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土豪-第2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码头上瞬间就安静下来了。

发年赏,这种事情听都没有听过。

在李氏高丽,工坊基本上归官府的,少许的私开工坊也是大权贵开的。能进去作工就不错了,加班与劳保什么的在李氏高丽这个时代是不存在的。年赏这种词在李氏高丽根本就没有人听说过。

“本官已经上书总领大人,请求年赏提前发放。估计明天就会有回复过来。所以今天认真作事,明天清晨各队正安排好活计后,在这里集合。现在散了吧!”

年赏是什么,根本就没有说清楚,难道是指这些鲜菜、肉,或者是其他的东西吗?

总管吩咐完。转身就往回走,一边对身旁的那几位高丽管事说道:“你们辛苦一些,去核查一下这一年来各队的作工记录,做的好作的差的自然要有个区别,当然了。好在那里,差也那里也要有个说法,今天的那人恩免了。”

恩免就是不记过,也不记入各队的工分。

几个高丽管事赶紧回应,表示自己记下了,并且一定会明天清晨之前搞好。

那管事从袖子里摸出一个信封:“这是给你们的赏,去告诉那些队正们,给他们也单独有一份年赏。去忙吧!”

“谢大人!”高丽人接过信封,齐齐的行礼问安。

回到自己的办公场所,坐在首位上的一位便服男子听完他的汇报,满意的点了点头:“作的很好,年赏本就应该从码头开始的。你们的赏赐在这里有一份,家人也有一份。海司不会对任何一位用心作事的人小气。”

“谢过大人!”五个大明负责码头的吏员齐声谢恩。

“还有一件事情,听说你在这里养了一个高丽女子作外室?”

“请大人责罚,小的立即就去解决此事!”管事有些紧张,毕竟长年在外也需要有个人照顾一下自己。

坐在上首的就是茂山总领,原本是南京都司的一位退职的都指挥佥事,也是三品武官。因为伤了腿而致仕,他没有办法再上战场,也不可能出海,所以派到这里作为茂山铁矿的总领。负责管理这里所有的大小事务,相当于外放了一个总督的官。

“很显然,你不知道自己错在那里了?”

“请大人指点,小的一定改正!”作为吏员,他还没有资格自称下官,这就是大明的规矩。而且着一位正三品武官,他只能自称小的。

“你是茂山矿的人,也是大明的人,更是海司的人。你养的那外室,穿的是高丽粗布衣,其家中这一年也仅仅得到了几石米罢了。在本官眼中,你这样的行为会让高丽人认为,你就是一个被下放到这里的穷酸小吏罢了。在我的眼中,你丢了老子的脸,也丢了白大人脸面,更丢了大明的脸面。而且,那也是你的女人,你丢了一个爷们的脸。”

这是什么理论,这小吏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竟然错在这里了。

厚厚的一叠银票给拍在桌上,全是十两一张的,一百张一捆呀。

“你们五个,知道要怎么办了吧。记住,就是外室也要有婢女的,而且就你小子记得好好编个理由,这半年来你让那女子怎么受穷了。”

“小的会这样说,我等是大明的官员,在外收妾是要上报的。因为没有上报,所以不敢大张旗鼓动,眼下已经有了批示所以自然要让她过得好一些。”

“很好!”总领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站起身来:“以后作事长个脑子,你记得我们在这些在外长的脸是大明的脸面,丢也是大明的脸面。再有这等愚蠢的事情,你们就那里来那里去吧!”说完,茂山总领一甩衣袖大步离开。

出了门,自然有护卫拉来了马,护卫着往矿区去了。

五个年轻的吏员都长长的松了一口气,在这里作吏员比在大明许多地方作县官要风光的多,而且挣的也多。茂山的矿石产量是重中之重的工作,他们倒是尽心作事,只是长久以为的各种教育让他们不敢有张扬。

分了银票,一人二百两。

虽然级别有差,但五个人都是一条心,作为这里的总管也没好意思多拿一份。

当天下午,在码头以南的一处村子里,几个高丽的挑夫背着几只大筐跟着这位码头总管进了一户人家,这就是那位高丽女子的娘家。因为快要过年,码头上事情太多,码头总管天天都住在工作的地方,所以让这女子先回家住上几天。

虽然没有给这家人多少好处,可自家的女儿服侍着来自大明的贵人,这家人在村里的地方自然也是极高的。

进了屋,码头总管坐的上首的位置。

就算有名份,这也是妾。所以他不可能再叫一声岳父之类,至少在大明就是这个礼。当然了,在大明也不可能谁把女儿嫁给比自己身份还低的人作妾。

几个挑夫把东西放下,每人发了一个小银币。

大明的银币分为三种,一种是一两的标准银币,一种是半两的,还有一种就是一钱的。

这小银币就相当于一百文钱,这是他给这些挑夫的打赏。

千恩万谢之后,几个挑夫退着出了门。

“大明凡事都讲个规矩,不和规矩的事情很麻烦。既然是跟了我,总要有个名份。没有名份在大明也是要受罚的。眼下名份已经有了,马上要过年家里总是需要些过年的年货,这是我的一些心意。”

那女子年龄不大,长的清秀。

对于这码头上最大的官来说,她心中有着极大的敬畏感,倒上了水就退到了一旁。

码头总管打开那几个筐子:“这些东西都留在家里吧,给你还有另外的一份准备。这是一只暖瓶,放入热水可保持一天不凉,小心轻放千万不能摔了,这在汉阳城中至少也要三十五两银子一只的。”

这东西,北边的人谁听过。

可听说在高丽都城值三十五两银子,年轻的女孩吓的都不敢去拿了。

“丝绸只有一匹,原本想拿两匹的。只是年前要发年赏,总要给那些队正有些打赏的。麻布这次运来的多,这四匹白麻布新年家里也作些新衣服……”

礼物很多,新鲜的白菜在冬天绝对不是高丽人可以想像的。

高丽泡菜源自华夏三国时代,后数次改变,一直到大明有辣椒之后才演变成现今的泡菜。

但白菜作泡菜,绝对是权贵才有资格享受到了,绝对的奢侈品。这个时代,普通百姓吃的茄子、萝卜。富贵一些人家,有些水芹菜与黄瓜的。只有巨富之家,才会有白菜,因为白菜需要从大明那里从海运买来。

第392节穿丝绸的高丽女子

其实根本不用理由,根本就不用借口。

高丽这一家人只当是这位大明的贵人终于真正的接受了自家的女儿。所以才会借新年的时候送来这么贵重的礼物,这礼物的价值甚至远远的超过这家人的总资产。

当天晚上,女子跟着管事回到码头。

两匹鲜艳的丝绸就摆着她的面前,还有只听过却没有见过的,银钗。以及听说在大明都是非常贵重的玉手镯。幸福一下就充满着少女的心,从最初自己的叔父为了巴结这些大明的贵人把自己送出,到慢慢接受这样的生活,再到此时……

夜的风情,面对头一次主动迎奉自己的高丽少女,码头管事耗尽了自己的体力。

少女却是一夜没有睡,连夜用那丝绸给自己制作了一件高丽长裙。这是一件怕是许多贵族可能都没有机会穿到的,来自大明顶尖丝绸制作的长裙。

打扮的焕然一新的少女,似乎美丽指数又上升了许多。

果真是人靠衣装呀。

“这个……”总管有些吞吐,毕竟儒家思想的教育下,有些事情他还是多少有些紧张。可还是继续说道:“你知道我还有几个下属,就是瘦高那个他对东三码头厨娘的那个女儿很有爱慕之心,不知道你可以……”

这种感觉象是青楼的龟公了,码头总管还年轻,强烈的道德感依旧束缚着他。

“他也存了几匹丝绸。”最终,那种送重礼的话怎么也不好意思说出口,只说那位属下也有一些贵重的东西存在库房之中。

如何不明白,倒是为自己男人这种紧张而感觉有趣。

不用几匹,其实你有一匹就足够把一个厨娘的女儿接回家,就算有两个也能一起接回来。丝绸这种级贵重的物品在高丽是直接与银子划等号了。

一个女人。一个穿着丝绸的女人,一个穿丝绸码头总管的女人。从往所走出来,一直走的很慢,一直在想像着自己已经不是普通贱民的穿着丝绸的女人,向着东边三号码头走去,她的衣服。她的银钗,她手上的那只玉手镯。

无一不让所有人驻足注目。

听到有大明的贵人看中了自己的女儿,那位厨娘恨不得立即用刷子把自己女儿的脸刷的与面粉一样的白,真是后悔为什么让到厨房作事,烟会把人熏黑的。

中码头上,码头总管正在公布着年赏。

“头一名,码头第十三护卫队。防止了四次外来匪人的盗窃行为,并且两次成功的预警,并在清剿盗匪的作战之中非常的勇敢。十三护卫的年赏是四千二百四十两银子。”

一个护卫队就是一百人。也就是每个人可以分到四十多两银子的重赏。

但银子有什么用,还不如来一点大明最好的货物更让人心动。

轻轻的一拍手,一个商人出现在他的身旁:“你们无论想要什么,用银子去买吧。只在你想不到的,没有你买不到的。一个时辰之后,空出的七至十六号仓库门前都有商人等着于你们交易,但记住,只接受以队为单位的交易。个人交易在七天之后,码头北的空地上会建一排新的店铺。”

“大人。有白菜吗?”有人大着胆子上前问道。

码头总管没有回答,那商人笑咪咪的走上前一步:“有,每一石白菜只需要四两五钱银子,这是可冬天的鲜菜。萝卜只需要一石三两三钱银子,蒜只需要二两四钱银!”

大明的物价不贵,但就算是在夏天菜也不是便宜货。

普通的菜一斤至少也要一分到二分银子了。菜是属于贵重物品一类。因为种植、保存、运输等等原因,历史上大明的菜价在历史上最便宜的时候,象芹菜一斤也要三分三的银子。

当然,眼下大白菜亩产惊人,在白名鹤冬储白菜的基础上。大明的智慧更进一步的把储存白菜的办法研究的更加深入。而且每一颗白菜全部是用粗麻布包起来的,相比起麻布,白菜要贵重的多。

在茂山,发工钱并不是大明人直接发的。

在发工钱的过程上,每个人都知道他们的工钱有一份被高丽贵族克扣了。可这年赏却不是工钱,而且也并没有提出从大账上走,这纯粹就是大明的人发傻,竟然还给这些贱民过年发赏赐什么的。

高丽的贵族们唯一不爽的就是他们不能从其中克扣一部分。

“愚蠢的高丽贵族,他们那里懂得人心无价。”接到报告的总领叫来自己的手下:“吩咐下去,这是大明海司白大人的赏赐,那一级管事从中作鬼别怪老子不客气,然后再挑出几个忠心的,多给一份赏。”

“是,属下懂得!”码头总管很严肃的起身回答。

来自南京都司的精明官员,自然明白这里十多万人收买人心的意义。

最高的一个人拿到了四十多两银子,最并的一个人也有五两银子的赏赐。当然再加上物价的差异,海司付出的没有账面上那么多,在这里贩卖货物的商人也是海司隶属的。

看到属下出去办事,茂山总领自言自语的说道:“希望明年可以把矿石量再加三成!”

茂山矿区的年赏的事情在经由许多人刻意的传播之下,受直接与间接受益的有十几万人,震惊的却是几百万高丽人。

这些花样白名鹤自然会玩全套的,仅仅是矿区还不够,汉阳城也不能放过。

瓷器工坊与白名鹤没有关系,但每人一匹二十尺的细白麻是大明的心意。

但,却没有直接交给这些工匠们,至于能不能发到这些人手中,白名鹤及至大明的官员也绝对不会关心,可这数字却是明明白白的传了出去。

大明人的工坊,很特殊。

但特殊在那里,因为高丽贵族刻意的保密,所以想打听也难以打听到。

大明本身就比高丽富有,这一点是每个高丽人共知的。

不仅仅是在高丽,倭岛四港也有收到年赏的人。小小的倭岛,在日本战国开始的时候,有一千四百万人口,当然也有记载说是一千六百多万人口。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里地方不大,人却是极多的。

当然,倭人很节俭,就是其将军的正餐,也不过是一条鱼,一碗饭,几条咸菜外加一碗汤罢了,这已经算是锦衣玉食了。

但真正的锦衣玉食却更为不同。

基隆港战俘营!

倭人那些破船基本上都被打沉了,其余留下的大明人也看不上眼,就算是作内河船都有速度慢装载量过低的问题。但这些倭人水手当中,却有大量非常优秀的水手,以及大量有长期在沿海生活经验的人。

马上过年了,被俘的倭人们想家。

可他们清楚的知道他们是战俘,能活着就不错了。

杨信、杨义两兄弟在这里管事,手下带着几百人负责着这个战俘营。外围还有福建都司的五千兵马驻扎,如果有危险的福建都司可以两天之内派重兵赶到。

战俘不用作苦力,让留在这里的战俘都不太理解。

这么长时间以来,他们在这里就是不断的背着重物奔跑,爬那些立在平以上的桅杆,不断的编辑张帆、收帆等。

慢慢的,许多人被带走了,只听说第一批被送到矿区作工,第二批送到码头作工。留下的大约还有三万多人,可以说这所有人当是比较优秀的了。

其中最优秀的一百人被叫进了主营区。

“这一餐饭是白大人亲点了,给你们这些受训的优秀者!”杨信拍了拍手,侍从抬着大食盒进来,每个人面前的小桌上都有一份,中间的还有一张大桌,用了一个巨大的盘子装着食物。

寿司这个词是源自倭岛,最初是盐压后发酸的鱼肉被米饭包着。

但刺身这个词代表的生鱼片,却是源自华夏周代。

白名鹤这套现代的寿司拼盘是倭江户后期才有的,属于握寿司流的产物,之前是大阪的箱寿司流派。

握寿司可以尽其华丽,五颜六色的寿司组成一个美丽的图案。

每个倭人面前,也有十只不同五种不同的寿司。

醋米饭、加上倭岛根本就没有的酱油,以及倭人根本就没有见过的绿芥末。虽然是产自倭岛,但倭人却还不知道这东西的用处,特别是加上酱油之后的美味。

光是看着就让人感觉很美味,可一百个倭人却没有一个敢动手的。

这些倭人之前的饭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是远远超出他的在家乡吃过的好。这一次的饭,就是在皇宫或者是将军府都难以达到。

“我们白大人最喜欢的海三文鱼与金枪鱼,你们这次的午餐是白大人亲点的。吃吧!”杨信示意这些倭人可以开始吃了。

有一个倭人出来跪伏在地上,他不明白为什么会给自己这样名贵的饭菜。

没有见过大明人的饭,但这样的饭菜要倭岛绝对是不敢想像的。

“不要你们的命,但要你们的才能。”

杨信说到一半,示意所有人先吃饭。自己却偷偷去看准备好的字条,这一切要按剧本走!

第393节万雪儿进京了

欢欢喜喜过大年,绝对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无论是得到了赏赐的高丽人、倭人、还是在小吕宋或者是南掌人。大明要过新年,而他们也会跟着大明人在新年一起庆祝。

孤单一人的白名鹤在家里支起了铜锅,准备了羊肉、牛肚等物。

水开了,白名鹤盯着那沸水在发呆。

今天已经是腊月二十八了,许多家里都在张罗着过年。因为变的富足,自然要过一个富年。许多小孩子已经将新年的衣服穿上了身,街上已经有零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