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隋末-第4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个又一个的千人阵相连,在黑石平原上组成了一个巨大的锋矢阵形。

防守反击,这是隋军专门研究对付草原轻骑的军阵。以战车阵、坚盾、长矛、弓弩为防御,减少隋军在茫茫草原上无依无靠的弱势,也化解突厥轻骑来去如风,随时可能袭击隋军的办法。

这样的隋军方阵,在茫茫草原上一旦遇上突厥骑兵,可以立即与战。依靠着坚固的战车阵防御,能轻松的挡住突厥骑兵的凶猛突击。而一旦当突厥人被缠住,失去突厥骑兵的突然性与机动性后,隋军就会打开战车阵,放出早已经等待许久的机动骑兵,给突厥人发起致命一击。

大隋与突厥交战无数次,大小战不计其数,但从来是胜多败少,这个隋军方阵功劳非小。

东都军在终于倒向了陈克复之后,皇甫无逸为代表的洛阳军方没有再坐壁上观,很识相的遵从了陈克复的军令,全军赶到战场参战。

若是以往,皇甫无逸是绝不敢向李密主动发起攻击的。时移事易,此时的李密已经成了丧家之犬,连皇甫无名逸这样的碌碌无名之辈也敢拣起李密这颗软柿子捏一捏,以向新主子示好了。“栏截他们!”李密大喊道。

令旗招展,谢映登、徐圆朗两将立即率领一路轻骑兵从作战的队伍中抽调了出来,匆忙掉头准备迎战。魏军骑兵们呐喊作势,挥舞着无数的刀枪剑戟,鼓噪不断为自己鼓劲加油。

无数的隋军士兵跟随着驸马拖驰的战车向魏军杀到,两军人马交错而过,互相砍杀,短兵相接。

东都军的战车阵犹如一阵从天而降的陨石雨,挟带着迅猛的势头迅速的冲入了谢映登和徐圆朗二将所率的骑兵之中。生生的在冲锋的骑兵群中,砸出了一道又一道的创口。

每一个千人的战车阵,都如同一个巨大的陨石,那圆形的战车阵中,一边前进,一边透出无数的长矛、箭雨,将一个又一个的魏军骑兵从马上击落。

而魏军骑士面对着这些以坚固的战车组成的一个个圆阵,却有心无力。如果说江淮军的排槊兵是刺猬,那东都军的战车阵则是更大号更凶猛的刺猬。虽然战车战有着极大的地形限制,只适合塞外草原和北方平原战场,但是一旦他们在合适的战场出现,威力却是无比巨大。

在凶狠的对杀中,魏军骑兵的冲击势头完全地被压制,东都军可怕的长矛硬弓的密集攻击之下,前排的魏军全无还手之力,一个接一个地落马倒地,接着,成千上万的马蹄将他们践踏,惨叫声完全淹没在那片喧嚣之下。而东都军方面,竟然连一个被冲破的战车阵都没有。

遭到东都战车阵的猛烈冲击,鏖杀的战线开始扭曲,变成了弯曲的弧月形。左翼进攻的魏军给打得步步后退,站不住脚。葡萄东都军虽然大多是步兵,但他们那扑杀的势头,比重步兵还要凌厉。即使以魏骑快速的冲击也冲不过去,往往连人带马被捅成了无数的窟窿。

被激起凶性的魏兵拚命反扑,高举重矛、横刀,扑杀向前,可是没用,战车阵中的东都军一路向前,将挡在他们面前的所有敌人连看都不看,只是长枪不断刺出,后面的弓弩手一轮轮的齐射,后发先至,连人带马的把他们通通放倒。甚至有些魏军骑兵失去战马后,傻傻地坐在地上,眼睛发直地看着东都军潮水般从身边涌过,都没人有兴趣补给他一刀。

战车阵中的土兵默不作声,只管砍杀,收拾魏兵就像庄稼汉收拾田里的禾苗似地,并不显得匆忙。战线上到处一片白刀如雪,魏军出击的左翼骑兵给一个个地砍落尘嚣。在东都军那看似漫不经心的攻击之下,他们根本发挥不出他们强悍的战斗力,看起来就像一地凋零的落叶,被可怕的狂风席卷,身不由己。魏兵矛折刀断,清脆的金属断裂响声,刺耳可闻。在东都军的攻击之下,他们顶不住了,整个队列“哗”的被战车阵从左路冲破。

魏军中军阵中的楼车之上,李密捂着胸口,差点吐出一口鲜血来。他没有想到,这支最让他瞧不起的军队,此时竟然给了他如此巨大的杀伤。左翼出击的骑兵已经覆没,眼看着那滚滚而来的战车阵直冲魏军本阵左翼而来,李密只觉得一阵阵的发冷。

隋军方阵确实厉害,但李密自信有十种以上的方法破了此阵。可是对方出现的时机太好了,正是在魏军全力出击,冲入江淮军阵中的时候。此时魏军的兵马已经和江淮军的兵马混在了一起,阵形已失,甚至将士们交战已久,疲惫不堪。东都军此时出现,无疑是打了他们一个撒手不及,让他转身不及。

如浪潮一般奔腾而来的东都军中,突然响起一阵阵急促的号角之声。李密面色大变,这是隋军方阵中骑兵出击的号令。

果然,雄壮的号角声中,一个个的圆形战车阵齐齐破开,打开了一条通道。

黑石平原之上,足足一百个千人战车阵齐齐破开,每个战阵之中都杀出了一支严整以待,准备多时的隋军骑兵。每个千人战车阵中,有轻骑一团二百人。一百个轻骑兵团同时杀出,带着闷雷般的震响,两万隋军轻骑踏起漫天的雪粉,犹如出笼的猛虎,出海的蛟龙。

万马奔腾,天在崩,地在裂,三军齐震动。

魏军左翼溃败的骑兵仓惶掉头,急匆匆向本阵左翼的步兵汇合。凶猛出击的两万东都骑兵狂飚突进,向着魏军左翼狂追猛打,追击人马越追越近,竟然近到如此程度,在后面的魏军步兵看来,东都的骑兵仿佛是扑在他们的骑兵背脊上又砍又杀似地!没等剩下的骑兵逃回步兵的掩护之中,他们已经给打得四分五裂,溃不成军。

原本正激烈交战的江淮军与魏军前军,两军人马都转过来看得屏气凝神,士兵们甚至停止交手。江淮军膛目结舌,这是何等可怕的战斗力?甚至他们都有些怀疑,这支兵马真的是他们熟悉的东都军,是一直被他们鄙视的东都军吗?先定后看还习惯

第730章 李密败逃

这个时候,战场上的局势十分复杂,魏军的前锋冲入了江淮军的阵营之中,正面临着江淮军的强烈抵抗,而他们的左翼,却给突然出现的东都军冲入了。而在右后方洛水河边,相距不足十里,河北军正在那里列阵以待。虽然河北军这些天来一直只是在后押阵,从不参战,但他们越是按兵不动,却越是让李密心惊肉跳。有着这样的一支强军,虎视眈眈的盯着他们的后路,任谁也轻松不起来。

魏军的处境十分不妙,面临前后夹击,有全面陷入包围的可能。

一时间,江淮军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正面战场的王玄应。他微笑着,走到全军都看得到的楼车上,姿势优雅地对着如同潮水般进攻的东都军队深深一鞠躬。

一瞬间,所有人都理解了王玄应这个动作的意思,魏军的败亡就在眼前!江淮军沸腾了!只听见一声号令,江淮军全线掩杀过去。各路营战团,犹如泛滥的江潮,汹涌地扑向魏军的队伍,喊杀声惊天动地,连大地都在轻微地颤抖着。江淮军最先突进的是魏军的右翼,和左翼的东都军两翼包抄回来,对魏军中军形成了合围。

魏军战斗得十分英勇,眼看形势忽然逆转,他们立即转攻为守,排成了对付骑兵的密集防守方阵,盾牌兵和长矛手在前面,弓箭手在后,坚决地阻挡。那如同铜墙铁壁似的坚强盾牌阵,从阵势的空隙间伸出无数雪亮的长矛,密集犹如树林;弓箭手在盾牌的后面以猛烈的强弓射击,箭雨倾泻有如冰雹。

江淮军的将领们都没有想到,原本江淮军的覆灭在即,东都军居然没有坐看他们灭亡。而是在关健时候伸出了援手。虽然也许东都军害怕江淮军溃败后,独自挡不住魏军的乘胜进击。但无论如何。江淮军终于可以免去自杀式败亡的命运。不论陈破军因何原因。愿意给王家,给江淮军留下一线本线,此时王家诸将都是感激莫名。

被东都军的胜利所激励,一连十六天的忍耐终于爆发。江淮军战士的决死反击拚杀,可谓史无前例。他们不在乎头顶箭如雨下。不在乎面前锋利的长矛,数以万计的步槊、战斧、刺枪、横刀,相互推涌着、挤压着。一起涌向敌阵。无数赤膊的怒吼战士。拚命地冲上去,人踩人、人推人,拚命挤、拚命冲,仿佛他们都是在故意觅死。浑身插满了箭矢的战士,怒吼着用盾牌对着尖利的长矛直直地撞了过去,死死顶住了魏兵的长矛。后面的兵马马上抓住难得的机会。猛扑上前,用刺枪从盾牌的空隙中朝魏军弓箭手又刺又戳;他们杀红了眼。挥舞起步遂、战斧劈砍阻挡他们前进的盾牌,甚至狂暴得用脚踢、用肩头顶、用脑袋去猛撞魏军的盾牌阵势。在这样巨大的重压下,一面接一面巨大的木盾牌“喀啦”声中被撞倒了,连在后面支撑的魏兵都给压在底下。

魏军中军方阵出现了缺口!

巨大的喊声响彻战场上空。江淮排槊步兵们狂热地欢呼,“杀啊!”魏军前线步兵将领刘黑闼则惊惶地叫喊:“堵上缺口!”立即的,从缺口处冒出了无数的矛尖,密集如林。但排槊步兵们仿佛得都喝了法师的金刚不坏符水似的,猛冲直上,人潮汹涌,就像冲绝一切的洪波巨浪,一往无前,他们喝嚷着,“江淮军必胜!”的口号,高举长槊,一下子杀进了魏军的方阵内。魏军从四面八方猛烈地攻击,长矛、横刀、飞箭所有的武器统统涌来,势如骤雨。几乎是一瞬间,冲在最前面的上百名排槊兵勇士倒地殒命。但后续的部队已经汹涌跟进。

与此同时,东都骑兵也穿透了魏军的左翼部队,杀入魏军的中军阵营之中。

在数十里广阔的黑石滩平原上,江淮军、东都军、魏军三支军队杀成一团,混作一片密集的人群,这团人群在蠕动、在抽搐、在流血。魏军的红色盔甲、江淮军蓝色的铠甲、东都军黑石的铠甲,现在已经混成一团,再难以分清谁是谁。场面简直如同十八层地狱般的狰狞,到处是凶狠的拚杀。头顶上箭雨横飞,眼前是一片明亮的金属反光,无数的刀剑砍劈、长矛戳刺。脚下鲜血淌流满地,深深的渗进了泥土中,血腥扑鼻。士兵们的喊杀声、死者的惨叫声、伤者的呻吟声、魏兵粗鲁的叫骂、江淮军愤怒的咆哮、钢刀劈骨的响声、兵器撞击的铿锵声、格斗者的喘息、战马的嘶鸣,所有声音混成一团,巨大的声浪直到十几里外也听得清清楚楚。

由于皇甫无逸带着东都军队突然参战,魏军已经丧失了所有的优势,陷人了混战中不得脱身。

兵败如山倒!

“呜呜呜”的凄厉战号激荡在魏军阵营的上空,在最后的关健时刻,李密也再顾不得后方那多达十几万的民夫百姓了。现在李密就如同跌落激荡河流中的溺水者,哪怕是有一根稻草出现在眼前,他也会紧紧的抓住不放手。

眼前,后方的十几万民夫百姓,就是他的最后稻草。这些天来,李密虽然一直没有把这些人安排上战场。但实际上,李密也早做过最坏的打算。人数多达十五万的民夫百姓,虽然没有铠甲,但却基本上人人都有一把木枪长矛。甚至有些强壮的壮丁,还分下了明晃晃的横刀。

当下,李密紧急下令布置在后方多达十五万人数的民夫辅兵们全部出击,从侧面袭击东都军的阵营,掩护魏军主力撤退。尽管李密对于那片如人海一样的民夫大军,自己也不太相信这些人的战力,甚至是他们的忠诚。但是现在已经到最危急的时刻了,实在是走投无路了。病情乱投医,李密也根本顾不得那些了。

为了把这些人派上战场,为他们的撤退赢得一线时间,李密把自己最后的一万预备队骑兵派了出去。他没有把这一万人派上战场,而是让王当仁带着他的军令,直接绕到后方那些民夫的后面,用刀枪长矛弓箭驱赶着那些人涌向战场。

稍有不从者,在后驱赶的魏军骑兵立即没有丝毫犹豫的将那些人砍倒在地,然后被无数的脚板、马蹄践踏成泥。

人海战术,无论什么时候,都是农民军的首选。

不过此时,李密把这些人派上战场,并不指望他们击退敌军。而是完全把他们当成了一堵肉墙,为他们赢得些许后撤时间。战场之上,刀枪无眼,后有魏军骑兵驱赶,前有东都军和江淮军的凶狠攻击。一个又一个的百姓倒下,成片成片的倒下,犹如被狂风吹过的麦苗。

混乱,嘶吼,惨叫,奔跑,哭喊!

这是人间最悲惨的时刻,人命如草芥,甚至比草芥还不如。

天空依然在继续飘荡着大雪,仿佛上天也在为这场人间惨剧叹息。数十万人如野兽一般的奔跑撕杀在这片巨大的平原上,将那白雪覆盖的平原,踏出满地泥泞,混杂无数鲜血。

战场上一片阴风怒号,更似鬼器狼嚎。

隐藏在乌云之后的太阳也渐渐落下,战斗已经接近了尾声。早在东都军攻入魏军左翼的那一刻,魏军的战败已成定局。只是最后的垂死挣扎,才让魏军坚持了这么久。

但现在,他们再也无能为力。后面,一直在后观阵,半个多月来只是做壁上观,看着魏军与江淮军相互撕杀的河北军终于出动了。不击则已,一击则如雷霆。两万河北骑兵军仿佛一把尖刀,从后方刺向了魏军最薄弱的防御环节,锐不可挡。前面,江淮军团俨如滚滚洪涛,汹涌推进,在前沿的数个魏军步兵方阵统统砍成了碎片。而左翼的东都军,已经在东都轻骑兵的带领下,冲破了左翼魏军,以势不可挡之势杀入了魏军中军。

魏军的中军已经被贯穿,他们的主力阵营已经给切成了两块。

眼看着事情已经不可能以人力挽回,魏军统帅李密依靠着十几万民夫人海所筑成的一道漫长的人墙,利用那片刻的喘息之机,带着中军方阵的主力部队及后方的预备部队,丢下了陷入混战中的部队,拚命杀出了一条血路,向南方可耻地逃窜了。

河北骑兵、江淮骑兵、东都骑兵三支军队的骑兵随即追上,一路追击,将他们砍杀得七零八落。

魏军败的很惨,到最后完全成了大溃败,所有的兵马如丧家之犬的一路向南溃败,甚至在路上连最基本的阵形都没了。

联军一路追击,沿途击溃了一股又一股的魏军溃兵,最后直追击到了深夜,才停止了追击。魏军军队溃败,犹如江河解冻,一切都摧折、瓦解、崩溃、倒塌了。土兵们互相冲撞,相互推挤,忙乱慌张,投降的,被俘的魏军数量不计其数!先顶后看好习惯

第731章 待宰羔羊

李密的王旗大纛已经消失在了战场上,王旗消失了,魏王逃走了,他们被遗弃了。

感受到被李密遗弃的魏军将士,发出了绝望而愤怒的嘶吼。支持他们战斗到此时,最大的动力就是对李密的忠诚。他们没有对不起李密,他们战斗到了最后一刻,可是李密却在最后关头背弃了他们。把他们抛弃在了战场,独自逃命去了。

他们再无斗志,望着围过来的联军战士,一个魏军士兵茫然地抛下了武器,蹲下抱头痛哭,毫不理会头顶就要落下的血淋淋横刀。仿佛有传染性似的,“当啷”、“当啷”的声音连续响起,魏军士兵的武器一件接一件地跌落尘埃。他们放弃了抵抗,眼巴巴地望着胜利者们响入云霄的欢呼,身上咧开的伤口在不停地淌着血。

部分军队做了战俘,部分军队却在死命逃生。败兵呼号着,丢弃了武器和装甲,踩着同伴的身体争相后退。魏军已经失去了理性,大路、小道、山冈、原野、谷地、树林,到处都有魏军的逃亡士兵。魏军最后的辎重队被丢在路边,辎重兵解下了车子,骑上马匹逃命,无数装着帐篷等物资的马车四轮朝天地拦在路上堵住了败兵们的去路,只留下很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