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隋末-第1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辽东城坚墙高,且又物资充足,根本不担心围城。只有破城才能攻下辽东城,而想破城,按常规的以七破一的攻防战惯例相异攻破一支有着八万人军队防守的坚城,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当初杨方攻击高建武十万人防守的辽东城,可走出动了四五十万大军,还不包括二十多万的辅兵以及三四十万的民夫。就是那样,杨广也是花了月余的时间才硬打硬的将辽东城的守军消耗一尽。

现在对陈克复来说,辽东他已经站住了脚,接下来就是想着如何生根了。光拿下辽东城,坐守在城中等着杨广明年带兵来征辽,不是他陈克复愿意的。

得陇而望蜀,现在他陈克复站住了脚,自然就是想的更多。更多的当然是能和辽人形成一种势力平衡,大家划地而治。刚刚留下来时,太大的压力与理想扛在肩膀上,自杨广退兵之后,陈克复还真的是没有安稳的睡过一觉。

每天做梦都在筹划1着如何打下辽东城,如何在高句丽人的包围中生存下来,甚至想着要如何的去抓紧将士们的心。如何的去防备如李节这样的人,每时每刻,心中都充满着算计,太累了。

如今突然一下子觉得好像压在身上的压力没有了,再也不担心睡到半夜时会有辽人冲进城了。从现在起,没有个两三月时间,高句丽人很难集结人马再次北上,特别是当此高句丽西北面的力量完全被扫平之时。

“给我准备文房用具,我要给陛下报捷!”陈克复坐在帐中,转身对账口的张锦道,陈克复打算亲自向如果杨广上表报捷,当然,报的并不是这次的金山峡谷战站果。

他要写的表章,要报的是攻下辽东城的奏表。当日攻下辽东城之时,他并没有向杨广报告。

不是他忘记了,这么重要的事情怎么可能会忘记,完全是他没有写。

当日攻下辽东城之时,离杨广大军撤军并没有几天,说不定大军都还没有到达辽河西边的怀化镇。

他担心万一杨广一听说打下了辽东城,一时鸡动,又调一支人马回转来和他共同防守辽东城,那可就麻烦了。不管调谁,杨广派来的人肯定也是级别不低,他一个火线连续提拨的将军,怎么也是比不过那些在朝中有着深根错节的高级将军们的。

在杨广身边的时候还好,毕竟他是杨广比较喜欢的将军,天子宠臣,别人看他不爽,也只是暗中上上眼药水什么的。不耳能做的太明显,毕竟搞火了,陈克复到时直接到杨广面前去告状去了。

但是如果到时派一大将来一起留守,到时他说了算,还是那人说了算?那时他只有破军营一万人,而如果杨广知道攻下了辽东城,真的派兵马来留守的话,人数肯定不会少,三五万人是不会少的。到时谁的拳头大谁说话,他一个新晋大将军,肯定是压不过一个老牌大将军的。

就算他到时手段好,不落下风,可他这想以辽东城做根基,乘势发展自己实力的想法估计也得胎死腹中了。毕竟有这么一位大将大,什么事情都得受到制掣,比如现在他搞的这扩兵,这改军制,设军衔,如果辽东还有位手握兵权的实力派将军,他又怎么可以做到现在这一步。

弄的不好,他就和那李节一样,被人给架空了。毕竟李节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初他能架空李节,就是因为他有兵,而李节只带了几个将军来。而万一到时来的是一个带着数万兵的将军来,那只有一万兵的陈克复估计就得去打酱油了。

这栏的事情他当然不想发生,所以打下辽东城之后,他就一直压着没向杨广报告。反正这事情到时也好推脱,就说现在辽东局势不稳,也说的过去。

到了现在,时间转眼已经过去了差不多半个月了,这事情也不能再拖了,而且也没有必要再拖了。

按他苒推算,杨广现在估计都已经过了北平郡,到了涿郡了。

而他现在开始向杨广写奏表,再加上一路上的时间,等他的信使见到杨广,估计都还得要半个月了。估计到时杨广都已经回到了东都洛阳了。到那时,事情肯定就和之前不一样了。

杨广还在辽西的时候,是可以随时派一支人马回来的,毕竟他身边大军云集。而等到到了东都洛阳,到时各支兵马肯定也要派下去平乱。这兵马易散不易结,一散下去,想再调一支兵马北上辽东,可就不是那么容易了。一来而往的,等杨广想调兵马时,这天时也进入九月了,到时整个辽东都处于雨季,连辽河都会水势大涨,根本就不再适合兵马行军了。

而就算杨广打算从河北或者辽西派一支兵马到辽东来,估计等他的命令传到也一样得到九月去了,等真到了辽东估计也到干月了。到那时,他陈克复手握八万兵马,虽然还不能算强兵,但最起码也能算的上是一支能够战斗的大军。

手中有八万兵,而且又是在这山高皇帝远的辽东,那还不是他陈克复说的算。不管到时来的是谁,就是龙,他得盘着,是虎,他也得卧着。

陈克复一直信奉的一句话说是,在绝对的实力面前,所有的阴谋计策那都是苍白的。

眼下天下已经大乱,杨广连自己家门前的事情都快搞不定了,更别说管他了。只要他一如即往的表现的服从杨广的命令,为杨广的大业开疆扩土,估计杨广是不会太在意一些小问题的。

乱世当道,草头为王,武夫当国。他陈克复既然一穿越就来到了这大隋朝,来到了这乱世,还附身到了一个士兵身上,那注定了他就该成为一个当国的武夫。

辽东,只能是他一个人的辽东,哪怕表面上现在会是杨广的辽东,但却也只能由他来统领!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如李节一流不能和他同心的,他早晚要将他们架空、孤立!哪怕再来一个,也绝逃不过和李节同样的命运!@。

第156章 疑人不用

没有红袖添香,身边只有张锦这个近卫连长亲自帮陈克夏磨墨。

一个满脸大胡子的粗豪男人,却来帮他磨墨,陈克复怎么看怎么觉得不大顺眼。

“好了,好了,你一近卫连长,有空多看点书,学习学习。我打算等部队回辽东城后,把你调到东北军教导旅去学习三个月,等以后在我身边多呆点时间后,有机会就放称下去任个哥营长什么的。”

张锦一听陈克复打算让他去当昏营长,也是咧嘴一笑,毕竟他这样的粗壮汉子对于做陈克复的亲兵头子,还是觉得有些不过瘾的,如果能去带兵打仗自然是最好的,虽然不是营长,但好歹也是五百人一营的二把手了。

只是笑了一会后,突然又有些疑惑的道“大帅,这个好像我们东北军只有重骑兵旅和重步兵旅两个旅吧,没有听说有教导旅啊?”

“你不知道的事情还多着呢,你不过是一上尉连长,军中大事你又能知道多少。这教导旅是前不久才议定,但还没有实行的一个计划。和过去的讲武堂差不多,但是又不一样。我们会新建一个士官讲武堂,招收一些精锐的年青士兵,让他们学习一年,然后分到各师去担任士官。另外,在各团设教导连,专门轮训现役班长,师设教导团,

轮训现役排长。而司令部设教导旅,责门轮训你这样的连长。讲武堂则分为营级军官培训班,团级军官培训班,以及旅以上军官高级进修班。不过,那些你现在都没资格。你只能老老实实去教导旅受训,等你小子以后立了功说不定就有机会去讲武堂了。”

对于身边的亲兵们,陈克复总是会比较亲切,而且不管是亲兵队长,还是亲兵小兵,在他身边呆不了多久,他就会把他们下放到部队中去。对于他来说,虽然李奔雷、刘铁柱、张合等人都是他信的过的部下。但是比起来,这些在他身边呆过的人,更贴他的心,也对他更加的忠诚让这些人到底层去任中下级军官,更有助于他掌握部队动态。

所有平时,陈克复也常常会比较认真的去教导这些身边人,当的算是给他们开小灶,单独培训了。

奏表写的比较简单,无非就是先大夸了一通皇帝杨广。说是皇帝如何如何,然后才说起,说他陈克复领了皇帝的密旨后,按着皇帝的吩咐根据皇帝陛下的计策,成功的在皇帝陛下的运筹帷幄之下一举攻破了辽东城,并全歼了全城守军。直夸皇帝当真是早有先见之明,算无遗策运筹于帷幄之中,当真是决胜于千里之外啊。

反正陈克复在奏表中只字不提他们拿下辽东城的功劳,全将功劳说成了是,这一切都是杨广早就安排好了的。他陈克复不过是在皇帝撤军时,得了他的口谕一切都是按着皇帝的计策所行,才能拿下这辽东之城。

对于陈克复来说,他的功劳不可能让给别人。但如果是让给皇帝的话,又当别论了。皇帝是什么人,整今天下都是他的,把个功劳算在他头上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再说了,臣子的功劳本来就是皇帝的功劳。

他早怎么说,所有人也不能忽视,是他陈克复带着一万人马留在辽东,抢下了这辽东城。只要把杨广的马屁拍好了成全了杨广的面子,这好处自然是不会少他陈克复的。

在奏表的最后他只是简短的几十个字,说明了下,为了能弥补兵太少,能发挥出民壮的作用。他临时整编了一些民壮,又用了一些临时的名称编制来指挥这些人。

最后还没忘记向杨广说明,辽东城中有粮食数百万石,并表明,破军营的将士们和辽东城中的民壮都愿意为皇帝陛下防守好辽东城,和保管好城中的粮食,以等待明年皇帝陛下的再次东征。

至于后面他设计歼灭了辽河中下游的安市、白岩诸城两万多兵马,并扫清了数十大小山城的事情,他只字未提。而刚刚打胜的金山峡谷大战,灭辽人八万兵马一事,他更是一点口风没透。

虽然这些事情早晚杨广会知道,但是不是现在让他知道的时机。

攻辽东城可以说是杨广之前大军的功劳,但是如果让杨广知道了他不但灭了安市、白岩数十城的两万多辽人兵马,而且又马上在野外与辽军东北大将麂战,一战将辽人东北面八万人马击败、俘虏。

那这事可就大条了,杨广上百万大军打来打去,损兵折将打不赢,你居然只靠着一万兵马,就能大短时间内连续击败了高句丽十多万兵马。这样的事情,如果让杨广知道了,那以他多疑的性格,肯定是不会放心让陈东复留在辽东的。搞不好一道圣旨,就将他调回京中任闲职去了。

毕竟朝中他的对手可不少,如裴阀、李阆等都是想着披倒他的。

灭了高句丽十万人马的事情,陈克复必须一点点的分开来告诉杨广,还得狠狠的将功劳缩小。比如说安市二高的人马,他肯定不会说是击败了两万兵马,他最多说是击败了二高几千兵马,及俘虏了几万的部族夫孺。打渊太祛,他只能说是设伏突袭了渊太祛,击败了他们的两万多人马,和数万奴隶。反正就是不能说实话,说的越含糊自然是越好。

写完后,陈兔复又算细的看了几遍,有些不满意的地方又重新划1

了,拿起笔又重新写了一份,才满意的放下笔。

转过头,对张锦道“你去帮我叫特勤司的唐胜云少校过来,我有事情交待他。”

唐胜云就是如今特勤司的主事人,虽然表现上毛翊还兼任着特勤司的司长,但是实际上毛翊十分谨慎的根本没有涉足到特勤司里去。他十分明白这个特勤司是做什么的,这是一个情报机关,虽然表面上是对外的,不似调查司的对内。但是毛翊向来脑子聪明,哪里又不明白这样的机构,都是上位者手中的秘密工具,调查司和特勤司不但分别担负对内对外的情报等工作,也必然是担负着相互监督、相互制衡的作用。

如今他身为陈克复的必腹,又是嫡系第一师的师长,如果还要去沾染这些秘密力量,那必然不会是什么好事。他十分聪明的只是挂了个名号,连特勤局的人员选调等他都一点也没插手。

不一会,张锦就叫来了唐胜云,四十岁上下,个头中等,体格精悍,但是一张脸却永远也看不到笑容,不管见到谁总是冷漠的一张脸。唐胜云原本是破军营中的一名骑兵伙长,出身耕读之家,祖上也没有出过什么显贵。虽然当了府兵,但是却也是军中少有的能写会算之人,只是一向性格冷漠,和谁也处不大好。

破军营从三千人增加到一万人时,陈克复调他为破军营的一名记室参军事,专门记录士兵们的立功记录,他做的十分好,总是没有半点差错,也是那时陈克复记起了他。

建特勤司时,陈克复点了他的名,直接抽调他为特勤司的二把手,却是名义上的一把手。

“大帅!”唐胜云一张脸十分白净,甚至白净的有些苍白。一进到帐内,他只是对着陈克复很严肃的行了一个军礼,并没有多说一句话。

“胜云,叫你来,是有一件重要任务要交给你。这封是我要呈送给皇帝陛下的奏表,事关重大,交给别人我也不放心。现在我把他交给你,希望你能帮我把信送到洛阳去,呈给皇帝陛下。”

唐胜云收下信,纳入怀中,并没有离开,只是静静的问道“司令还有什么事情是要交给我的?”他知道,如果只是送一封信,那么就不可能让他这个特勤司的二把手亲自去。

陈克复高兴的笑了笑,他就是喜欢唐胜云这种慎密的思维,做什么事情脑子都会谋定而后动。

“特勤司的情况如何了?人员可还有缺少?各种所需要物品都到位了吗?”陈克复并没有直接回答他,而是转而问起了特勤司的事情。

“回司令的话,目前特勤司已经从军中挑选了近百名条件合适者,除其余负责司内日常事务人员,其余挑选出来的预备特工全都已经开始了特训,所有的特训方式及计划都是按照司令亲自编写的特工手册开展。经过半月的训练,目前已经初具效果,等再有些时日,就能外派任务了。”

陈克复点了点头“特勤司就是我东北军的眼睛,我希望你能时常擦拭这双眼睛,让他看的更远更亮。你准备一下,挑选十个人跟你一起去中原,有两个任务,一,想办法在中原开展情报工作,可以在涿郡和洛阳各建一个分部,负责打探所有涉及辽东的情报,朝堂言论,坊间流言,都要收集发回辽东。而涿郡分部得具体打探关注河北辽西一带我大隋兵马的动向,只要是兵马调动,我希望你们都能第一时间传回辽东。有什么需要的,只管去找后勤营的王林,他会给你的。好好干,我不会亏待你的!”

拍了拍唐胜云的肩膀,陈克复也没有说太多的话,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然他觉得唐胜云是个合适人选,就会好好的用他。@。

第157章 秘密张网(呼唤月票!)

不过,虽说陈东复比较相信唐胜云,但是此时却还是把他外派去了中原,让了去建立特勤司洛阳和涿郡分部。

原因也很简单,现在的特勤司毛翊坚决不沾手,创建到管理一应大小事情都是由唐胜云来决定,可以说特勤司里唐胜云的权威是相当大的。现在还只是刚刚建立,不大能显出来,但是没有制衡的权利总是会变质的。

特勤司是一个比较关健的部门,如果一直任由唐胜云一个人管理着,久了难免就会发生点什么意外。

陈克复做为一个穿越而来锋上位者,自然也明白,好的办法,就是建立一个合理的制度,而不是指望着唐胜云能对他忠心耿耿,毕竟人心都是容易变幻的。

现下特勤司建立起来了,陈克复外派唐胜云去中原。那么特勤司必然需要一个主事人,这个时候他就能很名正言顺的再安排一个人进特勤司。就算以后唐胜云回来了,那特勤司里也不再是他一个人的特勤司,而是由两人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