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兵临天下-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陶湛摇了摇头,“这不是命令,是规矩,已经十年了,陶氏商行谁人不知,不知这是哪里的陶氏商行,我有点怀疑这是冒充。”

“上去看看就知道了。”

刘璟催马缓缓上前,在离河边还有三十步时,草丛中忽然站起数名黑影,几把军弩对准了他们。

刘璟大吃一惊,将陶湛按在马背上,抽刀挥出,‘叮当!’一声,两支箭被他击飞,另一支箭从陶湛头顶掠过。

后面又有几名黑影执矛杀上,呼喝声不绝,迅速形成一个半包围状态,其中最近一人举矛向陶湛迎面刺来,矛尖离她咽喉不足半尺,吓得陶湛大声尖叫。

刘璟猛地调转马头,挥刀劈去,‘当!’的一声巨响,战刀劈开了这支长矛,他双腿一夹,战马迅速启动,瞬间奔出了十几步。

不等对方追来,战马越奔越快,很快便消失在黑暗之中。

……

【历史上,徐盛就是以守柴桑而闻名,此时柴桑应该已属于江东,这里稍微改了一下,使柴桑依然在荆州手中】

第134章 夜袭

“启禀将军,是一男一女,合骑一马,女的似乎没有什么武艺,但男的却身手不错,手执战刀,抵挡了我们两次攻击,更重要是他的马非常敏捷,速度极快,若不是他们马快,我们一定能杀了他们。”

“哼!不说自己没本事,倒夸赞别人马快。”

徐盛冷哼一声,脸色铁青,狠狠地盯着巡哨屯长,他们居然被人发现,最后还被对方跑掉了,这口气令他怎么也咽不下。

“你们平时吃的都是猪食吗?”

徐盛怒斥道:“十五名巡哨,有弩箭有长矛,还被对方逃掉,你还有脸来见我!”

伯长半跪在甲板上,满面羞惭道:“卑职无能,愿接受将军惩处!”

“我现在惩处你还有什么用?”

徐盛背着手在甲板上来回踱步,心中担忧之极,攻击失败,被对方逃掉,极可能他们会由此暴露,当然,他希望对方只是受惊吓,什么都不说。

但徐盛心里也明白,对方能从十人的夹攻中逃脱,这就说明他们绝不是普通人,估计很难瞒住了。

徐盛缓缓走到船头,焦虑地向水门方向望去,到现在还没有消息传来,那边会不会出什么意外了?

……

一口气奔出一里地,刘璟才长长出一口气,从惊心动魄的围杀中恢复过来,就这么短短的一瞬间,他已两次从死亡边缘逃出来,让他着实出了一身冷汗。

“公子……那是什么?”陶湛声音颤抖,惊魂未定。

“我也不知道,应该是一支军队。”

弩箭、长矛、半包围伏击,经验告诉刘璟,这必然是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

他回头又向远处漕河口的船队望去,他心中同样充满了疑虑,他们到底是什么人?

不可能是荆州军,难道是江夏黄祖的军队?也不太可能,江夏军不会伪装成陶氏商行,这里本来就是他们的地盘。

这时,一个大胆的念头跳入刘璟的脑海,难道是江东军?越想越有这个可能,一百余艘船,可以躲藏二三千人,而柴桑的守军并没有多少。

想到这,刘璟霍地扭头向水城门望去。

他看见了五艘大船正准备进城,但刘璟并没有向水门奔去,而是一调马头,直接奔向城门。

“公子,出什么事了?”陶湛能感受到刘璟的紧张。

“你先随我进城,然后你骑我的马回陶府,告诉你父亲,我们遭遇到了江东军。”

“江东军!”陶湛低低惊呼一声,在她祖父即将过寿辰之际,江东军居然杀来了。

刘璟没有再解释,催马奔至城下,大喊道:“我是璟公子,刚才出城,请让我入城。”

他心中比谁都清楚,一旦警报发出,不仅江东军无法入城,他刘璟也同样进不了城。

城上十几名守军都认识他和陶湛,城门开启了一条缝,刘璟纵马奔进了柴桑城。

……

南方的很多城池都有水陆城门,也就是城门旁边还有一座稍小的水门,供船只进出,这样的水陆城门在今天的苏州盘门依然保留。

水门前后有两道铁栅,在水门洞中有一条狭小的通道通往城头,一般通道口会站着一人,收税后放船入城。

船只通过第二道铁栅门后,便进入了瓮城,瓮城的另一端还有一座铁栅门,必须要出了瓮城,才算正式进入城内。

此时水城门的铁栅早已关闭,铁栅前停着四五艘大船,为首船头站着一名矮矮胖胖的中年商人,正高声向城头上方喊话。

“将军请帮帮忙,明天五更,这批货物一定要交给东家,要不我一个月就白辛苦了,请将军帮帮忙吧!”

商人在苦苦哀求,城头上的当值守将名叫卓兆,是一名屯长,他已经到了,正眯着眼打量城下的船只和商人。

他倒不是对船只有什么怀疑,而是在估算,他放这一批货入城,可以捞多少钱?

“你也应该知道,夜里放人入城,我要承担很大的风险。”卓兆说得很慢,一字一句地提醒城下商人,“我知道,我愿意给将军补偿。”

“既然你也懂规矩,那好吧!按照一艘船二两黄金算,你这五艘船,就收你十两黄金。”

商人立刻将黄金高高举起,“将军,黄金我已准备好了。”

卓兆见他懂规矩,这样就好办了,他一挥手,“开启外水栅!”

随着一声吱嘎嘎的声响,外水栅缓缓开启,卓兆立刻转身沿着通道下去了。

城门洞内并不宽阔,只能刚刚容下一艘五百石的船只,卓兆已经站在一人宽的石道前等候了,收了黄金,船只入城,几年来一直如此,他早已习惯。

但他今天做梦也想不到,几年来所信奉的‘马无夜草不肥’最终将成为他送命的根源。

船只慢慢靠上前,中年商人笑眯眯地将一锭黄金双手奉上,卓兆接过黄金,只轻轻一掂,便心中了然,他呵呵一笑,转身吩咐城上士兵,“开闸!”

这是要开启第二道栅门,商人的眼睛里已经闪烁着一丝得意的亮色,只要进了瓮城,区区五百守军也拦不住他们了。

就在这时,城头上传来一声大喊:“不可放他们入城,他们是江东军!”

这一声大喊如奇峰突起,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卓兆也听见了,心中一愣,怎么会是江东军。

但商人反应比他更快,藏在袖中的一把匕首闪电般刺出,卓兆看见了刺来的匕首,想躲闪已来不及,雪亮的匕首‘噗!’地刺进了他的胸膛。

卓兆惨叫一声,倒地而死,惨叫声打破了夜晚的宁静,数十名江东士兵从船舱里冲出,中年商人大吼一声,踏着卓兆的尸体,挥刀顺着甬道向城头冲去。

这时城头上的士兵也反应过来,当当地敲响了警钟,满城惊响。

两里外的漕河口,百余艘江东船只也清晰地听见了城头传来的警钟声,徐盛脸色大变,他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一定是那对逃脱的男女报了警,使他们功亏一篑。

徐盛恨得心如滴血,但再恨也没有用了,他狠狠一跺脚,大声喝令道:“所有船只杀上去,务必抢夺水门。”

他们没有携带攻城武器,那么水城门就成了江东军争夺的关键,一百二十余艘伪装成商船的战船一起杀出,他们撕去了伪装,鼓声如雷,喊杀声震天,三千军队手举火把,挥舞战刀,将漕河水面映照如白昼。

水城门处的争夺已呈白热化,当值屯长已死,刘璟毅然接过指挥权,指挥着七十几名士兵和江东军激战。

由于第二道铁栅门没有打开,双方的争夺便集中上城通道之上。

水城们狭窄的通道内挤满了数十名江东士兵,通道只有一人宽,二十余步长,所幸的是,并非直接通向城头,而有一个转折弯,正是这个转折弯成为了江东军士兵的噩梦。

窄道内死尸堆积,惨叫声此起彼伏,为首的矮胖商人也倒在血泊之中,身上中了三箭。

短短的二十几步甬道,几乎成了死亡通道,十几名荆州军手执弓箭守住通道口,不断向里面放箭,同时也不断有箭矢从里面射出。

另外七八人手执长矛,守在出口,一旦有手执盾牌的敌军露面,他们便毫不犹豫从四面戮杀。

洞口,一名士兵躲闪不及,被一支冷箭射中脸庞,血光四溅,他惨叫一声,仰面摔倒。

这时一名身材魁梧的敌将从洞口一跃跳出,他手执盾牌和大刀,用盾牌挡住了从两边刺来的长矛,大刀劈砍而过,一名士兵被斩断头颅,尸体栽倒。

此人勇猛异常,左劈右砍,又一连杀死三名荆州士兵,在他的掩护下,甬道内的江东士兵开始过向外奔涌,又冲出两人。

形势万分危急,刘璟大喊一声,挥枪扑上,一连两枪,将两名冲出的江东士兵跳翻。

敌将大怒,挥刀向刘璟劈去,刘璟的长枪同时刺出,就在长刀离他的头顶还有一尺时,他的长枪已刺穿了敌将的咽喉。

大刀当啷落地,刘璟双臂较力,长枪一摆,将敌将尸体挑入甬道,正好砸翻了两名即将奔出的江东士兵。

形势骤转,惊魂稍定的荆州士兵一拥而上,用弓弩和长矛一连杀死了七八名敌军士兵,迫使江东军又退回甬道的另一面。

“璟公子!”

几名士兵奔来,他们挑着十几筐干草和树枝,刘璟当即命道:“把它们点燃倒进甬道。”

片刻,干草和树枝被点燃,士兵们推进了通道,通道内顿时浓烟滚滚,刺鼻的烟雾弥漫,江东士兵被呛得无法忍受,纷纷从甬道内奔逃而走。

刘璟忽然心中一动,他想到了一招对付江东军的妙计。

“张伯长,你负责守住甬道口,就用烟熏火燎,或者用巨石直接堵死甬道,我下城去看看!”

刘璟转身向城下飞奔而去。

瓮城内的水门处也同样发生着激战,三十余名荆州军士兵手执弩箭向水栅后的城洞放箭,而城洞内也不断有箭矢疾射而出,荆州军士兵不时惨叫倒地,已有十名士兵被流矢射中,倒在血泊里。

水道内一艘大船堵死了城门洞,大船两边同样死尸漂浮,十几名水性极好的江东士兵用盾牌顶住铁栅栏,形成了一道盾牌墙。

而水中不断传来一声声闷响,这是有士兵在水中用巨斧砍砸铁栅栏。

“璟公子,形势有些不利。”

为首伯长忧心忡忡道:“好像已经砍断了一根铁条,这样下去,最多一刻钟,三根铁条砍断,他们就能钻过来,我们用箭射进水中也没有用。”

“找几个水性好的弟兄潜下去,用长矛刺杀砍砸之人。”

一句话提醒了伯长,他立刻命令三名水性好的士兵手执长矛潜入河底,去刺杀砍砸铁栅栏的敌军。

刘璟又大声对士兵们喊道:“用火箭射船!”

这无疑是一个绝妙的办法,几十支火箭从盾牌墙上方射入城洞。

很快,大船被点燃了,火势迅速蔓延,城门洞内浓烟滚滚,火光熊熊,船上士兵无处可逃,纷纷跳水逃命,连水面上也是一片火光,哭喊声响成一片。

这时,数百名守军终于赶到,他们奔上城头,一起向城下放箭,在密集的火矢和箭雨之下,又有几艘船被点燃。

城东最高处的烽燧也点燃了,夜晚,三柱火光熊熊燃烧,向远方的武昌县求援。

江东军的进攻节奏被打乱,徐盛见偷袭无望,不由长叹一声,不得不下令向后撤退,随着江东军的撤退,被他们骗开的第一道铁栅门也轰然落下。

……

第135章 出人出钱

柴桑县有驻军一千人,军政统一,县令和牙将都是同一人,名叫周凌,他是黄氏家族的女婿,也是柴桑本地人,是柴桑第一大族周家子弟。

但这次刘琮受伤,周凌临时调派五百军队护送刘琮赴武昌医治,使得城中守军只剩下五百人,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柴桑遭遇了江东军的进攻。

周凌脸色阴晴不定,怔怔地望着远处的江东军船队,很显然,江东军没有放弃攻打柴桑,只是暂时后撤,在准备下一次的进攻。

这时,刘璟缓缓走到他身边,沉声道:“估计江东军会在凌晨时发动第二次进攻。”

“公子说得不错,他们今晚只是偷袭,准备并不充分,既然偷袭无望,他们就会重新部署,这需要一点时间,我们也要抓紧时间加强防御。”

说到这,周凌感激地对刘璟道:“多亏璟公子及时发现江东军的阴谋,否则柴桑已经不保。”

刘璟笑了笑,“这是应该的,柴桑城破,对谁都没好处。”

周凌想到自己只有五百人,忍不住忧心忡忡道:“璟公子临危不乱,指挥得当,恳请璟公子继续留下协助我指挥防御,说实话,我一个人压力太大了。”

“我没有问题,只是柴桑的兵力确实不足,周县令有没有想过什么应对之法?”

周凌看了一眼东城的烽火,叹了口气道:“我还能有什么办法?只能向武昌求救,烽燧点燃,一个时辰后能传到武昌,那么最少两天,援军必然会赶来,关键是我能不能守住两天,我们只有五百人,唉!”

刘璟沉思片刻道:“求援肯定需要,不仅是武昌,我也可以写一封信,命手下送去阳新县,请甘宁率军来援助,另外,柴桑几大家族都有家兵,训练有素,可以动员家兵来参与防御,至少有一千余人了。”

“向甘宁求救当然可行,只是柴桑世家的家丁……”

周凌显得很为难,他知道柴桑几大的世家都是两边倒,尤其是陶家,和江东更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让他们派家丁参与防御,恐怕不太现实。

刘璟明白他的担忧,当机立断道:“无妨,我去和陶家谈!”

……

刘璟匆匆来到了陶府,刚进大门,却迎面遇到陶湛,陶湛一直在担心刘璟的情况,她已经托管家去打听了,自己却又坐立不安,所以跑到门口等管家消息,不料正好遇到刘璟回来。

她顿时长长松了口气,拍拍胸脯,上下打量他一下,笑盈盈道:“正在担心你出什么事呢!还好,没有断胳膊少腿。”

刘璟感受到了她对自己的关心,心中一股暖意涌来,挠挠头笑着问她,“你回来没有被父亲为难吧?”

陶湛掩口低低声笑道:“没有呢!府中乱成一团,父亲还顾不上我,说不定他还不知道我又回来了。“那你父亲在哪里?我想找他商量借用陶府家丁之事。”

走了几步,刘璟又回头问:“你觉得有多大可能?”

陶湛低头想了想,摇摇头,“父亲就在中庭,你可以去和他谈一谈,不过我感觉可能性不大。”

刘璟点点头,快步向中庭走去,陶湛望着他背影走远,心中却在盘算,怎么助刘璟一臂之力。

……

果然不出周凌的担忧,陶胜听了刘璟派家丁助战的请求,半天没有说话,他的府上确实有四百余家丁,个个武艺高强,训练有素,但陶家从来不参与孙、刘两家之争。

原因自然是人人皆知,现在刘璟要求他出家兵参与城池防御,着实让陶胜感到为难,如果被江东知道自己派兵防御,那么陶家将来在江东怎么立足?

可是有些话他又不得不说,“璟公子对陶家的大恩,陶家铭记于心,公子的请求,陶家自然要全力满足,只是陶家也有苦衷,璟公子应该也了解一二,除了派家丁以外,陶家愿全力支持守城。”

陶胜的言外之意就是说,陶家愿出钱出粮,就是不能出人。

刘璟半晌没有吭声,他心中着实有点不高兴,现在已经什么时候了,陶家还在考虑两头靠。

刘璟淡淡道:“既然陶家为难,那我就不勉强了,至于其他支持,暂时还不需要。”

刘璟话音刚落,院子里传来陶烈洪钟般的声音,“谁说陶家不愿出人!”

在两盏灯笼的引导下,陶烈快步走进房间,后面跟着陶湛,陶湛既然已经把心给了刘璟,她自然一心一意替刘璟考虑,她知道父亲十之八九不会答应,只有找祖父来才能改变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