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隋末-第3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瞰冷冷的道“裴尚书所方就错,无尊卑则无上下,朝廷也将无威信。来人,将杨立拉下去廷杖二十,以示惩戒。”

守在门口的一排金瓜武士,却是杨臊的人。闻言立马就走了过来,一把将杨立拖到了殿外。没一会就已经听到传来刑仗之声,可是才听的打了几下,却有一名武士走了进来。

“禀奏殿下,那杨立身子太弱,禁不住打,才打了三杖就已经没有气了。”此话一出,立时殿中群臣震惊。

之前杨晾将杨立拉出去打二十杖,虽然众臣都觉得有些过份。但二十杖总不会死人,众人勉强还能接受。可是眼下三杖就将一名从五品的禁卫将军打死了。这却已经十分明显了,这明显是蓄意谋杀打死了。当年先皇帝杀大将军史万岁之时,就是用的这招。当声杖毙,不过当年却是打了好多杖,可如今才三杖就打死了。这已经不光是谋杀了,而是赤裸裸的威慑了。

骁果军统领杨武眼前一黑,差点异厥过去。手指着裴蕴,大骂道“狗贼,你这是蓄意谋杀朝廷命官。”

裴蕴阴阴一笑“杨大人,饭可以乱吃,话却不能乱说。这堂堂金殿之下,岂能容你血口喷了?明明是你家儿子太无用,挂着左备府身的从五品将军职位,可却连三杖都挨不住,这样的人也不知道是怎么混入禁卫军之中的。你如今不好好检讨自身,居然还敢来这诬蔑本官,当直以为本官怕你不成?”

说着裴蕴对着龙椅之中的杨睐一行礼“禀奏殿下,骁果军统领教子无方,才有先前殿中无礼。如今他儿子体弱挨不住杖责,他却在此金殿之中口喷人,诬蔑本官。本官要在此奏杨武蔑视朝廷,循私舞弊,让自己那体弱的儿子却窃居禁卫军重要将领之职。还要告他金殿之中,诬蔑大臣之罪,请殿下明察。”

杨睐脸上闪过一丝狞笑“既然如此,那么将杨武拉下去,也杖责二十。”这对主臣一对一喝,却是在演着双簧。刚刚将杨武的儿子打死,眼下又想将杨武也打死,这已经是彻底的杀一儆百。殿中一时震惊无比,刚刚的三杖就打死了一个从五品的郎将,如今杨睐居然还再次下令要将杨武也拉出去杖责,众臣不用猜也知道,一旦让他们把人拉出去后,又会是什么结果。

杨武可不是一个小角色,他可是皇帝身边十分信任的人物。手中更是掌握着骁果军和黑衣铁卫两大皇帝身边最贴身的禁卫。按制,骁果军兵马两万,黑衣铁卫人数虽五千,可却权利极重。论爵位,杨武是国公,论品级,杨武也是从三品的紫袍大臣。他这样不但……实权,且有公爵之位的从三品大臣,连尚书省和楚部都是无权处置,

须得由皇帝才能处置。

可是现在,杨睐不过是一亲王,却居然想要将这样一位朝廷重臣公然处死,这不禁让殿中大臣们心感惶然。特别是此时的骁果军和黑衣铁卫的数名高级军官已经站了起来,杨武是他们的上司,如果此时不站出来,还待何时。

一队金殿卫士已经走了进来。

杨武须娄皆张,怒发冲冠!

金殿之中大吼一声“谁敢!”甩开那几名侍卫,杨武瞪着座上的杨睐道“杨睐小儿,你不过是一浪荡亲王。当年就为皇帝不喜,拘禁宫中,后来更是被远远的贬到辽东之地。就凭你,也想坐上龙椅?休想?按我大隋制,当今天子在位,则可能由他人继位。陛下之后,还有太子殿下,就算太子真的不幸,按制,也还有无德太子之嫡长子继位。今元德太子有了三人,燕王杨谈、越王杨侗,代王杨侑,皆是人中龙凤。尤其是燕王谈,陛下更是十分喜爱,敏慧美姿仪,陛下于诸孙中特所钟爱,常置左右,如今就在太原。如今天子不能理事,按制,当由燕王杨谈听政,百官辅佐,何时又轮到你杨睐小儿。”

“放肆,大胆!”

杨瞰怒极,为皇帝不喜,是他平生最大的耻辱。如今被杨武揭出,他不由的恼羞成怒。更何况,杨武居然说如今屁股下的位置应当由燕王来坐也不能给他坐,这岂有此理。

“本王乃是陛下之嫡子,更是陛下如今唯一的儿子,皇位相传,何有传孙不传子之说?杨武,本王看你就是心怀叵测,来人,拉下去杖刑。”

殿外又涌来数名侍卫,殿中形势一时无比紧张。

“哈哈哈!”

剑拔弩张的大殿之中,突然传出一阵大笑之声。

众人望去,却见那紫服袍中空着一只衣袖的左屯卫大将军李世民正在大笑。那满是刀疤的面孔一笑却不复当年的俊朗,剩下的唯有狰狞。

李世民迈着稳重的步子走到了杨武与那数名侍卫之间,伸出那只独臂拍了拍其中一名侍卫的肩膀“这体格可是有些弱,担任金殿侍卫怕是有些不太合格啊。辽王殿下,如果你这缺人手,本官倒是可以从左屯卫中抽调一些好手给你。我左卫卫如今虽然也还没有满员,不过河东军还是兵多将广,且个个龙精虎猛,看上去,可比辽王殿下的这些金殿侍卫们强多了。”

李世民横插一腿,却是立马将殿下人的目光引到了自己的身上。

李世民的突然插手,让裴蕴不由的嘴角抽动了几下。他本来以为卫文升等长安一派的人肯定会站出来,而他也早定下了对策。今日他在金殿下杀杨武绝不是意外,就算今日杨立不站出来说话,他们也早有计划,今天要在金殿上想办法除掉杨武。本来是想免去杨武的职,不过因之前杨立的事情,倒正好给了他们一个借口,干脆打算一起除了,一了百了。

杨武手中的那骁果军和黑衣铁卫乃是宫中禁卫中的禁卫,是专门负责保卫皇帝的最后人马。杨武一直不肯倒向辽王,这早已经让裴蕴等人不满,这次早计划…好了要夺下他的骁果军和黑衣铁卫。只是没有想到,此时本来应当中立的李家却又出手了。

杨睐从龙椅之上站起身来,目光阴晴不定的注视着李世民。李家在太原的势力太大,如果此时是在洛阳,他绝不会怕李家。但是如今在李家的老巢太原,这不由的让他对拥着十几万兵的李家心生忌惮之心。

如今一切都到了谋夺皇位的关健时刻,这个时候,他不想节外生枝,更不想让李家这股能打破势力平稳的势力站到自己的对立面去。

李世民虽然只是说了几句风马不相及的话,但是他此时站出来,就已经表明了态度。虽然杨瞰等人还不明白,为何李家会突然间站到杨武的背后支持他,但这时为了大事,杨嗓也只能退一步。

“杨武教子无方,且金殿失礼,本王念你也是朝中老臣,兼是本王皇族长辈。这次本王就不予深究,二十廷杖免去,但也不能就此没有责罚,要不然朝廷法纪何在?现本王令,暂时免去杨武骁果军折冲郎将,黑衣铁卫统领之职,在家反省思过。着由李建成接任骁果军统领、裴行俨接任黑衣铁卫统领一职。”

虽然他没有想明白李世民为何插手此事,但李家在如今太原的微妙局势中影响力巨大。辽王杨睐也不得不慎重对待,最后在接到了裴蕴的眼色后,他后退一步。

将杨武免去职责,又安插了自己这边的心腹将领,由左武卫大将军的儿子虎牙郎将裴行俨来接替权利巨大的黑衣铁卫一职。而为了安抚突然出手的李家,杨睐又将骁果军折冲郎将这个实权正四品官职交给了李渊嫡长子。骁果军拥兵两万,又身为禁卫军,地位十分重要。不过如今骁果军只有五千新蓦人员,杨睐也不太在意,用这么一个空头职位换来李家的支持却是再好不过。

李世鼻沉默不语。

殿中所有人都沉默不语。

杨睐满脸期待的在等待着李家的回应,如果李家接下骁果军统领的职位,那么他和李家的关系就将迈过实际性的一步。而卫文升、宇文化及等关陇一派的大臣们也紧紧的盯着李家父子,如果李家同意了杨睐的提议,他们如今勉强与杨睐抗衡住的势力平稳就将马上打破,他们将彻底的处于弱势之中。

静,死一样的安静。

大约过了半刻钟的样子,但殿中所有人却觉得过了漫长的时间。

“哈哈哈!”又是一阵大笑声响起,这回却是老狐狸李渊的声音。

“多谢朝廷对犬子的看重,老臣代犬子谢过。”李渊一句话,却是已经接受了辽王的好意。一时间金殿之中,有人欢喜有人忧。!。

第468章 幽州罗艺

大业十一年七月十五日,河北临渝关。每年的七月十五日,又是道教中的中元节。大隋朝继承历朝风俗以一、七、十月之十五日分称上元、中元、下元。上元是天官赐福日,中元为地官赦罪日,下元为水官解厄日。所以会在中元时普渡孤魂野鬼。中元也是民间的传统节日“中元节”。在南方,亦称“鬼节”。

这一天,普通的百姓带上祭品,到坟上去祭奠祖先,与清明节上坟相似。

而大隋立朝以来,军中却还有一个习俗,那就是在这一天,召集附近的和尚道士,设孤魂道场,以祭奠阵亡的军士。

罗武自得了少将军罗成,现在应当说是罗家小姐的交代后,一路马不停蹄的赶来临渝。军都关已经落入了辽东军之手,罗成也已经降了辽东陈破军,甚至是罗家涿郡城中的满府家眷如今也都在陈破军的手中。罗家现在已经没有了退路,既然已经踏上了辽东军的船,那只能期望辽东军的这艘般够结实。

七月流火!一路之上连续赶了数天路,罗武换马不换人,早就是汗流了又干,干了又流,身上的衣裳都已经结出了白花花的盐渍。不过此时他已经顾不得这些了,他只是一心记着必须早日把军都关的事情告诉家主。万一家主又和上次一样,又带着人马去突袭辽东军大营去了,不管到时打赢打输,罗家都无法面对辽东军。

傍晚时分,罗武骑着马已经赶到时临渝关外不远处。一路之上,到处可见那已经收割过的田野。还有那三三两两挑着祭祀先祖坟墓的祭祀礼篮子。看着这些一个个还带着刚刚过完了收获季。满脸还挂着丰收喜悦的普通百姓。罗武也只是心中微微的叹息了一声,虽然辽东军反叛已经有半年多了,朝廷的大军也在此日久。可是对于这些关内的百姓来说,一关之隔的辽东形势仿佛与他们隔着千万里路途,甚至在大多数人觉得,辽东军与河北军的战事,也许永远不会烧到河北来。他们更不会知道,就在他们的身后不远。

骑着疲惫的战马,穿过了田野,穿过了夏日傍晚的余晖,在那金色的夕阳之中,罗武终于赶到了临渝关。经过这数年的经营,临渝关早已经不再只是一座关城,因为西面就是河北涿郡运河,东面就是辽东辽阳,做为必经之路的临渝关,这两年来也发展的十分繁荣。关城数次扩大。早已经成了一座集战争要塞,和边关商贸大城为一体了。

临渝关此时已经进入战争状态,东面的城门早已经封闭。但是西面的城门,却并没有封闭。那些居住在城中的百姓,还有附近往来的商队,依然是每日里进进出出。

罗武此时也换了一身的装束,他并不是以本来面目来的,反而是装扮成了一名普通的商旅模样。到了城门前,早早老老实实的就下了马。又拿出了路引条文,查验无误后,又十分客气的给了守门的那名伙长一吊百文钱才进去。

一入城没多久,就已经看到了城中街道上人来人往,一个个都涌往城中的广场。

今天是中元节,按大隋军中传统,今日临渝关中的守军。会请来不少的各尚、道士们做道场,为往日那些战死的将士们进行做法超度。广场上密密麻麻的都是军队,一队接着一队的士兵排成方阵集中在广场上。

在广场的四周,还有一队队的专门负责隔离、警戒的军士。不管是广场中军阵中的将士,还是负责警戒的这些军士,今日所有的将士都穿着十分整洁庄重肃穆。

而在广场的四周,此时也同样的站满了老老少少的百姓。这些百姓之中,有一部份是随军的军属家眷,还有更多的则是居于此处的百姓及商旅们。对于他们来说,今天不但是祭奠那些阵亡将士的日子,今天同样也是一个看热闹的日子。

往年之时,临渝关中守军并不多,中元节的祭奠活动也并不怎么隆重。但是今年不同,今年临渝关前朝廷与叛军数十万大军对峙,且交战数次,多有阵亡损伤。而且之前对关外叛军的作战之中,守军也是吃了许多亏,所以这次的中元节祭奠活动,关内的薛大帅与李大帅都十分重视,请来了附近所有的僧道。此时广场的中间早已经搭起了一座高高的台子,上面足有好几百的僧道正在做法。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这样又有和尚又有道士的数百人的大场面平时可难见到,甚至有可能是一辈子也只能看到这么一次,此时哪还有错过的道理,一个个全早赶来占位置了。

“这也许是薛大帅与李大帅面对之前关上次数对辽东军交战失利,关中守军将士士气低落,所进行的一些鸡励罢。”毕竟将士们战场拼杀,很多时候连个尸骨都无法回归家乡,只能做过个孤魂野鬼,如今军中主将们这样的行为,也算是收买军心士气的手段了。

罗武一边猜测着关中搞么大场面的原意,一边却微微的摇头叹息。临渝关中的河北军士们也算是隋朝中数一数二的强兵了,而薛大帅,李大帅他们更是大隋的名将。只可惜,如今大隋大势已去,这关内的兵将再强,士气再高又有什么用呢?陈破军东西包夹,河北军就将彻底成了一支孤军。

想想河北军将士还在这边关与辽东叛军苦苦对峙,可朝廷如今在太原集结了六十万大军,却只会在那里争权夺利,根本就没有人想过,河北军只以一已之力独自面对着那强大的辽东军时有多么大的压力。甚至这个时候,罗武还想到了裴仁基,他之前带了十万人去河东勤王。可如今雁门之围已解,裴仁基不但不回河北,反而南下去了太原,根着争权夺利去了。

罗武心中微叹,比起薛世雄、李景和家主这些河北本地出身的将领们,江淮出身的裴仁基父子明显就和河北将士们不是一条心。朝廷如今既然已经放弃了河北,那么他们这些河北人也是时候考虑河北的归去之时了。街道上人来人往,罗武骑着马也只能缓缓而行。这次他来行踪十分隐秘,在不知道薛大帅与李大帅的态度之前,他绝对不能暴露身份。要不然,万一让人看见,让薛李二帅看到自己这个军都关留守副将突然出现在临渝关,必定会起疑心。

临街的一处茶楼之上,罗艺正与自己的两个儿子坐在高处饮酒观景。看着下面热门的街道,罗艺的心中却是充满着郁结。上次他看出李靖辽西大营的虚实,深夜没请到李景帅令,就带着薛家四兄弟擅自出城袭营,本想好好的立一功,也好让与他一直不对头的李景看看他的本事。哪料到最后自己却是中了别人的埋伏,最后只逃回了三千人马。连世交薛世雄的四位公子都落入了辽东军之手。

而薛世雄带兵回到临渝后,又是他力陈了辽东军的虚实,结果薛世雄最后与他带十五万兵马出关。可最后,他们损失了五千轻骑,却也只换来抢收了辽西的一些粮食。最后却只能郁结的接了皇帝的最新圣旨,如果不是皇帝的圣旨,罗艺觉得,当时和叛军人马数量相同的河北军,并能一战击败辽东叛军。说不定此时他都已经坐在了那海东的平壤城了,哪里会如此郁闷的做在此处。一想到一会还要去参加祭奠,要面对着上次因随他出关袭营而丢了性命的那许多将士亡灵,他就不由的沉重起来。

端着酒杯一饮而尽,却不经意间发现街角刚刚转过的那道人影十分的熟悉。在脑中仔细的想了一会后,他终于想起来,那人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