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调教太平洋-第2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匪,这招以夷制华的手段,仿佛非常眼熟。

“少爷不用想了,这的确是李鸿章的注意,慈禧已经重新启用了他,并且任命他为广东巡抚,转职剿杀革命党一事。”

陈平刚说完,李恩富也立刻说道:“李鸿章答应出仕广东后,立即联系了赫德,还分别给英国和法国大使发去了电报,可以看出用台湾换取广州安宁的确是出自他的手笔,而且我们认为,广东巡抚可能只是跳板,慈禧真正的想法是让他出任两广总督。”

“两广现在已经是大清对外的重要之地,法英两国在这里势力复杂,又紧靠香港,所以重要性已经不亚于两江和直隶,李鸿章老谋深算,又深的慈禧欣赏,所以他出任两广总督几乎已成定局。”

李恩富喝了口茶,继续说道:“一旦他出任两广总督,肯定会更加依赖英法,利用两广的富足,建立武装,对我们日后行动恐有大碍。”

“大碍倒是谈不上。”陈平摇摇头:“只要我们能进入台湾,东南沿海就是潭死水,无论是李鸿章,还是刘坤一张之洞,都没办法在逃出我们的手掌心,现在最大的问题依然是台湾,我们应该派个得力的人先进去,一边帮助丘逢甲控制台湾,一边还要提防其他势力渗透,等到时机成熟便立即挥军进入。”

“只要兵进去了。”说到这里,陈平双眼一寒,哼了声:“任他们有翻天的手段,也使不出来。”

“说的不错,那你们准备派谁去?”李默问道。

“我和元寿商量过,此人最好是出生行伍,而且必须忠心,所以我们觉得张作霖不错。”李恩富说出了人选。

张作霖?

李默心颤了一下,虽然这些年张作霖在总参干的有声有色,完全像换了个人,而且段飞也没发现他有任何异心,不过人心隔肚皮哦,历史上这位大人物可比自己半调子靠着金手指才走到今天强多了,把这种人物放到孤岛台湾,还是有些不放心。

不过这事毕竟不能对外人言,要不然李大少爷就真成妖怪了,所以想了想说道:“总参这里还离不开张作霖,而且他还没有独自执行任务的经验,还是换孙九功吧。”

这个提议立即得到了李恩富的赞同,孙九功带着几个助手纵横古巴近两年,已经展现出了独当一面的能力,在总参部的各级军官中,除了在吕宋待过两年的江天秀外,无出其右,所以他的确是最佳人选。

只有陈平暗自诧异了一下,虽然孙九功一行已经搭乘听风号抵达了吕宋暂做休整,但之前他为古巴革命军量身打造的大纵深穿插作战计划,已经得到了参谋部的一致认可。

尤其是他那种长距离奔袭的战术风格,连少爷也极为欣赏,任务还未完成就已经想好了把他安排到骑兵部队,并且为了他还从蒙古等地购买了数万匹战马,准备等他回来后就把骑兵交给他,并组建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机动部队,没想到忽然临时改变主意,难道说台湾有什么特别担心的东西吗?

李默没有解释,继续说道:“台湾的事情就这么定了吧,等清廷和法国人的谈判一结束,立即让丘逢甲宣布自治,我倒是要看看这下李鸿章还怎么玩。”

“可是少爷,一旦台湾自治,法国人恐怕会借机剿匪打广州的主意,我们该怎么办呢?”陈平问道。

“那就让李鸿章头疼吧,他引来俄国,致使北洋毁于一旦,我们帮他解决了麻烦,总不能再去帮他解决法国。”李默深吸了口气:“别把目光放在一城一地的得失上,我们可不是专门替大清朝堵抢眼的,大清的糜烂谁也救不了。”

“少爷说的不错。”这个问题上,与陈平担忧未来会需要更多的人命去填不同,李恩富倒是豁达了很多,笑道:“只要我们拿下了台湾,就可以慢慢渗透东南沿海,法国人即便是割据了广州,又能怎么样呢?而且据我观察,北京城恐怕也消停不了多久了。”

“哦?先生这是何意?”

陈平眯起眼睛,就连李默都竖起了耳朵,想听听这个时代的人对北京城内正如火如荼进行的维新派与帝后派争斗的见解。

李恩富清了清嗓子,面容也一下子严肃起来,说道:“慈禧垂帘多年,贪婪大权之心已经打开,又岂甘就这么轻易放弃。

维新虽是好事,但其中牵扯太多,翁同稣号称维新导师,心里真正想的却是推翻后党,帮助皇帝学生夺回大权,而康有为谭嗣同等人虽有才能,但却没有实权,自以为绑住皇帝便能达成维新之愿,可他们忘记了,帝后一党又岂会甘心情愿交出大权,甘心让皇室成为象征和摆设?

立宪之道,首重上下一心,但光绪此人做事优柔寡断,我不知道他是不是真的想维新,但他肯定不甘心皇权旁落,所以便想靠维新重夺权力,不再当慈禧的傀儡。

可是他们都有个最大的缺陷,那就是缺少底蕴和实力,无权无兵,如何能保证维新呢?维新可不是空话,不流血的革命这个世界上还未出现过,没有兵权,一切都是空谈。

这从他们最近不断派人联络袁世凯就可以看出,自从荣禄出任了直隶总督后,帝后党已经掌握了北京周围最大的兵权,而唯一不再他管辖内的便是袁世凯的新军,所以他们才想找袁世凯撑腰。

不过依我看他们怕是要失望了,唐绍仪曾经跟随袁世凯多年,据他所说,此人最善于的不是雪中送炭,而是借势而起为自己争取利益,敌后一党和维新派虽然如今看似势均力敌,但如果李鸿章出任了两广总督,淮军湘军和广勇便成了帝后党的外援,以他的精明,恐怕不会这么轻易下注。

现在的维新派,看起来上有皇帝撑腰,内有翁同稣谋划,外有康有为谭嗣同等人疾呼奔走,势力极大,这几天假借台湾之事大肆鼓吹,还把我们占据东北作为了攻讦目标,认为大清已经到了必须改革的时候,只有通过改革维新,才能外可御洋辱,内可收复皇权恢复一统。

但不知少爷、元寿你们发现了没有,越是遮掩个,敌后一党便越是沉默,看起来像是默认了一般,但事实上据冯琪来电说,荣禄等人已经多次找他和其他各位外国使节,试探他们对目前北京局势的看法,所以他也觉得这个可能是帝后党要动手的信号,只是害怕我们会插手,所以才迟迟没有发动。”

“那我们该怎么做呢?”陈平听完后,渐渐明白了李恩富的意思。

李恩富看了眼李默,呵呵笑道:“那要看少爷要什么了?”

“这和我有什么关系?难不成我帮了光绪,他会把皇位让给我?”李默挠挠头,摆摆手笑着威胁道:“李先生还是别卖关子了,不然我就让仙琪去找你的如夫人吹吹风。”

“可别。”李恩富差点跳起来,原来李恩富的原配夫人自从一年多前生病去世后,直到不久前方夫人便托人替他说了媒,才娶了如今这位夫人,可方伯谦和方夫人还没回旅顺,便委托了方仙琪时常去看看,一来二去两人倒成了手帕之交。

见到李恩富也有这般时候,陈平顿时哈哈大笑起来。

李恩富不敢拿少爷说事,只得瞪了眼陈平,摸出烟递给后者一根,点上火后让烟雾在肺里转了一圈后,才忽然说道:“少爷,不久前有位英国商人想在我们这里购买两万支枪。”

“英国人买枪?”李默皱了下眉头,眼睛猛的一亮:“是袁世凯。”

陈平却猛地皱紧了眉头,烟头的火光印在脸上,忽明忽暗:“袁世凯买枪,想干嘛?”

“很简单,一是害怕我们,想要壮大自己,另外有了这两万支枪后,不管光绪和慈禧之间谁赢谁负,都很难威胁到他。”李恩富说完,端起茶杯刚想润润喉咙却忽然又停了下来:“现在我们的问题是,要不要给他这批枪?”

陈平顿时明白了李恩富的意思,烟头明暗的更急了。

给,意味着将来攻打直隶和北京时,肯定会付出更大的代价,这也不符合削弱大清实力的一贯做法。

不给,那么袁世凯就有可能还不放心自己的实力,最大可能就是铤而走险支持光绪,因为他帮助慈禧,依然还要看外面淮军和湘军的脸色,但如果支持光绪,那么光绪就会在夺权后肯定会加大力度消除各督抚的兵权,那个时候就会更倚重他。

但这里面的最大问题是,即便是卖给他了,袁世凯依然可能铤而走险支持光绪,如果让光绪帝夺取皇权,这个结果可不符合自己这边的利益。

听完了两人关于维新派和帝后党的分析,李默哑然失笑,如果不是知道后世的历史走向,他也真不敢保证袁世凯是会投靠光绪还是慈禧,不过在他出现后历史改变太多了,所以也不敢掉以轻心。

立刻笑道:“我说啊,你们两个是不是都糊涂了?这种小事太简单了,一会告诉那个英国人,这批枪不可以到维新党手里,不然我满世界暗杀他。”

“满世界暗杀他……”李恩富和陈平两人顿时哭笑不得,额头黑线乱窜。

这到底是口口声声要创造新中华的未来皇帝,还是街头斗狠比谁力气大的李大少爷?刚才还说人家季濡山让他头疼,现在……

他这招简直比季濡山玩决斗,还光棍嘛。

不过话说回来,这还真真是最简单的办法,如果这批枪真是袁世凯买的,那么这句话就一定会传到他耳朵里,那他恐怕真要掂量掂量是不是帮维新派了。

“李先生,建国日期再缓一缓,推迟到北京这次冲突之后吧。”

“推迟……”李恩富不明白少爷为何突然谈到建国的事,但见到李默嘴角的微笑,却猛地明白了:“少爷,您是要讨伐后党。”

陈平也明白过来,翘起了大拇指,等维新党失利,获胜的帝后党肯定会大肆屠杀这些人,那么以讨伐帝党,对大清失望为理由,独自建国,加上自己这边又是以新法为基础立宪,无疑是最不会让民众反感的借口了。

只不过,袁世凯刚买了两万支枪,还被逼着不得帮助维新党人,等他总算帮助慈禧稳定了江山,忽然发现李大少爷改口了,不喜欢帝后一党了,会不会气哭?

法国人有实力,但没办法倾巢而出来远东拼命,所以耍不起光棍。而袁世凯有野心,有能力,但却没有实力,同样也只能被人耍光棍。

“这世道,耍光棍,也是要实力的。”陈平说完,三人对视一眼,同时哈哈大笑起来。

第六卷 远东第一战 第294章 你没有绝对实力

北京,清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口,二癞子哈了口气,睡眼惺忪的钻出了门房,但等他好不容易看清楚了内里的情况,却不禁撇了撇嘴。

只见那个孙大人,又在给一位洋人点头哈腰,一个劲的陪着小心,脸上那褶子都快开了花了。

“呸。”二癞子在心底啐了一口,之前李鸿章李中堂主理衙门时,也没见着那么恶心的嘴脸啊,就像自个家门口拴着的那只哈巴狗,把大清国的脸都丢尽了。

二癞子咂咂嘴吧,叹了口气,他也只能在心里剁把几下,这年头洋人比皇上都大,谁也没办法,自己管着门房,这事也见多不怪了。

他吸了吸鼻子,准备往回走,忽然身边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扭头看去只见一位兵丁猛冲进了衙门,还想拦呢,兵丁就已经冲跑到了孙毓汶身边嘀咕起来,也不知道他说了些什么,只见那位孙大人的脸色猛地一变,手里的文案都跌落在地。

出了什么事?

这幅场景让二癞子眼都直了,他在这门房好多年了,还第一次见到这种场景,脚下不由往边上了挪去,向听听到底出了什么事,但还没开步呢,就见到那位洋大人突然冲着孙毓汶叽里咕噜的叫喊起来,声嘶力竭满脸通红,骂了一会大概是也觉得无用,便带着几个驻守和士兵匆匆离去,只留下嘴角苦涩的孙大人和几位大清官员。

这时,那位报信的兵丁忽然向外走来,二癞子连忙凑近少许,轻声问道:“这位兄弟,出啥事了?”

兵丁瞅瞅四周没人注意,才凑近了少许说道:“台湾从咱大清国分出去了。”

“台湾分出去了?”还没回过味来,兵丁便急匆匆离去,二癞子咀嚼了两遍后,心头才猛地一哆嗦,眼神也猛地直了。

“台湾分了?”

……

“台民闻割台后,冀有转机,未敢妄动。但今得证实割让属实,心已绝望,故公议自治自强,于九月一日齐集衙署,臣无力阻挡,麾下兵勇亦加入其中,不得已暂允视事,俟事稍定,臣能脱身即奔赴宫门,席藁请罪。”

吕纬堂念完后,将折子递给了面色深沉的李鸿章,道:“大人,唐景崧发完这份折子后,已经于昨日午时离开,所属官员一并离开台湾,目前主理台湾的是一位叫丘逢甲的人,听说台湾铁路也是由他主持修建的,此人深得台民爱戴,各地士绅也奉他为主。

此次自治也是由他挑头,之前英国和德国也觉得台湾应该自治,这样才能保证各国在东南沿海的利益平衡,那个李默更是派出了水师前往驱逐法国兵舰,目前正对峙于基隆港外,可以说法国人已经独木难支,恐难在成事了。”

“李默?”

李鸿章叹了口气,自从甲午起始,这个李默和他的水师就像是大清朝身边挥之不去的阴影,似乎做任何事都会受到他的影响,台湾自治的事如果不出意外,肯定也是由他挑头的,只是因为时机不足,怕和英法彻底翻脸,所以才搞个自治来糊弄人。

如说台湾自治也罢了,可问题是之前准备用台湾换取法国人出兵广州,帮助清剿革命党,此时法国恐怕早已没了心思,这该如何是好呢?

“大人,法国人恐怕不会甘心失去台湾,必然又会提出弥补损失,要挟朝廷割让沿海,您看要不要派南洋水师下广州呢?”吕纬堂说道。

李鸿章看了眼吕纬堂,明白了他的意思,法国人这番兴师动众如果一无所获,肯定会寻求补偿,之前自己已经邀请法国派兵广州一起围剿革命党,所以法国肯定会借故打广州的主意。

思绪间,李鸿章忽然感到一阵胸闷,随手去摸边上的药瓶,才发现那里面早已空空如也,下意识的问道:“联辉呢?”

吕纬堂皱了下眉,回道:“大人,您忘记了,林联辉年前已经辞去了北洋医学堂教习一职,和他当初留美的同学金大廷、何廷梁、李汝淦、曹茂祥、周传谔这些人一起去了辽东,听说如今已经是李默手下的卫生署署长,专职帮他在各地建医院,培训医官。”

“哦?老了,糊涂了。”李鸿章叹了口气,让丫鬟再去取药同时,苦笑道:“联辉虽然离我而去,但这些年他对我还是有恩的,何况他无心政务,一心医病救人,如果能在李默手下作出番事业,多多培养些医官出来,那也是大功德一件。”

“大人心胸广阔,纬堂佩服。”

“呵呵。”李鸿章摸了摸胡须,起身推开窗户,说道:“这次出访,让老夫眼界大开,英法德美国内欣欣向荣,水师战船一艘比一艘大,争夺也日趋激烈,将来定会各自相煎,我大清如不能趁着这段时间吐故纳新,改革维新,等这些洋人相煎结束,去弱留强,日子恐怕愈加艰难。”

“大人高瞻远瞩,恐怕您也是这么想,所以才去广州避开北方的维新之争吧。”

李鸿章点了点头:“老夫老了,无法再把持那么大的江山,既然如此何不让新人去试试呢?若是他们赢了,大清或许能有转机,但若是输了,只要保住东南沿海,无论是太后还是皇上当政,大清国就还有希望。”

“大人一心为国,可惜这番苦心却无人得知。”吕纬堂想到这几年李鸿章的遭遇,叹了口气,说道:“大人,可眼前这事该怎么办呢?”

李鸿章想了想,说道:“法国人若是想租借广州一城倒也不是什么大事,只要他们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