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兵临天下-第5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羌人骑兵!”

忽然有人大喊一声,顿时惊醒所有的人,他们吓得丢下手中的活计便逃,几名老农也慌了手脚,转身向自己家跑去。

这是一千名羌人前哨骑兵,骑兵毫不怜惜地冲进了麦田,纵马在麦田内风驰电掣般疾奔,最前面的百余名骑兵追上了在麦田中奔跑的农民,战刀毫不留情地向奔跑中的农民后颈劈去,人头被劈飞起来,鲜血泼洒进了麦田。

乌桓民聚集地已乱作一团,百余户人家的男女老幼连东西都来不及收拾便夺门而逃,扶老携幼,沿着苍南河逃命。

就在这时,无数羌人骑兵从麦田内杀出,狂风般向人群冲来,纵马冲进了人群中,刀劈矛刺,人们哭喊惨叫,哀求饶命,但没有任何作用,羌人骑兵无情地杀戮这些手无寸铁的农民,只片刻间,数百人全部尸横遍野,无一活口。

羌人骑兵将一支支火把扔进了房舍,熊熊大火开始蔓延,苍南河两岸浓烟滚滚,数千间农舍被付之一炬,烧成了白地,河岸两边的水车也被毁坏殆尽,千余羌人骑兵烧毁了苍南河农耕区,又继续催马向东疾奔,向下一个农耕区疾奔而去。

……

三天后,数万羌人骑兵出现在武威郡苍松县以南的辽阔麦田内,这里是三天前羌人前锋清剿汉民聚居区之处此时,大片房舍已烧毁,到处是残垣断壁,苍南河边的血迹还没有干透,尸骨已被草原野狼吞噬,仇恨在这里沉淀“呜……”

低沉的号角声响彻天空,一队队的骑兵出现在麦田尽头,烈马腾空,马蹄声敲打着地面,俨如平地惊雷,使大地也为之震动。

来自休屠部、南宫部的羌人,和以都野部为的氐人,一共近三万羌氐人骑兵在这里汇合,俨如三股洪流相汇。

“都野老弟,我们来打个赌如何?”休屠部大酋长休屠堼高声喊道。

氐人酋长名叫都野浑,他们生活在都野泽一带,以湖得名,都野浑哈哈大笑,“既然休屠兄有兴致,我就跟你赌了,赌什么?”

“就赌看谁先占领灵州,赌注是一万头羊。”

“一万头羊再加一千个汉人年轻女子,干不干?”

“好!我跟你赌了。”

就在这时,南宫部的新酋长南宫靖驰马而来,他头天然呈火红色,脸上有一块触目惊心的黑疤。

他的相貌长得极像原酋长南宫索,若天黑时,很容易将他和原来的南宫索混淆,只是他的红头和父亲完全不同。

休屠堼和都野浑显然都十分惧怕他,见他到来,都不敢再提打赌之事,恭恭敬敬地听他的吩咐。

“两位酋长不必多礼。”

南宫靖神情十分傲慢,“虽然现在由我来执掌南方各部落,但还要请两位大酋长多多关照!”

南宫靖的声音很低沉,还带着一种沙哑,但语气坚决,没有一丝含糊。

河西各部落在半个月前齐聚张掖,马将所有部落军队分为三部分,北方酒泉七部的两万羌人骑兵由沙头部大酋长沙头峰为主帅。

南方张掖六部和武威三部,以及氐人诸部的三万骑兵,都统一由南宫部大酋长南宫靖率领。

至于马自己,他亲率两万羌氐精兵和五千贵霜骑兵为核心军队。

南宫靖身高足有八尺三,武艺高强,号称羌人第一猛士,汉军在第一次扫荡河西时,南宫靖并不在河西,而在贵霜国练武。

这次马派使者前往贵霜购买兵甲,贵霜国王都林便让南宫靖返回河西参战,他在南宫部连败三十三名勇士,更将兄弟南宫伯玉打成重伤,南宫伯玉被迫放弃酋长之位,南宫靖被长老们推选为新酋长。

南宫靖是南宫索的庶长子,母亲是贵霜国的女奴,他从小就好勇斗狠,而且头脑简单,八年前闯下大祸,放火烧了数千顶大帐,被父亲南宫索赶出部落,他便去了母亲故国贵霜国。

虽然相貌变化不大,但不知道为什么,休屠堼和都野浑都现这个南宫靖和原来那个南宫靖有点不同了,并不是指相貌,尽管他火红色头和脸上的黑疤依然和从前一样刺眼。

而是指他的心性,原来的南宫靖好勇斗狠,但头脑简单,是个十足的蠢汉,而这个南宫靖心计却很深,且心狠手辣。

原来的南宫靖是个平庸而诺诺无主见的人,但今天的南宫靖却有一种说一不二的领袖气质,他一举手一投足,都带着一种让人不敢反抗的霸气。

尽管他有一头标志性的红和脸色黑疤,但休屠堼和都野浑还是怀疑其实是假冒的南宫靖,只是南宫部族人都一致认为他就是从前的南宫靖,让别人也无话可说。

休屠堼和都野浑暗暗叹息,南宫部有了此人,恐怕以后羌人各部的日子不会好过了,听马的意思,就是要让此人为南羌之王。

这时,远方传来一阵嘹亮的号角声,随即传来隆隆的战鼓声,他们三人蓦然回头,只见远方旌旗招展,大队骑兵疾驶而来,这是马的主力军队到来了。

马带来了约五千骑兵,都是羌人和氐人中挑选了的精锐之军,他们俨如一股洪流,汇入了三万胡骑之中。

马身着黑盔黑甲,身材魁梧,目光阴冷,手执一杆一丈八尺长的亮银枪,尽管已年近四十,但依旧武艺群,天下罕有对手。

马自封为西凉王,尽管他刻意讨好曹操,表示愿为曹军外援,共同对付汉军。

但曹操却拒绝了他,并由天子下诏,斥责他为出卖大汉疆土的国贼,令他恼怒万分。

他原本向张既承诺军队不出河西,但现在他已撕毁原有的诺言,他要率军杀向灵州,抓回所有逃亡之民,配给羌人为奴。

尽管他在羌人中有巨大威望,但如果没有切实的利益相诱,这些羌人都不会给他卖命。

这次他任命南宫靖难为征北将军,率三万军北上灵州,但他刚刚得到消息,赵云率领五万汉军正向河西方向杀来,他立刻率军赶到武威郡。

这时,休屠堼、都野浑和南宫靖同时上前,躬身施礼道:“参见西凉王殿下!”

马冷淡地对三人道:“三位大酋长,兵马可齐了?”

南宫靖抱拳回礼,“回禀殿下,各部骑兵都已汇齐。”

马点点头,“五万汉军已离开金城郡,倾兵向河西杀来,我担心武威有失,所以特地赶来,各位暂时不要去灵州。”

南宫靖也答道:“我听说蛮人一万骑兵为汉军先锋,我建议集中兵力,先歼灭这一万骑兵,给汉军一个下马威!”

马缓缓点头,“好!我为后援,各位可奋勇杀敌,用汉人祭祀祁连山。”

马回头一声厉喝:“擂鼓振威!”

“咚!咚!咚!”巨大的鼓声如闷雷响动,三万羌氐大军出了,浩浩荡荡向东南方向杀去。

……

第995章 激战会县

武威郡一直向东,没有了祁连山融雪的滋润,土地愈加干燥,农田也渐渐消失,树林不见了踪影,开始出现大片戈壁荒漠,大大小小的砾石布满了荒原,偶然也能看到一丛丛耐旱灌木,这里多多少少还有点降雨,最终没有形成沙漠。

远处是绵延起伏的群山,北方是贺兰山余脉,而南方则是祁连山的余脉,两条山脉俨如两条黑色巨龙横卧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使得河西走廊的入口形成一个巨大的喇叭形。

在一望无垠的砾石荒原中,一条平坦而宽敞的官道穿行其间,因为往来于河西的行人和商队都必须依靠牲畜,而遍地砾石的戈壁荒原内,马匹等牲畜难以行走,只能行走官道,这条官道便显得极其重要。

在绵延数百里的荒原中,在靠近祁连山不远处,有一片占地近千顷的绿洲,一条源于祁连山的河流流淌而来,在这里形成了一片小小的湖泽,有湖泽就有生命,湖泽四周便出现了草原和树林。

这是河西东道上罕见的绿洲,行人和商队纷纷在这里驻足休息,在绿洲的东北角矗立着一座城池,这便是号称河西第一县的会县,也进入河西的第一座县城。

此时会县的数千居民早已北撤去了灵州,县城只有三千汉军驻守,由大将吴兰率领,他们利用两个月的时间,从祁连山采来石块,将城池加高加固,汉军又在城中安装了四十架简易的投石机,从城内便可以直接向城外投掷巨石。

随着一千羌人先锋骑兵几天前出现在会县,会县的形势变得骤然紧张起来,军队开始轮流驻防城头,密切关注着西方的动静。

四更时分,几名汉军斥候骑兵从西面疾奔来,他们奔至城下大喊:“开门,有紧急军情!”

主将吴兰便在城头之上,他听见了喊声,探头看了片刻,便令道:“开城让他们进来!”

城门缓缓开启,几名骑兵疾奔进了城内,片刻,为斥候被领上城头,他单膝跪下行一礼,禀报道:“启禀将军,卑职和弟兄们在二十里外现了羌人主力,足有数万人。”

“他们在做什么?”吴兰又急问道。

“他们就在湖边休息,并没有起兵杀来。”

吴兰沉思片刻,随即对几人令道:“你们立刻南下金城郡,去禀报赵都督,羌人开始向东进攻。”

“遵令!”

几名斥候又出了城,转道向南方疾奔而去,士兵们心中都着实有点担心,小小的会县能否阻拦数万骑兵的进攻?

吴兰却并不紧张,他在高奴县与张任抵抗十万匈奴大军进攻,已有了丰富的守城经验,他们知道游牧民族不善攻城,只要防御得当,数万敌军也未必能攻下会县。

“将军,现在让兄弟们上城吗?”一名牙将低声问道。

吴兰看了一眼正蜷缩在城头熟睡中的士兵,摇了摇头,“不用着急,让弟兄们好好休息,养足精神。”……

天色渐渐亮了,当阳光透过重云,将万丈金光投射在会县城头时,示警的钟声终于在会县城头‘当!当!当!’的敲响了,三千将士纷纷从城内奔上城头,手执弓箭和硬弩,严陈以待。

在城下,两千名自愿留下的青壮民夫则检查投石机,搬运石块和火油,这些民夫都经过数月残酷训练,顶得上半个士兵,每个人都戴着头盔,身披坚固皮甲,只要不是重箭射入城内,他们的皮甲便可以抵御住普通箭矢。

此时,战争已悄然逼近,城外,铺天盖地的羌氐联军已经浩浩荡荡杀来,一共三万人,其中一万五千人驻营,另外一万五千人全力攻城。

一万五千联军分成三个大方阵,从三个方向向会县城涌来,号角吹响,鼓声如雷,步兵、骑兵、弓箭兵,一万五千大军俨如波浪起伏,渐渐地停下了脚步,距离城池约有两里。

羌氐士兵头上缠着皮帽,身着拖到膝盖的长皮甲,脚上则穿一双用羊皮制成的皮靴,他们的武器是战刀和长矛,也有大量的弓箭。

尽管羌人在中古时期曾创造了辉煌的明,但在先秦时期,古羌明显然出现了断层,他们的明没有能留给自己的子孙,相反,在中原明进入封建社会后,他们的明依旧保持着落后、野蛮的部落奴隶制度。

这支三万人的羌人军队并不是马的直属军队,而是由各部落青壮牧民拼凑出来的军队,装备远远不如直属军,训练也比较薄弱,只经历了数月的训练。

他们没有考虑攻城,数万大军竟只有上百架简陋的攻城梯,没有云梯,没有投石机,没有巢车,也没有攻城槌,他们就仿佛是来自草原的蛮族,手中只有最原始的攻城武器。

羌氐联军显然也意识到了急迫的攻城问题,百架楼梯不足以攻下会县城,南宫靖立刻派出数百人去砍伐一棵长了千年的大树,他们需要这棵粗壮的树干来撞开会县的城门。

南宫靖冷冷地望着远处的城池,城头上旌旗密布,站满了密密麻麻的汉军士兵,手执强弓硬弩,严阵以待。

他不知道,在汉军身后的城内,部署着数十架巨大的投石机,高高地矗立在城内空地上,长长的抛竿已拉开,放上了重达数十斤的巨石和磨盘般大火布球。

南宫靖事实上并不是假冒,他确实是老酋长南宫索的长子,八岁被驱逐出部落,跟随母亲返回了贵霜国,他母亲在贵霜国再嫁给一名大将,南宫靖也从此进入军队。

他十六岁正式从军,跟随义父南征天竺,参加过大小上百场战役,杀人无数,渐渐形成他残暴冷酷的性格。

这次他奉国王之令,率五千贵霜到队前来河西助战,他夺取了南宫部的大酋长之位,又被推举为南部军队主帅,荣耀来得太突然,让他还没有从高高在上的地位中回过神来。

可惜他没有和汉军交战的经验,更没有想到汉军会坚守城池,使羌氐联军没有任何攻城的准备,更是没有贵霜国常用的怪兽般的攻城槌,使南宫靖心中充满了忧虑。

“南宫靖将军,撞城木已经准备好了!”一名千夫长飞奔来报道。

南宫靖回头望去,只见数百匹战马拖来了一根庞大的树干,长足有七丈,直径六尺,至少需要数百人才能抱动这根巨型撞城木。

尽管南宫靖心中尚对汉军的防御心存疑虑,但他也想亲眼看一看,汉军的防御究竟有多大的威力。

“命都野部动进攻!”

都野部也就是氐人的军队,现在是羌人掌握了军权,这场打头阵的任务就理所当然由氐人承担了。

“战鼓敲响!”

“咚!咚!”进攻的鼓声敲响了,位于北城外的五千氐人军队动了第一波攻势,五千氐人军队如潮水般地拥来,他们抬着数十架攻城梯,挥舞着战刀和长矛,呐喊着向城门飞奔而至。

或许是因为紧张,几百步外氐人士兵便向城头放箭射击了,箭如密雨,却没有任何效果,倒是误伤了不少自己人。

在潮水般的军队后面,一根硕大无比的撞城木,在数百大汉的搬运下缓缓向城门运来。

城头上,一千五百汉军张弓开弩,静静等待着出击的一刻,而汉军远距离打击的第一波却是城内的投石机。

四十架投石机矗立在高处,由两千名经过训练的民夫操纵,在指挥牙将的命令下,投石机开始吱吱嘎嘎地拉开了。

由于是从城内向城外攻击,要越过城墙,汉军工匠便拉长了抛竿,使投掷角度更高,他们又设置了一根巧妙的借力杠杆,让投石机不再需要二百人挽动,只须五十人便可动。

磨盘大的石块放进了投掷兜袋中,随着射的鼓声敲响,四十部投石机同时射,四十块巨石被高高抛起,在空中翻滚,越过城墙,划出一条条弧线,猛地向密集奔来的氐军人群中砸去。

“轰!”地一声巨响,惨叫声四起,几名氐人士兵避之不及,被巨石砸成肉饼,巨大的惯性使石块在人群中翻滚,迅猛异常,一连滚出二十几步,氐人士兵拼命向两边躲闪,但还是十余人死在巨石的冲撞下,更有数十人受伤,骨断筋折,四十块巨石悉数砸下,哀嚎声响成一片。

紧接着第二轮、第三轮投石机射出,伴随着汉军弓弩,城头上箭如密雨,城下死伤惨重,每一块巨石砸下,都会带来数十人的死伤,它简直就是一部屠杀人的机器,给氐人军队带来了灭顶之灾。

投石机在守城中所挥的作用是无以伦比,历史上安史之乱中的太原保卫战,兵力贫乏的李光弼就是用几十架巨型投石机砸死了七万余叛军,取得了太原保卫战的辉煌胜利。

对付羌氐联军也是一样,汉军动用了天下最犀利的投石机,给进攻的氐人军队造成了巨大的杀伤,战场上已是尸横累累,到处是被砸扁的身躯,被砸碎的人头,血流成河,将砸下的大石都染成了红色。

这时,撞城木已经渐渐靠近城门,会宁县没有护城河,敌军可以直接用巨木撞城门,但经验丰富的主将吴兰知道该如何应对,他早在天亮前,便在正对城门的两百步到百步之间埋下了大量火油。

这时他下令调来了五架大型投石机,对准了城门外,点燃了火油布球,五团熊熊燃烧的大火球向一百五十步外的撞城木投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