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调教太平洋-第1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用,这样一来帝国的物资进出就全部要靠东京和横滨了,加上担心东京的安全,所以横滨也成为了目前日本最繁忙的商业港口。

当然,这只是一部分原因,更重要是的目前帝国已经没有足够的经费同时修复其他几个海港了。虽然西乡从道坚持自己的观点,觉得不应该因为害怕太平洋舰队攻击,而应该立即修复其他几大海港,这样不仅可以扩大吞吐量,增加进口,也可以分散横滨港的压力,不至于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但是当大本营向他出示了目前的资金存量后,他还是不得不屈服在无以为继的困境下,因为帝国真的没钱了。

六艘战列舰,六艘重巡洋舰,再加上辅助舰船和修建防御工事,帝国以十年全部税收作抵押借来的贷款已经全部花完,英国最后转售的两艘战列舰甚至采用了欠款的方式,毕竟和那些列强相比,帝国国土面积狭小,而且资源缺乏,需要储备的物资太多。

不过有一点他和海军部所有军官都非常不满,那就是扩编的陆军居然截走了近半的资金,用于陆军和朝鲜作战。

虽然他是在上次战后接任海军大臣的,但他依然坚持前任有栖川宫炽仁亲王的想法,就是帝国必须以首先确保本岛安全,控制海洋为基本,而不是把有限的财力消耗在已经有些得不偿失的朝鲜上。

在他看来,太平洋军最终没有和帝国商讨朝鲜归属问题,并不是他们网开一面,也不是他们对朝鲜不感兴趣,而是恶毒的想用朝鲜来消耗帝国的实力。

从俄国人介入朝鲜后,这个效应已经更加明显了,五万帝国陆军驻守的朝鲜局势不仅没有缓和,还因为太平洋军的无耻,炮击元山港损失了数千精锐老兵。

现在驻朝陆军已经深陷泥潭中,不断爆发的朝鲜人起义和袭扰,已经成了与太平洋军并列的两大隐患,但现在即使大本营想撤出也没办法了,太平洋军截断对马海峡,使得大家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四万多包括第一军在内的精锐陆军失去支援,在泥潭里挣扎求生。

北白川能久拥兵自重在大本营乃至上层已经不算是个秘密,可惜截至目前,无论是天皇陛下还是大本营,都暂时找不到比他更合适的人选,所以才不得不继续纵容他的计划。

只是,陆军占去了太多资源后,海军就开始举步维艰了,连修建港口都没有足够的资金,迫使海军部不得不以东京湾和横须贺为基地,采取全面防御。

“光是防就能防的住吗?”西乡从道苦笑着摇了摇头,无论翻开那段历史,都证明海军更应该采取积极的进攻策略,而不是防守。

不过现在也的确是没有任何进攻能力,四艘主力舰还需要一个月才能回来,至于在欧洲订购的,由于害怕单舰回来会遇到威胁,所以必须等英国转售的最后两艘战列舰完工后,一起出发。

即使一切顺利,主力舰全部回国也要五个月后,所以目前西乡从道除了观看太平洋舰队横行外海外,什么都做不了。

和没有实力,没有足够的港口相比,更让他不满的是上次由明石元二郎提出的刺杀计划,在他看来那完全是多余的,现在这个时候不仅不应该激怒李默和他的太平洋军,反而应该示弱才对,即使付出一些代价,也不该让对方抓到把柄。

可是自己的话语太弱了,即便身为海军大臣,但北白川能久亲王还是亲手推动了刺杀计划,现在计划失败了,陆军和海军的矛盾不仅没有减缓,反而变得愈加严重,而且太平洋军已经宣布了要封锁外海,如果此时第一运输队不能及时突破封锁回到国内,等敌人的军舰抵达外航,那么……

想到这里,西乡从道的眼皮不由自主的跳了起来,对支那人民间习俗非常了解他,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左眼跳财,右眼跳灾。”现在……?

西乡从道摸了摸右眼,迅捷的冲到电话机前,但还没拿起电话呢,电话机已经率先响了起来,他连忙抓起电话机,同时里面也传来了一阵急促而紧张的呼喊声。

“什么?”

来电的是驻守浦贺水道岸炮基地的圭司大佐,带来的消息则差点让他一头栽倒。

根据他的话,在浦贺水道口驻守的岸炮部队至少看到了两艘太平洋军战列舰和一艘重巡洋舰,这就意味着浦贺水道再次被彻底封闭。

既然对方封锁了浦贺水道,那么第一运输队也肯定……

1896年十二月十五日,李默遇袭后半月后,刚刚宣布要封锁日本外海抓捕凶手的太平洋舰队第二次堵到了日本家门口,刚刚太平了不到半年的远东就因为刺杀案再次揪住了所有人的眼神。

浦贺水道是东京湾的咽喉,第二次被太平洋舰队堵上后,顿时让日本上下急得满世界乱窜,天皇更是主动约见英美代表希望能迫使太平洋舰队撤离,保证第一次四艘主力舰回归。

虽然英美对日本在这个时候去刺杀李默也有所不满,但也不希望此时两方就开战,尤其是英国更是担忧,甚至海军第一大臣都直接给欧格纳发了电报,要他无论如何都把这场战争拖延到四月三十日主力舰全部交付的日期,同时催促日本即刻派人前往接收军舰。

所以由欧格纳牵头的国际代表团纷纷云集旅顺,要求太平洋军立刻停止堵人家老窝的行动,并表示这是一场误会,是日本国内一些无政府的浪人和激进团体的个人行为,并不代表日本政府,同时日本天皇也愿意私人拿出十万英镑补偿李大少爷的皮肉损伤。

当然,这笔钱最后谁出的也没人知道了,反正谁都知道,日本别说十万了,就连一万都拿不出来。

最后经过十天的紧急磋商,在跟留守的龙国章详细讨论了冬季开战是不是合算,军队是不是准备妥当后,李恩富最终代表檀香山表示,无论这次舰队能不能抓到凶手,封锁都将在四月三十日结束。

同时他也将日本俘虏口供交给英美大使,并且表示鉴于此次日本刺客均来自于驻朝日军的事实,所以要求日本政府即刻交出包括山县有朋,黑木为桢和乃木典西等驻朝日军将领,接受檀香山法院的审判,同时日军也必须即刻撤离朝鲜,时限也是四月三十日。

所有的谈判文件都指向了这个时间,英美等国为日本争取到了最后的喘息机会,而李恩富也为太平洋军最后的准备争取了时间。

四月三十日。

第六卷 远东第一战 第236章 飞翔的河马

“做操的,才十万英镑?太坑了。”

李大少爷缠着胳膊,几块夹板被牢牢固定在手臂上,用厚厚的棉纱缠绕着,一根吊带从脖子绕过将左手牢牢固定,形象狼狈走下舷梯的同时,还不忘对东方竖起一根中指,问候日本天皇家所有女性。

身后随行的陈平和唐绍仪哭笑不得,他们对李大少爷没事要都咬几口的作风已经习以为常,何况这回还占着理呢,要不是此刻北方大雪封山不利已军事行动,要不是准备工作还差口气,他们相信李大少爷绝对会为了胳膊上那一刀,公报私仇直接让季濡山杀进东京湾了。

十万英镑的医药费真不知道日本天皇怎么筹集到这笔款项的,难不成真卖了公主女儿?

身后,陪同照顾的三个丫头也捂着小嘴格格娇笑,若不是害怕在旁人前失了风仪,估计早前仰后翻合不拢嘴了。

不过让大家奇怪的是,李大少爷不老老实实回檀香山养伤,却忽然中途改道带着大家来到了位于夏威夷和日本之间的小笠原群岛,这座由三十多个岛屿组成的群岛再被他私人出资买下后,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私家花园,除了硫磺岛少数几个岛屿被用于太平洋军日常军事训练外,其他都禁止外人出入,同时海军还特意派出了十几艘巡逻艇,日夜保护这片岛屿不受外界干扰。

加上这座位于太平洋深处的岛屿原本就不受列强关注,原住民不是被赶回了日本,就是被送进了建设兵团,加上严格的封锁政策,和缺乏资源的现实,使得整个群岛都仿佛被封闭了一般,就连渔民都很少来这里,所以这里仿佛变成了一个世外桃源,就连参谋部也很少人知道这里发生了什么。

父岛,这座群岛中最大的岛屿如今已经被改名为巧月岛,第二大的母岛也被李大少爷改名为仙妻岛,至于名字的由来,唐绍仪听完陈平的介绍,咳嗽几声遮掩了嘴角讥诮的微笑。

原住民被赶走也并不代表群岛上荒无人烟,反而曾显出一派生机勃勃,因为李默已经将一些机密的实验工厂搬到了这里,比如被列为高度机密的飞行试验中心。

之前的飞行试验中心位于尼豪岛,虽然尼豪岛也处于封闭中,但毕竟距离檀香山太近,随着珍珠港航运日渐繁忙,保不准就被别人看到了,所以才搬迁到了这里。

而李默之所以愿意将对日开战推迟到四月,除了靖海级最后的工作还要一点时间外,另一半原因也都是为了设立在岛上综合飞行试验室。

来到位于岛屿中央的实验工厂后,别说三个丫头了,就连唐绍仪都瞪大了眼睛,只见宽阔的草地上,并排系留着整整十个长达近百米巨大乳白色气球,望着这些庞然大物豁然出现在眼前,每个人都感觉到一种震撼。

在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的年代,飞艇并不是什么新鲜货,但如此巨大的飞艇却还是头一次出现在人类史上。

陈平也看见了停靠在远处的飞艇,说实话当时少爷下令组建飞艇研究团队时,他还是有些犹豫的,尤其是后来听说建设氦气提炼工厂需要耗费不下百万美金,而且氦气提炼也非常困难,如果全部使用氦气,那么每艘飞艇的价格将相当于一艘轻巡。

所以就连李默都退缩了,不得不继续使用氢气填充,但分离氢气需要用到电,所以还特意在这里建设了一所小电厂,代价不可谓不大。

虽说每种武器造价都会把研制经费平摊进去,而且随着采购量加大造价也会降低很多,但飞艇几乎不太可能,因为这本就是过渡产品,李默最想要的东西是飞机,但在1896年飞机还处于理论图纸中,加上发动机的限制,他也不得不暂时依靠这些大家伙。

即使最后努力降低了造价,但如果把实验和建厂经费都算进去,也需要每艘二万英镑,要不是李默最后乾纲独断,执拗的一定要搞出飞艇,并自己掏钱作为研发和建造费用,或许这个计划早被缺少资金的李恩富砍掉了。

也正是因为李大少爷的决断,才有了今天的这艘长九十三米,宽二十五米的大家伙诞生,看看光是它那个巨大的身躯,恐怕就会让见到的人兴奋不已了。

不过有一点陈平还是有些疑惑,这种东西真的能如少爷所说,在这次战争中起到关键作用?就算可以搭载六吨货物,也最多载一百多位全副武装的士兵而已,在一场大规模战役中,一百多人又能干什么呢?难道说要弄个一百架?那恐怕还不如建造几艘战列舰呢况且从少爷今天特意来这里查看进度,他明显是想把飞艇用在即将开始的对日战争中,这玩意能有什么用?

李默眨眨眼睛,没理会陈平的疑惑,在飞艇实验室负责人谢瓒泰的带领下,参观起了并不算大的实验工厂。

谢瓒泰红光满面,作为飞艇实验室的负责人,他如今最大的愿望已经不是上天,而是何时能将这些秘密建造的飞艇投入使用。

工厂里,几幅巨大的木质骨架已经显现,作为穿越者,李大少爷自然不能用此刻欧洲的软式艇身,但全硬壳艇身却又受限于材料,所以才搞了这种半硬式飞艇。

除了木质骨架外,骨架之间还布设了大量的纵向和横向拉线,以增强艇身结构强度,等到骨架完成后,就要加上填充的气囊。

整整三十六个独立气囊,可以让飞艇拥有超过三十五吨总浮力,装载也达到了六吨,而且独立气囊还可以像舰船隔舱那样,大大减少气囊被刺穿后危险性,使飞行更加安全。

完成了这些后,骨架就要开始蒙皮,外部蒙皮是用经过特殊处理的防水布做成的,缝合处也必须经过封胶处理,等到全部蒙皮完成后,还必须刷上一层厚厚的树胶,用于防止遇上积雨云后遭遇电流引发燃烧。

李大少爷自然不能重蹈兴登堡号被雨水打湿遭遇电流引起花火的悲剧,所以还要求整个艇身都做静电处理,同时每个气囊也都需要封胶。但即便这样李默也知道,除非使用上氦气,要不然这些飞艇依旧是颗大燃烧弹,他能做的也就是尽可能的想办法确保安全。

吊舱也是用木材制作的,两台汽油发动机悬挂于左右两侧,配合方向舵和双叶螺旋桨,可以将飞艇的时速提升到每小时两百公里,在使用内部油舱时可以连续飞行一千公里。

李默兴奋地听着谢瓒泰的介绍,早把当初没挖到齐柏林的事情忘了个一干二净,那厮如今虽然也搞半硬式飞艇,但起码要等到1900年,而且等到投入使用还需要几年,那个时候少爷怕是连飞机都上天了。

从进度来看,如今走上正轨的飞艇工厂每月可以建造出两艘飞艇,那么在四月三十日前,这里至少还可以在增加十艘,再加上外面已经完工的十艘,也应该够投入一次大规模行动了。

不过问题是小笠原群岛距离日本本土太远了,还得给飞艇找一个更近的基地才行。

李大少爷摸着下巴琢磨着要如何给飞艇找一个前沿基地时,远处的草地中央,一艘出场不久的飞艇开始了测试,在螺旋桨发出一阵阵嗡嗡声后,飞艇大队队长薛慕华带着几位艇员在少爷的注视下激动地钻入了吊舱,随着地面工作人员举起了一个红色的小旗子,捆绑飞艇的八根缆绳被解开,飞艇在众人的视线中开始缓缓升高。

不过由于是试飞,而且为了让少爷和参谋长都能看得清楚,所以飞艇并没有爬到很高,只保持了距离地面两百米左右,便开始左右机动测试飞行能力。

随着飞艇忽然遮蔽了太阳,在地面上投下一个巨大的阴影,李大少爷豪气顿起,或许用不了几年,天空中飞翔的将不仅仅是飞艇了。

“少爷,给起个名字吧。”听闻谢瓒泰说这种飞艇还没有正式命名,唐绍仪连忙提议道。

“嗯……”李大少爷望着头顶上圆圆滚滚,正在测试方向舵忽左忽右的飞艇,眼睛忽然一亮:“就叫……”

陈平搓搓手,望着飞翔的巨大飞艇,希望又是个如靖海般的好名字。

唐绍仪竖起了耳朵,想看看少爷肚子里到底有多少货。

谢瓒泰则两眼发光,飞艇终于有名字了

“叫河马,对河马级飞艇。”李大少爷完好的右手打了个响指,定下了这个必定要流芳十年的好名字。

“河马级……”建议人唐绍仪两眼发白嘴角抽抽。这名字,怎么那么怪异呢?再说了,河马是什么玩意?

“不知道啊。”谢瓒泰纳闷的摇了摇头,旁边三个丫头更是紧皱眉头苦思冥想这个名字的出处,只有旅英时偶然听说过非洲有种动物叫河马的陈平眼里直冒星星,暗叹道:“不愧是少爷啊,居然开始打非洲的注意了。”

……

位于巧月岛西侧,飞艇试飞实验场不到两千米外的一幢宽大洋房窗户边,近数十名技术人员互相传递着望远镜,看着镜片里少爷和参谋长从刚刚降落的飞艇上交流着走下来,三位少奶奶便由兴奋地挨个钻进了吊舱,都不禁有些失望。

虽然这里也叫“飞行试验室”,而且少爷来岛这几天内大部分时间都在这里,但和隔壁飞艇实验室的忙碌和兴奋相比,这里却显得有些沉寂。

洋房边,是一栋仓库式的小工厂,里面堆满了各式各样的机械和材料,乍一看就像是机械厂的加工车间。

此刻的车间里,马达旋转的声依然不绝于耳,自从李大少爷将飞行试验室搬来这里后,巧月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