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调教太平洋-第2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最令人感到棘手的并非是他们在海战中表现出的能力,而是至今谁也不知道,他们是如何通过水雷密布的浦贺水道,忽然间使得四艘日本主力舰沉没的,要知道这种能力别说是法国了,就连一直号称世界第一的英国也很头疼,因为这预示着如果需要,太平洋舰队可以自由出入每一座军港而无视水雷的封锁,摧毁任何一艘庞大的战列舰。

上帝,如果朴茨茅斯港,如果马赛港在太平洋舰队眼中都视若无物,那么就意味着他们可以偷袭任何一座军港,而法国远东舰队的大本营金兰湾,也根本无法抵挡这种神秘的攻击。

吉戈特冷冷目视着远处的澎湖岛,德国人和李默不知道达成了什么协议,居然成功进入了日本,还夺得了日本九州岛,美国也进入了日本,英国更是早把国旗插满了清国沿海。

但法国这些年却一无所获,虽然几个月前强迫清政府同意“永不将海南岛让与任何他国”的条约,但却一直没有出兵占领,国内也在批评他缓慢而迟钝,让法国丧失了大量的机会,就连总统阁下都曾亲自写信给他,希望他能为法国保持远东均衡作出努力。

现在,澎湖已经在自己的炮火下颤抖,这个时候如果因为一个太平洋舰队会干涉的借口草草结束,那么整个法兰西都会被耻笑。

“继续进攻。”吉戈特优雅的摘下了白手套,说道:“我会亲自写信给博纳特部长,向他解释这里的情况,请求他派更多的军舰来支援,不过在未能得到回信前,我希望各位齐心协力,早些为法兰西保持在远东的优势作出努力。”

“请您放心,阁下。”

副官和舰长们的注目礼中,吉戈特飞快的回到了休息舱,准备立即将他对太平洋舰队的担忧和消息传递回国内。

……

1897年8月20日的北京城内,充满了躁动和不安,法国军舰在澎湖躲避台风起火,现在已经在攻打澎湖的消息不禁而走,为这座古都笼罩上了一层阴云。

紫禁城内,大臣们进进出面色凝重,据说皇上已经下令仅剩的南洋水师、福建水师出海应战,确保台湾安危,而那位实际掌握着大清国的西太后老佛爷,至今也没有任何懿旨。

最让人奇怪的是,刚刚被查封了没多久的强学会一夜之间忽然又开门了,这让很多人都不禁觉得诧异,要知道当初封强学会可以老佛爷的授意,为何现如今又开了呢?

“难道说这北京城的风要变了?”路人匆匆,躲避着头顶的烈日时,也似乎察觉到了北京城的怪异,连喘气都要避着人不敢大声。

梁启超推开客栈窗户,望着人来人往的通衢大道,似乎觉得有些灰心,尤其是见识到了旅顺金州那种吆喝声声,挥汗如雨的建设场面,这几天来总不禁幻想着若是大清国能焕发出那种朝气该有多好。

不过他也很清楚,大清国积弊已深,垂帘听政之后的妇人掌权更是留下了深深遗祸,帝后两党争斗不断,各地督抚又各有私心,除非来一次狂风暴雨般的改革卷走这些弊端,要不然这个国家便会一直消沉下去。

所以他受邀康有为来到了北京,但途径旅顺后,却让他开始深深怀疑,维新真的有用吗?见识过旅顺金州的盛景后,连他也觉得内部改革或许根本就是个错误,还不如来一次翻天彻底的改变。

梁启超叹了口气,拿起了摆在桌上从旅顺带回来的报纸,这是李默亲自创办的一家叫新华传媒集团刊发的报纸,谁也不知道为何他把报纸叫传媒,反正只听说这家公司如今遍布他所掌控的每寸土地,夏威夷,琉球,吕宋和如今的东北三省,都有这家公司刊发的报纸。

不过除了这家公司的报纸外,他也没有限制别人刊印报纸,如今在旅顺和各地,还有其他几家报纸存在,所以他也买了好几张其他报纸。

如今的大清,报纸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东西,南方诸地早已有了各种各样的报纸,他自己不久前也办过几份报纸,但却从未有见过一家有如此大规模,而且和大清悄悄出现那些带着说教的报纸不同,这张新华日报上并没有大篇幅的说教,用词都很简单通俗,更近乎于平时大家说的白话,只要粗识字之人便能大致读懂。

第一页是关于新政的各类信息和一些法规介绍,这些他已经很熟悉,而第二页和第三页却让他当时看到时也微微有些惊愕,因为那上面印满了各类广告和招工信息,他甚至还看到征兵的消息。

之后几页更是有趣,其中甚至还有政务院和军队将军的个人文章,而更新奇的是报纸最后,还有一些笑话和连载的小故事,尤其是连载的一些故事,字体很大,如今旅顺各地甚至很多茶馆的说书先生都在用报纸上的故事。

这其中就包括他听过的一段海军大战日本水师的故事,听得众人滋滋有味,据说也曾被刊印在报纸上给大家看。

这种新奇的手段,别说他了,就连很多洋人都没听说过。

“这个李默,到底是何人?为何会想出这么多古里古怪,却不令人反感的东西呢?”梁启超刚放下报纸,门外忽然传来一阵敲门声,连忙起身相迎。

“原来是谭兄和广厦兄,快请。”开门后,赫然是康有为和谭嗣同这两位如今名燥北京,号召应该学习维新的领袖,梁启超连忙含笑邀请对方进屋。

“卓如兄如今可是名燥湖南,宣扬新法,人人赞扬,实在是吾等楷模。”谭嗣同笑着夸奖道。

“谭兄谬赞了。”梁启超拱拱手,笑着替两人斟茶的同时,谭嗣同已经翻开了摆在桌上的几份报纸,等到新华二字刚入眼,便诧异道:“卓如,这是……?”

“呵呵。”梁启超见状,呵呵一笑:“来的时候去了趟上海,便想坐船来天津,没想到船到了旅顺口遇上了故障,最后不得不到旅顺换船,这才在那里待了几天。”

“哦?我说呢,卓如一向准时,为何会忽然耽误了,没想到却是去了旅顺。”康有为呵呵一笑,忽然想起了这几日街头巷尾议论之事,连忙问道:“卓如,我听说这几日那个李默搞了个水师日,公开开放军舰给人参观,可真有此事?”

“哦?两位也听说了?”似乎回忆起了当初登上军舰时的激动,眼神悠然:“不错,卓如有幸的确和大家一起登上了公爵号上,见到了巨舰大炮,还见到了那些军士。”

“真的开放兵舰给人看?”谭嗣同端起茶杯,眯着眼睛,他很诧异,按理说兵舰乃是国之利器,不可轻易示人,为何那个李默会有如此胆量,敢大大方方给人看呢?

“哼,狼子野心,狼子野心。”康有为狠狠一拍桌子:“他这是故意,想以这种方式蛊惑人心,裂疆封土之心已是昭然若揭,他这是欺我大清无人。”

康有为的话,让梁启超心中一抖,知道对方一直在说服皇上加紧维新,保皇立宪之心早已坚如盘铁,自然见不得李默那种割据枭雄。

不过他并未说话,反而笑了笑翻开了报纸第二页:“不瞒两位,这份报纸卓如还真从未见过,你们看这里,这上面都是买东西,招工和招商的消息。”

“哦?这种事也登上报纸?”康有为也不禁皱了皱眉翻看起来,直到见到一栏缝纫机厂的消息,也不禁动容起来。

他也是最近听人说过,洋人这几年搞出了一种叫缝纫机的东西,可以代替针绣,一台机器足可抵上百位熟练的制衣工,却没想到竟然在这份报纸上看到了,而且这还不是出售的消息,是招商建工厂专门生产的消息。

根据报纸上说,凡有愿意建厂造缝纫机的人,技术将由新华政务院提供,只需要出资出人建厂,政府将用技术占三成股份十年,十年后所有股权全都归还给出资人。

康有为虽然不太重商事,但新法中却多有兴工商,建实业的内容,自然知道这种缝纫机的价值,恐怕只要有点知识的人都能看出,这个东西弄出来放在大清国,那就是笔天大的生意,虽然要被占去十年的三成股份,但即便是只剩下一成,那也够很多人一辈子衣食无忧。

这么赚钱的生意,李默竟然自己不去干,反而拿出来招商,难道他钱多的烧手了?

见到康有为看着缝纫机的消息发呆,谭嗣同呵呵一笑:“怎么,广厦兄也有去经商的想法了?这缝纫机是何物?能让你如此重视?”

梁启超呵呵一笑:“广厦兄的心愿恐怕是不行了,我在旅顺时就听说,这个缝纫机生意已经被两家从檀香山回来的客商和一家旅顺的客商包揽了,此刻人家说不定已经在选址建厂了。”

“哦?这么说李默真要把缝纫机生意给人经营?这可是大生意啊,不敢说日进斗金,但要是经营得好,三五年下来三四百万两银子是绰绰有余。”

“什么?三四百万两?”康有为的话,让谭嗣同猛地跳起了起来,就连听说过一点缝纫机价值的梁启超也都心颤了一下。

“这怎么可能,怎么可能?”谭嗣同在房间里来回踱步,似乎不敢相信康有为的话,一个劲的念叨着:“那个李默,怎么会让出什么大的生意,三四百万,可以买一艘铁甲舰了。”

“是啊,依我看这可能是他故意弄出来的,为的就是想让人觉得他大度,用来收揽人心。”康有为说道:“他这份作为,为的就是分疆裂土,实在是令人可恶。”

梁启超吸了口气,忽然间他发现一个问题,无论是康有为还是谭嗣同,虽说都是饱学之士,而且见闻多广准备推行维新,但他们都缺少一个最重要的东西。

实践。

是的,新法中也有工商,也有办厂建实业的想法,但事实上他们这些人却都没有操办过这种事的经验,所以见到李默让出这么大利益,都会觉得不可思议,实际上他当初听说时也觉得不可能,等见到了严复后,才渐渐明白,李默在意的根本不是这种在有些人眼中非常庞大的利润,要赚钱他有的是手段,要不然也弄不出这么大一支舰队,养活这么多的军队。

大家只看到,他让出了巨额的利润给别人,却没看到那三家工厂将吸收多少工人,让多少人家有吃有喝衣食无忧,能够创造出多少其他产业。

梁启超忽然觉得有些意懒,改变了话题问道:“谭兄,我这几日一直听人说澎湖在打仗,这是怎么回事?”

说到台湾,康有为顿时忘记了刚才的话,连忙把台湾事件的起因说了一遍,谭嗣同更是气得直拍桌子,怒斥法国人的无耻行径,但说到交战情况,却全都摇了摇头不敢乐观。

“这么说朝廷还没有拿出任何对策?不是还有南洋和福州水师吗?为何不让水师出战呢?”梁启超问道。

哎。

说到水师,两人同时叹了口气:“福建水师已经于三日前被法国人尽俘,所有兵舰都被扣押,南洋水师听闻之后,也吓得不敢再战,所以……”

“这么说,朝廷也无办法了?”

康有为摇了摇头:“之前我见过皇上,他早已坚定此战必打的决心,已经下诏允许台湾组织民团抗敌,同时还要准备调集闽浙一带兵勇入台抗战,现在就是在等英国人的答复,看看能不能由他们派兵舰保护如台。”

“又是求英国人?难道我大清连船都凑不出了吗?”梁启超闻言,皱了下眉,忽然说道:“既求英国,为何不去找李默呢?”

“卓如,你是不是糊涂了,英国人再对我大清不利,但毕竟远在欧洲,可李默呢?他的水师就在旅顺,若是求他出面,你认为台湾还能回到我大清之手吗?”

见到康有为如此排斥李默和太平洋军,梁启超遗憾的叹了口气,忽然起身:“两位,实不相瞒,卓如在旅顺时我已见过严复严大人,和他谈过,所以我这次不能在和两位一起共襄义举了。”

“卓如,你要去旅顺?”

谭嗣同首先跳了起来,望着他张大了嘴吧,不明白一项坚持维新,并且还曾拜入康有为门下的梁启超,为何在旅顺待了几天,便改变了想法呢?

梁启超没有点头,而是望着两人吸了口气:“广厦兄,或许你会觉得卓如是个小人,背信弃义,但我还想纠正下你的错误,旅顺口停驻的不是水师,是舰队,太平洋舰队。”

“而且,你们无法想象当我登上那种巨大的战列舰是什么感觉。”

“那个时候,我忘记了家国,忘记了新法,我只有一个念头,这个国家需要的到底是新法?还是需要彻彻底底的改变。”

“本来我不明白,但两位刚才说的台湾事已经让我想通,严先生说的很对,书生不带兵,却不能忘兵。”

“任何新法,都必须建立在大炮的射程内。”

“否则,就是空谈。”

“所以卓如不想在这么空谈下去。”梁启超声音猛然高亢:“我想去哪里看看,去看看他们是如何脚踏实地带领吾辈走出这片天空。”

“卓如,你可知你在说什么?这里是北京,你刚才的话可是犯忌了。”谭嗣同瞅了眼目光深深的康有为,提醒了他一句。

梁启超却不惧,微微一笑:“言不自由,事无自由,又谈何改革,谈何维新。”

“可是……”谭嗣同还想再劝,忽然房门被猛地推开,只见康广仁忽然闯了进来,喊道:“哥,不好了,广州暴乱了。”

“什么?”

第六卷 远东第一战 第292章 决斗吧,第二海军!

“广州暴乱?”

梁启超呆呆地听着康广仁带来的消息,整个人都有些傻了。

这怎么可能?

之前在香港,他也接触过兴中会的一些人,但那时他深受康有为影响,觉得那些搞共和的人不切实际,尤其在国内民愚是个事实的情况下,贸然共和只会加剧动荡和分裂,被那些有心人利用。

一边是保皇立宪,一边是推翻满清自立共和,大家的理念水火不容,所以梁启超便和那些共和派越走越远。但正因为知道,了解过一段时间,他才觉得奇怪,要知道兴中会那些人两年前便筹措过一次起义行动,因为事败最后草草收场,很多人都流亡海外,在那次失败还历历在目的情况下,怎么能一下子又革命起义了?

而且根据康广仁的描述,应该规模还不小,半个广州城都快被占了,足有一两千号人,这可不是什么小数目这么短时间内,他们哪来的枪?哪来的那么多资金?

康有为更是心急如焚,因为他比谁都知道,在朝廷眼中,两广地区重要性比台湾可大多了,所以朝廷绝不会坐视广州独立,定然会派遣大军前往绞杀,这样一来必将延缓台湾之事,而法国人也绝对会趁这个机会,加大对台湾的进攻,如果真出现这种局面,那位甲午之后便一直销声匿迹,没有出声的老佛爷会不会再次出面干政?

想到这里,他便坐不住了,看了眼梁启超后,长叹一声便带着弟弟和谭嗣同急急忙忙走了出去。

康有为猜得不错,令人措手不及的广州起义,彻底打乱了光绪帝决定抗法保台的决心,原本准备赴台的广勇不得不先行派往剿灭革命党人,而法国人得到消息也趁此机会加大了对澎湖的进攻。

8月25日,经过连续数天的炮击后,法国远东舰队司令吉戈特宣布占领澎湖。同日,法舰巴斯葛号,狮子号抵达彰化,这次法国人吸取了中法战争时在基隆遭遇顽强抵抗的教训,炮击了防守较为薄弱的彰化,而且还借鉴了太平洋舰队对付日本的办法,采取了高强度密集的炮击准备,在连续一天一夜的炮击后,最终三百人的登陆部队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便占领了彰化。

消息传至北京,整个紫禁城都仿佛炸开了,慈禧更是连连“震怒”,怒斥光绪帝不思勤政,受小人蛊惑,亲近维新一派,搞得民不聊生,以至于才会发生广州之事。

同时邀请李鸿章重新出山,任命其为广州巡抚,并从两广,闽浙及湖广调兵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