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跟随曹操-第1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年袁绍起兵反抗董卓时也自称车骑将军),在平原根据地里组建新军,准备行割据之事。当然明面上他宣布要讨伐曹操以报父仇,向袁尚申请支援。

此时袁尚左右为难,不给物资,袁谭肯定抵挡不住曹操的大军;可是如果给他充足地物资,袁谭就能够重组出一支大军来,那对自己河北之主的地位可是有大大的威胁。想到此处,他倍感头疼,于是悄悄命人唤来逢纪。

逢纪听到袁尚传唤,知道他必有要事与自己商议,连忙来此,一边着急往城中州牧府赶去,一边问那来人:“正南先生去了没有?”

那来人

尚的心腹,听到逢纪的问话仔细一想,便摇了摇头,主公只让我来找您商议,根本没用派人去找正南先生。”

“为什么呢?”逢纪大感奇怪,不由得出声问道。不过他马上便感到自己问的过于仓促,一个下人怎么可能知道这内幕呢?

可是,那人却是见多识广,更是袁尚地心腹之士,这种内幕消息问他真是问对人了。要是一般人问他,他恐怕理都不理,可是在逢纪这种出手阔绰的谋臣面前,他可是使劲巴结。那人贼兮兮往四周一看,小声说道:“大人可能还不知道吧,审配大人地两个儿子被曹操俘虏后,已经投靠了曹操那厮,前几天还派人给审配送来封劝降信,正好被主公所撞见!”

逢纪摇了摇头,“正南先生以正直而威名,对主公忠心耿耿,断然不会做出有损名誉的事情,等会我一定好好劝说主公,让他放下心结。现在咱们毕竟人少,能够多一个人出谋划策也是好事。”他叹了一口气,从袖中暗兜里取出一锭金子给那侍从,歉意地说道:“最近手头有些紧,这些钱供你买点零食吃吧。大家都是为主公效命,也不要对自己太吝啬。”

那侍从连连称谢,“大人,您太客气了。我最愿意给您传话了,哪像正南大人,只会板着脸。这样地古板家伙除了大人您,谁也不会为他说情。过去都说大人肚量大、胸怀广,现在我算见识了。”

逢纪笑了一笑,他自然不会把这侍从恭维的话放在心上,不过想想那审配做人真是失败,小小地离间就让他失去了主公的信任。要不是现在面临曹操的重兵威胁,需要人出谋划策、查缺补漏,逢纪才懒得管他呢。

一会见过袁尚后,逢纪先规规矩矩地施礼,然后故作惊讶地问道:“主公,正南先生呢?”

袁尚有些个尴尬,他楞了一小下,然后下定了决心。现在只有逢纪能够让他相信,他也不愿意瞒着自己目前唯一能够信任的谋臣,于是袁尚便对逢纪说道:“元图,审配的两个儿子被曹军俘虏,他们毫无气节,不但投靠了曹操,还写来劝降信,对审配百般劝降。要不是我恰好路过审府,见那送信的十分眼生,多盘问了几句,弄不好就被这审配瞒了过去。”

“主公,我虽然一向与正南先生没有什么交情,可是我也知道正南先生以正直称名于世,这样的一个人,是不会背弃自己的信念与名声的。”逢纪郑重地说道,神色里有少有的坚持:“正南先生虽然只有这两个儿子,但他绝不会为了他们而背叛主公。如今咱们屡遭败绩,您万万不可未发生的事情来擅自猜测重臣,以至于人心惶惶、无所依靠。臣敢断定,这是曹贼的计谋,目的就是让您疑心正南先生,甚至囚杀他,以让主公痛失人才,曹贼也可不战而得其功。”

袁尚一听也有道理,点了点头,欣慰地说道:“元图,你一向与正南不和,没想到到了现在,只有你为他求情,可谓为公而忘私,堪为群臣楷模。

在这一方面,正南差你太多,他前些日子还说你贪财枉法,不可重用呢!”

逢纪谦虚地笑了一下,什么话也没说。此时无声胜有声,说什么都是多余的,经过这件事情以后,想必袁尚主公会把自己的位置再提拔一下,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人物,学得一肚子学识、卖给帝王之家,这不正是他所做的吗?

袁尚好好夸奖了逢纪一次,然后对他问道,该如何处理袁谭的请求。答应他吧,又害怕袁谭趁机扩充势力,对自己不利;可是如果不答应他,又害怕他实力不足,抵挡不住曹操或刘备的进攻,让冀州失去了青州这个战略屏障。这些得失,让袁尚不敢轻易下决定,纠结啊!

逢纪也同意袁尚的担忧,他从榻上站起身来,来回踱步,过了许久,他突然问道:“主公,请问老主公的大戟士还有多少人?”

“大戟士?”袁尚惊讶地问道,他低头想了一下,很快回答道:“父亲的大戟士在官渡已经损失殆尽,后来在城收拢老兵,重新组建了一支部队,虽然还是冠以‘大戟士’之名,但是真正能够达到过去水平的也就百余人而已。”

“百余人?”逢纪兴奋地一拍手,“这些就足够了,主公,我有一个计划……”

第五卷 北方风云 第二十二章 逢纪,战斗在袁绍谢幕后(下)

说逢纪听到大戟士尚存百人的消息后,兴奋地拍了尚说道:“主公,我有一个计划……”

袁尚听后大喜,连连点头,对那逢纪说道:“元图此计甚好,如果能成功,那将是天大的喜事。不过,这计划也有很大的危险性,我实在是不忍心看到你为我冒如此的风险,还是算了吧。”

逢纪正了正衣冠,向袁尚郑重地拜倒:“主公,我逢纪虽然帮助老主公参赞过军机大事,但是一直没有什么建树,别人老说我贪财好色,碌碌无为,现在有这样一个机会,还望主公成全与我。”

袁尚长叹一口气,脸上有一种叫做担忧的神情,他对逢纪低声说道:“元图你放手去做,如遇困难,就及时收手,我虽然期盼你能为我处理好青州事宜,不过与那些相比较,我更希望看到你安然归来!”

逢纪深深叩首,然后起身离去,他没有看到袁尚脸上掩饰的极好的一抹喜色……

【感谢梦想越野的打赏,感谢秋暮寒的月票,多谢大家长期以来的订阅支持,本月每天一更,绝不断更。】

就在逢纪带着大批劳军物资远赴青州的时候,曹操也在大帐中悄悄听取赵达的汇报。赵达这个人名声不显,却首任校事一职,堪称是曹操心腹中的心腹。他悄悄来到了曹操的大帐之中,递给曹操一张名单,并对曹操说道:“主公,经过百般查验,现已查明以下官员在官渡之战中私通袁绍,这是明细……”

曹操皱紧了眉头,看着这些个官员的名字,低声叹道:“竟有如此多卖主求荣之辈,我曹孟德对他们一向不薄,他们居然如此对我,其心可诛!这些人你都一一查明了吗?”

赵达非常坚决地点了一下头,“主公,这些人都是根据他们给袁绍写的效忠信筛选出来的,我们又进行过大量的调查取证,其中有一半是袁家的亲信故旧,另有五分之一是那些个知名儒生,剩下的全都是些墙头草。”

“赵达,你要记住,那几箱书信已经被我烧毁了!”曹操瞪了赵达一眼,不满地提醒道。

赵达闻言轻抽了自己一个嘴巴。虽然动静不大。但是很用劲。脸上一下子就青肿了一大片。诚惶诚恐地他连连叩首:“微臣该死。微臣该死!”

“行了。别装了!”曹操笑着拍了他一下。“你赵达我又不是不知道。什么样地场面没见过。以后记得保密就行。这些个查清楚地官员我都会对他们明升暗降。剥夺他们手里地实权。你这次也算是立了大功!对了。你地那个副手叫什么来着?”

“禀报主公。他叫卢洪。也是您地家奴出身。当年本来要改名为‘曹洪’地。可是与大人重名了。主公您知道了以后。特批让我们这批人统统用改名。仍然用本名。”赵达恭敬地回答道。

曹操歪了歪头。“还有这回事?我都忘了。

现在是他负责监督子烈(曹铄之字)地吧?”

“是。主公!”像监督曹这样地敏感事情。赵达一个字也不敢多说。只是老老实实地回答曹操地提问。

曹操点了点头,“我记得他给我写过一份报告,上面说子烈居然把袁绍的说客陈琳给收复了,一点也不给袁绍面子。我家这个阿呆啊,就是有点死心眼,对我百般效忠,这傻小子!”

他站起身来,轻轻踱了几步,“赵达,我记得你说过有人试图挑拨子修(曹昂之字,一作子)与子烈(曹之字)的关系?”

“是,主公,那个西凉谋士贾诩好像也牵扯其中,不过主谋倒不是他,而是朝廷中地某个大官,现在正在进一步排查中。”赵达谨慎地回答道。

“赵达,调卢洪去调查此事。”曹操果断地回答道:“阿呆那里就不用查了,他是个傻小子,不会起什么歪脑筋,倒是朝廷中的这些个官吏,动不动就给我添。好了,你出去吧。”

赵达躬身领命,出去时正碰上郭嘉,他连忙低下头,径直离开。郭嘉看见了赵达,他皱了下眉头,快步走进帐篷,对曹操低声劝道:“主公,您又命令校事行动了?我还是那个观点,此非居上信下之旨。”

若不是郭嘉和曹操相知甚深、交情甚好,郭嘉无论如何是不敢开口劝阻的。曹操笑了笑:“奉孝你又不是不知道,现在我掌控的地盘越大,手下的‘贤人君子’越多。这些个世家大臣累世为官,枝连叶附,名望和势力很大。我只能一方面加以笼络,让他们居于上位但是没有实权;另一方面就是利用这些个校事小

视他们,检查他们的行为。”

郭嘉长叹一声,再也没有说话,曹操笑了下,轻声说道:“奉孝,好了,等我建立了足够的威望,自然会取消这些个校事的。咱们还是分析下青州的局势吧,我听说逢纪带着大批钱粮和少许士兵快要来到了青州境内,这不是羊入虎口吗?……”

何止是快要来到了青州啊,逢纪此时已经进入了平原境内。袁谭地反应没有出乎逢纪的意料,得知逢纪前来的消息后,袁谭的第一反应就是派人探查逢纪带了多少兵马。当得知他只带了百余护兵及五千民夫、二千余车物资时,袁谭大笑:有了这批物资,他又能再招募一万军士并加以训练,只要他兵强马壮,纵使那袁尚名头再响,也会臣服于他袁谭的兵威之下。

袁谭转念又一想,这逢纪虽然长期支持袁尚,不过自身倒是也有一把刷子,负责也不可能被自己的父亲袁绍看中,担当起谋划军事的要务来。这次既然来了,你逢纪就乖乖留在这里吧。帮我出谋划策也不吃亏,袁尚也是用金钱美女来笼络你,我也能做到,而且还能双倍给你补偿。

于是袁谭决定,为逢纪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顺便接受逢纪押送来的物资。至于他的百余护兵和五千民夫,袁谭嗤之以鼻,那些根本就不足为虑。他刚刚得到消息,青州别驾、兼高密令王修招揽部众三万人,特来投奔袁谭。袁谭已经下令让他率领其中地五千精兵参加逢纪的欢迎仪式,给逢纪来个小小地下马威。

逢纪得意洋洋地来到了平原城外,看着这隆重的欢迎仪式,他更是有点春风得意的感觉。逢纪已经打定算盘,在这里用大戟士将袁谭擒下,利用他来掌控青州军政大事,最后将袁谭押送回冀州,听候主公袁尚的发落。不过看到这欢迎仪式,逢纪倒是有些不好意思,他暗自打定主意,即使逮住袁谭,自己也要将他好好照顾,不能让他在生活上受到任何委屈,肯定把他的侍妾一并抓起来,让这袁谭在牢中也能够享受齐人之福。

逢纪正在打着如意算盘,皮笑肉不笑地跟袁谭打着招呼,他突然发现袁谭地注意力也不在自己这里,顿时吃了一惊。难道说自己的布置被这袁谭发觉了,不可能啊,自己这想法目前只有三个人知道,除了自己再就是主公袁尚及大戟士统领袁猛。

逢纪悄悄去看袁猛,见他神色正常,丝毫没有告密者地愧疚神情。而这袁猛看见逢纪的目光后,还轻轻点头示意。逢纪这就纳闷了,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

此时,就见远处烟尘大起,并迅速向这边冲来。逢纪非常纳闷,袁谭转身看着他笑了一笑:“元图不必惊慌,这是咱们地援军,不,这是我袁谭的援军。



逢纪心头一震,“我袁谭地援军”?这是什么意思,难道说这袁谭真的敢于公然反叛吗,要知道他刚刚遭受了一场大败啊!想到此处,逢纪恨不能抽自己一个耳光,失算了,失算了!早在官渡之战刚刚开始的时候,袁谭就借口青州遭受关羽的攻击没有出兵,他的大部分精锐部队都留在了青州境内,根本就没有遭受损失。仓亭一战,袁谭全军覆灭,但是他损失的这五万人却是袁绍交给他的新军,袁谭自己的主力还老老实实待在青州没挪窝呢!

袁谭冲逢纪笑了一下,突然开口说道:“元图,得罪了,谁让你投靠了袁尚呢!来人啊,给我拿下!”

此令一出,欢迎会便立即变成了一个小战场,不过袁谭占地主之利,埋伏下的人更多。袁猛所率领的百余名大戟士虽然奋力作战,也不能避免败亡的命运。更何况眼见着远处袁谭的援兵已至,不少机灵的大戟士都放下了手中的武器举手投降。当兵吃粮,脑袋没了,拿什么来吃粮?

逢纪万万没有想到袁谭居然突然发动对自己部队的突袭,他看着这小小的沙场,看着平白无故送给袁谭的五千民夫和二千余车粮食,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自己毕竟还是一个书生,一个只知道埋头遐想的书生!

“主公,我逢纪误了你的大事啊!”逢纪仰天长叹,然后就在袁谭不屑地眼神中,拔剑自刎。那鲜红的血液猛地从他的脖颈中迸发,溅了袁谭一脸。就在那袁谭不可置信的眼神中,逢纪黯然倒地。

刚刚赶来的王修一下子愣住了,他颤声叹道:“元图,你这又是何苦啊!……”

第五卷 北方风云 第二十三章 袁谭:孟德大人,救救俺吧!

修万万没有想到,他到了平原的第一天就看到了逢前,这可不是他率军前来的目的。他对袁谭说道:“大公子,我知道您与显甫公子不对付,可是有句话我不吐不快:兄弟如手足!那刘备刘玄德虽然行为多有不端,但是这句话他说的很对。”

袁谭挠了挠头,“叔治(王修之字),刘备的原话好像是:‘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吧,他当时是说对女人的态度吧!”

王修老脸一红,“大公子,咱们就说对咱们有用的。兄弟就是一个人的左右手。如果有人要参加决斗,却先把自己看不顺眼的右手砍下来,还夸耀:‘这下顺眼了,我决斗一定赢!’这可能吗?如果兄弟间都不能够恩爱,那么普天之下,你还能跟谁亲近呢?”

袁谭又挠了下头,“叔治,不是我不想与显甫亲近,是他先谋划来害我的。前几天在仓亭的时候,要不是他不派发粮草物资,不给我补充兵力,我哪里会败得这么惨呢?!”

王修无言以对,他叹了口气,“显思大公子,从今天开始你就是我的主公了。作为老朋友我尽力提点你一二,可是作为下属,我只会执行您的命令。主公,王修在此听令!”

袁谭心怀大慰,对王修自是连连嘉赏。不过,没等袁谭对袁尚做出敌对反应,袁尚已经率先发难,他亲自率领大军出动,攻击袁谭,并将袁谭布防在冀州边境的部队加以分化收服。

不仅如此,徐州的刘备也不老实,他往南发展,被孙策揍了回来;往东发展,东面就是大海,根本就谈不上什么发展;往西发展,面对曹操的新胜之师,刘备根本就没有底气,直接就被挡了回来。如此一来,他就只能考虑往北发展了。刘备派出孙乾为使臣与袁尚结盟,一方面共抗曹操,一方面两人协商共同进攻袁谭,平分青州地盘。

刘备打仗或许不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