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兵临天下-第6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曹操之所以把次子召回邺都,是打算将五万幽州军撤回中原防御,但他又有点不放心边疆,便问道:“鲜卑那边情况如何?”

曹彰躬身道:“回禀父亲,鲜卑从年初开始和匈奴交战,双方互有胜负,匈奴略占下风,上个月孩儿得到消息,鲜卑已在积极备战,准备明年春天和匈奴决战。”

现在已近十一月,草原已经下了初雪,这个时候草原游牧民族当然不会入侵中原,曹操也是考虑明年开春,一旦将曹彰的幽州军调回中原,幽州空虚,鲜卑会不会趁机入侵,这让曹操左右为难。

他沉吟片刻又问道:“你的情报可靠吗?明年春天鲜卑会和匈奴大战。”

曹彰明白父亲的意思,躬身道:“启禀父亲,情报应该可靠,是南归的毛皮商人告诉孩儿,而且孩儿可以肯定鲜卑人不会乘虚进攻中原。”

曹操心念一转,忽然明白过来,笑道:“我真是糊涂了,鲜卑人若入侵中原,谁来保卫他的家园,看来在匈奴人没有灭亡之前,鲜卑人是暂时不会南下。”

曹操一颗心放心,随即对儿子道:“现在局势危急,我们和汉军的决战即将爆发,我们兵力不足,我想把幽州军调回邺都,你没有意见吧!”

“孩儿谨遵父亲之令!”

曹操对次子的态度很满意,也点点头,目光又转向曹丕,笑问道:“丕儿这边有什么事?”

这时曹彰躬身道:“如果父亲没有别的事,孩儿先告退了。”

“你去吧!先休息两天再回幽州调兵。”

曹彰慢慢退下去,曹操见兄弟二人居然没有打招呼,他心中着实有点不高兴,问道:“你们兄弟二人吵架了吗?”

“孩儿和二弟没有吵架,只是好久不见,彼此有点生疏了。”

“这样可不行,兄弟之间要精诚团结,假如我去世,曹魏就要靠你们兄弟三人支撑了,我已决定让你三弟回邺都,主管魏国礼乐,你不要再为难他了。”

曹丕心中一跳,父亲居然要让三弟回邺都,还让主管礼乐,虽然这只是虚职,但它却是一个信号,父亲又开始准备启用三弟了,还有二弟,他的五万军队驻扎邺都,让谁来统帅,这是个大问题,否则二弟会很轻易地发动政变。

曹丕愈加紧张,却忘记了父亲在等他回答正事,曹操见他走神,又问道:“你有什么急事要向为父禀报?”

曹丕这才反应过来,连忙躬身道:“启禀父亲,孩儿得到消息,汉军正在长安全面清查我们的探子,我担心探子有人已背叛,会再次发生杨恭事件,所以孩儿建议,将长安探子全部撤回,换一批新人。”

曹操眉头轻皱,“可如果换新人,他们又得重新开始,在这个紧要关头,是不是有点不太合适?”

曹丕不敢说实话,只得硬着头皮道:“启禀父亲,如果长安探子被汉军控制,发回来假消息,恐怕会令我们更加损失惨重,正是紧要关头,孩儿才觉得有必要换新人,换新的情报点。”

曹操觉得儿子说得也有几分道理,便点点头道:“既然你觉得没问题,就去安排吧!这种事情不用再向我禀报了。”

曹丕心中暗喜,连忙答应了,这时曹操又问道:“我上次要求各郡准备物资备战,现在进展如何了?”

曹丕刚刚放下的心顿时又悬了起来,他心中十分紧张,按照自己事先想好的对策道:“各地正在汇总报告,尚没有到孩儿这里,只是孩儿有点担心。”

“担心什么?”曹操不解地问道。

“孩儿担心各地会隐瞒真实情况,少报物资数量,因为在合肥之战中,孩儿就发现一半以上地方官府少报府库粮食,都留有余地,最后让我们很被动,孩儿担心这次也是一样。”

曹操知道儿子说得是实话这确实有可能,他沉思片刻道:“这样吧!派出五支御史中丞到各地巡查,督促各郡真实盘查物资,这件事十分重要,绝不能含糊。”

曹丕心中暗叹一声,虽然眼前这一关过去了,但物资不足的事实迟早会爆出来,他真不知到时该怎么面对父亲的斥责了。

曹丕心事重重离开了铜雀宫,此时曹操的心思却在中原防御之上,他背着手慢慢走到沙盘前,久久注视着沙盘。

今天一早他得到于禁的快报,刘进出现在寿春,这让曹操有点困惑,刘璟视察各地战备是很正常之事,但他并没有去南阳宛城视察,而是直接来到了寿春,这里面意味着什么,难道刘璟决定从寿春进行突破吗?

仔细想想,确实有这个可能,寿春北面紧靠淮河,东北是徐州,西北是谯郡,正好出于一个可攻可守的战略位置,而且汉军水军强大,完全可以走涡水北上谯郡,只要攻占谯郡,整个中原腹地便无险可守。

更重要是,他在徐州、谯郡一线部署了十万大军,一旦这十万大军战败,曹魏的整个战局将陷入全线被动。

曹操心中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巩固住谯郡和淮北的防御,绝不能让汉军从这里突破。

……

第1081章 诸葛首战

进入十一月后,黄河开始结冰,一直到十一月中旬,黄河冰面才完全冻结实,可以在冰面上行走,每年的这个时候,渡黄河便成为易事,时常有零星的商人牵着满载货物的毛驴或者骡子从冰面上走过。但今年高奴县的黄河冰面上却看不见商人的踪影,战争的阴云笼罩在这片土地上,汉军向高奴县增兵五千人,加强了盘查,而黄河对岸的西河郡也有数千曹军,他们主要镇守在离石县。

这天下午,一支由五千骑兵组成的队伍缓缓抵达了高奴县,骑兵由大将马岱统帅,在军队中间,军师诸葛亮坐在一辆马车上,手执一柄羽扇,饶有兴致地打量四周的景色,这是他第一次来上郡,壮丽的山河令他大饱眼福。

距离高奴县还有数里,一队骑兵疾奔而至,为首将领便是上郡都尉张翼,他率五千士兵镇守高奴县一带。

“末将参见军师!”张翼抱拳施礼道。

“多谢张将军远道来迎,我之前交代之事可已办妥?”

“回禀军师,已全部办妥。”

诸葛亮点点头,轻摇羽扇道:“先去高奴县再说!”

众人加快速度向高奴县方向而去,此时,高奴县外已扎下大营,骑兵们纷纷入驻,中军大帐内,马岱、张翼等大将站在一部沙盘前,诸葛亮正仔细地查看沙盘上离石县。

离石县是西河郡郡治,也是并州西部穿越吕梁山的一处重要隘口,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号称并州西大门,拿下离石县,军队便可从这里穿过吕梁山,直接杀向太原。

张翼在一旁介绍道:“卑职派出的斥候已调查清楚,可以从王家渡直接过黄河冰面,正好位于离石西北约二十里处,那边山高林密,可以藏数万大军。”

“离石县城防御如何?”诸葛亮又问道。

“离石县城城高三丈八尺,曹军在去年重建,城池高大宽厚,城内有五千驻兵,为首大将叫孔秀,副将蒋延,都是原来夏侯渊的部将。”

“这两人性格如何?”诸葛亮又不露声色问道。

“回禀军师,孔秀为人狡诈阴险,蒋延则脾气暴躁,两人性格恰恰相反。”

这时,旁边马岱道:“军师,我们这里有重型投石机,可直接用投石机砸毁城门,又何必太费心机?”

诸葛亮轻摇羽扇笑道:“上兵伐谋,打打杀杀又岂是我诸葛亮的行事?”

他低声对两人嘱咐几句,两人皆点点头,“军师果然高明!”

……

曹军在并州的防御重点是河东郡,大将张郃率两万军驻扎在河东郡,和黄河对岸的蒲津关数万汉军对峙,另外并州主将夏侯尚则率三万军坐镇太原城。

而太原西面的离石县并不是曹军的防御重点,不过由于离石县战略地位重要,夏侯尚又派大将孔秀和蒋延率五千军队驻守离石县。

这天上午,蒋延和平常一样在城头来回巡哨,他对防御离石县并没有太多的兴趣,离石县远离主战场,很难有立功的机会,这让蒋延心中颇为郁闷。

这时,一名士兵指远处大喊道:“将军,他们又来了!”

只见十几名汉军斥候出现在西城外,他们站在距离城池约两百步的一处山岗上,手拿炭笔在绘画着什么?蒋延早就对这支汉军斥候队忍无可忍,半个月以来,一直县城附近活动,绘制地形,探查山川,今天更过分,竟然站在弓弩射程之外绘制城池,这实在是一种极为严重的挑衅。

蒋延大怒,喝令左右道:“点三百骑兵,跟我杀出去,宰了这帮兔崽子!”

蒋延脾气暴躁,几名牙将劝不住他,急去向主将孔秀禀报,离石县城门开启,蒋延率领三百骑兵向十几名汉军斥候追来,汉军斥候掉头便逃,蒋延率军在后面紧追不舍。

一直追出十余里,绕过了一座大山,十几名汉军斥候却不见了踪影,蒋延见四周山势陡峭,两边树林茂密,正是一个伏击的最佳场所,他顿时醒悟,“我中计了!”

“快快后撤!”

他喊声刚落,只听一声锣响,伏兵四起,数千骑兵将他们团团包围,这时,士兵们推出一部轮车,诸葛亮便坐在车上,手执羽扇笑道:“吾乃汉军师诸葛亮是也,蒋延还不早降?”

蒋延走投无路,只得翻身下马跪地道:“蒋延愿投降汉军!”

诸葛亮令左右扶起蒋延,微微笑道:“既然蒋将军愿投降汉国,何不助我们拿下离石县?”

蒋延慨然道:“蒙军师不杀之恩,我愿劝说孔将军投降汉国!”

诸葛亮命人放蒋延回去,旁边张翼道:“此人投降太易,必是反复小人,军师要当心他们使诈!”

诸葛亮轻摇羽扇道:“我焉能不知,不怕他们投降,就怕他们不动。”

……

蒋延返回离石县,对孔秀道:“吾假意投降汉军,诸葛亮让我来劝说兄长投降,兄长可有良策?”

孔秀沉思片刻道:“擒贼先擒王,我们可将计就计,一举擒获诸葛亮及汉军大将,我们可立下大功!”

他附耳对蒋延低语几句,蒋延点点头,“小弟这就去安排!”

次日一早,蒋延再次来到黄河边的汉军大军,见到了诸葛亮,他跪下禀报道:“启禀军师,我家将军愿意投降汉军,共扶汉室!”

诸葛亮大喜,“若孔将军肯降,我必向汉王殿下禀报,及你们大功!”

两人又商量了投降细节,蒋延这才告辞而去,在蒋延刚走,诸葛亮便命人找来张翼,对他嘱咐了几句,张翼领命而去。

中午时分,离石县主将孔秀赤着上身,率领数千士兵在城门前列队,各种兵器堆满了城门外的空地,但在县城的瓮城两边,孔秀却布下了一千精锐的弓弩手,等待汉军军师和主将入城。

孔秀心中十分紧张,他毕竟是孤注一掷,如果失败,可能就是他丧命之时,可一旦成功,他将成为曹军的第一功臣。

这时,有士兵指着远处大喊道:“将军,他们来了!”

远处缓缓出现一支万余人的军队,正向离石县开来,孔秀回头大喊:“没有我的命令,不准妄动!”

很快,汉军抵达两百步外,这是最关键的时刻,一旦汉军再向前迫进,曹军将立刻撤回城内,孔秀大喊:“离石主将孔秀,愿归降汉军!”

大将蒋延飞奔上前,对诸葛亮躬身道:“我家将军诚意投降,请军师受降!”

按照一般礼仪,曹军伏地归降,作为汉军主将,诸葛亮应该上前去将他扶起,好好安抚几句,而这时就是孔秀发动反击的机会。

诸葛亮却冷冷一笑,“蒋将军,我好像听见城内有什么异响?”

蒋延一惊,凝神细听,果然听见城内喊杀声震天,他一下子愣住了,这是怎么回事?诸葛亮喝令道:“给我拿下!”

两边士兵一拥而上,将蒋延按倒在地,蒋延大喊无罪,诸葛亮斥道:“汝雕虫小技,也敢骗我,今天就是你的死期。”

蒋延面如死灰,浑身哆嗦,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与此同时,孔秀等人也听见了城内的喊杀声,他们面面相觑,都回头向城头望去。

一名士兵从城内疾奔而至,大喊道:“将军,汉军从南城入城了!”

孔秀吓得心都快停止跳动,他们的埋伏都在北城,其余城门根本没有守军,却被汉军偷袭了,就在这时,远处百步外的汉军忽然爆发出震天的喊杀声,一支骑兵掩杀而来,曹军士兵大乱,城门处,无数曹军士兵正向外逃跑,曹军士兵回不了城,只得四处逃散。

孔秀翻身上马,打马向东面疾奔而去,跑出没有多久,一支骑兵迎面上来,为首大将正是马岱,马岱大喝一声,“拿命来!”

一刀向他横劈而至,刀势凌厉,孔秀措不及防,被一刀劈飞了人头,曹军大乱,四散奔跑,但四周去路都被汉军堵死,曹军士兵无处可逃,纷纷跪地投降。

汉军占领了离石县,诸葛亮下令将蒋延处斩,军队随即控制了吕梁山要道,消息传到了太原,夏侯尚大惊,急派人赶往邺都禀报。

……

第1082章 危机引爆

离石县的失守在军事上对整个曹魏防御部署影响并不大,但它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却对曹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打破了汉魏之间近两年的平静,使两国间的战争气氛骤然升级。

最直接的表现便是邺都市场上米价暴涨,在半年多前,由南阳冲突引发的动荡使邺都米价上涨三倍,但由于双方和解,米价很快又降下去。

但这次汉军渡过黄河,占领了并州西河郡,同样对邺都经济造成沉重打击,消息传到邺都,邺都米价间由斗米一百二十钱涨到斗米三百钱,造成了邺都市场的恐慌,邺都数十万民众从四面八方向各家米铺涌去,抢购粮食,引发了邺都罕见的抢米风潮,使整个邺都城陷入动荡不安之中。

大街上到处是抢购粮食和各种日用品的人群,大部分店铺都关门闭户,原本由汉魏两国自由贸易引起的市场繁荣,竟然如泡沫一样,一夜之间便破碎殆尽,邺都市场被打回了原形。

一队队虎贲卫骑兵和邺都城防士兵在大街上巡逻戒备,不断抓捕铤而走险,打家劫舍的盗贼。

张辽出任邺都九门都督,主管邺都防御,他麾下有一万两千军队,已全部派出,维持城内的秩序,张辽骑在战马上,率领三百骑兵在邺都各处巡视。

旁边部将宋宪低声感慨道:“我就不明白,为什么一有风吹草动,邺都就陷入动荡,到处抢粮抢物,相反,长安那边听说却很平静,根本不受任何影响,让人不解啊!”

张辽也叹了口气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十几年来,曹军对汉军屡战屡败,早已使魏国人的信心丧失殆尽,所以一出现战争,所有人都会想到,一定是曹军战败求和,所以出现这种动荡也不足为奇。”

刚说到这,远处爆发出一片呐喊,张辽一怔,向喊声处望去,只见无数民众拿着口袋篮子向同一个地方跑去,他也意识到出事了,一催战马令道:“跟我来!”

他率领三百骑兵向呐喊处跑去,奔出数百步他已看清楚了,是靠近北苑桥的一家粮铺失控了,粮铺的伙计拦不住愤怒的人群,无数人冲进了粮铺抢粮,造成了极大的混乱。

粮铺紧靠小河,不少人被挤跌入河中,呼喊救命,哭声震天,张辽见形势危急,对部将宋宪道:“立刻去调一千军队过来,快去!”

宋宪立刻调转马头,向城门处奔去,张辽则率领三百骑兵向粮铺冲去,冲到距离粮铺最近的街道,拦截住了涌向粮铺的大量人群,尽管如此,还是有不少人从墙上爬过去,加入到抢粮的风潮中。

张辽大怒,他见一名男子站在墙头大叫大喊,手中拿着一支火把,似乎要点燃房舍,张辽立刻抽出一支箭,拉弓如月,一箭射向墙头男子,这一箭正中男子左胸,男子闷叫一声,跌入小河中。

这时,部将宋宪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