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兵临天下-第5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不!”

孙权连忙摆手,“合肥之战,事关江东前途,我怎能袖手旁观,我一定会出兵,只是我希望能再得到魏公的支援,让我们有能力同时对付外岛汉军的反扑。”

说到底,孙权还是想要好处,这也在曹操的预料之中,陈群便点点头问道:“不知吴侯需要什么支援?”

孙权微微一笑,“汉军从海岛反扑必然是走水路,对付汉军战船,火油是第一利器,可惜我们火油库存不足,江东又不产石炭油,只能烦请魏公再给我们一万桶火油的支援,另外,军粮也有所不足,能否请曹军再支援十万石粮食。”

孙权的狮子大开口令张昭也有点感到难为情,他没想到吴侯反应得这么迅敏,将外岛的威胁变成了向曹操讨要支援的借口,能当主公之人,内心果然是非同寻常的厚黑。

陈群沉默片刻问道:“如果魏公答应吴侯的条件,那吴侯打算出兵多少,几时出兵?”

孙权欣然道:“只要魏公肯替我解除后顾之忧,我会出水军三万,五百艘战船,三天后出兵。”

陈群起身施一礼,从怀中取出一卷锦轴,对孙权道:“这是魏公临行前给我全权委托书,我可以代表魏公答应吴侯的条件,但希望吴侯信守承诺,三天后出兵。”

孙权的眼睛笑眯起来,“陈中丞请放心,毕竟合肥之战也关系到江东的危亡,我怎会不尽全力!”

孙权和陈群交谈中所指的外岛,就是今天的舟山群岛,位于会稽郡鄞县以东海上,鄞县也就是今天的宁波,这里的沿海渔民世代以打渔为生。

在秦汉时期,舟山岛虽然属于江东的疆域,但江东并没有对它进行有效的官府管制,岛屿也没有名字,官府将它们视为荒岛,不过也有沿海渔民在岛上生活繁衍,当地渔民将它们称为鄞外岛,也就是鄞县外围海岛之意,又简称为外岛。

刘璟当年在京口北固山上和孙权达成了妥协,用豫章郡来换取海外所有岛屿,其中就包括外岛,当然,当初刘璟的本意是准备开发夷州,保证夷州归属荆州,不过三年前,刘璟改变了策略,决定在外岛上建立一座补给军城,屯集粮食物资,并在外岛上驻兵五百人。

这件事进行得极为隐蔽,一些渔民虽然知道一点,都他们都得了汉军好处,谁也不肯报官,以至于江东官府对此一无所知,直到陆将军和孙绍可疑行踪,才被张昭隐隐猜到一点。

经过数天的沿海航行,陆将军和孙绍的坐船终于抵达了目的地,陆将军略微知道一点情况,而孙绍却一无所知,当大船渐渐靠近大岛时,孙绍的眼睛却充满了惊讶。

只见在岛屿的一座港湾内竟然停泊着数百大小船只,还修建了码头,在码头不远的山脚下,是一座不小的城池,大小堪比一座小县城。

这时,陆将军的长子问道:“父亲,这是海边吗?”

这也是孙绍的疑问,这座岛屿如此之大,还有起伏的山脉,这究竟是岛屿,还是大陆沿岸?他疑惑地回头向陆将军望去。

陆将军也不知该怎么回答,这时,旁边一名船夫笑道:“小公子,这是一座很大的岛,疆域比一个县还大,当地人叫做外岛,距离鄞县不足百里,我们把这里叫做定海岛,这座军城就叫定海城。”

说话时,大船缓缓靠上了码头,码头上已有一名汉军将领等待多时,陆将军认出他便是荆州偏将娄发,荆州水军双雄之一,与沈弥齐名。

他们上了岸,娄发笑着迎了上来,施礼道:“欢迎孙公子和陆都督到来,一路辛苦了。”

终于上了岸,孙绍顿时有了一种稳定感,陆将军向他介绍了娄发,孙绍好奇地问道:“娄将军在这里多久了?”

娄发爽朗地笑道:“我也是半个月前刚到,不过这座军城在三年前建成后,便一直有五百驻军,这些士兵在岛上驻扎了三年,从极为艰苦的条件过来,他们才是真正的硬汉子。”

孙绍见娄发身后站着一队皮肤黝黑的士兵,他知道这些士兵就是长期驻扎在岛上的汉军,他心中不由升起一丝敬佩之意,孙绍和陆将军的妻儿都一路都有些晕船,被安排入城休息了,陆将军却心潮起伏,他站在城头,眺望着西方,那边大陆就是会稽郡,汉军竟在这里藏了三千军队,一旦汉军开始进攻江东,这里就是一把插向江东后背的锋利匕首。

这时,远方驶来一艘大船,旗帜竟然是贺齐军旗,十几艘汉军战船迎了上去,陆将军心中不由微微一怔,这又是谁来了?

第937章 狡兔三窟

定海军城非常简陋,城内在高处零零星星修建了二十几座木屋,这城内的仓库,里面储藏着数千石粮食,以及无数的军用物资,除了这十几座木屋外,其余都帐篷,也士兵的军营。

陆将军被一名士兵带到了一座最大的帐篷前,帐篷前站着几名士兵,一名士兵上前施礼,“陆都督请进!”

陆将军走进了大帐,大帐内铺着木头,显得很干燥,最里面坐着两人,正面一人便偏将娄发,而旁边一人却名中年士,陆将军觉得他有点眼熟,似乎在哪里见过?

两人见陆将军进帐,都连忙站起身,娄发笑道:“陆都督应该认识虞先生!”

陆将军顿时醒悟,这中年男子虞翻之弟虞望,会稽虞氏家族的重要人物,他怎么会在这里?一念转过,他立刻反应过来,虞望就刚才乘坐那艘船过来,他应该贺齐的幕僚,难道贺齐暗中与汉军有联系?

陆将军心中纷乱,虞望行一礼,却微微笑道:“三年前与贤侄一别,没想到再见时,竟然在海外,人生际遇,真奇妙啊!”

陆将军拍拍额头,歉然还礼笑道:“没想到会在这里见到世叔,我心中很乱,望世叔见谅。”

“其实我心里也很乱啊!”虞望呵呵笑道,他心中同样震惊,陆将军竟然投降了汉军,让他怎么也想不到,看来,传闻都真的。

“两位请坐,我会慢慢解释。”

三人坐下,娄发先对虞望道:“陆都督我们的称呼,实际上陆都督汉王幕僚,奉汉王之令来江东斡旋,尽最大的可能保全江东百姓。”

虞望点点头,“这也江东所有世家的心愿,不希望江东再遭受战火涂炭。”

陆将军心中顿时有一丝明悟,恐怕会稽虞家也向汉王暗中交了投名状,不过虞望又贺齐的幕僚,他究竟代表虞家而来,还代表贺齐而来,陆将军心中还有点不太明白。

娄发临行前得到刘璟的命令,要求他对陆将军的建议须言听计从,娄发也知道自己不懂谋略,必须依仗陆将军,本来他准备和陆将军好好谈一谈,不料陆将军前脚刚到,虞望后脚便上岸了,使他没有机会和陆将军详。

娄发知道陆将军一定一头雾水,连忙解释道:“孙贲被灭后不久,贺齐将军便让虞先生去了长安,见到了汉王殿下,贺齐将军表示,愿意为天下统一尽力,我来海岛不久后,便派人先去了会稽郡,联系上了贺将军。”

陆将军这才恍然,原来贺齐竟然暗中投降了汉王,真出人意料啊!既然如此,汉王为何不让他们向会稽撤退?

但转念又一想,应该孙曹结盟,汉王拿不定贺齐的态度,所以才不敢冒险,还让他们前来海岛,毕竟贺齐这种人从来都以自己利益为先。

想到这,陆将军对虞望笑道:“世叔今天来,一定带了贺将军的亲笔信。”

虞望歉然道:“因为考虑到海上不安全,贺将军便没有让我带亲笔信,只转告贺将军口信,贺将军愿意让汉军借道会稽郡,你们随时可以在上岸。”

陆将军点点头,笑道:“有贺将军鼎立相助,我们便可大功告成,一定能从背面牵制住江东军,使江东军无法全力参与合肥大战,若汉军最终在合肥大战中取胜,贺将军功不可没。”

“哪里!哪里!贺将军只尽力而为,伯言过奖了。”

停一下,虞望又问道:“不知汉军准备何时上岸?”

陆将军与娄发对望一眼,娄发笑道:“这个暂时还没有决定,不过应该就在十天内,具体时间,我会事先派人通报贺将军。”

双方又讨论了具体一些细节问题,虞望急着回去复命,连起身告辞,陆将军一直将他送上船,目送大船远去,这才回头对娄发笑道:“娄将军听出什么端倪了吗?”

娄发眉头一皱,“贺齐的意思,似乎不准备派兵参与我们的行动,仅仅只借道而已。”

陆将军点点头,“一开始我问虞望有没有带贺齐的亲笔信,虞望没有,我便知道贺齐还留有一手,并非诚心投降汉王,所以他只借道,我也就不奇怪了,狡兔三窟,这个贺齐一只很狡猾的老兔子啊!如果我没猜错,他不仅派人去向汉王效忠,也派人向曹操效了忠,当然他也表示愿意臣服于孙权,不到天下大势已定,他绝不会做出最后决定。”

“我就不明白,贺齐究竟怕什么?难道汉王强势他还看不出吗?”

陆将军微微叹了口气,“他还在观望合肥大战,他怕汉王输了合肥大战,这种人,好处要占尽,但风险却一点也不想要。”

到这,陆将军问道:“我们究竟什么时候登陆会稽?”

娄发取出一封信,递给陆将军,“这临行时,汉王殿下让我转给你的信,你看看就知道了。”

陆将军连忙接过信,打开细细看了一遍,信中刘璟任命孙绍为会稽郡太守,由虞望出任郡丞,一旦贺齐派人来海岛联系,就出兵之时。

陆将军点了点头,他明白刘璟的深意了。

……

自从孙贲被贺氏兄弟所杀后,会稽郡便实际掌控在贺齐手中,贺齐一方面暗中派虞望去长安,向刘璟表示效忠,另一方面又悄悄和曹操联系,愿意为朝廷效命,同时向孙权表示臣服。

但不管向谁效忠,贺齐都不会放弃自己的核心利益,那就会稽郡,这他的领地,两万会稽军他的军队,他就会稽王,就算刘璟真的夺取天下,也必须承认他在会稽的特殊利益。

在虞望秘密出使长安时,刘璟含糊其辞地答应了他的要求,但也只口头上答应,没有书面上的承认,所以贺齐始终不太放心。

这两天,贺齐心中颇为烦恼,他接到孙权的秘信,令他出兵剿灭外岛上的汉军,这个命令使他暗暗吃惊,原来孙权竟然知道了汉军在外岛上有驻军。

但他很快又从信中发现孙权其实并不很清楚,信中,让他在各岛寻找汉军,若发现汉军,要立即剿灭,也就,孙权也只推测,并没有确切证据,知道汉军在哪个岛上。

这让贺齐的心中又升起一线希望,他可不希望曹操知道他和汉军暗中往来,也不希望汉军知道他与曹操有秘密联系。

就在贺齐心烦意乱之时,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他兄弟贺景推门走了进来,急声道:“大哥,鄞县那边传来消息,一支军队在鄞县登陆了。”

贺齐一惊,他顾不得责怪兄弟擅自推门闯入,急问道:“汉军已经登陆了吗?”

贺景摇摇头,“好像的,鄞县的消息只,一支不明来历的军队突然出现,约三四千人。”

贺齐负手走了几步,心中有些不舒服,他们明明和虞望好,登陆之前先派人来通报自己,可现在……汉军并没有遵守约定。

贺齐其实希望汉军在钱塘湾北岸的盐官县登陆,直接杀向吴郡,那就和自己无关了,可现在他们已经在鄞县登陆,这可怎么办?

“大哥若觉得不妥,小弟率一支军队把他们重新赶下海就了。”

贺齐摆摆手,“这样不行,会得罪刘璟,该做的礼数,还得做到,要给自己留条后路。”

“那大哥怎么办?”

贺齐想了想道:“你和虞先生率一千军火速赶去鄞县,引导他们从钱塘县过浙江,不准他们来山阴县,把他们礼送出境。”

“大哥不见他们吗?”

贺齐犹豫一下道:“让虞先生试探一下他们的态度,如果虞先生,有必要见面,那我就赶去钱塘县,与他们见一面,最好不见。”

“小弟明白了!”

贺景行一礼,匆匆去了,贺齐走到窗前,心中焦急,他怔怔望着天空,不由低低叹了口气,这一次若处理不好,曹操恐怕就会知道他与刘璟暗中有往来了,夹在两大势力之间,前途未卜,着实令他感到十分苦恼。

……

三千汉军从鄞县海岸登陆,沿着天门水北岸一路西行,两天后抵达了余姚县,此时天已经渐渐黑下来,娄发便下令全军进入县城休息。

余姚县原有三千余户人家,在经历了孙贲的残暴统治后,余姚县民大量逃亡,县城人口已不足千户,县令听有军队入城,吓得他连忙赶来迎接。

“下官李滋恭迎各位将军!”

陆将军在马上笑道:“李县令不必紧张,我们只没有带帐篷,在城内空民房内借住一晚,明天一早便走,不会扰民。”

李县令听他们不会扰民,心中稍安,连忙道:“县城空房很多,主要集中在城东,请各位将军随我来。”

娄发喝令一声,带领军队跟随县令向东城而去,这时,陆将军又笑问道:“不知官仓内有多少粮食,我们打算买一点,李县令可能卖给我们?”

李县令有些懵了,官仓内有几千石存粮,那就军队的粮食,如何要卖给军队?

他回头打量一下这支军队,忽然觉得有点不对劲,盔甲装束都不像贺齐的军队,他顿时慌了神,吓得连退几步,颤抖着声音问道:“你们……究竟哪里的军队?”

第938章 虞氏倒戈

“李县令以为我们是谁?”陆逊笑眯眯问道。

李县令简直懵了,这里可是余姚县,会稽郡的腹地,居然出现一支不知来历的军队,不是山越人,也不是贺齐的军队,更不是江东军,他头脑乱成一团,呆呆地望着陆逊。

陆逊笑了笑,“我们是汉军。”

“汉军”李县令倒吸一口冷气,腿有些发软,对方竟然是汉军,他有一种转身想跑的冲动。

这时,娄发见他模样可怜,便上前笑着拍拍他肩膀,“李县令快带我们去住宿吧!汉军军纪严明,李县令应该感到庆幸才对。”

李县令的心顿时一松,这位将军说得对,汉军军纪严明,至少不会像曹军或者山越人那样烧杀抢掠,他毕竟是县令,多少有点见识,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我明白了,请将军随我来。”

李县令带领汉军来到东城,指着大片没有点灯的房宅道:“这边十之八九都是空宅,只要没有点灯的房宅,你们都可入住,只希望不要损害屋内物品。”

娄发立刻命令士兵们入宅居住,李县令又战战兢兢对陆逊道:“这位将军说要买粮食,其实也不必,官仓粮食有军粮和官粮两部分,你们可以取一千石官粮,我不敢收钱。”

陆逊见他居然不认识自己,便忍不住笑问道:“我是吴郡陆伯言,你真不认识我?”

李县令大吃一惊,“你是陆都督?”

“正是,你没见过我吗?”

李县令吓得连忙要跪拜,陆逊一把搀住他,“我现在已经不是江东军都督了,我已归降汉国,李县令不必多礼。”

听说对方是陆逊,李县令顿时长长松了口气,“在下李滋,是钱塘人,去过建业几次,但没有见到陆都督,只是久闻大名,陆都督你们怎么会从东面过来?”

这是李县令憋了很久的疑问,现在终于问出来,陆逊笑道:“我们是盐官县乘船过来。”

陆逊不想告诉他实话,随便扯了一个理由,李县令这一脸恍然,盐官县就在钱塘湾对面,如果是乘船那就近了,他心中疑惑消除,连忙道:“我这去安排粮食,陆都督先去休息吧!”

陆逊又嘱咐他几句,这才向宿处走去,他还要和娄发商议行军路线,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李县令匆匆回到县衙,把县丞和十几个衙役找来,命他们开官仓取粮,一千石粮食不少,他们还得去征集民夫,就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