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隋末-第4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进攻的魏军将士对今天的胜利已经不抱希望,这些兵马虽然是李密最精锐的王牌部队,可他们终究还只是农民军中挑选出来的而已。虽然初战之时,气势如宏,可战事久攻不下,他们的士气渐渐衰竭,甚至都已经在心里期盼等待着后方传来的收兵令。

正在这时,对方阵后传来的一阵紧似一阵的鼓角之声,却一下子让交战的双方紧张了起来。

本已经渐渐不支的江淮军步兵一听到那鼓角声,仿佛突然又回复了全身的力气,一个个吼叫着又拼命的反击起来。一把把长槊一排又一排的刺出,那些步兵们一边喊着口号,一边不断的迈着大步前进。整个步兵大阵气势如宏,攻势如潮。

正带着部队在做最后强攻的王伯当,突然在马上发现,对方那个巨大的梯形步兵大阵,随着敌方的鼓角声,居然在向左右两边裂开。原本他们死攻不破的梯形方阵的顶角,居然自动的向左右裂开了。

王伯当还在惊叹于这突然的变化,那方阵前密集的魏军将士们,却爆发出了同样喧嚣的吼叫声,提着横刀长矛,向着那破开的方阵口直冲而去。

结果,这批要争抢破阵第一功的数百名士卒,还没高兴一会,就已经被那方阵后面突然冲出来的滚滚铁流给辗成了肉酱。

江淮军的骑兵出击了,而且王伯当在后面满脸震惊的发现,那居然是一支铁甲骑兵。

在陈克复的辽东破军营重装骑兵还未扬名之前,隋朝最有名的重骑兵是罗艺的幽州铁骑。甚至再往远点说,在南北朝的时代,不论是北魏还是东魏西魏,又或者是北周北齐,还是南方的南梁南陈,每一个或长或短的王朝,都曾经装备着一支甲骑具装。

甲骑具装就是人马俱着铁甲的重装骑兵,真正骑兵最巅峰的兵种,也同样是一支最烧钱的兵种。对于无一年、无一月不战的南北乱战时代来说,铁甲重骑虽然烧钱,可却在关健之时所能发挥出的威力却是让每一个国家也不敢忽略的。

南北朝时,马镫的出现和马鞍的改进,使骑兵的战斗力进一步提高,也使得甲骑具装的重装骑兵的出现,极其威赫一时。北周时,东魏大将、北豫州刺史高仲密,因东魏高欢之子高澄欲强奸其妻,愤而据虎牢叛变,投降了西魏柱国大将军宇文泰。

宇文泰率大军至洛阳亲自前往接应,高欢得报后率十万大军渡黄河,据邙山为阵,展开了两魏之间的第四次大战,也就是史上的邙山大战。

史载,东魏高欢麾下大将彭乐率三千铁甲重骑冲入西魏军中,所向皆溃,一直深入西魏营内。俘获西魏临洮王元柬等五个王爷及督将参谋等总共四十八人。高欢勒令鸣鼓进击,斩首三万余级。

转天,东西魏两军重整旗鼓复战。因中军一兵士私自杀驴,受到执法官杖责竟然愤而泄密,宇文泰遂得知高欢本人所在位置,当即调麾下大将蔡祐,率铁甲骑三千为前锋直击高欢中军帐,宇文泰率三军主力绕过两侧,合击东魏军。高欢仓促之间不及应敌,营外步兵几乎全被俘虏。东魏高欢最后只带了七骑逃走。

当时蔡祐的铁甲骑兵的甲骑具装比东魏的更强,齐人见到西魏的铁骑,惊呼为铁猛兽,此战过后,堪称南北南一代乱世枭雄的蔡祐,便有铁猛兽的外号。

在名载史册的邙山大战中,宇文泰与高欢两人都是一世枭雄,虽名为臣子,实际上却是东西魏的真正皇帝,他们的儿子都各自在他们打下的基业上开创了北南和北齐。就是这样的两个乱世枭雄,一代豪杰,都同样的差点被俘虏。先是西魏宇文泰大败,王爷被抓五个,督将参谋等被俘四十八人,还被斩首三万余。一切,首功为东魏大将彭乐及其所率的三千铁甲重装骑兵。

而紧接着,西魏宇文泰也派出了猛将蔡祐率三千铁甲骑兵直击高欢中军,大败东魏军,差点活捉高欢。

这场邙山大战惨烈无比,枭雄名将猛将轮番上阵,但不论是东魏的彭乐,还是西魏的铁猛兽蔡祐,都凭着此战,让他们晋身为绝世猛将的行列。而他们所统领的铁甲骑兵,也成了凶悍无敌的代名词。

但随着时光的推移,特别是到了北周统一了北方,继而又统一了中原天下之后。中原的战事渐息,隋朝也少有出动大军团决战的时候,当初于南北朝决战场上的甲骑具装虽然还有保留,但却渐渐成了京城的皇家禁卫仪仗。

后来罗艺虽然有一支幽州铁骑,但这支铁骑数量很少,虽威慑北疆,可却并没有太过惊人的战绩。直到第三次辽东战役之时,陈克复在新城,以一千重骑,突破了高句丽人八万轻骑。紧接着在辽东战场上,重骑频频显威,以少敌众,大破敌军。辽东破军营重装骑兵的威名,随着陈克复的崛起而声传天下之时,不少有心人的目光才重新回到了重骑的上面。

在这些有心人之中,王世充就是其中一个。最初他在江淮剿匪,基本上都是用排槊兵迎敌,然后用轻骑破敌。他的这个组合一出,简单就是江淮无敌手,各路义军是有一个灭一个,有两个灭一双。但是自从他知道了陈克复在辽东的战绩之后,却是心思活泛了起来。

高句丽人不同于农民军,这个他是心里明白的。他自问如果他率着自己的江淮军却辽东,肯定无法取得和陈克复一样的战绩。所以王世充一边剿匪之时,也开始用他在江淮搜集到的财富,秘密的升级着自己的部队。

他不但把原本只有一把长槊的步兵,装备齐全了双层铠甲,铁盾,还将自己拥有的轻骑数量扩大了数番。而且在背地里,王世充还一直在秘密的组建着他自己的王氏铁甲骑兵。

这支耗费了王家无数财富,汇集了王家最精锐的将士的重骑营,从未公开展示过。

杨广不曾知道过,与王世充曾经并过手的李渊也不曾知道过,东都的越王杨侗、段达等人不曾知道过。就是刚刚不久前才自以为击败了王世充的李密,也根本没有听说过这支铁甲骑兵的半点风声。

现在,如同出牢的猛虎,刚刚接替了王世充的江淮军统帅之位的王玄应,却根本没有再隐藏这么一支强悍的兵马在手的打算。面对着东都那小皇帝与那些官员们的隐隐不服,还有王家内部的那股潜流。王玄应没有犹豫,直接将这支本来是王家最后的杀招的铁甲骑兵派了出来。

足足五千人的铁甲重骑兵全都披着红色的铁甲,连头上盔缨的颜色都如血一般的鲜红。

左右打开的江淮排槊步兵阵的后面,五千铁甲骑兵已经完成了着甲、上马等准备,人人平端着一支丈八长的马槊,在岸边组成了一个巨大的锋矢冲锋阵形。

天空越来越明亮,东边如血的朝霞,映照着黄河边的江淮骑兵们,反射出一片如血般娇艳的光芒。一阵阵的晨风吹过,将所有骑士那鲜红的盔缨吹起。

王辩、杨威、霍世举、刘长恭、梁德重、董智通,江淮重骑兵的六名正副统领全都身着同样的铠甲,列于阵前。

王辨高高举起了自己的马槊,五千自组建以来,还从来没有向世人展示过他们武力的骑士们一片肃穆。

猛然间,高举的手用力的向下一压,骑兵们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声:“江淮铁骑,无敌!”这是这支重装骑兵第一次向世人发出他们的呼喊。

河心洲的安澜号旗舰上,张仲坚的脸色变了变,先是一片惊讶与凝重,片刻后又变得轻松起来。他撇了撇嘴,似自言自语的道,“王世充怎么就生了这么一个愚蠢的儿子,唉,可惜王世充费尽心机藏了这一手了。不过今天你既然显露出来了,那么我又岂会让你这支重骑留存下来。哼,就算你照猫画虎,可光有勇猛的骑士,精良的装备,如果没有一个出色的统帅,又怎么可能拥有一支如此勇猛的重装骑兵呢。”

风徐徐吹过,没有人注意到战场的后方,张仲坚望向那支刚刚出笼的猛虎强军那冰冷的目光。

……

第685章 所向披靡

(感谢、女人的老公、d5432几位童鞋的打赏,谢谢!)

五千铁甲骑兵伏鞍跃马,铁骑的洪流猛地冲向顺着排槊步兵阵打开的缺口涌来的魏军。器:无广告、全文字、更

马蹄声如雷般轰隆鸣响,尽管对方敌军是如此的人多势众,队列黑压压的如同决堤似的漫溢整个东沟滩地,连看都看都不到尽头,但铁甲骑兵们珉然不惧!这是他们的初战,也将是他们啸傲天下的一战。

位于铁甲骑兵冲击方向的是王伯当所率的骑兵,不过此时这些骑兵却早已经被自己的步兵给挤压在了狭窄的地带,停滞不前。由于距离最近,他们是最能感受到迎面而来的队伍的可怕气势的,江淮铁甲骑兵本身就是一支由身经百战的精锐将士所抽调组建,每一个成员都是久经战火的老兵,现在他们都抱着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的念头来冲锋!强悍的军队是可怕的,一支强悍又毫不畏死的军队,那更能称的上是真正的强军!

铁甲军的队列之间,呼啸之中,时刻可以让人感受到那种如狮如虎般的可怕斗志,令迎面的魏军颤栗不已!

大地在脚下剧烈的颤动,让阵前的魏军站立不稳,马蹄在耳朵边轰隆,整齐的铁甲骑兵队列沉重得象座巍峨的大山般,却急速地压向魏军阵列,前排的魏兵的连第一声惊呼声都没来得及喊出就被巨大的冲击力掀飞,再落在后排的铁蹄下,第二排、第三排…排列整齐的魏军步骑一排接一排的被一股不可阻挡的钢铁洪流所冲倒,仿佛纸糊泥捏的一般不堪一击!

“杀!”江淮骑兵的震天的吼声淹没了一片人马落地的惨叫、兵器碰撞的铿锵,在他们排山倒海的骇人攻势中,王伯当身边的轻骑连抵挡片刻都做不到。顷刻间就被这股黑色的铁甲洪流所淹没,而且覆灭只是一瞬间的事情!

王伯当脸色大变。眼看不妙。呐喊着带领自家亲卫兵马冲杀上前,他要马上遏止重甲骑兵的冲势,数千魏军骑士乘着突然扩大的空间,纷纷踢着马腹。策动着战马重新奔驰起来。

双方骑兵正面冲撞,就如同两个浪头正面冲撞。鸡起无数的飞溅的浪花,那就是双方骑兵的厮杀的刀枪溅出的火花!

王伯当麾下的轻骑也十分的勇敢,但是他们手上的武器叮叮当当的敲在江淮军的铁甲上根本无济于事。而相反的。江淮骑兵的每一次挥舞,就有一个魏兵发出惨叫倒地!

一会儿不到,魏军兵马就大片大片的被击倒,人马倒地就象那飓风袭过的稻浪。后续部队奋不顾身的跟随扑上,同样给那片坚甲铁壁打回,被铁蹄踩成肉泥!无论是人。无论是马,在铁甲洪流的重压之下。纷纷给揣倒在地,那势头,仿佛是一群刚刚放出牢笼的猛虎,饥饿的它们面对的却是一群肥美的牛羊,被猛虎一扑,便化做了其腹中餐。

魏军的轻骑还要再战,可是他们四周的魏军步兵们,却是已经恐惧了。

再精锐的魏军,也不过是一群农民军。在占上风的时候,他们会十分的勇敢。可一旦战斗时间过长,身心疲惫,又遭遇重挫,那么在敌军猛烈的反击之下,往往很难坚持的住。特别是此时,东关的滩原上,前后不过十余里地的平地上,却挤着十余万的兵马。

良莠不齐的魏军,有的继续在往前冲,有的却已经在往后退,前进,后退,没有一会,密集的魏军就已经开始魂乱。

而恰在这时,原本只是打开了一个缺口的江淮排槊步兵大阵,却在一阵阵隆隆的战鼓声中,有节奏的分为了两大部。二百五十六人一个的小方阵,开始按着早已经习惯的步法将一个梯形大阵,拆分成了左右两个斜线方阵。仿佛是原本钉在魏军阵中的楔子,突然之间向左右爆了开来。

这是一个致命的变阵,充满了王世充式的风格。王世充纵横多年,老奸巨滑,不管是为人还是领军,都充满了无数的后手和变化。不到最后一刻,谁也无法知道他还有什么后手。他永远也不会把自己所有的底牌掀开,狡兔三窟,可王世充却是狡兔千窟。

如果不是王玄应崽卖爷田心不疼,那么江淮军的底牌是不会这么快的展示给所有人看的。

王世充与李渊都是善于谋略,而又喜欢后发制人的人。可李渊在关健的时候,不到黄河心不死,有种孤注一掷的勇气和决心。可王世充却永远不会,他永远会给自己留下一些余地。就如同他被李密突袭,吃了一个大亏的情况下。却依然捂着手里的几张王牌不肯动用,反而在权衡之后,主动的搭上陈克复,试图借力打力,而保留住自己最后的实力。

兔子急了还会咬人,充满王世充风格的变阵则更加的狠辣。

原本在重骑的猛烈冲击之下,魏军的前阵已经有些魂乱。这个时候。江淮步兵大阵主动变阵,如同一个木塞一样,像两边极力的扩展着,将五六万的魏军一下子从阵中央给分成了两半。

一分为二,从梯形变成两道斜面,江淮步兵的攻击方向一下子从南北,变成了东西。不少的魏军根本还没来的及转变方向,江淮排槊兵的排槊就一排又一排的捅了过来,犹如排山倒海,又如孔雀开屏。

不过这还不是最狠的,真正的杀招,永远是在最后面。

东西两个斜面方阵不断的向左右推进,而真正的中心部位,此时反而成了一片空旷的开阔无人地带。只剩下了满地折断的兵器,及无数倒地的尸体。

还有南岸边背水结阵的足足两万江淮轻骑,如果说江淮排槊步兵方阵是一块大砧板,即挡住魏军的攻势,稳住自家的阵脚同时,又能为骑兵们提供一个斩切敌军的砧板的话。那么重骑兵就是那把屠刀,重骑横出,极具冲击力的将对方原本稳定的阵形瞬间冲破,切割成一块又一块的小阵。

步兵阵挡住敌军攻势,重骑兵破开敌军阵形,而真正歼敌的则是江淮军的轻骑。

两万人的轻骑,将如同一把又一把的快刀,将所有被击破阵形,魂乱无序的敌军一扫而光。

前面的重骑依然还在冲锋,不到力竭,重骑的冲锋不会停止。

王玄应一身金黄的战甲,连头上的盔缨,身后的斗篷都是金黄色的。此时他的心情无比的欢快,看着麾下的江淮军如斩瓜切菜一样的将一个个的魏军砍落,听着魏军惊惧的喊声,看着河北军惊讶的目光,他的心里只感觉到无比的得意。

跨下的黄骠马在轻骑的阵前来回奔驰,他手举着宝剑,一遍遍的大喊,“江淮的勇士们,一击定胜负的时候到了。击败魏军的荣誉属于你们,为先王报仇血恨的荣耀属于你们!勇士们,拿起你们手中的宝剑,驱驰你们跨下的战马,去收割属于你们的胜利吧!”

“胜利!”

此起彼伏的嘶吼起震天般响起,万马齐奔,铁蹄隆隆。

两万轻骑顺着步兵打开的通道,分为两部,向着已经被重骑给冲破了阵形的魏军直冲而去。

当轻骑兵飞快的冲击而至的时候,原本就已经支撑不住了的魏军,终于崩溃了。

此时不论是王伯当,还是后方观战的李密,都发现了魏军极其不妙的处境。

他们的正面已经被江淮军的重骑击败了,而现在,江淮军的步兵已经变阵,长槊直指魏军的左右两翼。更加不妙的是,江淮军在这个时候,将他们一直藏在后面的大量轻骑放出来了,骑枪同样直指左右两翼。

魏军的阵列里,王伯当果断的下令,“敌人的骑兵开始冲锋了,全军稳住阵列,缓慢后撤!”

王伯当的想法是好的,两军阵前太过于密集,堵在一起,只会被江淮军那排槊轻骑杀的越发的高兴。此时只有缓慢后撤,脱离战阵,离开对方那一排又一排刺出的步兵阵,在后面重新整军列阵。

他的判断很准确,但他却忘记了,在这样的战场上,如果发起反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