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跟随曹操-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会战败,可是每次刘备都把责任揽在自己身上,痛哭流涕地悼念阵亡的士卒,又悲天悯人地为了被屠杀的徐州军民设坛招魂。然后士卒羞愧,继续苦战,然后又再次战败……

刘备这家伙,说是英雄吧,他曾经对关羽说过:“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说他是个枭雄吧,他爱民的名声又不像是作假,不过至少,他有屡败屡战的枭雄潜质。在刚开始的那些个日子里,他每一次都信心百倍地集结部队冲向曹军,然后不久都会带着一大股残兵成功逃离曹军的追击。他不是个天生的将领,却是个不断成长的统帅。

这一点关羽知道,赵云也知道。

赵云是公孙瓒委任的一千骑兵的率领牙将,奉命驻扎平原。本来受赵雨、曹铄的影响,他对曹操还有一丝好感,可是看着尸横遍野的徐州,赵云再也不愿相信曹铄的鬼话。看着一脸仁慈的刘备,赵云心想他终于找到了明主,连带着他手下的骑兵也对刘备态度好了几分。这些骑兵本来就是在军中受排挤的货色,要不然也不会被发配到抗袁的第一线。本来是一只没人疼的部队,现在被刘备无微不至的关怀所感动,早就成了铁杆的刘家军。(看人家刘备,不断将自己同盟力量转化成自己的手下,牛人!)

关羽,赵云一组合,曹军就有难了。

击败曹豹后,曹军立即向兖州赶去,曹操命令李乾携子李典为前锋,率一万青州兵昼夜兼程前往兖州,增援留守的曹军;自己和典韦、张飞、乐进等率主力协辎重及战利品作为中军,缓步前往兖州;另外留下主动请缨的于禁率五千士卒断后。

于禁过去在鲍信手下只是一个小小的都伯,虽然勇猛过人,可是因为出身低贱,一直得不到鲍信的提拔。没想到投入曹操帐下后,立即拜为行军司马,拨下军马五千听从于禁指挥。于禁很是感激,攻打徐州更是卖力,每次轮到他的手下攻城都是奋勇抢先,战后封赏战利品时更是懂得进退,从不抢功,很得曹操手下众将的喜爱。所以这次于禁请缨断后,根本就没有将军与他争夺。再说了,陶谦派来追击的曹豹也被击退了,现在早日回兖州击败吕布才是真正的大功,留在后面收拾收拢掉队的士兵又有何功劳可言?

于禁并不是不知道这些,可是俗话说士为知己者死,吃点小亏算什么?断后是个辛苦活,于禁并不敢马虎,将手下的四千人马分为三部,两千由自己率领,另外两千分为两部,由自己的两名副将曹白、曹衣率领,相互掩护。他每天的行军顺序一般是先由曹白、曹衣先行,寻找合适地点潜伏下来,然后本部跟进;待本部选好宿营地扎下防护工事后,左右两军才离开潜伏地点,前往大营与本部回合,然后第二天再继续重复这一过程。

手下众将都不明白,于禁说道:“大家忘了那常来捣乱的刘备了吗?最近他可是销声匿迹,很是安静!”

原来如此,众将恍然大悟,可是这刘备也太没办事效率了吧,都快十天了,怎么还没有动静啊?

这天正午,烈日将道路就要烤化了,草鞋踩在地上,都快冒烟了。于禁见状,担心士卒中暑,命令手下的士卒停止行军,今日先休息一下,就此建立营寨。士卒们在这大太阳底下扎寨,真称得上挥汗如雨。不过没有抱怨的,谁让于禁也脱下战袍,和大家一起干活呢。将军都干活了,小兵们还抱怨个什么劲,赶紧干活吧。

于禁每次扎营要求都十分严格,不允许手下弄虚作假。在军营中央扎下休息的帐篷,大家的营帐两两相对,在营帐的周围和营区之间要挖排水沟。四周还要围起一道临时的木墙。先派人把主力扎营留下来的树干分成两排,其中一排长一排短,把树干底下烧焦以后埋二分之一入土,长树干排成紧密的一排在外,短树干排成一排在内,然后在两排树干之间架上木板,分为上下两层,这样长树干长出的部分就成为护墙,木板上层可以让士兵巡逻放哨,下层可以存放防御武器和让士兵休息。

完成防御工事后,士兵还要挖一个公共厕所,要离水源和贮藏粮食的地方远远的,要离营房有一定的距离,但不能太远,以免上厕所的官兵不能及时归队,当然也不能太近。这都是曹铄给曹军带来的变化,自从每次大兴厕所以后,军中疫病大减,而且士卒也渐渐习惯了。一起借上厕所之际偷偷休息一下,彼此吹个牛聊个天,比在烈日下继续干活要舒服许多。

好不容易扎营完毕,于禁下令士卒就地解散,赶紧喝水休息一下。士卒们连忙钻进帐篷,大口喝起甘甜清凉的河水来,这可是伙头兵刚刚从营地旁边的小河里打来的。这日子过得还是挺好的,总比那两千仍然留在太阳底下潜伏的兄弟们享受多了。

而在此时,关羽和赵云已经准备开始攻击了。前几天曹军主力尚未走远,他们不敢攻击;这几天于禁每天防守严密,他们也没有找到合适的时机;现在大热天,看见相对懈怠的曹军士卒,关羽和赵云对视一眼,机会终于来了……

第二卷 雏鹰展翅初翱翔 第五十一章 刘备收赵云(中)

(记得过去每次在起点看三国梦想,穿越众们都会把赵云收入囊中。郝经《续后汉书》:“云忠缱绻御侮,始终不渝。为汉爪士,功烈志胆,曹樊之俦。云尤识虑经远,壮而不疏。每进忠益輙中。”这样一位最受大家喜欢的武将,我实在不愿让他像在“三国梦想”架空文里改换门庭,所以就忍痛将他留给刘备了。

记得刘德华在《三国之见龙卸甲》中长坂坡的白马银袍,以及最后一身白袍独自冲向敌阵的他,那是何等的潇洒,又是何等的英雄落寞。那么就让我们在这《跟随曹操》中看到那个相对真实的赵云赵子龙。这样的赵云,才是我们心中的英雄。

还记得电视剧《三国演义》里那首歌吗?

虽未谱金兰,前生信有缘;忠勇付汉室,情义比桃园。匹马单枪出重围,英风锐气敌胆寒。一袭征袍鲜血染,当阳长坂此心丹。子龙子龙世无双,五虎上将威名传。)

话说关羽、赵云对视一眼,彼此明白这是最后的机会了,曹军很快就要进入兖州境内了,到时候刘军的辎重供养就是大问题了。现在刘备军中所有的辎重粮草都是徐州供应的,而离开了徐州,主客易位,就更难有机会了。

突袭,是目前最好的选择。而突袭,骑兵定是先锋,也是冲锋的主力。刘备为难地看着赵云,虽然骑兵们大多对刘备心存好感,毕竟他们是赵云的手下,而赵云明面上还是听命于公孙瓒的。救援徐州,本来就是田楷的注意,借机顺便削弱刘备的力量,趁刘备出征的时候代公孙瓒彻底掌控平原。田楷对赵云下命令时,刘备恰好从大帐后面经过,把避战的命令听的一清二楚。赵云到底会怎么办,刘备也没有信心,他只是对关羽下令:“二弟,我将三千人马尽数委派给你,只留下三百护兵。这次一定要打败曹军,为徐州父老报仇!”

赵云从一旁的石头站起身来,“刘大人,子龙不才,愿为前军!”

刘备一把握住赵云的手,紧紧地摇了两下,“子龙,徐州父老乡亲的大仇,就拜托你来报了。”

赵云有点不习惯,毕竟两个男人这样亲密地接触,对他而言还是第一次,不过看着刘备那欣慰的笑容,他心中还是涌出一丝暖意,“大人,子龙定不辱使命!”

轻轻勒紧战马的肚带,赵云一跃而起,跳到战马的背上,他从马鞍旁的得胜钩上取下天天都擦拭地雪亮的银白色长枪,一带马缰绳,战马就在队伍前飞奔起来。

不能说公孙瓒对平原不重视,他足足分给平原一千马军。养一个骑兵的钱,足足可以养二十个步兵。这战马并不是光吃青草就可以了,它们还要喂谷料,不时地吃些粮食。要知道中原连番大战,人都吃不饱,何况马呢。幸好刘备平日里老是下基层指导视察工作,平原虽然身处抗袁前线,可是每次秋收的抢粮工作刘备都督促部下提前下手,虽然收割的麦子还有些个青涩,可是总比袁军抢了去为好。吃着平原和徐州的粮食,就要为平原和徐州父老做事。这是赵云最常说的话,也是这一千骑兵心里的想法。

响鼓不用重槌,赵云冲着部队举起长枪,然后转头向曹军奔去,一千骑兵什么话也没说,紧紧跟上。

加速,加速!

骑兵的生命就是速度,骑兵最大的威力也在他们的撞击力上。

风在耳边呼啸,将长发狠狠吹起,吹在了脑后。赵云没有带头盔,他一直觉得带着头盔影响视线,他只是系了一根黑色的布条,将长发扎在了脑后。赵云没有回头,他听得出身后兄弟们的声音,听得出那些熟悉的马蹄声,这些个士卒,这些个兄弟,有的是从小的玩伴,有的是冀州的好汉,还有的是幽州的热血男儿,这些是他的兄弟,是他骨肉相连的兄弟!

距离曹军营盘越来越近,几个值班的士卒从地上爬起来,枕着的刀鞘已经把清晰的马蹄声传到耳边。他们连忙吹响了示警的号角,远处观战的关羽一声冷笑,冲手下说道:“兄弟们,敌人完了,跟我上吧!”

可是,曹军真的完了吗?

刚刚被关羽视作是消耗体力的工事起了大作用,处于前排的十几个骑兵还以为是简单的木栅栏,直接照着木排撞上去!怎么可能撞得动?他们骑得又不是大象!所以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死!筋骨寸断,前面的两个什乃至加速起来的第一个队全军覆没!

“绕行!绕行!”赵云目眦俱裂,大声喊着:“绳索,绳索!”

后面跟上的几个小队一边控制着马匹绕开挡路的木排,一边从腰里套出套马的绳索来,轮了几下,丢到了树干顶端,然后开始死命地拉扯。跟在身后的骑兵队们从背上取下弓箭,,一边向营中射击,而关羽的部下正从刚刚潜伏的地点冲了出来。

可是,曹军也不是吃干饭的,尤其是于禁的手下,训练更是森严。仅仅是三两息的工夫,曹军已经从营帐里冲了出来。来不及披甲,拎起武器就冲上了木墙,至于住在木墙下的士卒,早就拿着武器冲上了头顶上的木板。

箭,数不清的箭!射向曹营的,射向骑兵的,织成了一张密密的渔网,不断收割着鲜血与死亡。

就在这箭雨之中,赵云已经冲到了跟前,长枪连续挑动了几下,已经将面前树干周遭连接的草绳挑断,长枪向前一扎,深深地插进了树干之中。临近的几个曹军士卒察觉到了危险,长枪、大刀、长箭一股脑地冲着赵云砸过来。

这些赵云已经全顾不上了,他只知道在这耽误的每一秒都会有几十个士卒倒在墙下。这些是他的战友,更是他的兄弟。赵云咬紧牙关,双手用劲,使劲握住长枪,那树干一寸寸从土里拔了出来。周遭的曹军士卒感觉到板面的晃动,更是紧张,可是赵云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周遭还有一群生死与共的兄弟。没有长枪、没有长刀、没有长箭,赵云身边什么可以构成危害的威胁都没有。不断有骑兵倒下,可是不断又有骑兵冲上。在这人墙的保护下,赵云就像回到了在山中练功的时候,身前是师傅为他划定的目标——一棵百年老树。他的嘴角情不自禁地浮现出一丝笑意,力贯双肩,再用力一挑,舌绽春雷,“呔!”

树干被赵云一下子挑了起来,周遭的木板没了支撑,纷纷塌陷,露出一个一米宽的小小空隙,面前就是毫无防御的帐篷了,杀戮即将开始……

(本书俱乐部青梅煮酒,欢迎大家加入。)

第二卷 雏鹰展翅初翱翔 第五十二章 刘备收赵云(下)

于禁已经披挂上马,周围的亲兵将他紧紧地护住。他看着这小小的缺口,轻轻挥了下马鞭,一个小队的士兵冲了上去。看着他手下快速反应的士卒,他满意地点了点头。

可是在这个时候,赵云一马当先,已经率先冲进了那空隙,身后几个士卒也趁机冲了过去。杀戮即将开始,可是在那空隙后已经站好了数排曹军士卒,看样子好像足足有一个队的兵力。赵云一声长啸,声震四野,左脚一点马肚,那白马一声长嘶,利箭一样冲向了曹军。

只见赵云长枪一圈,就把最前面的十来个士卒兜了进来,那长枪连续点了十数下,一个个点到了曹军士卒的咽喉之上,就见他们喉头窜出一股股血箭,晃了几下,倒在了地上。赵云长枪又是一圈,又将十几个曹军士卒兜了进来。看着他们愕然而恐惧的眼神,赵云长枪又是一阵狂点,这十几个士卒又倒在了地上。

赵云长枪一轮,又扫倒一片惊讶的士卒,然后冲着最后一名站立的士兵微微一笑。那士兵狂喊一声,扔下兵器向后方跑去,一边喊一边大叫:“你不是人,你不是人!……”

趁周围曹军士卒愣神的工夫,赵云的几个亲兵从马上跳了下来,趁机冲上了胸墙。刀剑齐出,将这个缺口死死地护住,赵云和关羽的手下正源源不断地从这缺口涌了进来。可是,这缺口毕竟太窄了。

这时就听刚刚冲上来的关羽一声怒喊:“青龙断!”

只见他掌中青龙偃月刀一轮,就见刀光一闪,隐约有一条狂野的青龙咆哮着冲向了木墙。一声巨响,面前宽两三米的木墙摇了三四摇,轰然倒地。这才是一名绝世武将应有的作用。

就在众人不可置信的眼光中,关羽倒拖青龙偃月刀,踏着断墙残椟,一步步走了进来。

寂静,除了寂静,还是寂静。

于禁也愣住了,不过他毕竟是大将之才,立即回过神来,下令自己的亲卫屯立即出击。他暗暗对自己说:现在还不是时候,再等等,再等等。

只有训练最刻苦的人才有资格进入亲卫屯,只有最悍不畏死的人才能进入亲卫屯,就像曹铄的亲卫队一样,于禁的亲卫队也是有最好的武器装备,最好的军饷待遇。虽然这军饷仅是曹铄手下的一半,但是对于普通士卒来说,这也够多了。能力越大,待遇越好;待遇越好,责任也就越大。

就像现在,普通的士卒可以看见勇猛的关羽四散而逃,而亲卫队们就必须迎上去。

可是关羽可不是常人!

本来就红彤彤的脸膛因为运气的缘故更加红了,就像脸上蒙了一块大红肚兜,可是没有人敢笑话他。那相传足足八十二斤的青龙偃月刀在关羽的手中就像没有重量一样来回飘舞,带起一片片的血雨。关羽的刀法经过长期的磨练,又融入了他自己对《春秋》等的领悟心得,更上一层楼。现在的刀法,已经逐渐达到返璞归真的境界,没有什么复杂的招式,只是简单的劈砍。可是就是这简单的劈砍,却没有一个曹军士卒能够接住。

十步斩一人,千里不留行。

关羽就像在演武场上一样,手中的青龙偃月刀任意挥舞,面前无一合之敌。转瞬之间,已经进了百步,与赵云站到了一起。手下将士从这两大武将身后的突破口里鱼贯而入,越来越多,曹军的防线已经岌岌可危。

这个时候,于禁不惊反喜,下令手下的传令兵:“立即发讯号,招集曹白、曹衣两位牙将,来个前后夹击,将敌军一举擒获!”

手下连忙吹起号角,翻动旗帜,不一会,就见刘军背后沙土飞扬,曹白、曹衣各自率领一千士兵从两个方向冲着刘军就杀了过来。

刘备手下最最精锐的三百白耳精兵并没有投入战场,现在赵云、关羽率领的三千人马虽然算是正规军,可是他们实际上只是些经过几个月军事训练的民兵而已。这样的部队在身先士卒的将军手里,也只是擅长打顺风仗而已,遇到战线胶着甚至反复的时候,就没有任何纪律性可言了。他们不会老老实实地等待将军们的命令,只是凭借着一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