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兵临天下-第6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平顿时有了兴趣,对一个大将而言,率军空走一趟绝对是赔本生意,王平这次只是作为鹰击军的后援,他已经做好了空跑一趟的思想准备,没想到刘正却告诉他,有一战可打,这令他心中充满了期待。

“是什么情况,有多少人?”

“应该是来支援三坝口的援军,约两千人,离我们这里还有三十里,老任率领十几名弟兄正在严密监视对方。”

王平查看地图,从南面过来,一路几乎都是崇山峻岭,峡谷峭壁,古树参天,极有利于实施伏击战,王平又问道:“这次夺取三坝口,有多少敌军逃走。”

刘正笑了笑,“将军放心,这次我们是瓮中捉鳖,一个都没有逃走,敌军不会得到任何消息。”

王平缓缓点头,“既然如此,我们就干!”

从苍梧郡广信县到三坝口并不远,只有五十余里,除了三坝口那段峡谷稍微好走外,其余路段都需要翻身越岭,行道艰难,所以虽然路途不远,但也需要行军两天时间。

另外,贺水就在东面数十里外向南奔流,不过贺水水流比较湍急,两岸大多是悬崖峭壁,河中则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利石,稍有不慎就会船翻人亡,所以行路人很少走贺水河谷,而是宁愿耗费时间,走这条陆路。

这支两千人的交州军由大将张志率领,张志是交州南海郡人,原本是士家的部将,刘备攻灭士家军队后,张志也投降了刘备,被分到关羽帐下。

张志使一把三尖两刃刀,武艺高强,作战勇猛,他虽然不能和关平、周仓等关羽的心腹大将相比,但也颇受看重武艺的关羽重视,任命他为左前锋校尉。

这次张志率两千军队北上支援三坝口,主要是要截断住汉军从陆路南下的通道,同时也要保住三坝口的六千石存粮。

张志率军行走一天后,终于到了三坝口峡谷的南入口,他见士兵已经疲惫不堪,便下令就地休息,同时派斥候前去三坝口通知杨瑾。

和杨瑾对汉军茫然无知相比,张志则比较了解汉军,他出身贫寒,年轻为学武去了中原,甚至还加入了张绣的南阳军,因他作战勇猛,从军不到一个月,被张绣破例升为军侯,张绣投降曹操后,张志便回到了交州,加入交州军,一步步升为校尉,后来又归降了刘备。

张志从很多渠道得到了汉军的各种消息,知道汉军作战善于谋略,因此他也格外警惕,他见这条峡谷两边山高林密,易于躲藏伏击,他也不敢大意,便先派斥候前去了解情况。

一个多时辰后,他派出的斥候回来禀报,“启禀将军,三坝口内还算平静,只有五十余名士兵,由军侯陈林率领,陈林说,杨瑾带领弟兄们一早去催粮了,还有几百户农民的赋税没有上缴。”

张志眉头一皱,怎么如此之巧,他想了想又问道:“寨中粮食怎么样了?”

“粮食很安全,卑职都看到了,堆积如山的粮包。”

张志点了点头,虽然他对杨瑾不在营寨内还有点疑虑,不过总的来说,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他见天色已近中午,兄弟们都必须赶到营寨吃饭,他便立刻令道:“统统起来,出发!”

士兵们纷纷站了起来,拍去身上的积雪,各自列队,向山谷快速行军而去。

这条山谷总长约十二里,半个时辰便可以走完,张志骑在战马之上,不断抬头向两边张望,山上树林都覆盖了积雪,依旧是一片冰天雪地的世界,不过向阳的山坡已经开始融雪,显出一片片的斑驳杂色,以张志的目力,他依旧看不出有埋伏的迹象,但他心中始终有些不安。

这种不安来自他出发前关羽对他的嘱咐,‘汉军诡计多端,善于谋略,行军北上千万不可大意,有异常情况,宁可撤回也不能中伏。’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异常情况,路上的雪地中也没有大队军马走过的痕迹,只是他心中极为不安,总觉得会发生什么事,但他又不能因为心中不安而撤军,那就是怯战了,要受严厉的军规惩处,他也丢不起那个人。

约走了半个时辰,距离兵寨还有两里,他们已经隐隐看见兵寨的木栅大门,就在这时,一支鸣镝从他们头顶上射过,发出尖利的声响,在山谷内回荡,紧接着,两边梆子声响起,树林里乱箭齐发,密集地射向谷道中的交州军士兵。

交州军措不及防,顿时被射倒大片,张志的战马也同时被三支箭射中,稀溜溜一声惨叫,摔倒在地,将张志甩出两丈多远,重重的撞在一株大树上。

突来的袭击使交州军士兵一阵大乱,士兵们纷纷趴在地上,躲避两边射来的箭矢,这时树林内鼓声大作,无数汉军士兵从树林内疾奔而上,挥舞长矛战刀,扑向交州军士兵,王平一马当先,挥刀直取敌军主将。

王平率领的这支军队是汉军中的‘无当飞军’,也就是由蛮夷士兵组成军队,他们已在汉军中服役多年,训练有素,作战勇猛,尤其擅长于山地作战,是汉军中的一支精锐之军,也成为汉王刘璟的牙兵之一。

五千汉军加上五百最精锐的鹰击军对阵两千交州军,这场伏击战没有任何悬念,敌军主将张志被王平活捉,两千交州军在死伤七百余人后,也纷纷跪地投降,而汉军也只伤亡了数十人。

王平随即留下一千人驻扎三坝口营寨看守战俘和粮食,他和刘正一起,率领四千五百人扮作一万军,继续向广信县挥戈杀去。

第1057章 漓水建城

峡道伏击战和鹰击军攻下三坝口营寨不太一样,交州军士兵还是逃走了数十人,这些败兵逃回了广信县,将汉军伏击援军的消息告诉了主将关羽。

大帐内,关羽心中十分担忧,他目前只知道从陆路过来的汉军至少有上万人,但这是否只是先锋,后面还有没有汉军主力,这些都无从得知,一旦从陆路南下的汉军有两三万人,以他现在的兵力,恐怕守不住广信县。

关羽分别派出两支军队去陆路和水路拦截汉军,使城中的守军不足五千人,凭这五千人想守住并不算坚固的广信县几乎是不太可能,让关羽更担心的是,一旦广信县失守,不仅苍梧郡保不住,而他的儿子关平也难以撤回了。

反复权衡之后,关羽终于做出了决定,先保住广信县,然后再考虑其他问题,他一方面派人急赴番禹,向大哥刘备汇报广信县的不利,另一方面,他又派人通知关平和所有漓水守军全部撤回广信县。

应该说,这就是黄忠的围魏救赵之计,令王平和刘正从陆路向广信县施压,并且虚兵为一万人,使关羽摸不清底细,他只得被迫撤回漓水上阻碍汉军南下的军队。

而汉军真正的主力却是从水路南下,得知交州军已从离人堡撤离,三天后,数百艘五百石战船满载两万军队和各种物资抵达了离人堡。

离人堡原名叫做漓人渡,位于广信县西北两百里处,原本是漓水两岸民众过河的渡口,它是一块突入江中的巨石,使这一带的漓水河面宽不足十丈,便于渡河,同时它又有很重要的军事价值,只要守住漓人渡,便可扼断漓水上南来北往的船只。

在三年前,交州军便在巨石上修建了一座军堡,叫做漓人堡,久而久之,大家都称它为离人堡,堡内驻兵两百人,用来盘查漓水上汉军派来的斥候,或者逃税的盐商。

尽管离人堡地势险要,可以居高临下打击江中的船只,但要让它抵御汉军主力的进攻,也几乎是不可能,所以关羽在撤回关平的军队后,也知道离人堡的守军没有意义,索性将堡中的两百人也一并撤回,只在堡中留下十名士兵,用来点燃烽火。

早在八百艘汉军战船距离离人堡还有数十里时,北方的烽燧便已点燃,警示大队汉军来袭,离人堡随即也点燃了烽火,十名士兵弃堡而逃,不仅是离人堡,漓水沿线的十座烽燧也纷纷点燃,将汉军主力杀来的消息传到了广信县。

但汉军并没有杀向广信县,而是在离人堡停止了前进,两万汉军士兵在大将蒋钦的率领下,开始在离人堡旁边修筑军城,树木被砍伐,大块岩石被采来,仅仅数天时间,一座周长十里的军城便被打下了根基。

当然,汉军绝不会只修建这一座军城,在距离广信县约百里处,有工匠和士兵在寻找另一座军城的建造地址,很明显,汉军在重施祁山道旧计,沿漓水修建军城,使汉军能牢牢控制住漓水,为汉军夺取苍梧郡打下坚实的基础。

汉军在漓水开始大规模修建军城,引起了刘备的恐慌,如果苍梧郡失守,汉军就会很快杀到番禹城。

越王宫内,刘备独自一人坐在房间里,思虑着汉军即将对交州的进攻。

他在长安同样也有情报机构,虽然消息来得比较晚,往往在事情发生一两个月后,他才能得到消息,但一些情报还是令他浮想联翩。

刘备最关注刘璟入住未央宫的消息,这是发生在去年秋天的事情,距今已有数月,但刘备依然很看重这条消息,他可以从中体会到刘璟的一些细微心理变化,这说明刘璟登基为帝的欲望愈加强烈了。

同时也说明刘璟已等不下去,所以他在刚开春便对交州发动攻势,正好映衬了刘璟的这种迫切心理。

汉军的南下方案很明显,修建军城,储存粮食和军资,在苍梧郡境内建立后勤重地,这种手段和汉军夺取陇西如出一撤,刘备也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稳健而有效的办法,对汉军攻打交州影响深远。

他绝不能让汉军这样从容不迫的修筑军城,最终一步步蚕食苍梧郡,但苍梧郡的军队明显不足,关羽手中只有八千人,而汉军很可能会增至三万人,这就意味着他必须向苍梧郡增兵。

问题是怎么增兵?他手中一共只有三万军队,张飞在庐陵郡的一万人要防御豫章郡的汉军,不能轻举妄动,而只有调用番禹城的一万守军,可一万守军调走,番禹城就成了空城,两难权衡,着实令刘备难以决策。

这时,一名侍卫在门口禀报:“启禀主公,军师来了。”

“快快请他进来!”

刘备心中大喜过望,诸葛亮终于回来了,而且回来得非常及时,片刻,诸葛亮走进了刘备书房,跪下行拜礼,“臣诸葛亮参见主公!”

诸葛亮是奉刘备之令前往交趾,安抚蛮族和占族,给予他们更大的利益,以阻止他们和汉军结盟,可现在看来,之前司马懿和占族、蛮族的会谈确实是虚晃一枪,目的是为了破坏交州和曹魏结盟,这让刘备有些惭愧,诸葛亮看穿了这一点,他却中了刘璟之计,冷待钟繇,最终使曹魏和交州的结盟无疾而终。

刘备摆摆手,“军师请坐!”

诸葛亮坐直了腰道:“微臣和占族、蛮族的酋长都进行了会谈,他们已明确表态,将在汉军和交州军之间持中立态度。”

刘备苦笑说:“他们是什么态度其实已经不重要了,军师可听说汉军已南下的消息?”

“臣有所耳闻,所以才急切赶回番禹,不知现在情况如何?”

“汉军兵分两路,一路走陆地,约一万汉军,已进入苍梧郡,目前驻兵在广信县以北三十里处的龙口镇,另一路走水路,据云长送来的情报,有近千艘战船,两至三万汉军,目前正在离人堡和米水河口修建军城,汉军并没有急于进攻广信县。”

诸葛亮沉思片刻又问道:“张将军那边有什么消息?”

“翼德那边稍好一点,但也有压力,翼德来信说,汉军斥候在庐陵郡和我们巡哨队发生了几次激战,双方互有伤亡。”

“那关将军呢?”诸葛亮又问道:“他有什么要求?”

刘备叹息一声道:“他还能有什么要求,就是希望我们立即增兵,他想出兵破坏汉军筑城,军队派少了没有用,可军队派多了,广信县又空虚,要被陆路的汉军趁机攻击,他很两难。”

“主公准备派兵吗?”诸葛亮依然很冷静地问道。

刘备摇了摇头,“我就是不知道该怎么办?如果派兵去增援苍梧郡,番禹城又空虚了,所以我想和军师商量,能不能派民团救援苍梧郡。”

民团是诸葛亮在交州实施的一种应急措施,主要因为当年北征惨败,交州军队几乎丧失殆尽,而民众恐慌,人人都不愿从军,在万般无奈之下,诸葛亮推行了屯堡民团制,将原本居住分散的民众集中起来居住,然后在民众中建立民团,农忙时耕种,农闲时操练,并许与减税赋的优惠,这样民众没有从军的恐惧,还能享受税赋优惠,屯堡民团制便建立起来了。

但实施屯堡民团制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获得兵源,诸葛亮又让民团参与了离乡训练,不断将一些训练合格的民团团丁转变为军队,这样便使交州的军队一点点恢复,最终恢复到了北伐前的三万人。

这其实是一种谋略,温和地恢复军队,民众的体会不深,反抗也不激烈,至于剩下的十几万民团,诸葛亮并没有考虑让他们转为正式士兵,只是作为兵源不足时的临时补充。

现在刘备提到了用民团去支援苍梧郡,诸葛亮不由苦笑一声说:“主公有没有考虑过这些民团的实际战斗力,我可以告诉主公,他们的战斗力很低,最多只能在守城时作为正式军队的辅助,若让他们上阵打仗,他们反而会拖累军队,会率先溃败,严重影响到军队士气和稳定,另外我们已经没有兵甲装备了。”

诸葛亮终于吞吞吐吐说出了另一个致命的问题,他们没有兵甲装备了,当初北征时,交州军几乎所有的兵甲都丢在了荆州和豫章郡,府库中的兵甲只能装备几千人。

为此,交州通过和江东贸易,获得大量生铁,用于打造盔甲兵器,勉强重新武装了三万军队,而刘璟在攻灭江东后,严禁生铁流入交州,使得交州无法再打造兵甲,直接断了交州的兵源装备。

这是极为毒辣的一招,刘备为此焦虑万分,一再希望汉国放松生铁贸易,可汉国非但没有放松,反而更加严厉,刘璟下达命令,擅自走私生铁至交州,满门处斩。

刘备也知道问题严重,没有兵甲,有民团也没有用,总不能让民团士兵穿着布衣,拿着训练用的木刀木矛去打战吧!刘备低低叹息一声问道:“府库中,不会一点兵甲都没有吧?”

“倒也不是一件没有,微臣去交趾前盘查过,还有一千四百余件,就算建立把兵甲分开,建立刀盾军和长矛军,最终也只能装备三千人,其中一半人还没有盔甲。”

刘备负手来回踱步,他沉思良久,又回头对诸葛亮道:“那就先将三千民团转为正式军队,再从番禹守军中抽调五千人,这样就有八千军队,用以支援苍梧郡,番禹城内的五千军队不够,那就调三万民团来协助守城,军师说怎么样?”

刘备对自己的这个折中之策颇为满意,可以说已充分利用了民团的力量,不料诸葛亮却缓缓摇头,“我劝主公不要增援苍梧郡,最好再撤回庐陵郡的军队,全力守卫番禹城。”

……

第1058章 正奇之争

刘备有些愣住了,半晌问道:“军师,你这是什么意思?”

诸葛亮轻轻摇头道:“其实臣也没有太大把握,但臣感觉刘璟在漓水上建军城只是他的一种谋略。”

“谋略?”刘备更加糊涂了,“什么谋略,军师能否说清楚一点。”

“微臣在路上考虑,汉军从来都是在春耕后才发动战争,为何这次如此提前?微臣想到了一种可能,或许刘璟在苍梧郡造势的目的就是要调交州军北上苍梧郡和庐陵郡,使南海郡和番禹城空虚。”

刘备有点听懂了,他接口道:“军师的意思是说,刘璟其实是要攻打南海郡,或者直接攻打番禹城?”

诸葛亮点了点头,“我怀疑汉军真正的主力会从海路过来。”

“海路!”

刘备惊呆了,他随即连连摇头道:“不可能!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