团团包围,士兵们冲进酒馆,强行驱赶客人,酒馆内顿时乱成一团。

关喜惊讶万分,连忙出来问为首将领道:“王将军,究竟出了什么事?”

为首将领名叫王宁,是孙权身边的牙门校尉,受孙权的委派,全权保护刘璟的安全,刘璟慕名要来喜氏酒馆用餐,王宁就需要先来清场了,他冷冷道:“汉王殿下马上要来这里用餐,你把所有的食客全部赶走,收拾好酒馆,其间不准再接待任何酒客。”

关喜顿时又惊又喜,汉王殿下要来了,她慌忙吩咐酒保立刻送走酒客,收拾酒馆,酒保们忙得仿佛脚不沾地,慌乱成一团。

喜氏酒馆在建业名气极大,虽然占地和规模远不是第一,仅排在第五位,但经营有方,江东的达官贵客尤其喜欢来这里用餐,使酒馆名气远扬,甚至连汉王刘璟也听说了这家酒馆,指名要在这里用餐,这使得酒馆上下倍感荣耀,酒保们格外卖力,很快便将酒馆布置一新。

片刻,李青又带了数十名侍卫进酒馆内检查一番,确保安全无误后,才去通知汉王,此时,酒馆外数十步外早已挤满了成千上万赶来看热闹的民众,当刘璟的马车在酒馆前缓缓停下时,江东民众立刻掌声如雷,欢呼声震天。

就在十天前,荆州使者将数万名江东战俘的家信送回了江东,向他们家人报平安,汉王从交州军手中救回了数万江东子弟,使他们不用蒙受远去交州劳役之苦,很快将回家和亲人团聚,这件事早已传遍江东大地,使刘璟的仁义之名深入每一个江东人的内心,甚至超过了孙权。

人们从内心深处爱戴这位江东女婿,很多老人甚至称呼他为璟郎,刘璟笑着向四周民众挥手执意,欢呼声愈加热烈,一些人甚至情不自禁地挥臂高呼:“汉王万岁!”

“汉王万岁!”数千人都高喊起来,四周赶来的民众越来越多,已超过了万人,整个建业县都开始沸腾起来关喜将刘璟迎进了后堂,这里是喜氏酒馆招待贵客之处,作为江东地区的情报头子,关喜直接向刘璟负责,她已多次见过刘璟,但今天她却格外激动,她心里明白,今天刘璟来这里,一定和她的终身大事有关。

她亲自给刘璟献上酒菜,酒菜虽然不多,但非常精致,又温了一壶上好的会稽老酒,刘璟喝了一口酒笑道:“关校尉在江东多少年了?”

关喜俏脸微红,恭恭敬敬答道:“回禀殿下,关喜在江东已快六年。”

“六年,这时间不短了。”

刘璟也颇为感慨,他又看了看站在一旁的刘敏,见他满脸期盼之色,不由微微一笑,又对关喜道:“今天我只是来用晚餐,探望一下属臣,另外,这位刘参军似乎也很期待我来这里。”

关喜满脸绯红,盈盈跪下道:“一切由殿下做主!”

刘璟点了点头,又道:“在我记忆中,关校尉原本不是军职吧!”

“是!卑职五年前才入军,从军侯、牙将,一步步升到副校尉。”

“五年时间升到副校尉,这需要立下很大的功绩,江东从当年的强盛之敌渐渐变成今天的弱敌,这其中关校尉居功至伟,你虽是女子,却丝毫不让须眉,从现在开始,我正式升你为校尉,赏金千两。”

关喜顿时心花怒放,她又深深行一拜礼,“卑职谢殿下之封赏!”

但旁边的刘敏却紧张起来,他是希望娶关喜为妻,而不是看她升官得赏,当然,关喜的功绩被肯定,他也会为她感到高兴,但这一刻他更希望自己心愿得偿。

刘璟瞥了他一眼,见他满脸紧张,便笑着开玩笑道:“刘参军似乎比关校尉还紧张啊!”

刘敏再也忍不住,上前和关喜并肩跪下,“恳请殿下成全!”

这时,旁边刘璟的十几名侍卫都笑了起来,关喜羞得满脸通红,悄悄在他手臂上狠狠掐了一下,埋怨他的鲁莽,他们的小动作刘璟看得清清楚楚,刘璟的玩笑之心消失了,脸上变得严肃起来。

他这才缓缓对关喜道:“汉军的情报大站共有五处,除了江东外,还有交州、河东、河北和中原,这五站一直都是直接向我禀报,汉军现在拿下关陇,我直管情报,也有点力不从心了,所以我打算设立情报司,统领下面的五大情报站,情报司由庞军师兼管,不过还需要一名具体的主事官,我考虑就由关校尉出任这第一任主事官。”

关喜明白汉王的决定,就是将她调回成都,主管情报内务,虽然官爵上升了半级,但实际权力却小了,由独自统领一方,变成了协调五方,由外勤变成内务。

但关喜心里清楚,这样安排的目的,就是为了减轻她的事务压力,在不误事业的同时,也能顾全家庭。

她心中感激万分,垂泪道:“殿下苦心安排,卑职铭记肺腑。”

刘璟点点头,又对刘敏笑道:“关校尉调回成都,你也回平章台吧!出任尚书从事,主管汉国鸿胪。”

虽然不是最理想结果,但刘敏也知道,关喜不可能放弃事业,一心在家中相夫教子,汉王做出这样的安排,已经是最大限度成全他们了,他已心满意足,刘敏恭恭敬敬地叩首道:“微臣感激殿下成全!”

刘璟上前扶起他们,笑道:“回成都后,我希望能尽快喝到两位的喜酒。”

第772章 江东风云(十六)

鸿胪馆大堂上,孙权置宴为曹操接风洗尘,笙乐悠扬婉转,十几名舞姬在大堂上翩翩起舞,酒过三杯,曹操佯作有些酒意,试探着笑问道:“不知吴侯见了刘璟没有?”

孙权知道曹操会派人暗中监视刘璟,他是在明知故问,孙权呵呵一笑,也不隐瞒道:“他直接去探望了岳母,我在长干宫外见到了他,送他去了贵宾馆。”

“哦!真是有趣,竟然不用主人迎接,直接登堂入室,这样的客人,我还是第一次见到。”

孙权不知曹操的用意,谨慎地答道:“他是江东之婿,自然不同一般客人,再说,他只是来探望母亲病情,直接去长干宫也没有什么不妥,毕竟他也不算是我的客人。”

“原来他这次不是吴侯的客人。”

曹操故作恍然大悟,笑道:“既然他已探望了岳母,应该就回去了吧!不知他在江东还有别的什么事?”

孙权这才明白,曹操绕了一个大圈子,真实用意是在这里等着他,孙权沉吟片刻,摇了摇头,“我也不知道他还有什么事,只是见他没有回去的意思,所以才安排他住进贵宾馆。”

“但我听说,吴侯早就命人收拾好了贵宾馆,似乎知道他不会回去。”曹操毫不让步,继续逼问道。

“只是防范万一罢了,万一母亲要留他住几天,没有准备岂不是尴尬。”

曹操注视着孙权,显然并不相信他说的话,企图要看透孙权的心思,就在这时,许褚匆匆走进大堂,附耳在曹操耳畔低语几句,曹操呵呵笑了起来,对孙权道:“刘璟好像在江东很受欢迎嘛!在建业县城内引起了民众沸腾,数万人赶来拥戴他,还高呼汉王万岁,江东人居然认刘璟为万岁么?”

孙权的脸上一阵红一阵白,羞愤难当,半响他恨恨道:“他抓住江东战俘从来都会释放回来,江东人当然感激他,假如曹丞相也肯将江东战俘释放回来,江东人也会叫喊曹丞相万岁!”

他在讥讽曹操不肯释放江东战俘,用江东战俘为苦役筑城,曹操微微一笑,“如果吴侯希望我放了江东战俘,我可以把他们放回来,而且没有任何条件,如何?”

孙权一怔,他有点不敢相信,但还是拱手感谢道:“丞相若肯放回他们,是江东之福也!”

“很好,他们现在河东筑城,我回去后就下来将他们释放,作为我的诚意。”

“丞相的诚意,微臣完全相信。”

两人对望一眼,皆心照不宣地笑了起来,曹操又喝了几杯酒,略有了些醉意,他笑问道:“不知乔国老现在可好?”

孙权是何等精明,他一下便听出了曹操的弦外之音,哪里是在问什么乔国老,而是在问乔氏姐妹,孙权很有信心,乔氏姐妹依然美艳无双,连他孙权都无比动心,更何况曹操,他也微微一笑道:“丞相的心意我很明白,只要明天我们谈得顺利,我一定会让丞相心愿达成,我保证!”

孙权的言外之意,就是要将乔氏姐妹作为附加条件,曹操必须要拿出实际诚意,他才会将乔氏姐妹送去邺都,比如粮食一定要送来,不能空口许诺。

曹操点了点头,又笑道:“确实有很多年没有见到乔国老了,不知他近况如何?身体是否还健朗,吴侯能否安排一下?让我见一见他。”

孙权的眼睛笑眯了起来,“明晚我会设一个家宴,会邀请乔国老一家出席,届时丞相就能见到他们了。”

乔玄的府邸位于建业城东,是一座占地二十亩的大宅,乔玄没有儿子,只有两个女儿,他原本是朝廷太尉,但为官清廉,家无余财,加上他退仕较早,早已被人淡忘。

不过,他却因为两个女儿的缘故,成为了江东贵人,身份崇高,虽然谈不上荣华富贵,但也衣食无忧,安享晚年,不过自从两个女儿守寡后,乔玄便添了心思。

两个女儿都还年轻,作为父亲,他当然希望两个女儿能再出嫁,尤其是小女儿,还没有孩子,更需要再嫁人,生儿育女,得其所终,当然,两个女儿身份特殊,她们是否再嫁人,不能由他这个父亲能做主,必须是她们自己的意愿。

早在几年前,乔玄便在大女儿面前不停劝说,甚至连吴老夫人也委婉表示,同意大乔再嫁,但大乔却很刚烈,坚决不肯再嫁,说了几年都没有用,乔玄也不由有些心灰意冷了。

当然,乔玄也知道,大乔曾是江东的主母,身份崇高,让她再嫁人,尽管完全符合江东鼓励生育的律令,但江东很多人都会难以接受,正是这个顾虑,乔玄最终放弃劝说长女嫁人。

不过小乔似乎没有长姊那般固执,去年底,大乔找到父亲,暗示小乔愿意再嫁,让父亲尽管给她寻觅合适人家,这令乔国老喜出望外,他立刻写信给扬州刺史温恢,表示愿意接受他的求亲,将小女嫁给他的次子温恭。

温氏家族也是天下名门,乔玄和温恢的私交极好,几年前乔玄不断劝长女改嫁,就是温恢表示愿意为次子迎娶大乔,但大乔不肯再嫁,小乔又守寡,温恢暗示也可以替次子迎娶小乔。

不久温恢回信,很愿意达成这门姻缘,乔玄欢喜万分,他又去拜访了周家,小女儿守寡已满一年,希望周家能准小乔再嫁,在他看来,小乔没有大乔那样的身份之累,再嫁没有问题,不出他所料,周家完全同意小乔再嫁,甚至是迫不及待希望小乔再嫁出去。

和周家达成一致,剩下便是劝小乔同意再嫁入温家,不料小乔却一口回绝,她明确表态不会嫁给温家,这令乔玄沮丧不已,再三施压,小乔就是不肯答应。

在失望之余,乔玄也意识到,不是小乔不肯再嫁,而是她不愿嫁给温家,那她想嫁给谁,难道是吕蒙吗?据说吕蒙也暗示了愿迎娶小乔的心愿。

但不管是温恭还是吕蒙,只要女儿肯再出嫁,那他这个做父亲的都会很欢喜,也算了结他的一桩心事,要不然两个女儿都年轻守寡,他怎么也难以接受。

乔玄正坐在书房中想着心事,这时他的管家慌慌张张跑来,在门口禀报道:“老爷,吴侯来了!”

乔玄吃了一惊,连忙站起身,快步向府门外迎去,大门外,孙权正背着手仰望星空,他刚刚在酒席上和曹操达成了二乔换十万石粮食的协议,可以解决他的燃眉之急。

但孙权也知道,想把二乔送给曹操,并不是那么简单,尤其是大乔的身份,会遭到强大的阻力,但关键在于乔玄,只要乔玄同意,那么二乔再嫁给谁,都是她们的家事,和外人无关。

为了十万石粮食的援助,孙权今夜势在必得。

这时,乔玄匆匆从大门内走出,上前躬身行礼道:“参见吴侯!”

孙权微微欠身,歉然道:“这么晚来打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