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宋小官人的幸福生活-第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夏四林本想说:不用不用;却被苏锦伸手一拉,‘哐当’便倒在苏锦的肩膀上,心里隐隐觉得不妥,但是却也无力挣扎,于是叹了口气,闭目睡了。

苏锦探头吩咐赶车的车把式速度稍微慢点,辰时之前到达书院便可,一面将车帘拉上,遮挡住清晨微热刺眼的阳光,将夏四林身子放舒服的靠在自己的怀里。

昏暗中,苏锦端详着夏四林沉睡的脸庞,长长的睫毛微微上翘,白皙的皮肤仿佛能掐出水来,小嘴红嘟嘟的,嘴角微微倔强的上翘,却是个极美的女子,不由得胡思乱想起来。

……

跳脱不羁的苏家小官人,只花了十余日的时间便完全适应了书院单调枯燥的生活,由于后世也是读书出身,适应起来倒也不算太难;最主要的是人的适应性极强,这一点古今亦然,有的人生活困苦不堪,你本以为他会活不下去,但实际上他活得甚至比你更有滋味,而且大多数的人都善于苦中作乐,这一点也是苏锦的强项。

当苏锦知道苦读的日子需要持续数月之久之后,每日里除了之乎者也的将四书五经杂艺等各科力争学到精髓之外,他那颗不安分的心却一直在寻找着可以调剂身心的机会。

当然没事调戏调戏女扮男装的夏四林倒是蛮有趣味,晚上回去也可以和浣娘挨挨碰碰占些便宜,但苏锦却没有进一步将她们弄上手的打算,原因很简单,晏碧云给他带来的伤害还没有平复,苏锦暂时还提不起那个兴致。

有些情绪往往不是靠发泄性欲能排解的,苏锦最近找到的排解方式是书院里流行的一种娱乐方式,也是大宋最为流行的一种娱乐方式,那便是:蹴鞠。

第150章 挑战

苏锦是在一次学间休息的时候第一次看到这种古代足球,后世人称足球的发源地是中国,但苏锦总是不太信,因为男足的臭脚世界闻名,技艺如此低劣的一个国家,却是发源地,这岂不笑掉天下人的大钢牙么?

但后来苏锦倒也想通了,这就和火药是国人发明的是一个道理,只不过国人拿来做鞭炮,做焰火,而别人拿来造枪炮子弹炸药包罢了。

当苏锦第一次看到这大宋第一运动的时候,着实震惊了一把;甲一堂和甲二堂在明伦堂后方的小草坪上的一场小型蹴鞠比赛,让苏锦看的如痴如醉;看着太过瘾了,两方各出十六人分成各个位置,名为球头、跷球、正挟、头挟、左竿网、右竿网、散立等各种名目,各穿红蓝衣衫,分别站在两端,草坪正中则竖起两丈高秆,上面一个大圆环的球门称之为风流眼。

踢球时双方互抢球,以头、肩、背、腹、膝、足等部位触碰皮球,争抢之际使球不落,一方抢进中心处将球踢起穿过‘风流眼’方为得分。

苏锦第一次见这种踢法,顿时有些技痒,后世自己也是大学校队的一名足球队员,苏锦身材不高,纯以技术入选,所以对自己的技术倒是相当自信,但看场上这些官宦子弟个个大呼小叫兴高采烈,连教书先生都驻足观看,心中蠢蠢欲动。

大宋朝自上而下对蹴鞠有一种特别的偏爱,传言太祖爷便曾和太宗光义,相公赵普等没事便在皇宫花园踢上几脚过瘾,后宫中嫔妃宫女也曾组建女子蹴鞠队互相竞赛,赢了的会得到皇帝的赏赐,这般上行下效之下,可想而知,大宋全民蹴鞠比赛的氛围该有多么的浓厚。

后来因为过于痴迷,蹴鞠居然渐渐成了入仕的一个阶梯,譬如踢球踢成国防部长的高球高太尉,踢球踢到宰相位置的丁谓,都是个中翘楚,倒也和后世拿了世界冠军之后可以进入体协弄个官当当有异曲同工之妙。

苏锦意动之下,次日便在应天府中买了一只皮球回来,球缝制的很漂亮,牛膀胱吹气为胆,外边包以熟牛皮层层缝制起来,苏锦将之用朱砂涂成红色,颇有些飞火流星的样子,每到课下便在明伦堂一侧的空地上数两个小杆,玩颠球运球大力抽射的动作,过过干瘾;没想到此举居然招来了一大帮想玩而又不好意思玩的寒门子弟。

几日后,丙丁戊三学堂中竟然有二三十人一下课便跑来约苏锦去玩两脚,渐渐也形成了两支队伍对抗的样子,看的人也越来越多;于是苏锦有意识的将后世足球的一些玩法灌输给众人,分两个球门对射,虽然还是两丈高的风流眼,但球门大了许多,而且用网兜住坠到到地上,便于进球之后拾取。

由于宋代蹴鞠的玩法本来就很多,三十二人的对垒,或十几人的对垒,或两人比试花样繁多的对踢,翻脚,颠球,挟球等技艺的‘白打’,或一个人带有表演性质的打鞠,总之千变万化,趣味各异。

苏锦将之改成的二十人对垒互攻球门,而且从原来的球不准落地到可以带球沿着草地疾走传球,相互配合的方式进攻球门,使杂耍的成分减弱了许多,代之以紧张刺激的竞技性。

这种改变很快变从旁观者的人数中看出了受欢迎的程度,原来两场蹴鞠同开之时,总是甲字堂那杂耍般的花哨动作吸引了百余人观看,而看苏锦等人踢这种可以让球落地的新式踢法的寥寥无几;但当众人逐渐明白苏锦等人的这种踢法更加紧张刺激的时候,人数渐渐增多了起来;渐渐的甲字堂的球场便人数变得寥寥无几,而苏锦等人的球场边却是人山人海了。

一时间这种踢法风靡书院,除了读书,学子们津津乐道的便是那日苏锦的那个蝎子摆尾如何的帅气,魏松鹤的那记鸳鸯拐如何的精准,吴恒心的那记头槌如何的凶狠;甲字堂的蹴鞠队坐不住了,风头完全被一帮穷措大们给盖过,这口气无论如何忍不下去。

这一日午间,苏锦刚抹着嘴巴上的油腻打着饱嗝走出馔堂之时,便被一大帮子人给围上了。

苏锦一看,原来是甲字堂的那帮踢球的,个个身材魁梧,壮实的很;其中十几名都是维持会的高帅富们,为首一人正是维持会的会长,那名白净帅气的某尚书之子。

苏锦剔着牙笑道:“诸位兄台,什么时候改行做打劫的营生了?身上馔票有两张,要就拿去。”

“谁同你说笑,我们要向你们挑战。”维持会会长喝道。

“挑战什么?”苏锦眨眨眼一副无辜的样子。

“比蹴鞠,看你们成天踢的挺热闹,还糊弄了那么多的人去看,我们‘红马’队不服气,要和你们比试一场。”

“不比!”苏锦扭头就走。

那帮人直翻白眼,还有这样的人,当面挑战居然装怂。

“怕了吧,怕了就写个认输两字悬于书院告示牌处,以后也莫在书院内玩你们那种将草根都要掀起来的狗屁蹴鞠了。”一人阴测测的在苏锦身后道。

苏锦听出来是自己的老熟人朱天顺的声音,扭头盯着他看,朱天顺对苏锦有些心理上的压力,但此刻维持会壮胆,以及周围全是官宦子弟们,倒也不是很怕。

“朱公子,说话要当心啊,蹴鞠玩法多样,只要玩得开心,蹴鞠的方式有何令人指谪之处?谅你也不知道太祖爷曾言:蹴鞠者虽为手脚之技艺,实乃脑神所思,若只重技艺,忽视精神,则流于下乘也。”苏锦随口杜撰太祖爷的话,这事死无对证,赵匡胤都死了几十年了,想必也不会从棺材里爬出来怪自己假传口谕之罪。

“嘴皮子没谁能斗得过你,你难道只会动嘴么?”维持会会长张叶讥诮道,他是球头,又是维持会的会长,人又长得帅气,父亲又贵为尚书,无论哪一方面,都是高人一等,所以优越感也特别强;正因如此,他才不能忍耐自己的球队踢球居然无人喝彩,他踢球原本就是显摆自家的技艺,若是无人观看,岂不是瞎子点灯白费蜡,这一切也就是向瞎子抛媚眼,难保不被骂二货一个。

苏锦道:“踢法不同,怎么比?正像这位朱衙内所说的,我们连草根都踢飞了,你们却是一尘不染,根本不是一个玩法。”

“叫你们踢我们这种蹴鞠,怕是你们没那本事,我等便迁就你们一下,便按照你们的规则比试便是。”

苏锦微笑道:“不比。”

维持会长高帅富张叶皱眉道:“为何又是不比?”

苏锦道:“按照你们那种玩法,我们自然是比不过,但是按我们的方式比,万一你们输了定会有人说嘴,我们赢了会有人说胜之不武,与其如此还不如各玩各的落个清静。”

高帅富会长嗤笑道:“切,就你们那球能落地的踢法,便是随便找个三岁孩儿也会踢,你们别以为便占了优势,照样踢得你们灰头土脸。”

众人轰然大笑,完全不拿苏锦的那帮子人当回事。

苏锦想了想道:“既然你如此自信,又这么想赢我们,那便踢吧,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众人见苏锦被激将中计,纷纷面露得意之色,这回可要好好教训这帮穷货,居然也学人家蹴鞠,这回不将你们踢成滚地葫芦便枉称甲字堂的衙内兵团‘红马’,一想到那帮穷鳖在球场上被自己耍的团团转的样子,‘红马’队的高富帅们个个心里像喝了冰镇酸梅汤一般的笃定和惬意。

第151章 比赛日

维持会的老油条们也颇有面子,不知用了什么手段居然说动了曹敏同意休课半日用于蹴鞠比赛之用,书院本一月有三日之假,这个月初八进学以来却还没有放过假,想来戚山长和各位主讲和助教先生也想歇上半日。

当日未时,朱天顺摇着折扇来到戊二堂送来了蹴鞠比赛的挑战帖子,苏锦没想到来的这么快,赶忙将偷得浮生半日闲而窝在寓所睡大觉的诸位球友们召集到一起。

由于时间仓促,众人甚至都没有思想准备,苏锦赶紧给他们打气:“这回他们是成心要我们出丑,技术上比我们肯定强,但是好在规则是按照我们日常蹴鞠的规则来踢,双球门,且球可落地,多少弥补了我们技术上的缺陷,胜负当在五五之数,莫要怕他们。”

吴恒心苦着脸道:“那帮人都是公子哥儿,打小便玩蹴鞠,俺们这边都是胡乱踢踢的人,平日里不是干农活便是帮着家里生计,这比试怕是输定了。”

苏锦皱眉道:“吴兄怎地如此没志气,都说了规则与我有利,何惧他们;再说了,输了便输了,还能掉块肉不成?这只是一场比试而已,天也塌不下来。你若真惧怕的话,我便不安排你上场了。”

吴恒心忙道:“俺只是说说而已,俺可是场上的铁牛,起的作用可是很大的,俺要上去踢。”

苏锦道:“那不就结了,都决定踢了,还说些丧气话;这么着,今儿个要是赢了,每天三个肥鸡屁股犒赏你,我住在应天城中,买鸡屁股方便得很。”

吴恒心连连点头道:“那可太好了,可不许糊弄俺。”

苏锦翻翻白眼没理他,心道:我人品便这么差么?至于赖你几个鸡屁股么?

众人七嘴八舌的商量了一番,外边已经有人在催了:“曹大人命在下来请苏锦学兄,请带着蹴鞠队伍去明伦堂后大草场应战,未时一刻便正式开始。”

众人赶忙收拾收拾便赶紧往明伦堂后面赶,苏锦话说到一半也没时间说了,他本想灌输一下阵型什么的,但时间紧迫,只说了一半便说不下去了,而蹴鞠队的成员们也根本没听懂什么‘三四三’‘四四二’之类的阵型理论,但情绪上却十分的激昂,士气倒是很足。

苏锦心中真的没底,虽然自己说输赢都是很正常的,输了也不掉块肉,但是内心深处,还是下了很大的决心要赢了这场比试;这是一帮平民子弟和官二代们之间的战斗,在苏锦看来,有着极其重要的象征意义;在现实中,平民子弟无疑是无法和这些官二代抗衡的,但在球场上却可以将之击败,这种意义往往重要过比赛的本身。

大草场上早已人头攒动,难得有娱乐的书院学子们纷纷聚集在场地四周,休了假的书院先生们也搬了椅子在最好的位置摆下案几,摆上果碟瓜子准备好香茶,家中的女眷也蒙着轻纱害羞的坐在自家男子身边,好奇而大胆地打量着胖瘦美丑不一的青年学子们。

侧面的一张桌案前,维持会长正站在那里满面轻松地跟曹敏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笑,似乎很有些胸有成竹的样子,看见苏锦等人到来忙扬手呼喊道:“苏公子,速来此处,曹大人正候着呢。”

苏锦交代身边的队员们就地热身,快步走到那桌案边上拱手问好;曹敏笑眯眯的道:“苏锦和张叶你们两位居然能想起来搞一场蹴鞠比赛,这是好事啊,大家终日苦读,伏案劳神,本该有一番调剂才是,岂不闻张弛有道方为明法,不错不错,值得褒奖。”

苏锦笑道:“谢曹大人夸奖,这都是张兄的主意,学生只是迎合而已,说到蹴鞠,断然不是张兄的对手,张兄球技精湛,本想甘拜下风,但若能博得众人一乐,输了又何妨,所以便硬着头皮上了。”

那维持会会长张叶面有得色,昂首朝天,不小心露出黑黑的几根鼻毛来。

曹敏笑道:“苏学子无需自谦,这几日我也颇有耳闻,你新创的踢法风靡书院,此番当尽心竭力,书院特意为你等停课半日,岂可不战便言败;我得到戚山长的首肯,特准备了些彩头,胜者可得之,便是激励你等力争上游之意,切不可辜负戚山长和本人的一片期望。”

苏锦有些奇怪,曹敏自从那日在馔堂吃瘪之后,居然没有来找自己的麻烦,路上见了也是客客气气的打招呼,此番又如此通情达理,难道他并不是像传言中所说的那般卑劣无耻么?还是包藏着什么另外的祸心?

若说因为那日馔堂中苏锦的几句大话,便惧了苏锦的话,这曹敏也太脓包了,苏锦完全不信曹敏会因为自己放大炮说和晏殊认识便可以得到曹敏的尊敬,十余天过去了,曹敏完全可以侧面打听出自己的话是否属实;如此沉得住气,这是为何?

但听曹敏续道:“你们两位今日好好踢一场,明日三司使晏大人将来书院讲学,胜方除了能得到书院奖赏的彩头之外,还能获得在晏大人面前表演蹴鞠的机会,那日苏学子不说跟晏大人熟识得很,这次若能胜出,晏大人定会格外的看重与你,岂不是美事一幢?”

曹敏便说便大量着苏锦的脸色,想看看苏锦脸色,果然苏锦的脸色刷地变了,曹敏心道:明日要亲口问晏大人,是否和这个庐州来的学子有什么瓜葛,若是苏锦扯着虎皮做大旗,看爷怎么收拾你这个满口胡言的贼厮鸟,居然敢拿晏大人压我。

曹敏可不知道,苏锦担心的不是自己的牛皮吹破,而是一听到晏殊的名字他便自然而然想起了晏碧云,晏大人是晏碧云的伯父,晏碧云给自己的分手信中曾说是晏殊写信告诫晏碧云和自己不可走的太近,还说什么耽误自己的前程之类的话语,苏锦认为,那些都是假话,晏殊明显是担心自己的名声受损而已,所以不惜棒打鸳鸯。

苏锦很矛盾,明日若是见到这老儿,自己是该对他尊敬,还是该对他鄙视呢?晏碧云的伯父,又是鼎鼎大名的大宋泰斗,又是朝廷二品大员,又是扯散自己和晏碧云的祸首,如何面对他倒是很令人头疼。

曹敏暗自冷笑,看来苏锦心虚了,于是索性再添上一把火,将苏锦的屁股烧得更加坐不住道:“苏学子也不要过于担心,即便你输了,明日我也会安排你参见晏大人,书院中青年才俊都有机会参见晏大人,你无疑是最有资格的,子墨先生可是将你写的文章抄录给所有的先生们看了,写的真的很好。”

张叶听曹大人和苏锦絮絮叨叨的说个没完有些着急,拱手道:“曹大人,咱们是否应该要开始了,大家等的都很着急了。”

曹大人哈哈一笑道:“对对对,先办正事,闲话后叙。”

于是朝场上挥挥手,大声道:“诸位且请安静下来。”

众人早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