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隋末-第5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你说你是猎户可为何却有套如此精良的铠甲?我还不知道小兄弟姓名呢?”

少年一行礼挺身答道:“我今年十五。这身本领都是得我祖父所授这战马和铠甲也是祖父所遗之物。”

“哦”听到这铠甲与战马都是少年所留而且还教授出了如此优秀的孙子陈克复不由的更加的对少年的那位祖父所动容。

“不知道令祖名号是?”

“家祖一向不愿意见人我从小一直跟他隐居山中以打猎为生。除了祖父和我外就只有老家人陈伯陪伴。家祖三年前就已经先逝了。我姓陈名克敌没有取。”

“陈克敌?”陈雷等人都是一愣。

皇帝叫陈克复。当年隐居河北二十多年这突然又冒出来一个陈克敌难道他也是当年南陈皇室子孙?可是从没有听说过啊。陈雷等人都疑惑不已但没有人出声出问。就连陈克复听到这个名都不觉得有些惊讶。

夜幕降临之时县衙前的人海已经散去。在陈克复让陈雷偷偷的和县令马亮了身份之后马就按陈雷所传的皇帝旨意从前来要求入伍的百姓中又挑选了一百名健壮勇武的壮丁入伍其余百姓则勉励一番后劝回家去了。

至于陈克敌和他的老家人陈伯。陈克复却是把他们留了下来带回了太原。

陈克敌太年青他祖父死时他才不过十二岁关于父亲与家族的一切都不清楚只知道父亲一直不肯告诉他祖辈的事情。但却传了孙子一身好武艺而且陈克敌不但能武。居然还能通做诗。

在仔细的询问了那位驼背的陈伯许久之后陈克复终于打听到了陈克敌的家族信息。

陈克敌和陈克复之间除了名差不多外没有什么其它的关联之处陈克敌的祖父并不是南陈的皇族出身。但是陈克敌的祖却也并不是无名之辈。陈克敌的祖父一直隐居在外不肯与世人联系很大的原因是他们家族的原因。

几番询问之后陈克复从陈伯的口中知道了连陈克敌都不知道的其祖父的名陈昭嗣。

陈昭嗣一个普通的名据陈伯所说三年前陈昭嗣死时已经是六十多岁了。陈昭嗣虽是无名之辈但他的父亲却是一个提起来就让人如雷灌耳的名南梁陈庆之。

没错就是那个名师大帅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的南梁大将陈庆之一个以七千败三十万的传奇名将。

南北朝时代名将辈军枭雄纷起。

北魏有拓跋珪、拓跋焘、元英、杨大眼、萧宝寅、奚康生、邢峦、慕容白曜、薛安都、尔朱荣。

北齐有高欢、高长恭、斛律光、段韶、高敖曹、窦泰、侯景

北周有宇泰、宇邕、宇护、韦孝宽、于瑾、李虎、独孤信、杨忠。

南宋有刘裕、檀道济、裴方明、沈庆之、沈攸之、臧质、沈璞

南齐有周盘龙、崔慧景、陈显达、裴叔业。

南梁有韦睿、曹景宗、昌义之、裴邃、陈庆之、兰钦、羊侃、王琳

南陈有陈霸先、周育、侯安都、杜僧明、吴明彻、萧摩诃。

乱世出名将南北朝这个混乱的时代更是名将辈出。但是在这些名将之中有一个人的名却是更加耀眼的那就是南梁的陈庆之。

一个本非将种又非豪家的庶族出身不善于骑马连普通弓弩也拉不开直到四十一岁时才开始领兵但却依然最终成为南北朝时代最耀眼的名将。他领兵的第一战即是以两千人马攻敌两万却大获全胜。之后数次领兵更是每战必胜但他最辉煌的一战却是在其后的率兵北伐以七千人护送北魏北海王元颢回中原。

以七千人北伐开创了陈庆之的神话之旅。陈庆之又以7000之众从铚县至洛阳前后作战47次攻城32座皆克所向无前。由于陈庆之和部下皆穿白袍一路所向披靡所以洛阳城中童谣曰:“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

陈庆之更是南朝自恒温之后第二个北伐攻入洛阳的南朝将领而且之中相隔了两百余年。

虽然说当时北魏正是风雨飘摇之时尔朱荣、葛荣、萧宝寅等纷纷拥兵割据互相征伐才导致了中原空虚。但无论如何仅以七千人一路攻城破池面对着三十余万敌众而能前后作战47次攻城32座而已军并无多少损伤并能攻占北魏都城洛阳的将领这世唯有陈庆之一人了。

就连将秦皇汉武也说成略欠采把唐宗宋祖稍欠风sāo。把建立蒙古帝国的成吉思汗说成只识弯弓射大雕的**过陈庆之传后却单独留下此传令人神往的评语。

南梁末年还是东魏将领的侯景南下书信于陈欲招降之陈庆之老将出马不等萧衍的援军到达就已经把后来把南梁搞灭掉的侯景七万大军击败了。

539年五十六岁的陈庆之去世追赠散骑常侍左卫将军谥号武。

陈庆之死后曾经英明一世的南梁开国之君开始昏匮沉迷佛教终于在其在位四十余年后被侯景叛乱俘虏最后饿死。随后南梁虽然走马灯一样换了无数皇帝但最后也不过是再维持了十一年终究被草根而起的大将陈霸先取而代之灭梁建陈。

陈克复与陈克复两人没什么多大的关系说起来两人都是南朝后人。两人的祖都是南梁的将军陈庆之病死陈霸先却灭梁建陈。

虽然陈庆之早已远去死了有82年了但对冉阙和陈庆之这一南一北的两个名将极向尊崇的陈克复和依然对于这位突然出现的陈庆之孙子无比的高兴

在陈伯的述说下陈克复才对陈庆之的子孙后人的遭遇有了些详细了解。陈庆之死后南梁也就陷入了混乱之中。庶族出身的陈庆之虽然以不世之功为后人挣下了爵位封号但没多久家族还是在乱世中衰败了。陈庆之的数个儿女多死于战乱唯有长子陈昭嗣一人远走他乡最后隐居山野才避过一劫。陈昭嗣中年娶妻生下一子待儿子出生后陈昭嗣将得自父亲陈应之所传的兵法精要与武艺等尽传于儿子。

陈昭嗣儿子长大成 rén之后允能武马骑射马下步战甚至是指挥布阵样样精通。如此一生好本领的陈昭嗣之子当然不愿意和父亲一样一辈子窝在山中。当时正值隋朝新立四处征战陈昭嗣之子一心想要建功立业最后背着父亲偷偷出山赶到了江凌投奔了当时处于大隋与南陈夹缝间生存的西梁国。凭着他的本领确是很快就立下了功业当了将军可惜没过几年西梁就降了隋朝不愿意投降的他重新回了山。之后中年方才娶一妻生下一子儿子刚生下来妻子却是难产而死之后他郁郁难安几年之后也随着妻子去了留下了年幼的儿子从此由陈昭嗣抚养。直到三年前陈昭嗣老迈死去留下十二岁的孙子和一个年迈驼背的家人陈伯。(未完待续。。)

第833章 挑战头狼

“‘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所说的南梁名将就是我曾祖?”陈克敌一脸的不可置信,少年自小开始学文习武,对于历史上的诸多名将十分尊崇,其中尤其对南北朝时代的将领更为尊敬。由于是南人出身,他对曾经以七千败三十万的南梁名将陈庆之更是敬仰无比。

只是他从没有想到,有这么一天,他会被告之,他就是那位无敌战神的曾孙。

刹那之间,陈克敌有些茫然失措,微张着嘴想笑却又不知道如何表达,只是那么木然的呆立着。陈庆之,那可是南朝数百年来最为有名的将领,以七千兵马北伐,大败三十万敌军,数十战无一败绩,攻无不克,夺取洛阳。这样的一位英雄,居然是他的曾祖父。说来也怪,当年陈庆之才五十六岁就去世,英雄一死,曾经强大的南梁从此开始走向灭亡之路。相反的,原本混乱的北魏虽然之后一分为二,但最终却还是出现了一统北方的大隋。而强盛的南梁,最后却十一年换了十一个皇帝,最后彻底灭亡,侯景之乱,甚至彻底的毁了南朝,无数江南大世族灭族,建康等繁华大城成为白地,由此南方越加衰弱,最后隔江相对了几百年的南北朝也就此结束。

身为南朝的后人,陈克复心中十分明白,南梁的乱世,虽然给了先祖陈霸先取梁建陈的机会,但最终整个南朝灭于北方政权,其实就是从那时埋下的引线。

今rì能再见南梁名将陈庆之的后人,陈克复的心中万分意外与激动。陈克敌的出现,让他觉得这仿佛是上天在提醒他,切不可重蹈南梁萧衍那般的覆辙。萧衍英明了一世,最后十年却昏匮无比。以致于八十七岁之时还被叛军攻破都城。最后饿死。

“克敌,你可愿意加入陈军?”

“将军,是的。”陈克敌坚定的道。

“从今rì起。你就做我的侍卫吧,以你的能力,做一个银甲御卫也可以了。不过你先从黑铁御卫做起,授与你正七品职,你可愿意?”陈克复望着少年道。

少年愣了一下,满脸的疑惑。

一旁的陈雷笑道:“这位就是大陈皇帝陛下,见到陛下,还不快行礼!”

“你就是天子?”少年望着还是一身羽林军官装束的陈克复,犹豫的问道。

“没错,我就是大陈天子陈克复,我叫陈克复。你叫陈克敌,我们的名字听起来倒像是两兄弟。克敌,我听你说还未娶字?

“是的。还请陛下赐字。”陈克敌反应却是不慢。一见皇帝如此说,马上顺坡而上。

陈克复笑了笑。看着此时的陈克敌,就仿佛看到了数年前的自己。那个时候的他,如果不是穿越而来,只怕也只是一个比陈克敌大上些的河北农庄少庄主吧。

“你我今rì相见即是有缘,朕名克复,你名克敌。朕的字是前朝隋帝所取,表字破军,乃有杀伐征战之意。今rì朕观你也有立功之志,就为你取字贪狼。猛如虎,狠如羊。贪如狼!名克敌,字贪狼,希望你今后上战场百战克敌,建功立业。”

“贪狼。贪狼。”少年默默的念了两遍这个皇帝亲赐的表字,心头激动不已。皇帝表字破军,自己表字贪狼,这两个都是北斗七星之一,能与皇帝沾上边,这可是无上的福气。

给陈克敌取了表字之后,心情大好的陈克复马上让宫中准备好御膳,即为塞外两位元帅的捷报庆贺,也为收得名将陈庆之的后人这样的勇猛小将而高兴。太原城中的其它大臣们都忙着战争与朝政,也没有哪个有空来陪皇帝喝酒。不过陈克复倒也没在意,拉着陈雷等侍卫,正好杨善会、屈突通兄弟等原先驻守淮南等地的将领们陆续北上经过太原,陈克复正好拉着他们入宫赴宴,一面算是庆贺,一面也是为诸将接风。

战争时期,宫中宴会也没有多少排场,只是热闹的酒宴,知道朝廷刚打了大胜仗,赴宴的将领们也都是尽兴开怀大饮,直到半夜而归。

大陈这边君臣一片喜悦,可在原阳镇中驻守的突厥大可汗统叶护此时却完全成了一匹暴怒的红眼狼。

短短时间,损兵折将,老兄弟战死,汗族大将被俘,粮草被焚,还未开战,就已经先折损了十三万兵马,这是何等的奇耻大辱。如果折损了十三万人马能换得陈军重创还好,偏偏如此损失,可陈军却不过损失了两万兵马左右。一比六的损失,这让他这突厥大可汗的面子往哪放?

更加让他愤怒的是,之前他连续下数道令箭传给莫贺咄等三位小可汗,让他们加快速度赶来汇合。可是等到了今rì,他的儿子肆叶特勒带着九万兵马都已经到了,可是莫贺咄他们还遥遥无期。这种状况,更加让统叶护的心里万分震怒。

当初他联手小乙利可汗,两大部族联手击败了达罗可汗,将西突厥可汗之位抢到了手中,随后又一统东西突厥。可是现在,乙利小可汗这个最忠诚的老伙计突厥战死,乙利所统的部族也开始混乱。失去了乙利强有力的支持,又接连损失了阙度设、阿史那、大奈特勒、阿史那、思摩等高级汗族将领,统叶护已经在心底开始感觉到一股浓浓的寒意。

突厥草原讲究强者为尊,当初他也正是因此才得以从侄子手中抢过了可汗之位。可是眼下,失去乙利的支持,他已经无法完全震慑住莫贺咄等人了。

战争还没开始,统叶护就已经开始感觉他已经失去了这场战事的胜利。虽然战死的十三万人之中,直属于汗族的本部人马只有不到三万人,但乙利所部却基本上已经残了,另外几个附属于汗族的部族也基本上残了。虽然得到儿子肆叶带来的铁勒九姓九万人马增援。可是莫贺咄、泥孰、同娥三个可汗的手中加起来的兵马也将达到十万以上,如果他们要是知道了这边的大败,说不定还会私自增添兵马。到时两边的实力将会相差无几。

打这场战场。统叶护最初的目的既是要抑制中原的势力,也是想要从中原敲诈一比,更主要的目的还是要借南征。利用陈朝之手,来为他削弱那些暗地里反对他的莫贺咄三个小可汗的实力,以增添他突厥统一大可汗的威望。

可惜。一切并不如他所想。首先陈朝皇帝陈克复强硬的态度大出他的意料。陈朝不但没有半点讲和的意思,反而主动出击,似乎陈朝才是真正占理的那个人,他动员数十万兵马,陈朝居然连半点粮草都不愿意给他们一点来缓和关系。

而另一方面,莫贺咄等人也是迟迟不至,最终陈朝突然出兵,终于导致出现了他最不愿意见到的局面。不但没能削弱陈朝或者莫贺咄等任一势力的实力,反而是他自己的直属势力遭受到了严重打击。到现在。他已经是骑虎南下,进退不得。

往前,有一个比他还有狠还要强硬的陈破军顶在雁门关前。寸步不让。

向后。莫贺咄等人说不定早已经在等着看他的笑话。如果就此无功而返,灰溜溜的回去。这无异是对他威望的严重打击,今后他又要如何统率着辽阔的突厥汗国?

按脾气,统叶护此时在受到如此大辱之后,因此出动他的鹰,发动他的猎犬,将大利城中所有的陈军的皮都剥下来,做成毯子从此以后铺在他的汗帐中,永远踩在他的脚下。可理智告诉他,不能这样做,打仗是有目的。只不了仇恨或者一腔热血而战,那只是庸者所为。

此时就算他真的歼灭了大利城中的那数万陈军,对他来说也是没有多少意义的。那只会消耗掉他本已不多了的富贵兵力。

不过,统叶护确实是理智了,或者在其它突厥贵族们的口中,是大汗被那中原女人的枕边风所欺骗了。但是那些突厥贵族们却不肯罢休的,尤其是乙利小可汗所属的各部族首领俟斤们。虽然所有的突厥部族都属于突厥大可汗管辖,但按老规矩,他们只听乙利小可汗的,而不必听统叶护的。

大可汗说禁止出战,但依然有不少的首领不愿意接受。

大利城与原阳镇距离并不远,只有一天的距离而已,快马甚至只有半天多一点。自统叶护率兵退守原阳镇之后,大利城中的陈军也差不多休整完毕。突厥人退了,陈军却又上来了。

每到傍晚,总会有一些陈军侦察骑兵一小队一小队的出现在原阳附近,极尽能事的挑逗引诱他们出战。他们越是不肯出战,他们就越猖獗。有时甚至大白天的,策马直驱到大营的弓箭距离之内。

统叶护是不愿意打这无谓的仗,而肆叶特勒却是觉得这与兵法不合。冒然出战,只会反而中了陈军的计,被陈军拖着节奏走。所以统叶护与肆叶都严禁所有军队出战。不过统叶护自退回原阳后就一直在金帐中不肯出来,对外只说是在养伤。而大汗的儿子肆特勒虽然竭力对贵族们说明这一点,但这对早被怒气冲昏了头的贵族们并没有多少效果。虽然乙利死了多rì,但这只会让他们越来越愤怒。

到了第三天,贵族们的怒气终于无法压抑地爆发了。有一群乙利所属的年轻贵族无视禁止出击的命令,自个带领着本部军马走出营寨,对陈军游骑加以攻击。 原本大模大样的陈骑似乎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落荒而逃,丢下了不少物资,甚至有的连马都丢下了。

乙利所部出击的贵族们大笑着嘲讽道:“这些家伙逃的真快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