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宋小官人的幸福生活-第4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杜衍道:“突入辽国境内的二十万大军由谁来统领呢?”

苏锦微笑道:“如果皇上和诸位大人认为我苏锦还堪一用的话,自然由我来统领,我提出的计划,难道我能袖手么?”

第947章 借道

原本几位蕃国使节来朝之事是件令人高兴之事,可现在,赵祯虽然也很高兴,却被大战将起的阴影弄的没什么心情了,次日接见之后,被安排在驿馆,由枢密院北房派员随同游览不提。

数日后,诏书发出,急招在邓州做知州的范仲淹和在扬州做知府的韩琦回京,而苏锦也马不停蹄的前往西北,一面整军备战,一面同夏国商议借道之事。

辽人在宋辽边境的一系列动向早已引起夏国的主意,苏锦的来访让夏国上下颇为紧张了一番,宋夏之间的贸易恢复了一年多,皮货药材青盐等换回了大量急需的粮食布匹茶叶等物资,短短一年时间大夏就恢复了不少的生气,叛乱的小部落们也不再闹事,和西面的吐蕃东面的辽国南面的大宋之间也没发生过摩擦冲突,朝廷上下第一次感觉到了和平给大夏带来的好处,朝廷上下关于和宋国和议的争执也烟消云散,原本腹诽野利太后卑躬屈膝丧权辱国的议论,也随即变成了眼光深远高瞻远瞩的赞颂之语。

苏锦于四月中抵达夏都兴庆府,他轻车简从只带着十几名亲随,主要是不想引起夏国境内辽人奸细的主意,到达后的次日中午,野利太后在天仪阁设宴召见苏锦,并叫来国相张元相陪。

苏锦简明扼要的将来意向野利太后说明了一番,本以为苏锦是来胁迫夏国出兵的,野利太后和张元甚至都想好了应付之道,却没想到宋人仅仅借道过兵而已。

对于苏锦的计划,张元大为赞赏,他是见识过苏锦指挥大军团作战的,对苏锦他从不敢小觑,这次辽人集结大军准备攻宋,张元也和夏国朝臣们研究过数次的交战策略,大家最后都觉得宋人只能坚守边关固防,胜负五五之数,宋人的赢面还要小一些,更别谈能反攻了;可苏锦借道一策的提出彻底颠覆了他的看法,宋人不仅是要反攻,而且似乎有借机灭辽心气。

“苏大人,贵国这是打算和辽人决一死战了么?借道我大夏深入辽军腹地虽然大妙,但辽人一旦调兵合围,你的西北军岂非要被围而歼之?凶险万分,慎之啊。”张元好心地提醒。

苏锦道:“我压根就没想撤回来,他们不来管我,说明我的作用没发挥完全,就是要他们掉头对付我,我边境大军才能趁机北上。”

张元动容道:“贵国这回是打算将辽国一举灭了么?”

苏锦一笑,露出整齐的白牙道:“你们夏国想不想来分一杯羹呢?”

张元看了一眼野利太后,野利太后微微摇头,张元笑道:“我大夏如今兵力孱弱,怕是帮不上什么忙了,但借道还是允许的,也许可以提供少许的帮助,算是我臣属之国的一番心意了。”

苏锦早知如此,倒也不觉得奇怪,辽宋之战胜负五五之数,若非绝对的碾压局,夏人如何肯趟这趟浑水,宋人胜了固然好,辽人胜了也无妨,都对夏国构不成威胁,辽人灭不了宋国,宋人同样灭不了辽国,两个猛兽打的越凶越好,夏国乐的夹缝中求生存,努力恢复国力才是正经。

“张相国说的对,苏大人,哀家答应你借道之请,另外苏大人可提出些我夏国能办到的要求,哀家会给予协助,只要不是出兵便可,现如今我大夏兵力自保尚且不足,更何况是攻他国了。”

苏锦微笑道:“太后不必解释,我明白得很,本来我只是借道而来,既然太后和张相如此盛情要给予帮助,那我便不客气了,我想借可敦城作为我粮草辎重大营不知可否?”

“可以,哀家答应你了。”野利都兰满口答应,借个小城池为营寨倒不是大事。

“另外我还想借些东西,对我很重要。”

“是什么,请苏大人明言。”

“我想借些战马,提高我大军的机动性,这一点只有你们能帮得上了。”苏锦笑道。

“这个……要多少?”野利都兰想着既然苏锦开口了,自然是不能不给面子,借个万余匹战马也不算个事,只要不是强行霸占,战死了或者是将来归还了,都可以接受。

“我要十五万匹……!”苏锦微笑道。

“什么?”

“胡闹!”

野利太后和张元没想到苏锦狮子大张口,大夏目前在编的战马不过三十万,还有马匹尚未达到战马的标准,每一匹战马从成年到能上战场杀敌都需要几个月的驯养,所耗费的精力和财力甚是不小,这苏锦倒好,将战马当成了鸡犬了。

“怎么?多了么?”苏锦道。

“恕难从命,最多借你们一万匹。”野利太后气的小脸通红。

“一万?你们打发叫花子呢,你们也好意思拿得出手,这样吧,给我十二万如何?”

“两万,多一匹没有。”

“十万,这总成了吧,我可没求过别人什么,你们落了我的面子,他日别怪我不给你们面子。”苏锦开始耍无赖要挟了。

“不管你怎么说,我们没那么战马,哀家豁出去给朝臣议论,借你五万匹战马,不能再多了,战后必须归还,如果战死了你还要负责赔偿。”野利都兰恨自己多事,苏锦只是来借道,自己干什么要表示一下诚意,现在弄得不可开交。

苏锦心中大乐,他压根就没想到能一下子从夏国手里弄到五万匹战马,这简直是天降之喜,二十万大军深入辽国腹地,机动性一定要强,否则破坏性不强,而且也会被围歼堵截,他正愁着机动性的问题,西北军只有三万匹战马,那是无论如何不够的。

苏锦看着野利都兰气急败坏的样子笑道:“好吧,五万便五万,太后也算是尽力了,苏锦代表我大宋皇帝感谢太后的慷慨,我来之前皇上还提到您呢。”

野利都兰没好气的道:“提哀家作甚?”

苏锦笑道:“我皇夸赞野利太后气质高贵人又美又有魄力,很是欣赏您呢。”

“呸!”野利都兰红了脸啐道:“少来灌迷魂汤。”心里倒是美滋滋的。

张元听出调笑之意,以手掩口咳嗽了两声,提醒苏锦保持庄重,苏锦又道:“可否还请太后在那五万战马之外再借给我几万头牲口,什么劣马跛脚的都行,骡子牛也行,我这补给线太长,必须要有车队运送粮食。”

野利都兰道:“我哪来的几万头牛马牲口?不过……补给的问题哀家倒是可以帮忙,你若不怕我大夏截留,只需将粮草物资运往宥州,之后我派大夏兵马替你运送至可敦城如何?”

苏锦摇头道:“不成,你的人马若是耽搁了,我还不好处罚,必须我自己运送,这样吧,我拿三千桶火油换你一万匹退役的老马如何?你可是知道火油的金贵之处的,若非情势所逼,打死我也不愿这么做。”

野利都兰大喜,终于占了这小子的便宜了,火油何等金贵,退役的老马就等着挨宰了,毫无价值可言,这小子要不是急的跳墙,也不会干这亏本的生意。

“一言为定,这样吧,为表示支持,哀家额外赠送尚未训化的成年马匹一千头,让你拉粮食物资如何?”

苏锦赶紧道谢,这笔生意他也很满意,火油储备已经一万五千桶,朝廷没钱收,自己也舍不得全部无私的奉献,这回打仗自然要消耗一些,拿出少量不足以扭转战局的数量换些实用的东西也是极好的。

当下苏锦划出路线,要求沿途畅通无阻,并提醒张元和野利太后守口如瓶,决不能辽人对自己的战略意图有所察觉。

当天下午,苏锦便快马赶回宋国西北,苏锦离去后,张元和野利太后有一段谈话值得一提。

野利都兰问张元:“宋国这次如果真的灭了辽国,形势对我大夏是好还是坏?”

张元道:“汉人重诺,宋国皇帝已经公开颁布了和我大夏友好盟约,便不会在灭辽之后对付我大夏,只是灭了辽国之后,我夏国将从此不能做他想,老老实实的做宋国属国,当无大碍。”

野利都兰道:“你说宋国能否得手呢?”

张元道:“臣以为五五之数,不过宋有苏锦这个变数,结局真的很难意料,苏锦行事您不是不知道,看似不可为之事在他手里会变个样儿,宋国若非有他在,恐早就没有今日的气象了。”

野利都兰缓缓点头道:“哀家去过明珠城,那座城市的让哀家耳目一新,听说那便是苏锦一力建造的城池,没想到这世上还有那样的城池;据行商和使节回国言道,大宋境内正在建造国道,千座以明珠城为标识的小市口也正在建造,还有各项利民强国之策,均出自苏锦领衔的发改司之手,苏锦哪来的这么多花样,真教人费解。”

张元笑道:“太后别困惑,不变应万变,说到底,苏锦是咱们大夏的女婿,有他在宋国再强大也不至于翻脸对付我大夏;倒是有件事太后须得斟酌,一旦宋国大优之时,我建议咱们即刻出兵协助,倒不是抢功劳,而是要做做样子,将来也好有些本钱。”

野利都兰咯咯一笑道:“张相也会这一套,是不是你们汉人肚子里的花花肠子都比别人多一些呢?”

张元看着野利都兰巧笑倩兮的媚态,吓得赶紧低头,不敢多看一眼。

第948章 烽火(一)

大宋庆历八年暨辽重熙十七年四月二十七,辽兴宗耶律宗真亲任天下兵马大元帅,以北院枢密使萧惠为右路军统帅,皇太弟耶律重元为左路军统帅,调集宫帐军、部族军、扈从军共计七十万余,大举向宋辽边境的河东路,河北东西二路展开猛攻。

大宋任命范仲淹为主帅,韩琦、夏竦为副帅,从京师调集十万禁军东进,汇合边境诸路三十万大军共计四十万迎敌,由此拉开宋辽两国生死大战的序幕,一时间,东至乾宁渤海口,西至丰州西北长约数百里的战线上战火纷燃,大宋东北三路顿时沦为人间地狱,百姓们流离失所,纷纷逃离南下。

大宋国内进入全面战备状态,四条国道虽未完工,但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粮食物资沿着这四条大动脉源源从各州征集北上,发往战场。

宰相晏殊奏请赵祯应允,以河北流民为民夫加固汴梁以北各州府工事,作为第二道防线,贯彻拖延时日,让苏锦大军直插辽军内部的策略。

与此同时,副宰相兼枢密副使苏锦以镇北大将军之名,率西北军二十万进入夏境,沿夏辽边境线一侧迅速北上在龙州获得夏国所借马匹之后再无耽搁,经过十余日的急行军,抵达夏国东北重镇可敦城。

大军休整一日后,以潘江为统领王朝马汉为副统领先锋军五万骑兵疾驰出城北峡谷,来到漠北荒原上。

苏锦率四万骑兵为中军随后跟进,剩余十一万均为步兵,押解辎重粮草等物资跟上。

五月十五日,先锋军抵达贺兰山口,过了贺兰山口便是辽国的地界了,由于辽国主力南调,守卫山口大散关的只有五千士兵,除了一千正规军之外,另四千都是新募的扈从军菜鸟;当晚,趁着夜幕的掩护,王朝率一万骑兵突袭而至,只付出百余人的伤亡便将还在睡梦中的大散关守军歼灭,由此打通了通往辽国国内的坦途。

当晚三更时分,苏锦率军来到大散关中,借着皎洁的月色,往山口东面观望,只见一片白茫茫的大地,那是月光下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辽国西北,有贺兰山蜿蜒围拥,形成一片富庶的草原。

苏锦回到主厅中,召集众将商议进攻的方向,经过事先的准备,辽国境内的信息汇总成图,倒是有一张军用的草图,只是不大直观,苏锦撮土为山,摆盏为城,在大散关守军的大厅地面上复制出一个立体的地形图,众将拿着长树枝站在周围指点商议。

大散关以东是草原,但若顺着草原往东便是进入辽国西京道大同府境内,而西京道南边正是宋辽交战的战场,如果说直接从后侧翼进攻辽国右路军倒也是个办法,萧惠的二十五万大军面对的是韩琦的西路军十八万,加上自己的二十万大军,应当能击破;可问题是,西京道州府密集城镇如织,行踪很有可能即刻被暴露,也许还没到达南方数百里外的战场,便会被萧惠发觉,从而龟缩进城,或是抽调左路军合力围剿,到那时反而不妙。

苏锦分析了利弊之后决定按照原计划突袭上京乃是釜底抽薪之策,可问题是上京远在千里之外,自己只有九万骑兵,剩余的都是步兵,赶到上京的时间是个问题,另外保密性也是个问题,如果花费时日太久,南方主战场的压力必然吃紧,一旦防线被突破到东京一带,辽人便是九头牛也拉不回来了。

苏锦的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这些问题他自然是会提前想到,但是却没有那么多的时间给他来准备,战马不足这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解决的。

后军统领是新进调任西北秦凤路都部署的景泰,他提出了一个办法:“大帅,可否分兵而进,骑兵先进,步兵在后协同,九万骑兵的破坏力也不小,步兵就当是断后罢了。”

苏锦摇头道:“深入敌后,分兵乃兵家大忌,目前我们要解决的是机动性,然后还有隐秘性,二十万人看似不少,但辽人拿刀便是兵,马背上的契丹人男女都能战斗,一踏入辽国境内,我们便在重敌包围之下,再分兵的话,便是死路一条了。”

景泰点点头,他也是没办法的办法,他何尝不知道分兵的大忌,看了看地形图,景泰又道:“隐秘性倒是不难,大帅请看,贺兰山口下去往北而行便是一条狭长的沙漠,夹山和炭山一南一北,被沙漠所围绕,原本这两山之下应该是草原,多年风沙侵袭倒将两座山围困在沙漠中,从云内出发沿这条沙漠北上,都是大片的无人地带,过了炭山往北两百里便是上京道的怀州,这条路应该让辽人难觅踪迹。”

苏锦沿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沙漠行军难度不小,但也并非不可行,只沿着沙漠的边缘走,避开人稠密之地便可。

“可行,就是这条路,云内往北,顺利的话十日可达,不过在此之前,我们要做一件事情。”

“大帅吩咐。”众人肃立听令。

“瞧瞧这片草原,就在咱们眼皮子地下,岂有过宝山空手归的道理,明日咱们向辽人借些马匹牲口去,虽然不是战马,但是我们要的是脚力而已。”苏锦笑道。

“对呀,草原就在眼皮底下,他娘的不抢个几千几万匹马儿如何对得起耶律宗真这老儿?”马汉大嚷道。

“可是大帅,这么一来,咱们的行踪不就暴露了么?这岂不是告诉辽人我们已经绕道进入他们的境内了么?”潘江不无担心地道。

“拿了大散关便已经暴露了,大散关的守军交代,补给十日一至,今日距离大散关补给之日只有两天,便是我们不动手,两天后辽人也知道了,传我命令,明日前锋军下大散关往东抢夺马匹,不得靠近城池,尽量不要伤害百姓,给你们半天时间,下午申时必须尽数归来,因为我们晚间便要开拔。”

潘江王朝马汉等前锋军将领挺胸叠肚肃立接令。

次日凌晨,大散关外马蹄隆隆,潘江率五万前锋军如狼似虎的扑下山口往东疾驰入草原之上,苏锦站在大散关的城楼上,看着草原上升腾起一股又一股的浓烟,心中丝毫没有歉疚之意,自己再不像以前那样的悲悯,生在这时代,杀人或被杀是两种必选的选择,百姓们虽无辜,但苏锦无意多愁善感,这一切不是他苏锦所能撼动的,他不能因为不忍而丢掉自己和亲人的性命,这便是事实,自私也好,残忍也好,都是在这个时代生存的最好砝码。

未时末,前锋军裹挟着大批战马狂风一般的回来了,人人脸上都有兴奋之色,苏锦观察到士兵们的盔甲上都有鲜血,隐隐的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