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奋斗在明朝-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啊!”齐远傻眼了,做十年苦力,那还不得要了他的老命,别说十年,就是一年他也受不了,如果真要做十年苦力的话他还不如死了算了,李世杰的这个威胁可比直接要他的命狠多了。齐远心里发苦,开始祈祷那个阿尔伯特狄安斯没跟他吹牛,祈祷那厮真的能弄到几千匹马,否则的话,他就不是想办法保命了,而是想办法自杀。

“先带回去再说,回去了再让他派人去跟那个玉兹商人联系。”

收拾好俘虏,再等那些西番人汇合家人并带上马匹牛羊等私人财务,李世杰一行返回李家镇,半路路过苏家村的时候,李世杰顺手将大双小双那两个丫头和苏大柱等火器营工匠的家人都接走。

第一章 大买卖(上)

崇祯八年的冬天比往年更冷,才刚刚进入十月份没多久就下了一场雪,虽然不大,却将气温一下子拉低了将近十度,一场雪下过之后,人们就不得不穿上厚厚的棉衣,出行和工作都变得很不方便。

趁着下雪,李世杰一边赏雪一边拉着苏小妹一起品尝刚弄出来的蒸馏酒,他也不怕带坏了小孩子。

大明朝的蒸馏酒技术已经很成熟了,李世杰并不是职业酿酒工,以他的眼光看来大明朝的蒸馏酒技术已经没有了改良的余地,而且这个时代民间还有许多酿酒配方没有失传,好酒远比后世要多。就拿李世杰正在喝的这种普普通通的麦酒来说,口感绵软醇厚,喝一口能让人回味许久,比五粮液剑南春之类的坑爹货强多了,如果再窖藏几年的话,估计比茅台都差不到哪儿去。

其实茅台也就是名气大而已,明末清初的时候酿酒配方大规模失传,到了辫子朝传世的好酒已经不多,所以才被茅台趁机冒出头,辫子朝之前的几千年谁知道茅台是哪根葱,赤水河又不是辫子朝才出现的。

就好比现在,李世杰他人就呆在大明朝,可以前他酒瘾上来的时候曾四处打听茅台酒,结果没有任何人知道茅台是神马东东。不过,说到好酒,被李世杰问到的人却随口就能报出一大堆,李世杰将那些酒一一品尝之后,每种酒的口感都很不错,这个时代并不缺好酒。

一边喝着小酒,李世杰一边寻思着是不是该举办一个什么活动之类的来娱乐一下,这时,苏素卿跑了过来。

“公子,冯统领回来了,有一支陌生的军队跟着冯统领一起回来,李陵和杜毫两位统领已经带着长刀营和长风营赶了过去,不过那支军队完全没有攻击的迹象,而且看起来象是义军。”

“义军?”李世杰歪歪脑袋,看来冯截才已经跟义军联系上了,就是不知道他联系上的是那支义军。“走,看看去。”

“等等,李大哥,我也要去。”有热闹看自然少不了苏小妹,她连忙拉着大双小双一起跟了过去。

李家镇谷口位置的城墙已经竣工,这段全长近十里的城墙之所以只用了不到四个月就全线竣工,自然是李世杰降低了标准,最终修筑成的城墙并没有计划中的十五米那么高,而是只有十米左右,直接缩水了三分之一,厚度也相应地跟着减少了许多。

李家镇的这道城墙是用巨石直接堆砌而成,关键位置使用了粘土、糯米汁等作粘合剂,而且外面也包上了一层巨大的青砖,这跟这个时代修筑城墙的方法有所不同,这个时代的城墙基本上是夯土而成,外面再包上石料和青砖,很少有城墙全部用巨石堆砌,因为那样一来成本就太高了,对于那些动辄周长几十里的城墙来说,全用巨石堆砌的话估计得分成几十上百年来修才行,那样的话财政才有可能支撑得住。

这也亏得李世杰使用系统平民做建筑工来修建城墙,成本和耗时都大幅度降低,否则他也支撑不起,至于那些卫所兵和奴隶,他们只是打打下手而已,并不是建筑主力。

不过,城墙虽然已经建好,但箭楼、炮台什么的还有一部分没有完工,李二郎他们正带着仅有的二十名系统平民加紧修建箭楼和炮台,以便早日安装床弩和火炮。

穿过巍峨的城墙,苏小妹抬头往上看了看,却不禁被城墙的高度和厚度镇住了,小姑娘活到这么大还只见过海城县城的城墙,可海城的城墙也就只有五米高而已,比眼前的这道城墙低了一半,厚度也比不上,小姑娘不禁咂舌道:“真高真厚啊!我们这道城墙比陆家堡的那道也不差了,可陆家堡的城墙整整修了五十年,而我们这道却只修了四个月,还只动用了这么点人,李大哥,这道城墙不会是偷工减料的吧?”

“偷你个头,”李世杰气结,敲敲她的小脑袋,笑骂:“我们这道城墙全是用巨石堆砌的,速度自然要快许多,你不是天天都跑来看的吗,这会儿却又说偷工减料。”

苏小妹缩缩脑袋,嬉笑道:“我也就是说说,城墙是怎么修的我天天都可以看到,自然不会是偷工减料。李大哥,陆家堡的那道城墙还没我们这么高这么厚都,而且也肯定没有我们的城墙坚固,他们那道都能被称作‘金城汤池’,那我们这道城墙又该被称作什么,李大哥,我们这道城墙肯定没人可以攻破。”

“没人能攻破倒不至于,”李世杰摇摇头,道:“实际上论防御的完备程度来说,陆家堡的那道城墙比我们的这道要更完善一些,他们的城墙主墙、护墙、女墙、垛口、角楼、箭楼、瓮城一应俱全,是专业的要塞城墙。而我们这道城墙虽然更为坚固,但说到防御的完善程度却是不如陆家堡的城墙,只不过我们的这道城墙对火器的防御能力要更高些,即使动用上百门火炮都得大半天的功夫才能炸开,而陆家堡的那道城墙是扛不住火炮的,用十来门火炮几炮就能炸开,而且他们的城墙上没有炮台,箭楼里面也无法安装床弩,所以对火炮和抛石机的防御能力很低。”

“哦,是这样啊!”苏小妹对这些也不懂,听得迷迷糊糊的,只知道点头附和。

城墙外面还有一道浅沟,这道浅沟只有两米宽一米深,这么点宽度和深度自然不会是护城河,李世杰准备将来在里面倒入沥青或者是石油,而等以后李家镇扩大之后城墙外面的土地也得利用上的话,这道浅沟就可以改成水渠,到时候可以从山谷里面引水出来。

李陵和杜毫二人已经带着长刀营和长风营的士兵在城墙上布防,加上本来就有的两百余名陷阵营士兵,这会儿在城墙上守卫的士兵已经超过五百人,这么点人要防御长度超过七里的城墙自然是远远不够,不过加上已经安装好的三十二架床弩和六门火炮的话,防御力也还凑合。

来到城门楼上,李世杰往城下望去,马上就看到了苏素卿所说的那支疑似义军的军队。

那支军队人数不多,大概也就五六百人,跟李世杰这边的人数差不多,不过那支军队都是骑兵,人人有马,但武器和服装就五花八门了,说是军队,其实还不如那些被李世杰俘虏的齐家私兵,至少齐家的私兵服装是统一的,看着就给人一种正规军的感觉,从这一点上看,这些人应该就是义军,当然,也不排除是山贼的可能。

随后,李世杰看到了冯截才,冯截才就站在前面,骑着一匹马,他的旁边跟着一个面白无须的年轻人。

“老冯,是你吗?”

李世杰当然不是认不出冯截才,他之所以这么问,是为了确认冯截才是不是自(由)的,也是在问那些人是冯截才带回来的还是那些人胁迫了他。

冯截才也看到了站在城门楼上的李世杰,冲着他大喊:“是属下,属下幸不辱命,联系上了一支义军,而我旁边的这位李少将军就是义军首领派来跟公子商议的代表。”

李世杰又观察了一番,没发现城下的那支义军有什么攻击的迹象,而且他这边有床弩有火炮,还有两百长刀营,李世杰也不怕那支义军会暴起发难,于是下令:“开城门。”

开城门自然不是要让义军进来,而是李世杰准备出去跟义军见面,那支义军也明白这一点,虽然看到城门已经打开,却也没有进城的意思,李世杰在防着他们,他们又何尝不是在防着李世杰。

长刀营护卫着李世杰出了城门。

来到冯截才和那个年轻人面前,李世杰冲年轻人抱了抱拳,道:“本人李世杰,恬为本地的主人,未知这位将军高姓大名?”

那年轻人也抱拳回礼,自我介绍道:“我叫李过。”旋即指了指李世杰身后的士兵和城墙,笑道:“李老爷倒是挣得一份好大的家业,李过佩服。”

李世杰连忙客套:“哪里,只是混口饭吃,称不上什么家业。”一边客套,心里却琢磨开了,李过?这名字有点耳熟。

双方见过礼,也就算认识了,李过看样子是个爽快人,也不再跟李世杰继续客套,直接道:“听说李老爷手上有一批兵器铠甲和粮食要出售,不知道有没有这事?”

“有,李某的手上正囤积了一批兵器铠甲和粮食,正在寻求买家。”见李过说起正事,李世杰也就不再管他的名字是不是耳熟,既然李过直接了当地直入正题,他也不会拐弯抹角,点头道:“大刀、长枪、铁甲、弓弩、床弩、抛石机、火铳、火炮,这些东西李某手上都有一些。”

李过听得眼睛一亮,追问:“数量有多少?连火炮都有吗?”

“短刀一万件,长刀三千件,长枪一万柄,板甲六千套,鳞甲一千套,单兵弩五千具,没有弓,箭矢要多少有多少。”李世杰将各个兵器铠甲的数量一一报来,每报一种李过的眼睛就一亮,到最后更是喜笑颜开。“火器方面,我这儿库存的火器不多,只有单发火铳一千具,三眼火铳五百具,虎蹲炮二十门,三寸长身炮二十门,五寸大炮三门,火霹雳和风火雷若干。”

李世杰刚一说完,李过就迫不及待地说道“刀枪铠甲之类的我全要了,弩和火器我得先试试再作决定。”

“行。”

也不用另找地方,而且李过显然也没有进城的意思,在李世杰喊人搬来样品之后,双方直接就在城门外试验武器的效果。

第二章 大买卖(中)

刀是上好的钢刀,枪是锋利的钢枪,甲胄都是钢甲,这些都让李过觉得很是满意,不过轮到试验单兵弩的时候他就搞不懂了。

李过先是拿起一具单兵弩查看一番,发现这种怪模怪样的弩所有的部件全是用钢铁制作,没有其它任何材料。他还从没见过全钢铁制造的弩,材料全部用钢铁也不是不行,只是成本太高了,而且钢材永远都缺,没有人能奢侈到用本就紧缺的钢材来制造弩箭,可没想到在陕北的这个边陲小县居然能有人真的奢侈到了这种地步。

不知道这种弩的威力怎么样。

李过想找几支箭来试试弩的效果,可找来找去都没找到箭矢,跟弩放在一起的倒是有一些长方形的铁匣子,李过本来以为箭矢是放在铁匣子里面的,可那些铁匣子太小也太短了,根本就放不下箭矢。

“有箭没有,我来试试这种弩。”

李世杰指了指那些被李过自动忽略的铁匣子,道:“那些黑铁盒子就是箭匣,箭都已经装在里面了。”

“这么小的一个小盒子放得下那么长的箭么?”李过顿时就好奇了,拿起一个箭匣准备拆开来看看,可弄了半天,他发现这种箭匣居然是四面密封的,他根本就找不到拆开它的方法。

李世杰看得好笑,在一旁指点道:“匣子底下有个暗扣,将暗扣掰开就可以打开了。”

李过将箭匣翻过来仔细一找,果然,底部的确有个小小的暗扣,不过暗扣太小了,而且颜色跟匣子本身的颜色一样,不仔细看还真看不出来。

等李过找到暗扣并打开箭匣的时候,李世杰又道:“其实箭匣根本就不用打开,我们的这种弩在设计的时候就预先留下了箭匣的接口,用的时候直接将箭匣插到弩身的接口上就可以,然后将箭匣前段的拉杆拉一下,里面的箭矢会自动掉入弩臂,然后用手校正就可以。”

李过这会儿已经打开了箭匣,只见里面装着五支箭,而且这些箭比弩更为怪异,箭是全铁质,长约八寸,半指粗细,末端用铁模仿成羽毛的形状做成尾翼,也不知道这种铁质尾翼是怎么做出来的,将铁块锻打成这么小,还得是羽毛的形状,那得费多少功夫才行?

“铁箭?那能射出去吗?”

李过按照李世杰的指点装好箭匣,再拉动箭匣上的拉杆上好箭,然后绞线上弓,然后发射。

事实证明,这种全部用铁制造的箭是可以射出去的,射程在四十步左右——按照李世杰制定的度量衡是在五十多米不到六十米——射击精度相当高。

李过摇摇头,“射程太短,比弓差远了,如果换成木箭的话还差不多。”

李世杰笑道:“铁箭的破甲能力比木箭高,普通的鳞甲可以抵挡木箭,但完全挡不住这种铁箭,而且这种弩本来就只是为近战防身所设计,一般是给大将亲卫用的,真正的远程攻击还得靠弓和火铳,所以这种弩我的手上也不多,总共只有一千具。”

“嗯,这种弩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几乎是拿到手上就可以马上使用,而且用它攻击的话也非常有突然性,给大将亲卫使用的确很合适。”李过想了想,觉得李世杰的话很有道理,道:“这种弩我全要了,而且也不用换木箭,就用你的这种铁箭。”

试完了冷兵器,李过接着试火器,不过这厮对火器貌似不怎么在行,单发火铳、三眼火铳、抬枪、火霹雳和风火雷他都一一试验,但检测火器的品质可不像检测冷兵器那样容易,内行人都得试了又试才能辨别火器的好坏,而且也仅仅能辨别出火器的品质而已,至于好不好不用,那得长时间使用才能知道。李过将那些火器逐一试验,好不好用他看不出来,而且他试的主要是火炮,对火铳、火霹雳和风火雷之类的并不在意,看样子他是只打算购买火炮了。

不过李世杰的这些专门为外卖而制造出来的火器好不好用另说,但质量确实很不错,高精密度,流水线生产,再加上成品之后的质检程序把关,这样制造出来的火器的品质要远远超出这个时代的大路货。

而且,李世杰给李过特别介绍了五寸重炮,他还亲自动手放了两炮给李过看看,这种火炮的口径在150mm左右,在这个时代确实属于重炮的范畴,虽然这种火炮用的还是实心弹,但即使是实心弹威力也不可小觑,李世杰特别对准山上轰炸,开炮的时候光看声势就很吓人,虽然只有一门火炮,但开炮的时候加下的大地都明显感觉到剧烈晃动,一炮下去小山都崩了一角,威力十分恐怖。

李过当时就看得两眼发直,他什么时候见过这样骇人的声势,义军虽然不缺火器,但象这样大口径的重炮连明军都缺,义军就更加弄不到了,他们所拥有的一般也就是两寸、三寸的小炮而已,而且数量肯定不会很多,那种口径在100mm以下的小炮如果使用的是开花弹还好说,如果使用的是实心弹,那威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攻城炸船还算凑合,用来炸人就是开玩笑了。

看样子李过对这种他从未见过的重炮非常满意,等到试验结束的时候,基本上李过对李世杰提供的所有的武器都很满意,特别是五寸重炮,更是让他恋恋不舍。

那么接下来就是商量价钱了。

“刀七十两银子一把,长枪六十两银子一柄,板甲五百二十两一套,鳞甲六百两一套,弩二十八两一具……”

李世杰的价格还没报完就被李过打断。

“价格怎么这么离谱,我们从各地卫所购买也没这么贵。”

虽然以前买武器的时候都会被人宰,李过对高价武器已经非常习惯,但这会儿听了李世杰的报价之后还是觉得无法接受,这尼玛的哪里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