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兵临天下-第4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军师请进!”

刘璟连忙将贾诩请进来,两人在房中坐下,侍卫给他们上了茶,贾诩笑道:“董昭似乎已经明白了汉王的真实意图,我看得出他最后恍然悟通的神态。”

刘璟冷笑一声,“董昭是曹操的重要谋士,他若连这点暗示都看不出,那他这个谋士就当得不合格了。”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作为局中人,董昭未必能看透,不过他确实不错,居然醒悟了,不愧是曹操的重要谋主。”

两人喝了口茶,这时贾诩又笑道:“殿下下一步是要插手丕植之争吗?”

刘璟点了点头,“确切说不光是丕植之争,如果有可能,我还想把曹彰也拉进来,把水搅浑,军师还不知道吧!昨晚华歆来秘密见我。”

贾诩一怔,随即呵呵笑了起来,“看来曹丕也耐不住了,这兄弟二人争位已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刘璟沉吟一下又道:“其实我要找军师过来,并不是为丕植争位之事,而是想和军师商量一下收复河朔,解除羌胡对关中的威胁,这对我们迁都长安意义重大,我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才暂停合肥战役。”

贾诩点点头道:“微臣明白汉王殿下的忧虑,确实,关中以北几乎都是胡人天下,这对我们迁都长安很不利,必须要先解决胡人问题。”

“我就不明白,关内及河朔的局势怎么会失控,几乎都被胡人侵占?”刘璟眉头一皱问道。

“此事说起来话长,只能简单说说,其实原因也很简单,就是东胡鲜卑人在漠北渐渐崛起,击败了北匈奴,又在草原发动了一连串的征服战役,在鲜卑的威胁下,乌桓人、南匈奴人,还有羯人只得大举南下,逐渐蚕食河朔、关内及并州北部等汉人地盘,朝廷又无能为力,结果造成了北方流民大迁徙,一连数十年,对中原政局影响巨大,比如黄巾之乱,不就是朝廷难以安置这些流民,最后引发造反吗?这也是中原诸侯割据的根源啊!”

北方流民迁移数十年之事,刘璟深有体会,他又问道:“不仅仅是羌氐人吗?”

“不仅是羌氐人,羌人氐人也有,还有乌桓、匈奴、羯等胡族,河套地区还有鲜卑人,所以称为羌胡并不是准确,应该称为杂胡,人数有近百万之众,殿下,可不是那么容易击败它们,连曹操也是采用了怀柔安抚手段,册封他们为各地校尉,实际上就是承认他们自立。”

刘璟默默点了点头,他知道杂胡南下对于中原王朝的影响极其深远,不仅造成汉人流民大迁徙,引发黄巾之乱,最终导致汉朝灭亡。

而且在百年后也是这些盘踞在北方的杂胡大举入侵中原,引发历史上著名的‘五胡乱华’,掀开了中世纪最黑暗的一幕,百年涂炭,汉人几乎被屠杀灭绝。

刘璟负手走到窗前,久久凝视着天空,白云蓝天,湛蓝得象一块纯净的宝石,半晌,刘璟才淡然道:“我知道不容易,但有些事情必须要做,我们无法回避。”

……

入夜,刘璟半躺在榻上,双手枕在脑后,目光出神地注视着屋顶,在思考着什么,这时,陶湛坐在他身边,伸手摸了摸他额头,眼中充满了关切,柔声问他道:“怎么了,不舒服吗?”

刘璟伸手捉住妻子的手,笑道:“你已多久没有离开家了?”

“我也不知有多久了,几个月前我去过一次都江堰。”

陶湛笑了笑,又好奇地问道:“你问这个做什么?”

“我准备带全家出游,我们去一趟关中,在长安附近游玩一两个月,怎么样?”

陶湛是何等聪慧的女子,一下子便明白了丈夫的意思,丈夫想去关中,可是不愿丢下家人,她温柔地笑了笑道:“你想去就去吧!这是公事,不用考虑我们的感受。”

刘璟紧握住妻子的手道:“这一次只是视察,不是去打仗,我准备把子龙的妻儿也带上,让他们全家能团聚,所以我想趁这个机会,把你们也一起带去,正好是春天,出去散散心吧!”

陶湛的眼睛亮了起来,笑逐颜开道:“我们当然愿意出去散心,我想孩子们也会很开心,难得你这么有心,这个人情我决定接受了。”

刘璟心中畅快,他顺势搂住妻子的腰肢,将她压在自己身上,吻了吻她的唇笑道:“十天后出发,明天就开始收拾。”

“十天后就出发!”

陶湛面有忧色道:“想想要带多少东西啊!各种日常用具,衣物、药品,孩子们的东西,还有侍女和乳娘的物品,还有书籍,路上用的被褥,还有我们习惯吃的干粮,珠儿养的花猫,尚香的铁锤”

“等等!”刘璟打断妻子清单,疑惑地问道:“尚香的铁锤是什么?”

陶湛忍不住笑了起来,“就是尚香养的一条猎犬,去年赵夫人家猎犬生了一窝小猎犬,她送了一条给我们,尚香一下子就喜欢上了,把它领走,长得又黑又壮,尚香就叫它铁锤。”

“可是我怎么没有看见过?”

“你白天又不去尚香那里,晚上嫌它叫得凶,就养在马厩里,尚香又怕你不喜欢她养狗,就让我们别告诉你。”

刘璟一翻身将陶湛压在身下,佯作生气道:“你老实交代,家里还有什么事瞒着我?”

“瞧你说的,好像我们做了什么亏心事似的,家里你不知道的事情多着呢,你是汉王殿下,心怀社稷,望眼天下,要知道家中的琐事做什么?再说,最近你怎么不去看看小乔,我倒觉得有点奇怪了。”

刘璟的表情有些不自然起来,翻身又躺在陶湛身旁,没精打采道:“她有尚香照顾,好好的,我关心她做什么?”

“你真不关心么?”陶湛似笑非笑地望着他,“你说老实话,她如果现在要回江东,你让她回去吗?”

“腿长她身上,我拦得住吗?”

刘璟心里已经明白了,应该是那个侍女把那天湖边发生的事偷偷告诉了陶湛,他心中有些不悦,自己连找个女人都不允许吗?上次蔡少妤之事她坚决反对,算她有道理也就罢了,可这次小乔之事她似乎又要反对,当自己是什么人了?

刘璟心中恼火,索性侧过身睡觉,不再理睬陶湛,陶湛叹口气道:“她确实美若天仙,一般人委实难以抗拒,你若想纳她,我也不反对,只是我担心你娶她会影响到你和江东关系。”

刘璟并不担心会影响和江东的关系,他压根就没有把江东放在心上,他只是怕影响到大乔,他着实喜欢大乔,和大乔在一起的两天两夜令他刻骨铭心,至今难忘。

刘璟也长长叹息一声道:“顺其自然吧!”

第802章 启程北上

十天后,出发去长安的日子来临,汉王府前一早便忙碌起来,数十辆满载着物资的马车在府门前排了长长一队,陶湛自有她的考虑,因为今年秋天将迁都长安,与其到时忙碌混乱,不如索性就利用这次去长安的机会,将一部分物品先搬过去。

府中所有人的都在收拾最后的随身物品,每个人都异常忙碌,王府上下都显得一片混乱,这时,刘璟在一队亲兵的护卫下,骑马从官衙赶来,这些天他也将政务一一交代,必须要他审批的牒文也会及时派人送去长安。

“王妃都收拾好了吗?”刘璟翻身下马问迎上来的管家道。

“回禀殿下,应该都差不多了,王妃说,如果殿下回来,请殿下去一趟内书房。”

“我知道了!”刘璟快步向内宅走去。

内书房里,陶湛和孙尚香正在收拾文书并装箱,刘璟的内书房有很多极为重要的文书,除了他本人外,其他人只能陶湛和孙尚香两人可以入内收拾,她们按照刘璟的吩咐,将最后十几份文书放入一只特殊的木箱里,屋子里摆满了二十只木箱,都是书籍图表和重要文书。

这时,刘璟走进房间笑道:“辛苦两位贤妻了!”

孙尚香白了他一眼,不理睬他,陶湛笑道:“你自己看看,还有什么要带走,若没有,我就让士兵们搬上车了,现在就只剩下你这里还没有搬,其他都好了。”

刘璟看了一圈房间,笑道:“收拾得很好,可以搬走了。”

陶湛连忙向等候在外面的亲兵们打声招呼,几十名亲兵进屋,个个动作麻利,很快将二十几口木箱子全部搬了出去,这时,陶湛又道:“好了,这边的事情结束了,我去叫孩子们上车。”

她瞥了一眼孙尚香,笑了笑,快步离去了,孙尚香也要跟出去,却被刘璟一把拉住她的手,将她拉下来,孙尚香没好气道:“我也要去收拾东西,你拉我做什么?”

孙尚香的母亲吴老夫人最终熬不过病情,在三个月前去世了,孙尚香虽然无法回去奔丧,但至少也要为母亲守孝半年,这段时间她一直郁郁不乐。

刘璟知道她心情不好,也不生气,又笑问道:“我问你,你这几天干嘛不理睬我?”

“我哪敢不理睬你,现在不是在和你说话吗?”孙尚香面沉如水,脸上没有一丝笑容。

刘璟又柔声道:“这次去长安,可能要呆一个多月,东西都要带齐,尤其孩子的东西。”

“我知道,还有什么?”

刘璟瞅了她片刻,见她面如冷霜,他忽然意识到,尚香不是因为母亲去世而心情不好,而是因为小乔,他只得无奈地叹了口气,“好吧!准备出发了。”

孙尚香不理睬他,转身便向院子里走去,刘璟望着她快步走远,不由一阵头痛,一旦触怒了孙尚香,她的刚烈性子发作,不知要多久才能恢复。

刘璟摇了摇头,快步向大门外走去。

孙尚香回到自己院子,乳娘抱着儿子刘陇正在院中等候,小家伙见母亲回来,连忙张开小手要抱,口中咿咿呀呀不知在说什么,他已经八个月了,长得又白又胖,正是最可爱之时。

孙尚香疼爱地接过儿子,将脸贴在儿子的小脸蛋上,这是她的宝贝,也是她生命,若不是为了自己儿子,她早就一怒之下返回江东了。

这时小乔拎了一个包裹从小楼里出来,笑道:“我的东西最简单,一个包裹足矣,哪像你们这么多瓶瓶罐罐。”

孙尚香的脸色立刻转为晴朗,她只是生丈夫的气,对小乔她依旧情谊深厚,她也不好意思笑道:“平时看起来东西不多,可大姐说先搬一部分走,结果才发现东西多得吓死人,还有我那些宝贝兵器,我都不知该怎么办了。”

“以后再慢慢搬呗!谁还敢偷你的东西?”

小乔抿嘴一笑,“以前在江东时,我记得你天天要去兵器房,一呆就是半天,可这次我来这里快两个月了,却从未见你去过一次兵器房,你侍女说,那些兵器已经成你的累赘了。”

“还不是因为这个小家伙,生了他以后,我什么兴趣爱好都没了,整天就围着他转。”

孙尚香轻轻捏了捏儿子的脸蛋,笑道:“你这个小东西可把娘给害惨了,知道吗?”

这时,管家婆快步来到院门口,施礼道:“二夫人,出发的时间要到了。”

“我知道了,王妃呢,她出去了吗?”

“大家已经出去了,就等二夫人了。”

孙尚香笑道:“看来是我们拖了后腿,我们走吧!”

乳娘抱过孩子,十几名侍女拎着随身包裹鱼贯而出,孙尚香挽着小乔的手走到最后,笑道:“才来两个月,又要让你奔忙了。”

“我是无所谓,随遇而安就是了,倒是你,若嫌我烦了,我明天就回江东。”

孙尚香虽然生刘璟的气,但她也知道,生气归生气,却不能真的把小乔赶走,她握紧小乔的手笑道:“既然进了我家的门,想离去可没那么容易,乖乖地跟着我,休想再逃出我的手心。”

小乔心思敏感,听出孙尚香话中有话,脸微微一红,又想着刘璟似乎在故意回避自己,心中顿时有些失落起来大门外,数十辆马车已经停在大门口,贾诩和他家人,赵云家人,张任家人、法正家人等等,一班长安高官的家人都要随行前往关中,连同他们的行李马车,这次北行足有数百辆马车,上万士兵护卫。

孙尚香和小乔出了大门,便看见陶湛在一辆马车的车窗内向她招手,孙尚香走上前笑道:“大家都坐一辆马车吗?”

“白天大家坐一起说说话,晚上再回各自的马车休息,而且我们家就你一人北上过,大家都指望你介绍沿途风光呢!”

孙尚香瞥了一眼不远处的刘璟,见他满脸得意的笑容,不由狠狠瞪了他一眼,和小乔上了马车,刘璟注视着她们上了车,尤其孙尚香最后瞪自己一眼,这说明她也只是生气而已,并非真的怨恨自己,刘璟顿时一颗心放下来,心情又好了起来,他立刻吩咐道:“传令出发!”

“出发了!”

侍卫高喊一声,为首的马车缓缓起步,在士兵的护卫下,数百辆马车浩浩荡荡离开了成都,向北驶去就在刘璟带领家人前往关中的同时,董昭也结束了出使,正在返回邺都途中,经过他和司马懿卓有成效的谈判,双方皆有诚意,很快便达成一致,汉军暂停发动对合肥的进攻,撤除巢湖水寨,水军改驻濡须口,水军兵力不超过五千,战船不超过百艘,而皖县的兵力也缩减为一万人,与此同时,曹军在合肥的驻军也将缩减到一万人。

作为停战补偿,合肥将负担濡须口汉国水军的粮食补给,由刘璟最初提出的每月一万石粮食,削减为每月五千石粮食,这是汉军的让步,同时曹军承诺不再干涉江东内政,这是曹操的战略需要,他需要时间备战,这同样也是刘璟的战略需要,他需要时间先解决关中以北的杂胡威胁,迁都长安。

停战符合双方的共同战略需要,东南方向的战局也由此缓和下来,不再成为关注的热点,而曹氏兄弟争夺继承之位的斗争却渐渐进入了白热化。

华歆一路疾行返回邺都,他是在黄昏时分进了邺都城,他顾不上旅途的疲惫,直接赶去了曹丕的府邸。

曹丕的府邸就是从前的曹操丞相府,曹操搬去铜雀台后,便将旧府邸让给了长子曹丕,这一度引发了争议,因为按照曹丕的官爵,他尚无资格居住占地一百五十亩的巨宅,但随着曹丕出任副丞相和五方中郎将,执掌政务大权,这种争议才渐渐偃旗息鼓。

此时曹丕已经结束了一天的公务,正坐在内书房里看书,但他显得有些心神不宁,就在今天中午,曹刘谈判成功的消息以八百里加急快报的方式传到了邺都,这个消息令朝野上下深受鼓舞,曹操亲自下令嘉奖董昭。

但让曹丕心中不安的是,父亲竟然为此召见了兄弟曹植,赞扬他举荐董昭有功,这无疑就把董昭出使的功劳分了一半给兄弟曹植,使曹植一系扬眉吐气,而曹丕却闷闷不乐。

这些天,父亲愈加偏向于兄弟,就在三天前,提拔王桀为侍中,王桀也是兄弟曹植一系的骨干,因为是荆州降官,一直不太受重用,这次被提拔为掌权侍中,负责复审自己的政务批文,无疑使他的政务大权受到了掣肘。

曹丕心中烦恼,自己的政务大权被分流,军方虽然支持自己,但军方被父亲牢牢控制住,他们没有发言权,监察权又落入兄弟之手,自己的优势被一点点超越,难道父亲真是想立三弟为嗣吗?

曹丕心烦意乱,也看不进书,这时,外面传来敲门声,是妻子甄氏的声音,“将军!”

“什么事?”曹丕有些不悦地问道。

“将军,管家从前院传来消息,华先生来了,说有急事求见。”

曹丕腾地站起身,不禁又惊又喜,华歆终于回来了,他连声令道:“速请华先生去外书房稍候,我马上就来。”

他披上一件衣服,便急匆匆向外书房赶去,他盼望着华歆能给自己带来好消息。

第803章 曹丕反击(上)

华歆已被请到外书房坐下,他正捧着一只杯子,小口喝茶,调整自己的疲惫状态,心中在思考怎么向曹丕汇报,他汇报的东西太多,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